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单选题(共600题)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进一步预测模式是一些多源预测模式,适用于()级评价工作的进一步预测。
A.一级
B.二级
C.一级、二级
D.三级
【答案】 C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管理目标是()。
A.采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避免环境风险
B.采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管控环境风险
C.采用合理可行原则避免环境风险
D.采用合理可行原则管控环境风险
【答案】 B
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 )。
A.8m
B.10m
C.15m
D.20m
【答案】 C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A.数值法
B.数值法或解析法
C.时序分析
D.趋势外推
【答案】 B
5、(2019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下列适用于该标准的是()。)
A.土壤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
B.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核与辐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C.涉及有毒有害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不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
D.涉及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包括使用管线输运)的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
【答案】 D
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NO2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 )μg/m3。
A.40
B.60
C.80
D.120
【答案】 A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
A.区域可持续发展
B.区域的生态敏感性
C.生态完整性
D.生态功能性
【答案】 C
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不包括( )。
A.影响预防
B.影响最小化
C.全面修复补救
D.影响避让
【答案】 D
9、下列废物中,哪类废物不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16年)
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
C.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D.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尾矿
【答案】 D
10、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一类区不包括( )。
A.特殊住宅区
B.居住区
C.行政办公区
D.文教区
【答案】 C
11、垂向及平面分布差异明显,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
A.三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河网模型
D.立面二维
【答案】 A
12、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 )。
A.准备阶段
B.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
C.结论阶段
D.对比分析阶段
【答案】 D
13、下列废气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储油库油气
B.金属熔化炉废气
C.尿素干燥塔废气
D.生活垃圾焚烧炉废气
【答案】 D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一级评价的是()
A.多个污染源的石化项目
B.新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
C.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的建设项目
D.新建的包含1km及以上隧道工程的城市快速路项目
【答案】 B
15、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现状调查内容不包括( )。
A.自然地理状况
B.工业发展情况
C.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D.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
【答案】 B
16、土壤环境背景含量仅受( )输入影响。
A.非点源
B.非面源
C.非线源
D.点源
【答案】 A
17、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不适合大气环境二类区标准限值的有( )。
A.农村地区
B.居住区
C.文化区
D.自然保护区
【答案】 D
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处应设置一个。
A.500m
B.400m
C.300m
D.200m
【答案】 A
19、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限制性(防护)措施。
A.《水污染防治法》
B.《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
C.《环境保护法》
D.《环境影响评价法》
【答案】 B
20、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计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
A.总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经验和教训
B.提出调查和分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管控要求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分析和评价不良生态环境影响预防和减缓措施有效性的监测要求和评价准则
C.明确需重点调查、监测、评价的资源生态环境要素,提出具体监测计划及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监测点位、频次、周期
D.提出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生态功能、资源利用等的阶段性综合影响,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环境管控要求的执行效果,后续规划实施调整建议等跟踪评价结论的内容和要求
【答案】 A
2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属于自燃性煤矸石的贮存、处置场,大气以颗粒物和()为控制项目。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 B
2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以下不属于公路建设工程验收调查的重点是()。
A.核实实际工程内容变更情况
B.环境保护制度执行情况
C.汽车尾气对公路收费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D.工程环保投资情况
【答案】 C
23、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室内噪声测量时,室内测量点位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处,在()状态下测量。
A.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
B.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
C.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
D.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
【答案】 A
24、在下列污染物中,未列入《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是()。
A.烟尘
B.粉尘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物
【答案】 D
25、 某工业企业装卸货物产生突发的撞击声,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
B.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
C.需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
D.需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
【答案】 C
26、深水湖库,横向分布差异不明显,存在垂向分层,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
A.三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垂向一维
D.立面二维
【答案】 D
27、(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技术要求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A.污染物类型
B.污染控制难易程度
C.地下水埋深
D.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
【答案】 C
28、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稳态数值解水质模式连续恒定点源排污的水质影响预测的是()。
A.非矩形河流
B.水深变化较大的湖(库)
C.海湾水域
D.矩形河流
【答案】 D
