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根尖周病相关知识
【概述】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又如一个下颌第三磨牙的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引起咽旁间隙、嚼肌腮腺间隙,以至颞间隙、颌下间隙、底诸间隙的化脓性感染。这种病人、病情相当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人预后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而慢性根尖周炎,症状较轻,病程长,发展慢,常常形成痿管,数月数年不愈。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肿,较大者可造成面部变形。若本病发生在儿童,可使面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以致造成颜面畸形。
【诊断】
1. 牙有伸长感,叩、触痛明显。
2. 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
3. 有尖周红肿、移行沟变浅。
4. 根尖周脓肿并面部变形、压痛明显,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5. 根尖部骨质膨隆,有乒乓感,穿刺有囊液。
6. 有发热、畏寒、体温升高、白细胞升高、全身不适等症状。
7. X线照片显示根尖部有透射区。
【治疗措施】
1. 急性根尖周炎:
(1)开髓引流。(2)脓肿切开引流。(3)局麻下调改过高牙尖,预防创伤合。(4)根管治疗。
2. 慢性尖周炎:
(1)根管治疗(2)根尖切除术(3)根尖囊肿刮治术。
尖周炎的炎性疼痛,消炎治疗后,可消炎止痛,有别于三叉神经痛。
【临床表现】
1. 叩痛、咬合痛。
2. 牙松动、伸长感。
3. 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
4. 根尖周红肿、触痛明显,移行沟变浅。
5. 持续性自发痛,晚期搏动性疼痛(跳痛)。
6. 有发热、畏寒,有的体温升高。
7. 部属淋巴结肿大、压痛。
8. 牙变色。
9. 牙髓无活力。对温度、电测不敏感。
10. 根尖部痿管,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11. 根尖周骨质膨隆,有乒乓感,牙移位、牙松动。严重者,面
部变形。
12. 骨膨隆者穿刺有粘性囊液和胆固醇结晶。
【辅助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
2. 一般摄片检查
3. 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敏
【预后】
1. 治愈:治疗后至少1年内无症状和体征;X线摄片显示根尖周正常。
2. 好转:治疗后,疼痛消失、肿胀或娄管消失。X线摄片显示根尖周病变明显缩小。
3. 未愈:治疗后,痿管形成或有反复肿痛,根尖周病变未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