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62299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存与运用(30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惘然(wǎng)  嗤笑(chī)  阴晦睢(suī)  害怕(qiè)  给予(jǐ) 吠(fèi) 戳穿(chuō) 折本(zhé) D.诧异(chà) 阔绰(chuò) 拮据(jié)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萧索 郑重其事 糊涂荒唐 变本加励 B.如许 崭钉截铁 十拿九稳 窸窸窣窣 C.嬉闹 莫名其妙 别具匠心 心无旁鹜 D.牡蛎 歇斯底里 从容不迫 神情恍惚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走进美丽的百里杜鹃风光名胜区,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B.捐赠仪式上,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捐赠了校服、文具、图书三百余本。 C.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D.这次全市展开的环保征文活动,五个小学的同学获得了二等奖。 4.以下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与不敢一上手就拉美丽的车。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D.教材向同学推举了一些自主阅读的书籍,如《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创业史》等。 5.依次填入以下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怀祖国的命运,为之    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    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    为之感动……  A.沉醉   奋斗   描画           B.奋斗   沉醉   描画 C.奋斗 描画 沉醉 D.沉醉 描画 奋斗 6.以下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需保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7.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展开“家风宣扬〞主题活动,请你参加。(12分)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2分) 上联:扬家风,继合格传统 下联:             (2)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爱吃的菜一个劲地往自己碗里夹,亲戚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奶的说法吗?请说出理由。(3分) (3)社区拟为家风合格的家庭授匾,请你仿照示例拟写四字匾文。(2分) 示例 张厚乐家庭:张厚乐一家三口都是热心人。谁家水管坏了,老张随叫随到;有老人行动不便,他们会扶上扶下;十多年来,他们家一直义务为小区修树剪草。 匾文:行善积德 赵小文家庭:赵小文一家挚爱读书。家里书籍满架,人人手不释卷。“我又读了一本好书〞,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星期天一起逛书店,是他们多年不变的美好约定。 匾文:           (4)认真分析下面调查结果统计表,请写出你的探究结论。(5分) 某市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结果统计表(调查了1988人)        结果统计 调查内容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内 容 百分比 内 容 百分比 内 容 百分比 父教缺失与否 缺失 60.7% 不缺失 13% 无法推断 26.3% 谁承当更多家庭教育责任 母亲 46.9% 父母均担 28.7% 其他人 24.4% 探究结论: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19分)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假设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假设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8.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为什么?(4分) (1)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苍白)。 (2)母亲突然暴怒(愤慨)起来。 9.指出以下句子各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性格特征或生活境况。(6分) (1)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2)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10.从“母亲〞的神态、动作和语言上可以看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4分) 11.请你概述这部分文字的大意。(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21分) 时代的萤火虫 里则林 ①小时候老师教我们念:世界它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长大了才明白,那承载美丽色彩的画卷,有时可能只是一张单薄苍白的纸,却不能影响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②我上高中的时候,门口有一条热闹的街,那里全是地摊。 ③那条街上,有一对盲人夫妇,起早贪黑卖鼠药。他们两个为了扩展“势力范围〞,在相隔十几米的地方,各摆着一个摊位。那时他们手里各自拿着两块小竹板,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④第一年,我以为那是他们招揽顾客的方法。第二年,我觉得他们是某个秘密组织的线人,在打着摩斯密码。第三年,那天我毕业了,下午我走过那条街,经过盲人丈夫旁边时,他手里的竹板正好响起,紧接着十几米外他的妻子手里的竹板也响起来了,然后丈夫手里的竹板换了个节奏又响了起来。如此反复了几次。这时我看到盲人夫妇的脸上挂起了幸福的笑容。那笑容温暖、知足,融化在了夕阳下、晚风里。 ⑤看到那个笑容我才明白,原来竹板声不是为招揽生意,也不是摩斯密码。他们或许永远不知道他们头顶上的天空有多蓝,也不知道旁边卖的花有多美,但是他们知道彼此依旧相依相伴,从未走远。他们不像很多夫妻一样,能看到彼此的脸,但是很多夫妻却也不能像他们一样,看到彼此的心。他们眼里的漆黑和生活的苍白,因为彼此的温暖,变得五颜六色。这让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萤火虫,那一个个闪烁着晶莹光华的亮点,不断地在半空中划出美丽的轨迹,在浓浓的黑暗中营造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立体图画。 ⑥我曾经碰到一个小男孩,他天天下午6点会准时到他爸爸的小推车那里,他爸爸是卖山东煎饼的。我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小男孩,他茫然地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眼里总映射出一般孩子所没有的孤独。他有时自己在旁边玩树下的小草,有时趴在一张塑料凳上写作业。晚上9点多的时候,他困了,就枕着小书包睡在爸爸手推车旁的一块硬纸板上。