29、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源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距离r加倍,衰减3d
B.距离r加倍,衰减6dB
C.r<a/π时,几乎不衰减
D.a/π<r<b/π时,几乎不衰减
【答案】 C
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 )。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 B
31、 某企业车间外墙安装甲、乙两台风机,其中甲风机昼间运行8h,运行时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贡献值为56dB(A);乙风机昼间运行16h,运行时对厂界外居民点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A)。关于该居民点处甲、乙风机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d)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风机Ld大于乙风机Ld
B.甲风机Ld等于乙风机Ld
C.甲风机Ld小于乙风机Ld
D.甲、乙风机Ld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 B
32、某建设项目装修阶段使用升降机,其施工场地边界线处建筑噪声限值应为( )。
A.昼间60dB(A),夜间50dB(A)
B.昼间65dB(A),夜间55dB(A)
C.昼间70dB(A),夜间55dB(A)
D.昼间75dB(A),夜间55dB(A)
【答案】 C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确定底泥污染调查与评价的监测点位的依据不包括()
A.扰动区域
B.扰动强度
C.扰动深度
D.扰动时间
【答案】 B
34、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开发区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A.最大
B.中间
C.其中之一
D.最小
【答案】 D
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分为( )。
A.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B.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C.现有声源和新增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D.高噪声源和低噪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B
36、基础数据要求:河流、湖库建没项目水文数据时间精度应根据建设项日调控影响的时空特征,分析典型时段的水文情势与过程变化影响,涉及日调度影响的,时间精度宜不小于()。
A.小时平均
B.日平均
C.月平均
D.年平均
【答案】 A
3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
A.mg/m3
B.mg/L
C.无量纲
D.kg/h
【答案】 C
3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编制要求。
A.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
B.总体要求、实施方案和调查报告
C.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原则
D.验收调查的工作程序、验收调查重点、验收调查时段划分和验收标准确定的原则
【答案】 B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预测时地面水体简化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小河可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B.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C.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小时,可简化为平直河流
D.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时,位于混合过程段的江心洲可按无江心洲对待
【答案】 D
40、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铁路干线两侧环境振动标准值是( )。
A.昼间75dB,夜间72d
B.昼间75dB,夜间75dB
C.昼间80dB,夜间77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 D
41、某项目排放两种污染物,经计算A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20%,D10%为27km;B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2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边长()的矩形区域。
A.50 km
B.25 km
C.27 km
D.23 km
【答案】 A
42、某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源距离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2.1km,经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最大值为5.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C.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从简
D.评价工作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答案】 D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不属于生态影响判定依据的是( )。
A.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要求
B.项目所在地公众的相关咨询意见
C.项目建设单位出具的环保工程投资证明材料
D.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批复意见
【答案】 C
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符合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布置原则的是( )。
A.布点应覆盖整个评价范围
B.为满足预测需要,可在评价范围内垂直于线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声源,且声级较低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布设测点
D.评价范围内有明显声源,且呈线声源特点时,受影响敏感目标处的现状声级均需实测
【答案】 D
45、以下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危险废物焚烧炉
B.水泥厂黏土烘干炉
C.陶瓷厂隧道窑
D.燃煤电厂的煤粉锅炉
【答案】 C
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北方大型河流上的水力发电项目,库区涉及珍稀鱼类产卵场,繁殖期在3~4月份,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包括()
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枯水期
【答案】 A
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样品采集前,应采用潜水泵或离心泵对采样井(孔)进行全井孔清洗,抽汲的水量至少应为( )。
A.1倍的井简水(量)体积
B.2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C.3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D.4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答案】 C
4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规定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 )。
A.污水排放量
B.清洁生产水平的先进性
C.污水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D.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
【答案】 A
49、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 )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
A.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B.土壤环境背景值
C.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D.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
【答案】 C
5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B.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C.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答案】 A
51、某拟建公路长100km,部分路段占用人工林、荒地,部分路段占用某森林公园,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此公路的生态影响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A
5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6年)
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
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
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
