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53107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3-2014学年高一5月质量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每题3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看觑〔qù〕    肺痨〔ráo〕   汗涔涔〔cén〕   撒手人寰〔huán〕 B.蟠〔pán〕桃    拖累〔lěi〕  刽〔guì〕子手     前合后偃〔yǎn〕 C.埋〔mán〕怨   莼〔cún〕菜   芙蓉褥〔rù〕   畏葸〔xǐ〕不前 D.症〔zhēng〕候   鲛〔jiāo〕人   佛〔bì〕狸祠  封狼居胥〔xū〕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战栗     纶巾     泼脏水     茫无涯际 B.迄今     红鸾     烂摊子     走头无路 C.寒蜩     放涎     撑场面     自鸣得意 D.半晌     杜撰     摆架子     通情达礼 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       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 〔2〕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       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3〕在学习《苏轼词两首》时,老师说:“你们一定要       ,可不要开小差,否则难以体会到苏轼的情怀。〞 A.原型   一齐   倾耳细听        B.原形   一齐   洗耳恭听 C.原型   一起   洗耳恭听        D.原形   一起   倾耳细听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魁北克老城区内有凹凸不平的石街,风光旖旎的墙壁,漆黑无语的炮台、细碎从容的马蹄声,连空气里都有一种奇异的味道。     B.一个人一生如果工作40年,时间可算很长啦,但假设放在一个企业的成长史中,甚至是人类的成长史中看,那也只是白驹过隙。     C.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旨在通过“熄灯一小时,让世界陷入黑暗〞的方式,让环保意识在全球薪尽火传。     D.华丽大气的舞美,穿云裂石的声腔,重构历史的革新,让古老的高甲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令观众心随剧走,如痴如醉。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韩国媒体昨日的报道,中国正在合计向朝鲜派遣外交特使团以劝阻朝鲜不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中国官方的证实。     B.美国“好奇〞号火星车配备的火星样本分析仪对火星岩石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含有对生命至关重要的氮、氢、氧等化学成分。     C.进入3月以来,由于美国3月1日启动的政府自动减支计划可能冲击经济以及中国、殴洲制造业数据不佳,导致原油期货收盘大幅下跌。     D.当前各级政府要完善公务消费、预算编制和审计、绩效考核以及监督问责等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切实遏制公款消费的各种违规违纪现象。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其实,孔子关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      。       。     。        ,       ,     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他还主张读书是为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文人   ③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   ④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   ⑤他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⑥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     A.④①②⑤⑥③     B.⑥③⑤②④①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③⑤④②① 7.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B.“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C.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 D.婆婆也,你莫不为“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因此上把旧恩情,全不比新知契? 8.以下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老头临死之时,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涅去请他的两个女儿。雷斯托夫人始终没有出现;纽沁根夫人虽然来了,她跪在父亲的病榻前忏悔,然而,高老头已经听不见了。〔《高老头》〕 B.“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他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还得年轻、有钱、美丽。〞按照表姐的指点,拉斯蒂涅决心去勾引高老头的二女儿纽沁根太太。〔《高老头》〕 C.宝玉挨打后,宝钗第一时间赶来探望,并送来疗伤丸药,且软语劝慰宝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一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竟让宝玉暂时忘记了疼痛。(《红楼梦》) D.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迎春老实软弱而受虐致死,探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 二、古诗文阅读〔4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23分〕 去宥① 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于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于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假设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 荆威王②学典籍文献于沈尹华,昭釐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③。佐制者,为昭釐谓威王曰:“国人皆日: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④不得进,令昭釐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⑤,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假设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注释】①宥:通“囿〞,局限。