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锥齿轮(伞齿轮)传动设计涉及复杂的几何关系与力学分析,需结合理论公式与工程经验。以下是系统化的设计与计算流程,结合关键参数和实际应用注意事项:1.确定设计功率、转速和传动比(1)设计功率:根据工作机的负载和原动机的功率,考虑工作情况系数(如工作时间、冲击载荷等)来确定计算功率Pc。工作情况系数K可根据工作机的类型和原动机的特性从相关设计手册中查取,Pc=KP,其中P为原动机的额定功率。(2)转速:明确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n1和n2,通常原动机的转速是已知的,根据传动比i来确定输出轴转速n2=in1。(3)传动比:根据实际的传动要求确定传动比i,一般单级锥齿轮传动比i不宜超过6到8。(4)工作环
2、境:载荷特性、润滑条件、安装空间限制等。2.选择齿轮材料和热处理方式常用的齿轮材料有中碳钢(如45钢)、中碳合金钢(如40Cr等)。对于重要的传动,可采用渗碳淬火的低碳合金钢(如20CrMnTi等)。不同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会影响齿轮的许用应力和承载能力。例如,45钢调质处理后齿面硬度一般为220-250HBW,40Cr调质处理后齿面硬度稍高,而20CrMnTi渗碳淬火后齿面硬度可达58-62HRC。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锥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公式为:d1m(KT1/R(1-0.5R)2ZE2ZH2Z2/H21/3其中:d1m为小齿轮齿宽中点的分度圆直径;K为载荷系数,包括使用系数KA
3、动载系数Kv、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和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K=KAKvKK,各系数可从设计手册中查取;T1为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1=9.55106Pc/n1(Pc功率,单位为kW,n1转速,单位为r/min);R为齿宽系数,一般取R=0.2-0.3;ZE为弹性系数,与齿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有关,对于钢-钢材料组合,ZE=189.8(MPa)1/2;ZH为节点区域系数,与齿轮的压力角和齿数比有关,标准压力角=20时,ZH可根据齿数比查取,(直齿2.5,螺旋齿2.22.4);Z为重合度系数(一般取0.850.95);H为许用接触应力,H=Hlim/SH,Hlim为接触疲劳极限,可从设计手册中查取
4、SH为接触疲劳安全系数,一般取SH=1.0-1.3。计算出d1m后,可根据d1m=d1(1-0.5R)计算小齿轮的大端分度圆直径d1,进而确定其他几何尺寸。4.几何尺寸计算分度圆直径:d1=mz1,d2=mz2,其中m为大端模数,z1和z2分别为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数。齿数选择:一般小齿轮齿数z1取17-30,为了使两轮齿的弯曲强度接近,齿数比u=z2/z1=i。模数计算:由d1计算出大端模数m=d1/z1,并将其圆整为标准模数。锥距:R=1/2(d12+d22)1/2。齿宽:b=RR。分度圆锥角:1=arctan(z1/z2),2=90-1。齿顶高:ha=ha*m,ha*为齿顶高系数,标准值
5、ha*=1。齿根高:hf=(ha*+c*)m,c*为顶隙系数,标准值c*=0.2。齿顶圆直径:da1=d1+2hacos1),da2=d2+2hacos2。5.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锥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公式为:F=KT1/bd1mYFYSY/(1-0.5R)F其中:YF为齿形系数,与齿数有关,可从设计手册中查取;YS为应力修正系数,也与齿数有关,可从设计手册中查取;Y为重合度系数(与接触校核类似);F为许用弯曲应力,F=Flim/SF,Flim为弯曲疲劳极限,可从设计手册中查取,SF为弯曲疲劳安全系数,一般取SF=1.2-1.5。如果计算得到的F小于等于F,则弯曲强度满足要求;否则,需
6、要调整设计参数(如增大模数、增加齿数等)重新进行计算。6.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并确定精度等级小齿轮齿宽中点的圆周速度vm=d1mn1/601000。根据圆周速度vm和传动的要求,从齿轮精度标准(如GB/T10095-2008)中选择合适的精度等级,常用的精度等级为6-9级。7.进行结构设计根据齿轮的尺寸和工作要求,设计齿轮的结构,如实心式、腹板式、轮辐式等。对于直径较小的齿轮(齿顶圆直径da160mm),可采用实心式结构;对于直径较大的齿轮,可采用腹板式或轮辐式结构。8.设计优化与工程实践(1)螺旋锥齿轮的优势齿面接触更平顺,承载能力较直齿提高30%50%;推荐采用格里森制(Gleason)或奥
7、利康制(Oerlikon)齿形。(2)安装与调试要点轴向定位:通过调整垫片控制齿轮副啮合间隙(一般0.10.3mm);接触斑点检验:空载时接触区应居中,满载时扩展至齿面80%以上。(3)润滑与失效预防润滑油选择:ISO VG 150320(根据工况温度与载荷);常见失效模式:点蚀(接触疲劳)、断齿(过载或装配不良)。9.常见问题解答Q1:齿宽系数R为何不能超过0.35?答:齿宽过大易导致制造误差敏感,且大端与小端齿厚差异显著,加剧偏载。Q2:接触强度不足时如何调整参数?答:优先增大模数m或齿宽b,其次考虑提高材料硬度或改用螺旋齿。Q3:小齿轮齿数过少(如z1=10)如何处理?答:采用变位修正(需专用刀具),或改用螺旋锥齿轮改善啮合平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