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督促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科室实际,修订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
2. 认真履行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兼职人员职责,每月组织自查,每季度召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会议,针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督查和科室自查存在的问题及科室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取改进措施,体现持续改进。遇到医院感染特殊问题及时上报。
3. 组织参加医院内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并每月对科室人员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详实记录。同时做好保洁员、患者家属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 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规范选择圆帽、一次性医用外科罩、手套,防渗透工作外衣等。
5. 软式内镜(消毒类)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内镜诊疗室、内镜镜房或镜柜,清洗消毒室保证通风良好、安装有排风扇。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6. 内镜诊疗室的净使用面积N20皿,诊疗床、主机、治疗车等配备齐全,内镜的数量应与医院的规模、接诊病人数相适应。
7. 规范设置手卫生设施,落实手卫生指征。
8. 病人在进行内窥镜检查前应进行HBsAg、抗HCV及抗HIV等检测,记录详细。HBsAg、抗HCV、抗HIV阳性患者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最后检查。
9. 不同系统的消毒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应当分开,不同系统内镜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
10. 消毒内镜使用后须清洗、消毒后备用。活检钳应灭菌。灭菌内镜使用后应由消毒供应中心根据规范统一处理。
11. 消毒内镜每日工作结束后,用75%乙醇对消毒后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储存于专用洁净柜或镜房内,灭菌后的附件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12. 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等。应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规范处理。
13. 医疗废物的医院感染管理,参照《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