“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熟悉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②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荆〞。③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⑤旱:通“悍〞,勇猛。 9.对以下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形益衰而智益盛    形:身体        B.其唯先有度      度:度量 C.见人操金          操:持,拿着    D.殊不见人        殊:极,根本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    句读之不知 B.人皆在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C.奸路以除而恶壅却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激矢则远,激水则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所宥〞表现的一组是〔    〕〔3分〕 ①王因藏怒以待之                  ②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③王不说,因疏沈尹华              ④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 ⑤邻者假设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    ⑥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⑥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4分〕   译:                                                                    〔2〕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5分〕   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分〕 译: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③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④一日凉。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④浮生:出自《庄子》:“其生假设浮,其死假设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 〔1〕   上片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说说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6分〕 14.古诗文填空。〔8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5〕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6〕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7〕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壶碎 李敬泽 这个故事忘了是谁告诉我的。酒桌闲扯,很多话原本无主。 话说,一位老先生,其名甚响,不过这故事与他名姓无关,姑且称之为某先生。某日,某先生访友,该先生平生不爱钱不好色,独有爱书,访友为的也是访书。主人多的正是书,房间里四面都是书柜,某先生一柜一柜看过去,忽蹬梯忽俯地,直把人家作自家,差不多忘了还有主人在。 忽然,哗啷啷一声脆响,正所谓银瓶乍裂水浆迸,某先生差点从梯子上掉下来,定睛看时,碎了一地的是一把紫砂壶。想是方才因抽书忘情,将书柜里摆着的一把壶拂落下去。 这时,该先生才想起主人,抬起眼,只见主人微笑:“先生欠了我一把壶,日后要拿一瓶好酒来还。〞 宾主相视一笑。主人顾自取了笤帚簸箕扫去碎片,先生顾自看书。 那一日,宾主尽欢。临去时,漫天大雪。 如此而已。 此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书房主人年近四十,在大学里教授已是正的,啸傲江湖、踏花蹄香,抬眼望便是千里万里的锦绣,一把壶岂足挂怀。 转眼又是数年,某日,教授闲翻杂志,见一篇文章谈的是制壶名家顾景舟,也是一时无聊,信马由缰往下看,看着看着,教授坐不住了。 忽想起,那把壶,原是有题款的,正是顾景舟制。 站起来,几步冲到书柜前。书柜在,书也在,壶自是不在了。教授想了想,拿起 ,拨通了。劈头就问:那壶是怎么回事? 这是越洋 ,打给他父亲。教授的父亲也是教授,老教授正随着老太太在美国的大儿子家住着。多少年后,老爷子归天,众弟子发一声喊,一拥而上,把老爷子抬成了文化泰斗,回忆文章连篇累牍,老爷子被描得白衣胜雪,活活就是最后一位民国大师。其实,老爷子的大学只在民国上了一年,剩下的全在新中国。退休后一屋子书留给了小儿子,住到美国去,主要爱好就是推个小车在社区里转悠,把邻居扔出来的沙发电视什么的搬回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先是藏于车库,慢慢竟“登堂入室〞。大儿子力陈中美文化之差异,苦求老爹入乡随俗,由着美国人败家去,老爷子只作没闻声。 话说那日,小儿子半年多不来 ,夜半三更冷不丁“电〞一下,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爹娘问茶壶。老爷子半天没醒过神来,胡天胡地想不起这一壶到底是哪一壶,最后把“紫砂〞“宜兴〞“顾景舟〞凑到一起,老爷子才忽然想起—— 那是“文革〞期间,去宜兴出差,朋友送的一把壶。 放下 ,教授只觉得一颗心被人紧紧地攥住了。是!必定是了!当日打碎的原是一把顾景舟的壶。这一年,据杂志所说,这把壶值三十万,而教授的工资也不过每月三四百。 教授一屁股坐到天黑,长叹一声,苦笑。又能怎样呢?难不成再找人家赔壶?罢了罢了,也是命该如此。 然后,就到了今天,教授老了,这些年他过得不好,很不好。他成了一个愤慨的老货,恨官员、恨知识分子、恨富人、恨穷人,恨这个世界和世道,这个世界从他手里骗走了一把壶。谁能想到,一次微小的碎裂事故原来竟阴险地埋伏着漫长无底的坍塌。他忍不住,他一直凝视着紫砂壶的拍卖行情,那是迅速上涨的水,眼看着就从脚底漫过了头顶。他身处寂静的海底,却只见到高远的海面上漂浮着那把壶,顾景舟的壶。那把碎了的壶继续升值,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 他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某先生了。 父亲留下的书,他卖给了潘家园一个书贩子,拿到了一笔钱。几十万吧,还算是钱。 在空荡荡的书房里看着那堆钱,他忽然想起,那些书其实还远远不抵那把壶。 “骗子!〞 他喃喃骂了一句。 那日,我在宜兴,微雨中访吾友葛韬陶庄,看各种壶,忽抬头。见墙上一帧旧照,一位老先生正在制壶。 清瘦,身着旧时工装,凝神注目于掌中壶。 心里一动,扭头看葛韬: 这,是顾先生? 是啊。 哦,这就是顾景舟。 顾先生的脸,净如秋水。看着他,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得心酸。 竟无话可说了。                                                       〔选自《文汇报》〕 15.请概括文章9-17段中教授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16.分析划线语句在文中的含意。