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船闸设备机械部分检修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1.1本规程规定了 BB电厂船闸的检修项目,检修工艺,质量标准及检修周期;
1.2本规程适应BB电厂船闸的检修工作;
1.3 BB电厂的机械维护检修人员应熟悉本规程,船闸运行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应了解本规程。
2. 引用标准
2.1船闸设备图纸资料及说明书
2.2《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验收规范》
2.3《水利电力建设起重机技术规范》
3. 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规范
详见维护规程
4. 检修周期项目
4.1定期检修工作及验收等级:
4.1.1小修:针对平时不能消除的缺陷进行处理,调整各设备运行机构,消除影响设备运行的缺陷,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4.1.2大修:针对小修中不能消除的缺陷进行处理,将设备解体进行修理,对严重变形或磨损的的部件和组合件,针对情况进行分解修理或更换,对一些零部件作适当的改进,更换已达到使用期限的零部件,全面消除设备缺陷,校正各零部件不协调环节,保证设备精度和满足生产运行要求。
4.1.3船闸的检修周期及工期如下:
检修类别
检修周期
检修工期
小修
1年
8天
大修
3年
2 0天
4.2若设备没有达到检修周期而出现故障应组织临时性检修,视具体情况制订检修项目,一般是修复故障部位。
4.3检修项目及验收等级:
检修性质
检修项目
验收等级
小 修
1.液压阀组检查及清洗
2
2.油箱滤油、油化验
2
3.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检查紧固各锣栓
2
4.对液压系统渗漏点进行处理及卫生清扫
1
5.对人字门各润滑点加油及润滑油泵油筒加满油;
1
6检查各人字门的漏水情况
3
7.检查各构件的锈蚀情况;
2
8.呼吸器硅胶检查
2
闸室内水位标示修补
2
大 修
1.人字门油缸解体检修;
3
2.泄水门油缸解体检修;
2
3.液压阀组解体检查,清洗;
2
4.滤油,清洗油箱;
1
5.人字门水封检查及检修;
3
6.输水门及泄水门检查及水封处理;
2
7.液压启闭机检修;
3
8.油泵解体检修;
2
9.各金属结构防腐处理;
2
10.浮式系船环检修
2
11.闸室清渣
2
5. 检修技术要求
5.1检修前后的准备工作。
5.1.1根据年度检修计划、设备状况,运行情况制定检修项目与时间;
5.1.2检修前组织检修人员学习、了解检修计划、项目进度,并进行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组织措施的交底。明确检修任务和要求;
5.1.3根据检修内容做好物质准备,包括图纸资料、仪器仪表、备品配件等;
5.1.4准备好技术记录用表格,明确需测量和校核的部件图纸资料、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5.1.5根据检修项目安排好主要零部件的放置地点、要求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损坏;
5.1.6检修后彻底清理现场,所有为检修而设置的一切设施均应拆除;
5.1.7启闭机检修完成后,应即时整理有关检修的技术资料,编写检修总结报告。
5.2检修中的工作要求。
5.2.1处理设备缺陷部位时应先分析故障部位,不需要拆的尽量不拆,大修时先定出拆卸方框图;
