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甲苯储罐存储的安全设施要求
1.控制易燃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
通过合理布置、减少蒸气排放、通风、惰化和设置可燃蒸气浓度监测等措施,控制混合气浓度,使之达不到爆炸极限。
〔1〕减少蒸气排放:减少蒸气排放是罐区防火防爆的关键,通过选择合适的罐型,减少"呼吸'引起的蒸气外泄;采纳密封性能合格的阀门、泵、法兰、垫片等;设置正确的防火堤、污水收集池等。
〔2〕通风:罐区内的建筑物〔如配电、控制室等〕应设有通风设施(自然或强制)。
2.设置阻火器
阻火器能有效地阻止外界火源进入储罐。依据《石油化工企业制定防火规范》规定,储存甲类易燃液体的固定顶储罐,顶部与大气相通的呼吸管道上必必须设置阻火器,且应安装在呼吸阀的下部。
3.管道与阀门
工艺物料管道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采纳无缝管道,管道之间除必必须用法兰或螺纹连接外,其余均应采纳焊接;
(2)管道应架空或沿地面敷设。必必须采纳管沟敷设时,应采纳措施防止物料在管沟内积聚。
(3)管道不得穿越与其无关的建(构)筑物的上方或地下。如必必须跨越道路,应保持足够的净高度(分别为5m、5.5m);
(4)跨越道路或建(构)筑物的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法兰、螺纹接头和补偿器等,以免漏料着火;
(5)进、出储罐的主管道根部宜设双重阀门;
(6)进、出储罐群的主管道,在罐群的边界处应设隔断阀和"8'字盲板。
4.喷淋冷却
储存挥发性强的易燃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夏季时蒸气易通过呼吸阀外逸,可通过设置水喷淋冷却设施以减少蒸气外逸。
5.防止静电与雷击
防止和减少物料输送产生的静电主要包括:
〔1〕控制物料流速: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越高,接近管壁处的速度梯度就越高,因而产生的静电量也越大。
〔2〕控制进料方式:易燃液体经管道进入储罐时应设防冲击挡板,从顶部进入储罐时进料管应伸至罐底部,距底不大于100mm;
〔3〕防止水等杂质混入物料;
〔4〕管道、储罐等的接地与跨接:管道、储罐上的导电不连续处应采纳金属导体跨接,并进行静电接地处理;
( 5 ) 其他防静电设施:对大型罐区,在物料管线上还可设置静电缓和器、静电消除器等防止和减少静电荷积聚的设施。防止雷击:为抑制和减少雷电的危害,应设置防雷装置。常见的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针对罐区不同的储罐型式〔如固定顶、浮顶〕,防雷设施的设置也各异。
6..监测报警与消防设施
可燃气体报警及联动系统;在易泄漏的部位(如人孔、法兰、阀门、机泵的密封点等)通常都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