我经过他身边的时候总是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然后我对他眨一下眼睛,他却马上看向别处,仿佛害羞了一样。 ⑦有一天晚上,一个中年男子经过,小男孩的爸爸不当心把面糊溅到了那个中年男子的衣服上。中年男子大发雷霆,指着小男孩的爸爸开始骂。小男孩的爸爸很窘迫,一个劲地道歉,脸上尽是无奈和委屈。我透过人群看到了小男孩,小男孩的眼里满是惊恐和无助,紧紧地抓着爸爸的衣角。 ⑧后来中年男子终于骂舒适了,走了。小男孩的爸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凳子上,或许是在儿子面前丢脸了,或许是感到难过和委屈。小男孩站起来,在后面轻轻地拍着爸爸的背。小男孩的爸爸摸着小男孩的头,在远处我看到他嘴里说着什么,或许是在安慰小男孩,告诉小男孩他没事。 ⑨那时,我正好走到了小男孩爸爸后面,看到小男孩爸爸落寞的背影,看到小男孩爬到了爸爸的腿上,然后抱着爸爸的脖子,脸对着我。小男孩就那样宁静地抱着爸爸,手轻轻拍着爸爸的背,眼睛里一扫往日的孤独,有的只是心疼。那一刻,我觉得难过又温暖。只是突然,小男孩的眼里居然一滴一滴地流出眼泪来。小男孩咬着嘴唇,或许在努力忍着,不让爸爸发现,手不断交替着擦自己的眼睛。 ⑩我想知道,有没有老师教这个小男孩念过:“世界它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上面有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地,金黄的麦田上跑过一群鸭……〞 我曾经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河流,是辛勤劳作的人们脸上的汗水;我也见过世界上最雄伟的山峰,是那些长满老茧却坚实可靠的肩膀;我还见过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开在那些孤独却仍然微笑的人们脸上。 有很多人就像这个时代的萤火虫,卑微、孤独、不被人所理解、不为人知、没人注意,但他们彼此温暖。每当你的黑夜来临,他们总会飞到你面前,带着自己小小的光亮,在这个无边的世界里,哪怕只温暖和照亮了一平方厘米的地方。 黑夜里,他们的眼睛,就像萤火虫一样美丽。 1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13.指出以下句子中“温暖〞的具体原因。(6分) (1)那笑容温暖、知足,融化在了夕阳下、晚风里。 (2)那一刻,我觉得难过又温暖。 14.第⑥段中对“小男孩〞的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5.依据全文内容,指出“时代的萤火虫〞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三、写作(50分) 16.请以《共享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据此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内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 一、积存与运用 1.C 解析 C项,“折〞应读“shé〞。 2.D 解析 A项,“励〞应为“厉〞;B项,“崭〞应为“斩〞;C项,“鹜〞应为“骛〞。 3.C 解析 A项,语意重复,“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去掉一个;B项,搭配不当,“校服、文具〞不能用“本〞来计量;D项,表意不明,“五个〞指的是“小学〞还是“同学〞,有歧义。 4.D 解析 D项,“《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创业史》〞中的顿号使用错误,应该去掉。 5.C 解析 此题考查词语的相关性,第一处填和“牺牲〞相关的词语,只能选“奋斗〞;第二处填和“歌咏〞相关的词语,只能选“描画〞,第三处填和“感动〞相关的词语,只能选“沉醉〞,所以选C项。 6.C 解析 C项,“好像〞不是比喻词,所以不是比喻句。 7.(1)示例 ①树正气,建和谐社区 ②育英才,享幸福生活 (2)示例 ①不同意。合格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②同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3)示例 ①书香门第 ②诗书之家 (4)示例 ①我国家庭教育中,父教缺失的现象严重。②我国家庭教育中,母亲承当了主要的教育责任。 二、阅读理解 8.解析 形容词要看其程度的差异,以及其表现出的人物的特点。 参照答案 (1)不能替换。“煞白〞比“苍白〞表示白而无血色的程度更深一些,更能特别“父亲〞内心的恐惧和紧张。(2)不能替换。“暴怒〞比“愤慨〞表示“怒〞发生的时间更急促,“怒〞的程度更强一些,更能形象地特别“母亲〞的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9.解析 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把握人物性格要揣摩人物描写,同时要结合小说主题。 参照答案 (1)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菲利普证实于勒身份后恐惧、慌张等复杂心理,这一反常的表现凸显了菲利普轻骨肉亲情、重金钱利益的性格特征。 (2)肖像(外貌)描写。从于勒的外貌上可以看出,他生活穷苦,心情忧郁,境况很差。 10.解析 应结合小说主题思索。 参照答案 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利欲熏心、金钱至上、虚伪的人,同时,在处理对待于勒这件事上,她显得比“父亲〞镇定,表现得更冷酷无情。 11.解析 概括大意要把握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等。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与主题来归纳。 参照答案 这一部分写“我们〞一家悄悄躲开穷困潦倒的于勒叔叔,是整个故事情节的最高潮。通过对人物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冷酷无情、虚伪自私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达了“我〞关于勒叔叔的同情。 12.解析 “五彩斑斓的画卷〞代表孩子心中美好的世界,“我想知道〞说明作者的担忧,可以从作者对父子遭遇的同情和对现实的忧虑来理解语句。 参照答案 作者想知道的其实是在小男孩的心中,这个世界还是不是美好的。这里道出了作者对小男孩父子的遭遇的深深同情和对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的忧虑。 13.解析 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依据具体情节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一句是描写盲人夫妇的,第二句是写男孩的,从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来理解“温暖〞一词的含义。 参照答案 (1)盲人夫妇虽不能看到彼此的脸,却用清脆的竹板声知道彼此,他们为此感到幸福。(2)原本弱小无助的小男孩如此懂事地安慰、心疼爸爸,作者为此而感到欣慰。 14.解析 从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上分析内容方面的作用,联系下文男孩安慰、体谅父亲这一情节分析其结构方面的作用。 参照答案 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小男孩生活境遇的窘迫和内心的孤独、害怕、无助,与下文小男孩安慰、体谅父亲时的懂事成熟、咬着嘴唇努力忍着泪水的坚强形成对比。 15.解析 本题依据末段内容,可理解“萤火虫〞的含义。 参照答案 “时代的萤火虫〞象征着社会上卑微、孤独、不被人关注,但能给别人带来光亮、温暖的人们。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像萤火虫一样微小、卑微的人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虽然自身力量微弱仍不忘给身边的人以温暖的人性美的欣赏。 三、写作 16.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