5.2.2拆卸要为安装创造条件,拆前应看标记,没有标记的应补上,标记要清楚、醒目、符号要准确无误,记录应详细;
5.2.3装配前后的尺寸位置应切实做好记录,以便查找;
5.2.4更换或修待装的零部件都应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
5.2.5对重要的传动连接螺栓紧固时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5.2.6测量零部件时应清洗干净除去毛刺后才能进行;
5.2.7检修场地应宽敞整齐,并配备必要的照明及消防器材;
5.2.8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加工面清洗干净后涂油保护。
5.3 一般技术要求:
5.3.1本规程按常规情况编写,若检修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5.3.2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明确检修任务,检修工艺及质量要求。
6.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6.1人字门、输水门检修
6.1.1 准备措施:
6.1.1.1落下上、下游检修门;
6.1.1.2将闸室内的积水用水泵抽干;
6.1.1.3将人字门、输水门开至检修位置,根据情况投上锁锭,并断开有关操作电源,关闭有关阀门;做好安全措施;
6.1.1.4根据情况便于检修工作,做好搭脚手架等措施。
6.1.2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6.1.2.1止水装置的检修:
1)检查止水橡皮的情况,若使用时间较长,已经老化失去了弹性或严重磨损,应更换新的橡皮,否则只将水封座清理干净并处理漏水部位;
2)处理局部漏水的方法是在原水封处与门之间用塞尺测量间隙,在有间隙的地方拆卸水封压板并在基座上加橡皮垫;
3)对于锈蚀严重的螺栓应报废;并更换螺栓;
4)更换水封根据闸门结构和设计资料确定水封的型号、材料、下料尺寸;
a如果一根水封的长度不够,可用粘接的方法连接:将两块水封橡皮对接面切为斜,搭接长度一般为水封橡皮厚度的8倍,用锉刀把接锉平整,锉毛,去掉表面不稳定颗粒,然后用汽油洗净接面,汽油干后把粘合剂抹在接面上,将水封橡皮放入铁模中对接粘连,铁模的温度应保持在120度左右,2个小时后取出即可使用;
b将旧的水封拆除,把水封座清理干净,然后在水封座上涂一层粉笔,再将粘接好的水封按正确位置放在水封座上,用橡皮锤敲打水封,用水封压板放在水封上、用记号笔在螺栓孔处作记号,用比螺栓孔大1—2 mm的皮带冲按留在水封上的记号冲孔。完成后进行安装,螺栓应均匀拧紧,应保证螺栓头低于水封密封面8mm以上。
6.1.2. 1闸门辅助装置检修:
6.1.2.2液压系统的检修:
1)检查油缸及连接杆、阀块的质量,若严重磨损应更换新,应将吊头除锈。
2)检查和更换密封圈
6.1.2.3门叶构件、焊缝的检查处理
1)闸门主梁、边梁、支臂的腹板及翼缘板的对接焊缝不得有开裂现象;
2)闸门吊耳板、吊杆的对接焊缝不得有开裂现象;
3)闸门面板对接焊缝不得有开裂现象。
6.1.3全面检查门体的情况
6.1.3.1检查水封,对已经老化失去了弹性或严重磨损、开裂等。应更换新的水封;
6.1.3.2处理局部漏水的方法是在漏水处测量出间隙在进行加橡皮垫;
6.1.3.3对于锈蚀严重的螺栓应进行更换;
6.1.3.4根据闸门结构和设计资料确定水封、橡皮垫的型号、材料;
6.1.3.5拆除闸门上水封压板螺栓并取下压板及水封和橡皮垫,清理闸门上的锈蚀及异物并进行防腐处理,用水封压板分别放在水封及橡皮垫上再用记号笔在螺栓孔处作记号然后用冲子进行打孔穿。安装橡皮垫及水封并装上压板及螺栓,紧固各螺栓,应保证螺栓头低于橡皮密封面8mm以上;
