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招标管理不到位 通常来说,建筑工程的价格一般包括三个款项,这三个款项分别是合同款项、追加合同款项以及其他款项。所谓合同款项就是指在工程当中要依据合同内容的规定来完成的工程款。依据相应的规定建筑工程要从建筑管理机构出发积极运用招投标的方式来制定工程款项。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当中,要按照工程项目造价的有关资料对工程项目进行结算。然而,现如今的许多建筑企业在决定工程建设的权责时多运用招投标的形式来进行,由于建筑工程没有完善的招投标制度,招标体系不是非常严谨,这就出现了在招投标当中文件不具体以及标底不明确的状况。 (二)合同管理不规范 当前
2、许多建筑工程企业对合同的管理不够规范,使得建筑工程在建设与管理当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合同的管理主要在合同的签订以及履行上体现出来,然而,许多建筑企业在这方面都没有达到标准意识,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制定都存在着不规范的状况,使得建筑工程非法转包以及违法分包的状况大量存在,合同索赔工作很难得到优良的实施。 (三)现场管理与监督不全面 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而造价管理的两个重要内容就是成本管理以及过程控制。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施工现场管理不够,施工材料以及工程所耗资的费用普遍较高,使得造价管理水平不断降低,再加上工程现场施工当中不能够有效进行监督,工程建设当中
3、监督的漏洞不断出现,业主以及监督管理部门没有认可施工方合同预算之外的费用,建筑工程量也没有在签证的时候得到确认,以此出现了管理上的各种漏洞。 如何强化造价成本管理 强化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用措施控制。 (一)采用组织措施 我们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和人员,分工明确,项目经理,公司或施工队的职能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分区。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团队,是一个企业法人任命为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项目管理团队,项目建成后,将被折叠,所以他不是一个经济实体,与整体的利益的责任,应与公司之间的责任、权力、利益关系协调。 (儿)强化质量管理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返工
4、做好工程质量,始终落实至精至诚、更新、更好的质量方针,把质量从各级的人员、职位、岗位,强化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互检工作,开展全过程的监督,采用预防措施,消除质量缺陷,做到项目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避免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采用经济措施 这种控制是基于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精减,包括:人工费方面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方面控制。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开的原则,首先,对材料用量的控制,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其次,在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时,要
5、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并且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强化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一)做好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决策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工程的造价管理。工程决策是整个工程建制定划以及整体构架的模型,它能够掌控与分析整个工程项目的计划。在决策的时候,要确定好工程建设的规模以及工程的用途,在深入分析与调查工程项目和经济性的评价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论证,尽可能为工程建设的投资提供准确与可靠的依据。建筑工程企业要在科学决策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投资估算,让工程项目预算达到准确与高效性,从而为建筑工程的优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控制
6、制定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决策完工程项目以后就步入工程的制定阶段,建筑工程单位要控制好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一个与具体施工要求相符合的制定能有效指导与控制工程的造价管理。在制定阶段当中,要通过最高限额来实施制定,从工程制定任务书出发对造价管理进行初步估计,然后再依照这个初步估计来对最高限额进行确定,最高限额的控制能够使工程控制资本的支出,从而建立有效的资金运用模式。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通常体现在工程的制定与管理当中。 (三)掌握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单位要对招标工程标底进行合理确定。工程标底是招标工程的与其价格,是招标者对招标工程所必须要的费用进行自我预算和自我控制,是对招投标的合理性进行推断的合理依据。通常状况下,工程标底价格由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分别是成本、利润与税金,标底价格一般控制在标准的总额算和投资包干的限额当中。当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在招投标的时候其标底基本是在工程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的前提上做出来的,但它与工程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有完全不同。要想编制合理以及可靠的标底必须要对工程的工期、工程的质量、工程所用材料的差价、工程的自然条件以及招投标工程范围等进行合计。建筑工程单位在招投标中对施工队伍进行选定,就可以对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进行签订,以此来对工程所必须的材料以及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采购供应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