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维, 代诗人字 ,人称“ 〞,其山水诗成就很高,和 并称为“王孟〞。本诗从体裁上看是 诗,从内容上看,文学史上称之为“ 〞诗。 唐 摩诘诗佛 孟浩然 五律 边塞
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述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2、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 和 ,一个“单〞字写出诗人 去慰问边关将士。 出使路线和到达地点 轻车简从
3、颔联诗人以“ 〞、“ 〞自比,表达了 的感情。
征蓬 归雁 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抑郁和孤独思乡
4、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联想到范仲淹的“ ,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示例二:①图画的线条美。
②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
示例三:①图画的色彩美。
②色彩艳丽、丰富: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示例四:①图画的意境美。
②诗句形象生动描述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马上西下的“落日〞。
示例五:①图画的衬托美〔表现手法〕
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互相映衬,为我们描述出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边关图。
6、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强之美;
“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莽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述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7、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用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歌颂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精神,也显示出使臣对边关战事的关怀。
8、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难,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碰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参照答案:BD
9、“ , 。〞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10、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11、 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莽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12、“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 两句写出了〔激战中,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驰,箭射出去,弓弦震动,响如霹雳,驰聘疆场,抗金英雄奋勇杀敌〕的场面。
13、推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A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述了豪壮而颇具边地特色的军旅生活。〔对〕
B “的卢〞代指奔跑迅捷的战马。〔对〕
C “可怜白发生〞的“可怜〞应解释为“惋惜〞。〔对〕
D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有机会杀敌报国的欢快心情。〔错〕
14、这首词最后三句情绪低落凝重,与前文的昂扬激越构成对比,这是为什么?
答:全词收尾写实,中间写梦境,现实与梦境形成鲜亮对比,现实中的词人报国壮志难酬,只有无限感慨和悲愤。
中考点击
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 ,
2、《观刈麦》中刻画劳作人民在特定状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
,
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
4、《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5、《观刈麦》中直接显示劳作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
6、《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现了将帅要用牛肉来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了军乐和战歌声的悲壮场面的句子是: ,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无尽的感慨的句子是: ,
〔5〕《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
四、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问题。〔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2分〕
〔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照答案: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5、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 四、〔1〕出战前将士们壮行的悲壮场面。〔2〕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9〕“荷〞因其风姿绰约、品行高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请写出有关“荷〞的两句古诗文:“ , 。〞
〔5〕《木兰诗》用了不少对偶句,请默写出其中的一组: , 。
〔6〕《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开阔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8.名著阅读。〔4分〕
读完名著《西游记》,同学们一致认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将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
唐僧,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虽然 ,但他 ;
猪八戒,虽然 ,但他 ;
沙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
8、要求符合原著内容,前句填缺点,后句填优点。参照:孙悟空,虽然顽皮冲动犯过天条,但他神通广大能降妖除魔;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会搬弄是非,但他最通人性懂得爱恨情仇。〔共4分,每格1分。大致意思对即可。不必拘泥句式。〕
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所表现的画面。〔2分〕
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但最后却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慨叹,这是为什么?〔3分〕
9、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2分〕
10、作者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梦中也不忘。但是,由于朝廷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当他看到自己白发已生,感到人到暮年,心中不由涌起壮志难酬的悲情。意思对即可。〔3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