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案4浙教版必修.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50327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案4浙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案4浙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教案4浙教版必修 第2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一、该节内容的变化 1、概念词语的变化。原教材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外排新教材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渗透、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和胞吐 2、概念引入和诠释方式的变化。新教材中概念从举例和图片引入,诠释很透彻、直观、明晰 3、概念的集中出现。新教材将原来分散在第一册和全一册的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集中到一起,便于学生整体学习和掌握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认识扩散、渗透现象并且能够举例说明。 2、掌握质壁分离原理并应用到实验设计。技能目标: 1、运用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知识联系现实生活,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知识情感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质壁分离、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解决方法:利用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更加形象,利用对比、类比的方法。教学用具:烧杯CUSO4演示实验用具一次性杯子、水、墨水、图片、教学课件学生活动设计:观察实验、讨论、设计实验、阅读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分析讨论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进程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1展示图片(人在吃东西)说明人吃东西的必要,把细胞从外界吸取物质比喻为“吃”。 2问学生细胞膜在功能上的特性3质疑:细胞膜如何体现它的选择透过性?物质如何进入细胞膜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观察图片,引起注意设置情境、生疑激趣思考、再现细胞膜特点、进入新内容的学习情竟扩散的定义及实际例子1演示实验:将墨水滴到清水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2描述:墨水从中间向四周运动,中间是高浓度处,而四周是低浓度处,即墨水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 3提出扩散定义:我们把物质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叫扩散4师生归纳特点:从高浓度处向地浓度处5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扩散现象,它的结果是分布均匀。 6列举生活中实例:邻居家炒菜的香味(香水味道;路边的花香等)7请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8再次强调扩散特点:从高到低观察实验、组织语言描述、表述观察到的现象认识扩散现象的原理特点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并回答强化记忆、加深印象渗透定义1结合挂图题目,阐明题意2提问:漏斗中液面是上升、下降、不变?3讲述:液面升高的原因是:漏斗外的水分子相对数目多,而漏斗内是蔗糖溶液它的水分子相对数目少,水又能够通过半透膜,根据扩散原理水从漏斗外向漏斗内流动,液面上升。我们把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利用扩散知识思考理解液面上升原理认识渗透定义植物细胞渗透1请同学思考假如把植物细胞放到与自身溶液浓度相等的环境中,细胞会怎么样?放到比自身溶液浓度低的溶液中回怎么样?放到比自身溶液浓度高的溶液中,又会怎么样?2我们看课件,讲述:第一种情况不变,与动物细胞相同;第二种情况,细胞吸水膨胀,原理同动物细胞,但是不会胀破,因为有细胞壁。 3第三种情况,发生了质壁分离,质指的是原生质体,壁指细胞壁。 4质壁分离的原因:细胞失水,原生质体收缩,细胞壁不变。 5讲述:将一个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活细胞在重新放到低浓度的溶液中,它会怎么样呢?6观看课件7可见细胞又恢复了原状,我们叫做质壁分离复原。它必须的活细胞才可以复原。 8实验设计:粗略测定洋葱表皮细胞的溶液浓度。分成四组讨论,请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观看动画理解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讨论、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设计中发挥创造力动物细胞的渗透 1.看书上图并思考2第一个是把红细胞放到与它自身溶液浓度相等的外界环境中,它没有变化。因为水分子相对数目相等。 3第二个是把红细胞放在比自身溶液浓度低的环境中,红细胞外的水分子相对数目多,故红细胞吸水,膨胀,不断的吸水,最后胀破。 4最后一个图,红细胞失水,皱缩认识动物细胞渗透膜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陈述:还有象水分子一样的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跨膜进入细胞,我们把这种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跨膜运输叫作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不需载体,不需能量。举例:水、氧气、二氧化碳、苯、甘油、乙醇等。课件,物质就这样进入细胞内。 2质疑: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小分子物质,那么稍微大一点,就不能用这种方式,他们怎么过呢?看课件。提问:与自由扩散有什么不同?的确,它借助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转运蛋白,是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也叫载体蛋白。们把这种从高浓度向地浓度扩散又需要载体的运输方式叫作易化扩散。它的特点: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需要载体,不需能量。举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3较自由扩散和易化扩散。不同点: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而自由扩散不需要。相同点:都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动。出被动运输概念:自由扩散和易化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即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不需要能量的方式。 4.质疑:如果只有被动运输,都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细胞内物质的浓度应该和外界差不多,但是实际上不是的。轮藻中钾离子浓度比它所生活的环境中钾离子多63倍;海带中碘离子比海水中高出40倍。着两个例子说明:细胞有积累离子的作用,那么积累就要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这种叫做主动运输课件,提问:主动运输都有哪些特点?讲述:它的特点: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举例:钾离子、碘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氨基酸等5讲述:我们回到课前那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细胞膜允许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或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就说明了细胞膜在功能有选择透过性。 6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们可以把上述三种运输方式比喻为三种情景:一个木头顺流而下船载着木头顺流而下船载着木头逆流而上,有发动机。其中可以把上游比喻为高浓度,下游比喻为低浓度,船比为载体,发动机为能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宏观物体的运动只是借以比喻,便于记忆,实际微观粒子运动不是这样的。 7我们知道小分子可以过了,那么大分子和有机颗粒怎么过呢?请学生快速阅读53页最后一段,回答我的问题。对,是胞吞和胞吐,草履虫摄食就是这种方式,它与浓度无关,需要载体。认识自由扩散比较学习法,认知易化扩散识图、归纳特点领会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形象记忆法阅读,整理信息小结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布置课后作业列表归纳总结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实际例子。比较学习法,信息加工整理列表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主旨以启发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也努力通过实验及层层设疑来引导学生思考,但时间紧,留有思考时间少,且是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顾及到,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还需进一步通过落实来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