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49391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培养儿童数学思维能力相信同学都有创造潜能,用全新的标准衡量同学。 只有我们肯定同学潜能开发的可能性,才会发现同学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该能看到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不仅中高年级同学有,低年级小同学身上也有;不仅优等生能培养,就是后进生也同样可能发展。 一年级小同学能凝视图文并茂的投影,在教师循循善诱下,自由想象,把形象的事物转化为数学问题,独立地编出各种不同的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这就是革新意识的初步萌发。表面上分数低的同学能力不一定就差,所谓差生并非智力低下,也不是没有革新意识。显然衡量同学成绩的尺度,不仅是考试等级,还有同学的努力程度和优良思维品质的养成。 激励同学敢于各抒己见,以平

2、等的态度对待同学。 一言堂、家长制教学模式不利于同学个性的形成,更不利于灵感的触动。作为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既要在同学心目中树立威信,又要激励同学敢于向老师、同学、教材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判。因此教学中要多给同学畅所欲言的机会,对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激励,对错误的看法要及时改正,对不完善的提议要引导补充。 有位教师出示是非题:自然数和0就是整数。有同学看到教材中指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0,当即判对。此时,教师冷处理,首先表扬他自觉阅读课本的习惯,然后启发说,书上这样讲自有道理,大家再想想,看谁能说出理由来!通过激烈的争辩,有同学顿悟:整数是不是不只包括0和所

3、有的自然数?这样,就很自然地超越教材原有知识范围,为以后的学习作了有意孕伏。 2培养方法一 别以为这些同学已经理解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是如何思索出来的。于是我问他们:你算得真对,是怎么算出来的?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听吗?这样一来,很快算出答案的同学就会沉下心来思索如何解释。而关于其他不会算的小朋友我会这样去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会算那么多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哦,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一来,其他同学也会积极地去动脑筋思索。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同学在互相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成功体验。 数学很注重思维思索,如果不

4、积极动脑思索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满堂灌,而是通过引导同学去学、去思索所学的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同学一边摆小棒一边思索,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另外,有些小孩在幼儿园就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每次一说到没学过的内容,他们便很快说出答案。 同学能够积极思索了,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但是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同学胆小,不敢回答问题或是没有信心回答问题,说话的声音很小。关于这种状况,我先是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关于那些不善发言或是怕发言的同学,我先是给予期待的眼神,激励的目光,以加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

5、能开口,哪怕声音再小说得再离谱,我也会给予激励。关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激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由此会增加发言勇气和信心。 3培养方法二 从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让同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土壤,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让同学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爱上学习数学。数学学习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让同学接触社会,贴近生活,让同学做生活化的学习,才干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同

6、学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同学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我又亲自带领同学实际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同学很快就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同学都兴趣高涨。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从同学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同学调查了解同学喜爱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喜爱看的动画片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同学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起来。这些教学施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同学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跃入同学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利用谜语,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7、 小同学乐于猜谜语,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用猜谜语的形式组织教学,对激发同学的兴趣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时,首先我让同学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话刚说完,同学立即猜出是手。 然后追问:其实,我们的手上蕴含着很多数学问题呢,你能找到吗?同学回答每只手有五个手指,有四个间隔。我再问: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是什么关系?同学很快答出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这样,谜语导入新课,在激发同学兴趣的同时,帮助同学熟悉什么是间隔,然后,借助实物图,让同学熟悉各种各样的间隔,加强同学对间隔的理解和熟悉,同学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高涨。

8、4培养方法三 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一年级年龄的儿童非常的天真可爱,一般以老师为中心,所以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也尤为重要。教师就是同学的表率,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年级教师尤其要注意,去爱每一个同学。让他们觉得你和气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爱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爱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我不仅让他们和老师交朋友,而且还和书中的数学伙伴笑笑、调皮、智慧老人交朋友,我既做教师,又做同学的知心朋友。如果教师能到处为同学着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温柔的语言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理解同学、关怀同学爱护同学,同学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和谐

9、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把抽象具体形象化,加强同学的理解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概括性、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同学看不见摸不找,就可以利用制作的课件等手段,要把抽象化为形象,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把整体的可以分解,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小同学的认知特点提升同学的认知,为日后学习打好基础。 所以,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多种形式有意义的、喜爱的、激励性的情景,通过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在动手施行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以及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