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季节性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1.冬期施工主要措施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C时,解除冬期施工。
本工程施工期为25年10月30日至26年4月30日,整个工程的施工正处于冬期施工阶段,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及施工经验,每年10月15日〜11月15日及次年3月15日〜4月15日平均气温5C〜10C之间,为低温施工阶段,需要考虑低温措施,11月15日至次年1月15日及次年2月15日至3月15日前后约3个月,日平均气温为0〜-5C,最低气温可达-10C, 1月15日至2月15日日平均气温-8C,最低气温约-14C,持续时间约1个月。
1、低温施工措施:日平均气温5C〜10C的温度时,不存在负温影响,只是由于低温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延缓,由于工期紧的特殊情况,为预防施工进度损失补救,其基本措施是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低温早强型减水剂。
1.1 土方开挖完毕,或完成了一段落,必须暂停一段时间,如在一天以内,可在未冻土上图片覆盖一层草垫等简单的保温材料,以防已挖完的基土冻结。如间歇时间稍长,则应在地基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覆以其他保温材料,待砌基础或埋设管道前再将基坑或管沟底清除干净。
1.2在挖方上侧弃置冻土时,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为常温条件下规定的距离,再加上弃土堆的高度。
1.3冬期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1.4冬期填方施工符合下列规定:
1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冻雪和保温材料。
2填方土层应用未冻的、不冻胀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5地面面层下的填方,填写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1.6冬期施工时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均应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安全。
2、钢筋
2.1钢筋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当环境温度低于-20C时,不宜施焊,搭设暖棚施焊。
2.2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2.3当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措施。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
3、砼工程
3.1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强度等级为C10及时以下时,不得小于5.0N/ 2.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T5°C时不得小于4.0 N/ 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C时不得小于5.0N/ 2.
3.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Mpa,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 /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3.3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
3.4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3.5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水、骨料达到规定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提高水温到1C,但水泥不得与80C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拌合水及骨料加热最高温度(C)
水泥品种及标号
拌合水
骨料
标号低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
标号高于及等于525号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60
40
3.6拌制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防冻剂为粉剂时,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
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当防冻剂为液体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再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再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应分别置于明显标志的容器内,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配制与加入防冻剂,应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应严格按剂量要求掺入。使用液体外加剂时应随时测定溶液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用比重计测定溶液的浓度。当发现浓度有变化时,应加强搅拌直至浓度保持均匀为止。
3.7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宜运入暖棚内存放。
3.8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搅拌最短时间不少于135S。
3.9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3.10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及环境养护强度措施,以减少室外负温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确保混凝土在达到抗冻临界强度前,混凝土始终处于正温养护环境中。
3.11根据历年施工经验资料,择优选取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抗冻早强剂。
4、混凝土保温养护措施
4.1楼板梁的保温做法:初冬阶段,在浇灌楼板前应沿浇灌单元四周,用保温带作成密封的围墙,阻止冷气流在板下通过。混凝土面盖塑料薄膜一层,上面再铺一层12mm厚竹胶合板,用方木压边,防止被风掀掉。用12mm厚竹胶合板压盖具有两重作用:一是增加热阻,加强保温效果;二是冬季混凝土凝固缓慢,采用整张胶合板覆盖后,可以克服因施工给刚灌完的混凝土表面留下脚印,便于下道工序进人。当平均气温低于-15C时,再在上面覆盖一层保温被。梁板模板用竹胶合板,优点是散热慢,利于保温。
4.2柱模:鉴于柱模表面系数小,温差大,应做好保温隔热,在模板龙骨间镶嵌50mm厚苯板保温,拆模后包塑料薄膜,再包保温被一层。
4.3建筑物四周搭双排脚手架,并用五彩布围成连续的挡风墙壁,上下搭接不小于20cm,并高出作业面2M,结合安全防护要求内挂密目安全网一道。
5、砌筑筑工程
5.1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的砖或砌块。
5.2砂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
5.3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的冻结块或冰块。
5.4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C,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C,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5.5冬期施工的砖砌体,应按“三一”砌砖法施工,灰缝不应大于1 。
5.6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在继续砌筑前,应扫净砌筑表面。
5.7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外加剂法。
5.8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
5.9冬期砌筑工程应进行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应按常规要求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温度、暖棚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5.10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各龄期强度和常温28d的砂浆强度。
5.11冬期砌筑采用外加剂法时,可使用氯盐或亚硝酸钠等盐类外加剂拌制砂浆。
5.12砌筑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C。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C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提高1级。
5.12在氯盐砂浆中掺加微沫剂时,应先加氯盐溶液后加微沫剂溶液。
5.13外加剂溶液应设专人配制,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置于专用容器中,然后再按规定加入搅拌机中拌制成所需砂浆。
5.14采用氯盐砂浆时,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及钢预埋件,应预先做好防腐处理。
5.15氯盐砂浆砌体施工时,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墙体留置的洞,距交接墙处不应小于50 。
6、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
6.1找平层应牢固坚实、表面无凹凸、起砂、起鼓现象。如有积雪、残留冰霜、杂物等应清扫干净。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前,找平层应干净、干燥。干燥程度的简易检测方法:将1m2卷材平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隔气层或防水层。
6.2找平层与女儿墙壁、立墙等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找平层的转角
处均应做成圆弧。当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圆弧半径宜为1〜150;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圆弧半径宜为50 ;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圆弧半径宜为20 。
6.3屋面防水施工时,应先做好层面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凡节点部位均应加铺一层附加层。
6.4在施工中有交叉作业时,应做到合理安排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的各项工序,并宜做到连续操作。对已完成部位应及时覆盖,以免受潮、受冻。穿过屋面防水层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应在防水施工前安装完毕并做好防水处理。
6.5冬期施工采用的屋子面保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和杂质。
6.6采用水泥砂浆粘贴板状保温材料以及处理板间缝隙,可采用掺有防冻剂的保温砂浆。防冻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干铺的板状保温材料在负温施工时,板材应在基层表面铺平垫稳,分层铺设。板块上下层缝应相互错开,缝间隙应采用同类材料的碎屑嵌密实。
6.7雪天或五级风及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6.8制作水泥砂浆时应依据气温和养护温度要求掺入防冻剂,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20 ,产嵌填密封材料。
6.9冬季施工的屋面防水层采用卷材时,可采用热熔法和冷粘法施工。热熔法施工温度不应低于T0°C,冷粘法施工温度不宜低于-5C。当采用涂料做屋面防水层时应使用溶剂型涂料,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C。
6.10涂刷基层处理剂宜使用快挥发的溶剂配制,涂刷后应干燥10h及以上,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在水落、管子根、等容易发生渗漏的薄弱部位,应在距中心2范围内涂刷一遍浴剂型涂料(聚氨脂涂料等),使干燥后形成一层无接缝弹性整体附加层。热熔铺贴防水层应采用满贴法。当坡度小于3%时,卷材与屋脊应平行铺贴;坡度大于15%时卷材与屋脊应垂直铺贴;坡度为3%〜15%时,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铺贴时应采用喷灯(或热喷枪)均匀加热基层和卷材,喷灯(或热喷枪)距卷材的距离宜为0.5m,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应待卷材表面熔化后,缓缓地滚铺铺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