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许多安全专家认为,事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时空上的交叉所致。据统计,在我国7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作纪律造成的,而出现“三违〞现象又与职工安全文化素养低紧密相连。因此,抓好以人为本,以教育为基础,强化安全宣扬教育,提倡安全文化,提升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提升企业职工安全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1.1现代化工业生产场所,蕴藏着庞大能量,因而就埋伏着庞大危险的人工环境。对生产场所危险性的熟悉,预防事故已超出了一般人员的常识和经验范围,只有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才能够熟悉环境中的潜在危险性,提升预防事故的自觉性。
1.2现代工业生产的物料、设备、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的熟悉与操作,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同时现代化生产系统中也蕴藏着事故的危险性,只有经过专门教育、培训的专业人员才能熟练掌握。
1.3现代化工业生产是一个互相关联,密切协作的群体劳作、系统运转的过程。它必需要每一部分、每个员工的正常工作与不懈努力。所以必必需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预防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对整体的危害,以确保现代的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对企业的干部和工人施行严格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使他们获得必必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强化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或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安全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落实执行安全法规以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以确保生产安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其必必需体现党和国家对职工群众的关怀和爱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劳作保护的宣扬教育工作,早在1954年劳作部就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技术教育的决定》,对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形式作出了规定,要求认真落实执行。1963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强化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要求企业单位把安全生产教育作为必必需坚持的基本制度。1981年国家劳作总局制定了《劳作保护宣扬教育工作三年规划》,要求企业有计划地展开安全、劳作保护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的企业当然必必需将其作为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我国,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用在现代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来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必需要。而满足劳作者对安全的要求自然也寓于其内。
一般地说,人的行为来自动机,而动机产生于必需要。依据马斯洛必需要层次论,人有五种必需要:依次为生理必需要、安全必需要、社会必需要、自我实现的必需要和成就必需要,五种必需要呈阶梯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生理必需要既已满足,人们便又向更高的必需要进取,这就必定产生更高的安全要求。关于企业领导者来说,满足职工的这种必需求是对职工主人翁地位的确保。
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安全为依托的,企业的效益是建立在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秩序上。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安全生产,不重视安全教育,那么职工的安全素养必定是低下的,这样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发果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的损失,轻则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重则造成企业停产、倒闭。这哪里还谈得上企业的经济效益。如:1982年3月9日,福鼎制药厂发生了一起我国建国以来制药企业最惨重的恶性事故。厂内冰片车间结晶工段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在救火中伤亡100人,其中死亡65人,烧毁厂房625平方米和许多贵重设备,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4.6万元。这次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冰片车间通过聚氯乙烯管抽结晶糟内的汽油时产生静电火花,燃着了汽油而引起的。由于该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非常薄弱,大量新工人不经培训考核就上岗操作,他们中的许多人连起码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都不懂。当天当班的3个工人,一个有严重的脑炎后遗症,反应迟钝;另两人是调来不到一个月的女工。火灾初起时,她们只是惊慌失措,闻警赶来救火的人们也都慌乱有余,对策不够,结果火舌蔓延很快,终于不可收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