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奶牛场中转池清於施工方方案
1、工程概况
2、编制说明
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勘测单位无法对淤泥及软土进行划分,经多次工程例会决定,淤泥工程量以现场核实为准。
3、施工部署
3. 1 施工组织
针对本工程施工的特点,我部专门成立土方施工队,负责抽排水、清淤、外运、回填等工作。
对现场进行详细勘测,并留好影像资料。配合相关单位做好淤泥计量工作。
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特点,进行周密的施工布置及安排,制定施工计划和作业细则等。项目技术人员将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等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2施工措施劳动力安排计划
序号工种人数(个)任务分配
1施工员 2负责协调与施工相关的组织、技术、质量及安全工作
2技术质检员1负责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检验工作
3安全员 1负责现场施工用电、设备操作、交通等相关安全
工作
4测量员 6负责测量控制工作
5电工2负责现场用电
6操作手6挖掘机、发电机等设备操作
3. 3主要施工设备、机具
机械设备准备情况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计划进场实际进场
1自卸汽车6t辆20 25
2挖掘机2辆66
3装载机50辆44
4推土机160辆33
5洒水车T90台22
6发电机 10kw台2 2
7水泵1.8m台6 8
施工工程量表
序
号
施工内容
单位
挖方
填方
施工区域
备注
1
清表
M
13. 84 万
0
2
排水
M
38. 4 万
0
3
淤泥
M
89. 59 万
0
外运
4
土方
M
1. 24 万
68. 14
万
外运
4、施工方法:
4.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T水陆两用挖掘机开挖导滤沟排水T测量控制T推土机降低湖梗高程T施工便道填筑T开挖T装运至排泥场T晾晒T装车运至最终弃渣场。
4. 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抽排水
采用1.8m水泵配10kw柴油发电机抽排牛奶场中转池积水,遇中转池底积水排不尽时采用挖掘机挖排水沟和集水坑的方法进行排水。
4. 2. 2测量放线
利用全站仪测设道路中心、线,并打入控制桩,同时对淤泥面积和高度进行测量。
4. 2. 3挖掘机挖淤泥
本工程中转池较多,开挖面积、深度均不相同,根据本工程淤泥分布具体情况,经过施工调查及清淤方案论证,确定采用挖掘机直接下中转池挖除淤泥,分次倒转至岸边可装车处进行装车。挖掘机作业半径4m,由于中转池底淤泥沉积严重,且得不到充分晾晒,施工过程中只能将清除的淤泥倒转至施工作业带的一侧施工便道或路基边堆积后装车,倒转距离30m。
4. 2. 4自卸汽车运淤泥
淤泥运输采用6T自卸汽车,为配合将挖出的淤泥顺利清运出去,运输车辆必须遵守交通秩序,按指定路线行车,运输不能装载过满,为不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清淤运输过程中作好清扫保洁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利用洒水车做好降尘处理。
针对淤泥滑性特点,车辆无法跟进卸载,在弃土场入处用毛渣石铺筑约2m2的场地作为运输通道,淤泥采用90kw推土机推平,推距按80m考虑。
水力冲挖清淤
(1 )工作原理与特点
水力冲挖机组由高压泵、立式泥浆泵和配电系统三部分组成。其施工原理是模拟自然界的水流冲刷现象,借水力的作用来完成土方工程的施工作业。水流由高压泵产生压力,经输水软管输送,通过水枪喷射出一股密集的高压、高速柱状水泥,对要开挖的土体进行切割、粉碎,使之湿化、崩解,形成泥浆和泥块的混合液,在由泥浆泵及其输泥管输送到弃土区进行沉积,从而完成了土方工程挖、装、运、卸的各道施工工序。
特点:挖、装、运、卸、填、夯等多道工序可同时一条龙完成,工程质量好,对地下管线、电缆等不明障碍物不产生破坏作用,管道封闭远距离输送,施工无噪音,输泥区沿线无污染,施工不受天气影响,下雨天照样施工,可昼夜24小时分班作业。
(2)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T沼泽挖掘机开挖导滤沟排水T沼泽挖掘机清表T污泥泵及管道安装T测量放样T抽排淤泥输送到排泥场T淤泥沉淀处理。
(3)施工机械、设备、材料
水力冲挖设备:配备1台185KW污泥泵,外接6台22KW污泥泵(型号NL125-20 ),每台污泥泵配备一组浮筒,直接将污泥泵固定在浮筒上,污泥泵主要用于中转池内污泥抽出输送。每台污泥泵配备1台15KW清水泵(型号3BP-57 ),每台水泵配置2. 5寸高压水枪2支,共使用高压水枪12支,水枪与水泵之间用2.5寸消防水带连接。
从变压器出来外接电缆按照三相五线制标准,全部采取一个配电箱控制一个泥浆泵的标准进行安装,从配电箱出来所有外接电缆均采取架空或埋地处理。
(4)施工人员
每台185KW泥浆泵需要12名一线工人施工作业,2名管理人员负责指挥以及测量控制高程工作,1名专业电工负责控制泥浆泵等设备开关。按照24小时不停工作业,按8小时一班计算,每台185KW泥浆泵必须配备36名一线工人,4名管理人员,1名专业电
工。
(5)主要施工方法
冲挖方法:每台185KW淤泥泵通过6寸消防水带外接6台22KW污泥泵,每台22KW污泥泵配备2名工人手拿高压水枪进行作业。主要是利用高压水枪出形成的急射水流粉碎、切割土体,使之液化、分解、搅拌成泥浆,再通过各级污泥泵将泥浆收集至输泥管道内运往弃渣场。
吸泥浆中转池冲挖:用高压水枪以顺掌式冲挖一个中转池,将浮体与立式泥浆泵放入中转池内抽吸。
输泥浆渠:从冲挖面到吸浆中转池顺自然地面扫冲一条输泥浆渠,让冲挖面的泥浆沿输泥浆渠流入吸浆中转池。
泥浆抽排:采用立式泥浆泵抽排,并经管道输送到排泥场,若排距超过额定排距时,则可采用接力泵分级转排。
(6)施工程序
冲挖的施工程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先深后宽、先槽后坡;另一种是由上向下、先坡后槽。前一种多在清淤复标疏浚工程中采用;对于拓宽疏浚的工程多采用后一种程序施工。
(7)冲挖技术要点
冲挖技术是提高工效、保证质量重要关键。据我们的实践,较好的冲挖技术必须注重到以下几点:
