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路桥梁工程桥面系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桥面外观
1.1现象
坑洼不平,雨后有水洼,平整度达不到质量标准
1.2原因分析
混凝土材料规格要求不严,配合比不准。
未使用有效的机械施工,二十采用人工找平,操作不当。
施工时混凝土面板洒水、撒水泥粉,在烈日暴晒或干旱风吹时无遮阴棚。
没有控制好标高,或未按控制标高施工。
抹面时间控制不当,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严,塌落度过大,表面浮浆过多,干缩后出现洼迹。
1.3防治措施
采用机械摊铺施工。
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规格、配合比及水灰比。
人工摊铺混凝土时,严禁抛掷和搂把混合料以防离析,必须按控制标高施工,要随时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
采用振捣梁振捣,每一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应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不能过振,也不能漏振。
表面整平时,严禁用砂浆、水泥浆找平。
做好养生措施,达不到设计强度要求不允许开放通车。
对坑洼严重部位进行规则切缝、凿除后用混凝土找平(厚度不小于7cm),加铺沥青混凝土。
2、桥面断续
2.1现象
有横向裂纹。
2.2原因分析
连续桥面伸缩缝处的无黏结筋失效或桥面隔离效果不成功,伸缩缝混凝土产生无规则裂缝。
墩台不均匀下沉,拉裂桥面铺层。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负弯矩区上缘受拉致使桥面铺装产生水平裂纹,普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交接处易裂缝,预应力锚固区易产生裂缝。
弯、坡、斜桥的桥面铺装受力复杂易开裂。
桥头跳车即桥面伸缩缝不够平整,高速重载车辆的冲击和破坏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出现裂缝。
水泥的水化热高,收缩性大。
横向联结钢板未焊接。
2.3防治措施
桥面连续结构要符合设计要求,无黏结筋和隔离措施要确保。
连续梁的负弯矩区引起的铺装破坏,应在铺装层以下设置沥青隔离层,使连续梁与桥面铺装分离,加强负弯矩区的钢筋网和受力钢筋。
桥面连续不宜过长,以五孔一联为宜,对于弯、坡、斜这三种特殊桥型宜三孔一联且长度不超过1m。
3、桥头跳车
3.1现象
跳车。
3.2原因分析
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填筑前处理不彻底、
台后压实度达不到标准,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出现的压缩变形。
路面水渗入路基,使路基土软化,水土流失造成桥头路基引道下沉。
工后沉降大于设计容许值。
后台填土材料不当,或填土含水量过大。
3.3防治措施
重视桥头地基处理,把桥头台背填土列入重点工程部位,制定合理的太背填土施工工艺。桩基础的台背填土可以先填土再浇盖梁。
改善地基性能,清除填土范围内的种植土、腐殖土等杂物,搞好填土前的碾压,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
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有针对性的选择台背填料。
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其长度可根据填土高度和填土后沉降值大小而定,适当加长搭板长度。
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工艺加固路堤。
4、桥梁地面滴水
4.1现象
滴水。
4.2原因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粗骨料多、水泥用量少,混凝土不密实。
混凝土使用的外掺剂配比不好或效果不理想,混凝土的抗渗、抗裂性差。
施工过程中控制不严格,施工工艺粗糙,混合料有离析现象。
绞缝施工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绞缝混凝土早起破坏。
4.3防治措施
桥面混凝土应是细集料级配、高标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小粒径偏多石料级配合理,水泥用量取上值。
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及拌合时间,使混凝土和易性好、均匀并加强振捣,适当加入防水剂,满足抗渗要求。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提高施工工艺。
严格按图纸施工。
5、桥面钢筋保护层
5.1现象
钢筋保护层偏大或偏小,不均匀。
5.2原因分析
钢筋网垫块厚度及摆放位置不均匀。
钢筋绑扎不牢固,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
5.3防治措施
垫块厚度应均匀,垫块尽量布置密些。
可设置钢筋柱作垫石与钢筋焊接在一起,并布设合理。
桥面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或采用吊车配吊斗方法,用人工小车运送混凝土时,平台运料道要坚固,倒料时要轻、慢,操作工不应脚踩或重物砸压钢筋网。
桥面钢筋应绑扎牢固,保护层尺寸准确,振捣过程设专人注意检查,发现问题提前处理。
6、桥面有水洼
6.1现象
水洼存在
6.2原因分析
桥面混凝土不平整,沥青铺装碾压后造成表面平整度差。
泄水孔位置不合适或标高太高、泄水孔堵塞等。
桥面横坡坡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6.3防治措施
加强桥面水泥混凝土施工平整度控制,沥青铺装前对水泥混凝土桥面平整度进行检查、修理使其达到平整度要求,并对压实过程进行检查、控制。
泄水孔位置设计满足排水要求,其顶面标高低于水泥混凝土铺装,侧向排水管底应与周边衔接做成半凹形,竖向排水管应与周边衔接做成漏斗形。
7、桥面铺装缺陷
7.1现象
表面出现印记或个别小坑眼。
7.2原因分析
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组骨料不干净与水泥砂浆粘结不牢,受到外力作用后组骨料脱离出来留下坑窝,或砂石料含泥块(团)经雨水冲刷成孔眼。
混凝土表面尚未形成足够的强度,行人、行车或放重物留下印迹。
7.3防治措施
砂石料质量严格控制,骨料要冲洗干净,砂子要过筛防止出现泥块。
混凝土浇筑后做好管养工作,七天内不准行人或放置重物,未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前禁止车辆通行。
清理干净小坑眼,用水泥浆填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