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字解释
1、CVA关键库存分类法:按照不同种类的库存品种对整个供应链的正常高效运转的重要性来进行分类。
2、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管理法: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确保库存总成本最低前提下的最优定购批量
3、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必须求计划): MRP是是在库存管理的订货点法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综合分析订单、当前库存以及生产顺序的信息,使得正确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到达,以此来减少库存、降低劳作力成本、增加按时发货率。
5、定量订货法:定量订货法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时,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绘制图见P156)
6、分拣作业类型:P188
按订单分拣分类
按单分拣:即是按客户每张订单进行分拣,再将订单汇总
批量分拣:即汇总客户的订货进行分拣,再按不同的客户进行分货,再记录订单。
按单分拣和批量分拣组合
按作业程序分类:一人分拣法,分程传递法,区间分拣法,分类分拣法
按作业方法分类:拣选式分拣配货法摘果法,分货式分拣配货法播种法,总量分拣方法
7、什么是EIQ分析: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配送中心的必须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其中,E是指“Entry〞,I是指“Item〞,Q是指“Quantity〞。〕
8、时窗分批:规定一个时间段,如将五分钟或十分钟内汇合的订单作为一批待汇总处理的订单。
9、流通加工:是指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过程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必须求和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提升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作业的总称。
10、延迟策略:一种营销战略,马上形式和特征的变化尽可能向后推迟。
11、配送运输:指将顾客所必须要的货物通过运输工具从供应点送至顾客手中的活动。
12、供应商管理客户库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是一种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运作模式,本质上,它是将多级供应链问题变成单级库存管理问题,相关于按照传统用户发出订单进行补货的传统做法。
13、积载的概念:为降低配送运输成本,必须要充分利用运输配送的资源,对货物进行装车调配、优化处理,达到提升车辆在容积和载货两方面的装载效率,进而提升车辆运能运力的利用率。
简答题
1、库存的作用
1〕坚持生产运作的独立性
2〕满足必须求的变化
3〕加强生产计划的柔性
4〕克服原料交货时间的波动
5〕利用经济定购量的好处
2、库存不当造成的问题
1〕库存可能被用来掩盖常常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质量问题
2〕库存可能被用来掩盖工人的缺勤问题、技能训练差问题、劳作纪律松弛和现场管理混乱问题。
3〕 库存可能被用来掩盖供应商或外协厂家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外协件质量问题、交货不及时问题。
4) 库存可能被用来掩盖或弥补作业计划安排不当问题、生产控制制度不健全问题、必须求猜测不准问题、产品成套性差等问题。
3、库存的分类
按库存的功能不同区分
1〕常常库存 2〕安全库存 3〕在途库存
按库存的必须求特性区分
1) 独立必须求库存 2〕相关必须求库存
4、库存管理的目标:在现实的资源约束下满足订货必须要而又使库存成本达到最低。
5、库存管理的内容:何时提出采购或生产? 每次应采购或生产多少? 应采纳什么类型的库存控制系统来维护预期的库存决策?
6、独立必须求与相关必须求下的库存控制策略:1〕掌握必须求数量和时间的方式不同 2〕满足两种必须求的库存在性质上不同
库存控制的基本问题是:
(1)什么时候再订货?
(2)一次订货的数量是多少?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独立性必须求状况下,有两种基本的订货策略:
1、连续检查订货策略是每次取货后都对库存水平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低于事先设定的订货点,一旦低于订货点就发出订货单。〔定量定购法〕
2、定期检查订货策略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期间对库存水平检查一次,然后发出订单将存货补充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库存水平。〔定期定购法〕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从属性必须求状况下,什么时候订货完全依据生产作业计划的规定。
关于第二个问题,实际是决定订货的批量。
在独立性必须求状况下,是依据经济订货批量(EOQ)来决定每次订货的数量;
在从属性必须求状况下,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批量确定方法,如动态规划法、启发式方法和批量对批量法等。
7、A、B、C分类法的步骤
第一步:数据收集。
第二步:统计汇总,计算资金占用额〔%〕,排序。
第三步: 依据ABC分类标准,制作ABC分析表。
第四步:绘制ABC分类管理图
对B、C类货物的管理
依据具体状况储备必要的数量。对B类坚持一定的安全库存,对C类坚持相对较高的安全库存。
关于数量大价值低的货物可以不作为日常管理的范围,减少这类货物的盘点次数和管理工作。
10、定期订货法的原理以及原理图
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其决策思路是: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检查库存项目的储备量。依据盘点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库存水平的差额确定每次定购批量。
12、补货时机
批组补货:拣货前一次性补上,以满足全天的拣货量。
按时补货:把天天划分几个小时,补货人员在时段内检查拣货区
货架上的存量,不够及时补上。
随机补货:指定专门补货人员,随时巡视拣货区的货品,发现不
足随时补上。
13、拣选策略〔四个策略〕
分区策略、订单分批策略、订单分割策略、分类策略
15、 分货方式有哪些
滚轮浮出式,导向块式,推出时,翻盘式
16、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升加工材料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提升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方式的优势 5、改变功能,提升效益
17、配送运输的特点
配送运输通常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形式。如果单从运输的角度看,它是对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属于末端运输、支线运输。他以服务为目标,以尽可能满足客户要求为优先
18、配送运输路线的类型:
1.往复式行驶线路
2.环形行驶线路
3.汇合式行驶线路
4.星形行驶线路
19、配送路线目标:
1、成本最低
2、距离最短
3、吨公里数最低
4、准确性最高
5、运力利用最合理
6、劳作消耗最低
配送路线条件:
1、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2、满足收货人对货物发到时间范围的要求。
3、在同意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
4、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量的限制。
5、在配送中心现有运力同意的范围内。
20、配送路线优化与选择的方法:
经验推断法 、综合评分法 、数学计算法
21、车辆装载与卸载的原则
1.装车前应对车厢进行检查和清扫
2.确定最恰当的装卸方式
3.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机具
4.力求减少装卸次数
5.防止货物装卸时的混杂、散落、漏损、砸撞
6.装车的货物应数量准确,捆扎牢靠,做好防丢措施;卸货时应盘点准确,码放、堆放整齐,标志向外,箭头向上。
7.提升货物集装化或散装化作业水平
8.做好装卸现场组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