6.1.3.6检查吊杆、吊耳有无裂纹;
6.1.3.7连接销,表面应无压痕及裂纹;
6.1.3.8检查吊杆、吊耳孔磨损是否超过设计值。
6.2泄水门油缸检修
6.2.1在油缸下方搭一简易检修工作平台,要求能承受相应载荷;
6.2.2用锁锭梁将拉杆锁住,退出油缸与连杆连接的销;
6.2.3启动油泵将活塞杆提升至极限;
6.2.4松开吊头止动螺栓,旋下吊头;
6.2.5关闭油缸有杆及无杆腔的操作油管阀门,然后拆下上端盖及闷盖;
6.2.6把专用吊具旋进活塞头内,用葫芦将活塞头带紧;
6.2.7并换入油封及防沉圈;
6.2.8用葫芦将活塞头吊出缸体,平放在V型块上;
6.2.9检查活塞杆是否有磨损、压痕的现象;
6.2.10检查缸体内壁是否有拉伤的情况;
6.2.11均匀地转动活塞杆,用百分表测量其径向跳动量,要求跳动量在0.05mm内;
6.2.12用清洁柴油清洗各零部件;
6.2.13更换活塞头的密封件,在新的密封件上抹一层抗磨油;
6.2.14在活塞杆表面及油缸内壁涂一层普通防锈液压油;
6.2.15将活塞杆吊起慢慢装入油缸内;
6.2.16旋上吊头并固定;
6.2.17安装油缸上端盖;
6.2.18开启油缸有杆及无杆腔的操作油管阀门;
6.2.19启动油泵将活塞杆微微向上提,拆下专用吊耳,安装闷盖;
6.2.20启动油泵让活塞杆往复运行几次,应无泄漏及爬行现象;让油缸带门运行几次,应无泄漏及爬行现象。
6.3人字门检修
6.3.1顶枢与底枢的检修:
6.3.1.1将人字门开至中间位置停下,断开其电源;
6.3.1.2在每门叶底枢位置附近,上游面和下游面各焊一个牛腿;
6.3.1.3在每门叶斜接柱最下端位置附近,上游面和下游面各焊一个牛腿;
6.3.1.4在每门叶顶枢位置附近,上游面和下游面各焊一个吊耳,两个吊耳应在与闸门面板垂直的同一直线上;
6.3.1.5在每门叶斜接柱最上端位置附近,上游面和下游面各焊一个吊耳,两个吊耳应在与闸门面板垂直的同一直线上;
6.3.1.6在顶枢的两个吊耳的直线上分别安装两个转向滑车;
6.3.1.7在斜接柱的两个吊耳的直线上分别安装两个转向滑车;
6.3.1.8在每扇门叶的四个牛腿下分别放置四个50T的螺旋千斤顶;
6.3.1.9将四台卷扬机分别与四个滑车相连,再分别与各自的吊耳相连;
6.3.1.10用千斤顶微微顶紧牛腿;
6.3.1.11拆除顶枢的销,并把A、B拉杆拆下,平放在枕木上;
6.3.1.12四个千斤顶同时用力将门叶向上顶,直至底枢顶盖能拆出为止;。
6.3.1.13在顶门过程中紧密注意门的摆动和倾向问题,随时通过四台卷扬机调整门叶的受力情况,使门叶保持平衡;在顶门的时候如果遇到5级以上的大风,应马上停止作业;
6.3.1.14解体底枢,检查蘑菇头与蘑菇头套的润滑及磨损情况,蘑菇头与蘑菇头套接触面上的接触点数在每25mm2面积内应有12个点,且集中在中间12范围内,若蘑菇轴下的摩擦环磨损超过0.1mm时应重新加工摩擦环,且摩擦环不能有压痕、裂纹等缺陷;
6.3.1.15检查顶枢轴套的润滑及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应重新加工新的轴套;
6.3.1.16安装时首先将蘑菇头装配上并用水准仪测量其底部高程,要求与设计值偏差小于±3mm,左右两蘑菇头高程相对差小于2mm。调整合格后将底枢顶盖装上,慢慢将千斤顶往下放,直至门叶落在底枢上,然后用水准仪测量顶枢的高程,要求与设计值偏差小于土 1mm,否则应在底枢顶盖与门叶之间加垫片调整;
6.3.1.17底枢安装完毕,然后安装顶枢,要求两拉杆中心线的交点与顶枢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大于2.0mm,顶枢与底枢轴线应在同一轴线上,其同轴度公差为2.0mm。
6.3.2支垫、枕垫检修:
