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教案《我们的树》
中班语言教案《我们的树》1
主要领域社会
相关领域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萌发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感知树木被损坏的严重后果
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设计环保标志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
1课时,3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道理
难点: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设计环保标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或图片
物质准备:布置“郊外”场景;磁带、多媒体课件、幼儿作画用品及
一些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
1. 师:让我们一起开着“幸福快车”去郊外吧!放音乐“郊游”,幼儿同老师一起唱着歌去“郊外”)
2. 幼儿观看配班教师的舞蹈表演“小鸟找家”,提问:小鸟在干什么?
二、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小鸟和大树”
提问:
1. 小鸟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2. 当小鸟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 它的树朋友到哪里去了?
4. 树木被砍伐了会带来什么危害?
小结:树木被砍伐就不能净化空气,空气就不新鲜了;小鸟们就没有家了;容易发生水灾、旱灾;会出现沙尘暴。
三、怎样保护我们的树朋友
组织幼儿互相讨论。
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要靠大家来完成,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国家就将每年的3月12日做为中国植树节。
四、分组设计环保标志,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的废旧材料制作立体的标志。
结束后把设计好的标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动延伸】
1. 周末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植树活动,开展“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爱树活动。
2. 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设计此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一步了解树木,懂得爱护树木的道理,并积累有益的经验,增他们的环保意识。活动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引出课题,并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使幼儿从故事“小鸟和大树”中了解小鸟和大树的.密切关系,感知树木被损坏的严重后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声象结合,通过多种感官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情感,也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效果的显著性。
二、效果分析
活动的效果较好,家长在帮助幼儿查找资料、积累知识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过程中能将其运用扩展和提升。在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个幼儿结合已有知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和同伴问的互相学习。
中班语言教案《我们的树》2
活动目标
1、了解几张常见树的名称及特征,能用调查、分类的方式通技术的种类。
2、领养小树,并尝试做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参观幼儿园里的树,对树产生兴趣。
2、园内的树木图片、统计表、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头上长着千条辫,迎风摇摆在路边。(柳树)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除了见过柳树,还知道哪些树木?
2、室外观察,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特征,激发幼儿对园内树木的兴趣。
3、(1)整体观察: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鼓励幼儿说出有哪些树木,他们种在哪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局部观察:选择一棵树,引导幼儿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细、大小、长短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怀抱大树,感知其粗细。
4、学习统计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1)出示统计表,教给幼儿分析记录的方法。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怎样记录,用什么来表示。
(2)幼儿分组记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3)介绍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观察到的树有什么特点。
活动延伸
(1)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协商讨论怎样照顾树木,每天要做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在教学时,使学生了解到: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大体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大部分。本节课我还采用了对比观察的方法从树干、树枝、树叶等不同方面表现形形色色的树。从树的外形、树的高矮、树干的花纹、树叶的不同形状等方面来对比。让学生知道,树木能调节温度、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