1)泥浆泵的工作位置,应比冲挖点深,不小于0.5m,以加快泥浆流速,提高泥含量。
2)泥浆泵与冲挖土体的距离不宜太远,一般对于无杂物的冲挖土体不宜大于10m,在有杂物的地段可适当远置,以利清除杂物防止损伤机泵,发生事故。
3)泥浆流向吸泥要有一条急流槽集中输送;水枪手与开挖点的距离以3-5m为宜,以提高工效。
4)一个作业段要一次达到标准后,方可移动泥浆泵进行下一段的冲挖作业。
5)对于贮供施工水源和分段冲挖的各种作业坝,要随工程的进展随时冲挖拆除,不得留有后遗症。
6)输泥管道要顺直平坦,弯度力求平缓,整个管道不得漏泥、漏水,接头应紧固严密。出泥管必须伸到围堰内坡脚外,防止泥浆冲击堰体,影响安全。
4. 2. 5淤泥计量
淤泥挖除完成后,通知监理、业主、设计、勘测等相关单位现场对淤泥底部标高、面积进行测量,确定淤泥数量。
5、质量保证措施
5. 1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以施工项目经理梅向阳为组长,项目总工梁化玉为副组长的质量保证体系,做到责任明确,目标清楚,任务到人,并通过专职质量检查员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工作。
5.2 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技术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认真熟悉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建立技术考核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组织施工,严格按国家质量评定标准组织验收。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目标考核制度,确定各种工序质量目标,认真贯彻“谁施工,谁负责”的精神,并设立专项质量奖罚制度,做到奖优罚劣。
坚持质量“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队要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专职质检员,最后必须经监理、设计、地勘、业主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不合格的坚决返工,隐蔽工程应做好记录经监理、设计、业主签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5. 3 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认真组织施工,保证各项目施工工艺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每道工艺施工完毕均必须达到本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6、安全措施
(1) 施工前对弃土区围堰质量应进行严格验收。施工中各机组要有专人负责巡回检查维护,防止破堰倒堰。
(2) 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有关电器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齐全,确保安全用电。
(3 )机械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酒后驾驶机械。
(4)水力冲挖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齐防护服,
确保安全施工。
6.1 技术措施
6. 1. 1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6. 1. 2严格执行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文明安全施工及环境保护中规定,坚决杜绝“三违”现象。
6. 1.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所有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坚决杜绝酒后驾驶。
6. 1. 5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保证机械的安全使用性能,施工现场设专人指挥。
7、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7.1文明施工措施
7. 1. 1对职工进行文明教育,加强文明施工意识。经理部设专人对现场文明施工进行管理。
认真做好施工段内相邻单位、居民的协调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施工作业队对他们的影响,并设立警告标志和管理人员,防止在施工期间无关人员随意进入施工现场。
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工程建设中。
生活垃圾必须随时处理或集中加以遮挡,妥善处理,保持场容整洁。
7. 1. 5实行不定期检查制度,并进行记录,加强文明环保资料的
管理。
7.2环境保护措施
我单位严格执行环保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遵照和执行国家和地方(行业)有关环境保护法规中要求的环保指标,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使每位职工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7. 2. 1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防止跑冒滴漏,提高尾气排放标准,降低运行噪音。
7. 2. 2施工机械经过道路,要随时进行洒水抑尘。
7. 2. 3对机械进行维修,防止带病作业产生烟尘。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该集中堆放,不得随意丢弃。
7. 2. 5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应堆放整齐,防止暴雨时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