收藏 分销(赏)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64177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为了辨识、评价施工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危险源,评价其危险程度,依此实现对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并提供培训等相关信息,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北京环能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个简称公司。 第二章 机构及使命各项目管理部门组织对所承当建设、运营项目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工作,负责填写本单位的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和危险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项目部负责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计划的制定工作,负责填写本项目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组织制订危险控制计

2、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并报公司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公司技术部负责对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的指导工作,并负责各部门危险源辨识、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及整理工作,编制出公司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和危险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并监察项目部危险源控制计划的执行。 第三章 工作程序每年年初,技术部、各部门应针对本单位危险源辨识、评价及危险源控制计划工作的必需要,结合本单位生产活动的具体状况,组织制定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实施方案、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方案,并公布给相关项目。项目部按公司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实施方案、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实施方案,对本项目所有作

3、业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以及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填写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表。技术部将各项目部上报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结果汇总为本单位的危害辨识、危险评价表、环境因素辨识、环境评价表,分析、评价出不可接受的重大的职业安全卫生风险、重大环境因素,编制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报告、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报告,制定并公布公司危险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督促各部门落实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公司总工程师审核并公布公司直管工程危险源控制计划清单、环境因素控制计划清单。并对各项目部的危险源控制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当发生以下状况时,应按照上述描述重新进

4、行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工作: 一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运用; 二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三生产活动发生重大变化; 四方针、目标发生重大调整; 五与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有关的其他状况发生变化。项目部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或运营项目开机前,应依据当时的内外条件,针对本项目进行一次总体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以指导有效的危险源控制。项目部在每项单位工程开工前,均应对该项工程,依据当时的内、外条件,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上报项目管理部门审定。 第四章 危险源的辨识内容方法危险源辨识内容工作环境:包括四周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

5、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穿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生产工艺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状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特别装

6、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各种设施: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劳作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 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按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共分为20类: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

7、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隧道、洞室透水淹溺;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火灾: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包括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

8、灾;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和坠落,也包括由地面坠入坑、洞、沟、升降口、漏斗等状况,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坍塌:是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制定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状况;冒顶片帮:指隧道洞室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拱部、顶板垮落为冒顶;透水:指地下开挖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瓦斯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

9、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汽瓶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其他爆炸: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中毒和窒息:指人体接触有毒物质,如在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到,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危险源辨识方法调查法:按上述内

10、容在现场进行调查、辨识;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按辩识内容编制安全检查表,进行辨识;经验法:辨识人员结合以往经验进行辨识。危险源确实定要点危险险源一般出现在:基础开挖、起吊作业、多人高处作业、高压电气、锅炉压力容器、油料、爆破物品贮运、受限空间作业、动火动焊等场所或环节。危险源确实定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施工、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合计组织活动的3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3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下潜在的各种危险,分析支撑系统垮塌、支护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重大危险源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

11、风险评价办法 组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人员,在熟悉作业现场、相关法规、标准、评价方法后采纳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进行风险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其赋分标准见下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序号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备注 1 10 完全可以预料 2 6 相当可能 3 3 可能,但不经常 4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 极不可能 7 实际不可能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序号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

12、程度 备注 1 10 连续暴露 2 6 天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4 2 每月一次暴露 5 1 每年几次暴露 6 非常少见的暴露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序号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备注 1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2 40 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 3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4 7 严重,重伤,或造成较小的财产损失 5 3 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 6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2.由评价小组成员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13、即: D=LEC 3.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假设D值大于12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评价状况填入危险源评价表内。 依据风险值D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序号 分值 级别 危险程度 1 大于320 一级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制定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 2 120-320 二级 高度危险,要马上停工整改制定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 3 70-120 三级 显著危险,必需要马上整改编制专项方案 4 20-70 四级 一般危险,必需要强化过程控制 5 小于20 五级 稍有危险,通过管理可以消除 第五章 监控管理控制措施:A-运行控制;B-培训;C-定期检测;D-健全管理制度、作业规程;E-制定管理方案。相关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辨识、评价和及危险源控制活动的记录。 第六章 附则本制度由公司安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