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50569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复习导学稿 课题:第三单元复习 课型:复习 执笔:陆建 时间:2009-4-3 【学习目标】 1、 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点,品味其文化内涵,体会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2、 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3、 学习记叙和说明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4、 能抓住特点,描写事物,在观察时注意观察事物特点。〔作文〕 5、 说话时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把话说得生动形象。〔口语交际〕 【学法指导】 1、 复习时,应再读课文,理清“建筑艺术〞这一单元课文的说明顺序、方法。〔以文为例〕 2、 要针对老师讲解、你的笔记,有重点的复习。 3、 要识记字词,对要求背诵的,力求自己默写2遍。 4、 巩固对做过学习的错题,要反复的看。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回忆与总结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过的文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巍巍中山陵》: 《凡尔赛宫》: 《黄鹤楼》: 《于园》: 2、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依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正确方法。请填上对应的说明方法: 〔1〕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2〕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 〔3〕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纳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依据,并力求近似。 〔4〕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纳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它能准确显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作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纳“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作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作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认,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8〕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特别事物的性状特点,加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9〕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大体可以说就是描写。 〔10〕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它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3、常见的说明顺序〔填空〕 :按照事物的发展先后次序来安排说明的条理,可以清楚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过程。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文章经常采纳这种顺序。 :按照事物的形状、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前到后,由整体到部分,由中间到两边或与上述相反的顺序依次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依据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熟悉事物的规律进行说明。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多采纳这种顺序。具体包括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各别,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 二、自我检测 一、依据拼音写汉字。〔4分〕 1.jùn( )工 2.yì( )事 3.挑xìn ( ) 4.山lù( ) 二、默写。 5.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 , 。 三、运用 6.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出色的解释。〔2分〕 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 友情 ,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6分〕 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曾有多少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撒热血,为祖国的兴亡而英勇斗争。我们也不能总沉醉于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和四大发明;作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我们将要担负的责任并不轻快;我们更不能不忘记,当年少先队员的誓词,准备着,随时准备着…… 四、综合施行活动。〔5分〕 8.如果有一群外校的同学慕名来你校参观校园环境,学校派你当陪同参观的小导游,你将如何介绍?请简单写一段能吸引参观者的解说词〔就是引导语,应注意抓住特征,特别重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语言要有吸引力〕。 五、阅读 今日翠亨村 在伶仃洋旁,槟榔山下,有一个美丽的小镇。这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闻名海内外的翠亨村镇。 眼前的翠亨村镇,浮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兴盛发达的景象:绿树翠竹丛中,一幢幢装饰华丽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显示出主人的富有和气派;新建的工业区内,一座座工厂平地而起,运送货物的车辆往来如梭;宽阔的公路两旁宾馆、酒店、舞厅、商场、银行、邮局一应俱全,门庭假设市;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前,更是游人如织,终日不断。 近几年里,翠亨村镇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起镇办企业和“三资〞企业49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针织、食品、制衣、塑料、玩具、家具、皮革制品和陶瓷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去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800万元,创汇3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32.3%。 办企业,自然离不开人才。这几年。翠亨村镇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00多名科技和管理人才,其中,有中高级专业职称的人就占一半左右。翠亨村镇的经济崛起,也吸引了大批外来劳工。据介绍,目前在该镇各企业里的外来劳工已达1.3万多人,超过了本镇的居民。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翠亨村镇也得到长足发展。这里涌现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设施,中山故居的后面,镇里新开发古民居展览,向游人再现了这里晚清历史风貌。据镇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到翠亨村旅游观光的海内外游客达100多万人次,给全镇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如今的翠亨村 ,确实富了:1992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近2000元,镇上职工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中山先生“建设之首要在民生〞的遗愿,在他的故乡已经实现。镇长仇锡康指着墙上一幅翠亨村镇发展规划图对记者说,今年,镇里要持续筹集资金,增加工业投入,再扩建3万平方米的厂房,投产一批新项目。力争工业总产值超过两亿元,实现全镇工业总产值比去年翻两番。与此同时,镇里正与中山市政府合作,在环境优美的翠亨湾进行首期开发,通过移山填海,引进外资,建造多幢高层商用楼宇、别墅、花园以及各种配套生活设施,计划在今后几年内,把翠亨村镇建成一座新型的多功能的海滨城市。 1.文章第一段首先交代了翠亨村的 。 2.第二段运用了 修辞方法,描述 。〔用文中的话填空〕 3.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为了特别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4分〕 4.文中说“翠亨村镇利用了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你认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指什么? 5.文尾说要把“翠亨村镇建成一座新型的多功能的海滨城市〞,假如你是制定者,你将怎样合计制定方案?〔3分〕 四 拓展阅读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集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的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的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得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件丹朱在我的心弦上颤抖。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的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光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光。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人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的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中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舸,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求却在纸上无羁的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的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江畔的孤鹜年年在此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他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的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有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含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穿九径的青年,行与行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有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迷惘中放任文字:《蜀中九日》《圣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队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假设一生为文,历史或许重新改写吧。惋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一片阁 躲在云层下 疲乏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 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怅惘的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或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是立在水中侯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行径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五教学反思: 二、5.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自由,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6.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理想,放飞你,就是放飞自己的心灵。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需要你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7.参照:“撒〞改“洒〞;“兴亡〞改“兴盛〞;“。〞改“;〞;“没有〞改“独有〞;“轻快〞改“轻松〞;“不忘记〞改“忘记〞;“誓词〞后的逗号改破折号。 四、略 五、1.地理位置;2.排比,眼前的翠亨村镇,浮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兴盛发达的景象。3.重点介绍翠亨村富了,运用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4.人文环境优势,地理位置优势。5.与环境协调,与孙中山先生的人格一致,体现多功能等。答案不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