〔7分〕 〔1〕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3分〕                                                                                                                                                           〔2〕顾先生的脸,净如秋水。〔4分〕                                                                                                                                                           17.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以“壶碎〞为标题的意蕴。〔6分〕                                                                                                                                                                                                                                        18.以下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第一段原本可以删掉,但作者还是交代清楚“忘了是谁〞“原本无主〞,以示负责。 B.小说开头提到教授家书多,与后面教授把这些书全都卖光形成呼应。而一屋子的书,反而远不如一把壶,说明现时的价值观是畸形的。 C.第6段写雪既是为了烘托两人内心的纯净和友谊的纯洁,也是情节转折点。 D.小说结尾感慨“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得心酸。竟无话可说了〞,无言胜有言,深藏着一种无奈、惋惜及失落。让人深思。 E.这篇小说表达平淡,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其特色足注重对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 四、作文〔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26年3月8日,粱启超先生因病住进协和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其右肾有一黑点,诊断为肿瘤,遂手术割除。术后发现,病变反倒在左肾。一时间,舆论哗然。而当时西医刚刚进入中国.对西医的质疑之声更是甚嚣尘上。病榻上的梁先生得知此事,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声明,写道:“右肾是否一定要剖,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推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我盼望社会上,不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之障碍。〞而事实上,这次误诊确实给他的身体带来庞大伤害,由于病情恶化,粱先生于1929年1月19日病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照答案: 1.B 〔A.“痨〞应为“láo〞。C.“莼〞应为“chún〞。 D. “症〞应为“zhèng〞。) 2.A 〔B.“头〞应为“投〞。C.“涎〞应为“诞〞。D.“礼〞应为“理〞。〕 3.A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表达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含贬义〕。一齐:表示同一时间。一起:表示合在一处或同一地点。倾耳细听:表示很注意地听。洗耳恭听:是谦辞,形容专心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 4.D〔A.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B.白驹过隙: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C.薪尽火传: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D.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5.B〔A.不合逻辑,去掉“不要〞。C.残缺主语,去掉“由于〞。D.搭配不当,“完善〞“建设〞不搭配。〕 6.A〔④①为一组,中心是“兴趣〞。②⑤为一组,中心是“完善自己〞。 ⑥③为一组,中心是“真才实学〞。〕 7.D 〔A. 该句整体上是陈述语气,最后的问号改为句号。B. 前面的引用应为直接引用,应在引号内加逗号。C. 分号使用错误,改为逗号。〕 8.A 〔纽沁根夫人始终没有出现;雷斯托夫人虽然来了〕 9.B〔度:法度,准则〕 10.C〔A. 取独;提宾标志。B. 代词,“那里〞;代词,他。C. 转折连词。D. 连词,就;“却〞。〕 11.C〔②是评论,④是说细人。〕 12.〔1〕况且多次激怒国君,通过这为奸佞的人扫清了道路。〔关键词“数〞、“以为〞、“除〞各1分,大意1分。) 〔2〕有个想得到金子的齐国人,早晨起来,穿上衣服,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齐人有欲得金者〞句式l分,关键词“被〞“鬻〞各l分,大意1分。〕 〔3〕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对自己多次反省,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博学,日,知明,各1分,大意1分。〕 13.〔1〕①远近结合②动静结合③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一点2分,必需结合诗句分析〕 〔2〕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时感悲凉。最后两句表面看,写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快的一天。实际上却传达出诗人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无奈和失落,含有辛酸的自嘲之意。〔大意对即可〕 15.轻松—疑惑—痛苦—无奈—仇恨〔心理变化过程每个要点1分〕 或者:翻看杂志时的轻松闲适〔1分〕,想起自己的壶有顾景舟题款对其真假的疑惑〔1分〕,得知壶为顾景舟所制后,放下 后的痛苦〔1分〕,长叹苦笑中的无奈〔1分〕,再后来,因一把碎壶,他对一切充满仇恨〔1分〕。 16.〔1〕运用比喻〔1分〕,把“他的人生〞比作“海底的一粒沙子〞〔1分〕,形象地写出了教授看到碎壶不断升值时内心无尽的坍塌。〔1分〕 〔2〕这是对顾景舟进行描写,特别了顾景舟的朴素淡泊,宁静专注〔2分〕,与市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浮躁、功利形成鲜亮对比〔1分〕,表达作者对纯净精神世界的赞美〔1分〕。 17.①“壶碎〞起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2分〕②壶未碎时主人公是一种性格,壶刚碎时主人公是一种性格,但当知道壶的价格后,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庞大变化,人物形象因此得到完全表现。因此“壶碎〞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依托。〔2分〕③壶还是传统文明和价值观的象征,壶碎象征着传统文明的破碎和价值观的扭曲。〔2分〕。 18.A、B〔A、不能删掉,看似闲笔,其实是暗示这种事情很普遍;B、是为了强调教授的心理不平衡,表现人物性格,特别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