6.3.2.1首先全关人字门,并使底枢处于设计中心位置;
6.3.2.2用经纬仪以顶枢与底枢中心连线为基准检测支垫枕的直线度,偏差应小于2mm,且与顶枢、底枢轴线的平行度公差小于3mm,然后用塞尺测量每对支垫枕之间的间隙,要求没有大于0.2mm的连续间隙,最大间隙不大于0.4mm,再测量每相接触的支垫与枕垫中心线的对称度公差,应小于0.5mm;
6.3.2.3如果每对支垫、枕垫之间的间隙超差,应在支垫或枕垫下加钢垫片调整,如果支垫、枕垫 的直线与顶枢、底枢的轴线的平行度超标,应在结合间隙处调整,在其下加钢垫;6.3.2.4检查支垫、枕垫表面是否有严重的磨损、擦伤情况,如果有应重新加工其表面。
6.3.3人字门油缸检修:
6.3.3.1把人字门停在全开位置,切断启闭机的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
6.3.3.2将人字门门叶固定,保证此门叶的油缸拆开后门叶能稳定不动;
6.3.3.3用专用扳手、大锤转动活塞杆,使活塞杆与吊头脱离,旋转活塞杆时应保证活塞杆露出缸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70mm;
6.3.3.4先松开有杆腔油缸端盖并将其从活塞杆上退出,注意用葫芦将端盖吊起,以防坠入水中,同时在端盖下部放一个大油盆,并准备几个大油桶,确保油不流到地面上;
6.3.3.5更换防沉圈及密封件,并在活塞杆上涂抹抗磨油再用起子将密封件装入活塞杆后再将导向套装回到油缸上,并紧固油缸端盖螺栓;
6.3.3.6拆开油缸吊耳的销轴,并在油缸底部垫上枕木及楔子板,使油缸保持原高度,然后将油缸平移离开吊耳所在位置;
6.3.3.7松开油缸无杆腔的端盖螺栓,用吊车将端盖吊离。放在指定位置,其下用枕木垫起,然后将活塞头用专用工具向外拔直到能更换密封件的位置;
6.3.3.8拆下旧的密封件,把新的密封件放入开水中烫软后取出装入活塞,然后把活塞头用专用工具慢慢压进油缸内,注意防止损坏密封件;
6.3.3.9装上油缸的无杆腔的端盖和吊耳轴;
6.3.3.10连接活塞杆与吊头,用专用扳手慢慢地旋进,并在螺纹上涂一层黄油,直到全部螺纹到位后,锁紧背母,拆除固定人字门的捆绑物;
6.3.3.11启动油泵,开关人字门几次,排出油缸内的气体,并检查是否存在渗漏现象,否则视具体情况处理合格。
6.3.4人字门调试
6.3.4.1关闭各阀门、启动油泵调整有杆腔及无杆腔的压力;
6.3.4.2调整油泵流量、直到人字门关闭严密为止。
6.4浮式系船环检修
6.4.1 落下船闸上游及下游检修门、泄水检修门,抽干闸室内的积水;
6.4.2 根据船闸运行时的记录对浮式系船环考虑是否从环槽中吊出检修;
6.4.3 检查浮筒及各部位是否有裂纹、锈蚀及不良情况;
6.4.4 检查系船柱、支撑是否有裂纹;
6.4.5 检查导向轮是否转动灵活及磨损。检查各部位是否有裂纹及不良情况;
6.4.5.1对各部位进行防腐处理。对转动部件除锈后加注润滑脂。
6.5液压启闭机的试验
6.5.1 空载试验:
6.5.1.1启闭机作全行程空载往复动作试验三次;
6.5.1.2检查零部件装配的正确性;
6.5.1.3检查运转时有无不正常的冲击声;
6.5.1.4电动机运转是否平稳,应无过热现象;
6.5.1.5检查各行程接点动作是否正确;
6.5.1.6检查电器控制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6.5.2 静载试验:
6.5.2.1检查启闭机构件及机架的强度和刚度应无永久性变形。
6.5.3 动载试验:
6.5.3.1机架有无永久变形;
6.5.3.2电机温升不超过65°C;
6.5.3.3轴承温度不超过65C;
6.5.3.4工作是否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