【答案】 A
53、下列废物不适用《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
A.石棉
B.重金属
C.金属淤泥
D.尾矿
【答案】 D
5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哪些工作内容()不属于第一阶段。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B.初步工程分析
C.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D.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答案】 C
5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答案】 D
56、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下的环境影响。
A.正常状态
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
C.事故状态
D.正常或事故状态
【答案】 B
5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2017年真题]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答案】 D
5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依据不包括()
A.土壤环境影响类型
B.环境敏感程度
C.评价工作等级
D.土地利用类型
【答案】 B
5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分析应当依照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对其所有的规划方案进行()
A.识别
B.分析
C.筛选
D.预测
【答案】 C
6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 )。
A.山岭区挖填情况
B.公路建设等级
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
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
【答案】 B
61、 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中,机场飞机噪声的评价量为( )。
A.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
B.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C.最大线性声级及A声功率级
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及A声级
【答案】 B
6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某中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7~11dB(A),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答案】 A
6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属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的是( )。
A.采用的评价标准
B.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C.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吿
D.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报告
【答案】 A
64、(2017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C.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D.Ⅰ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答案】 B
65、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属于环境风险事故。
A.试车期间的超标排放
B.突然停电造成有毒有害物质的泄露
C.大修前设备、管道吹扫造成的超标排放
D.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运行异常造成的超标排放
【答案】 B
66、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是( )。
A.TSP
B.氟化物
C.NOx
D.CO
【答案】 D
6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境质量与生态状况调查的是( )。
A.污染源分析
B.重要生物资源范围
C.生态系统的类型
D.土壤肥力与使用情况
【答案】 B
68、某Ⅰ类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区面积80km2,区内的潜水层和承压含水层为工业、农业提供水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 )。
A.5个
B.7个
C.10个
D.14个
【答案】 B
69、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在执行上()。
A.国家标准优于地方标准
B.地方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C.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交叉
D.地方标准平行于国家标准
【答案】 B
70、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新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焚烧炉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最高建筑物( )m以上。
A.5
B.6
C.8
D.10
【答案】 A
71、(2019年)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
A.取暖期
B.停暖期
C.冬季
D.夏季
【答案】 C
72、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数值法
B.解析法
C.水量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 A
73、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涉及大量征用土地和移民搬迁,或可能导致原址居民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发生大的变化的开发区规划,环评中需设置()分析专题。
A.农业环境影响
B.土地利用变化
C.基本农田及土地环境质量
D.社会影响
【答案】 D
74、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之一是要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A.排放标准
B.污染物排放量
C.环境容量
D.环境保护方案
【答案】 C
75、—级评价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规定的(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A.0
B.I
C.II
D.IV
【答案】 A
76、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
A.不大于0.1%
B.不小于0.2%
C.不大于0.5%
D.不大于1.0%
【答案】 A
77、某企业北侧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南侧厂界20m处有一村庄,企业厂界处建有2.6m高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B.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C.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1.2m以上
D.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答案】 B
7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构成。
A.专题
B.专项
C.总则
D.区域功能
【答案】 B
79、一般果园地、保护区的茶园的土壤分别属于土壤环境质量的()。
A.Ⅱ类、Ⅱ类
B.Ⅰ类、Ⅰ类
C.Ⅱ类、Ⅰ类
D.Ⅰ类、Ⅱ类
【答案】 C
80、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线声源r0和r处的声级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当r<L0/3且r0<L0/3时,可用于简化计算Lp(r)的公式是( )。
A.Lp(r)=Lp(r0)-10lg(r/r0)
B.Lp(r)=Lp(r0)-20lg(r/r0)
C.Lp(r)=Lp(r0)-10lg(r0/r)
D.Lp(r)=Lp(r0)-20lg(r0/r)
【答案】 A
8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包括( )。
A.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B.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C.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答案】 B
82、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措施中,属于环境预防对策和措施的是( )。
A.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方案
B.清洁能源与资源替代等措施
C.发布管理规章和制度
D.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答案】 C
83、下列危险废物中,不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
A.医院临床废物
B.多氯联苯废物
C.含硝化纤维素的危险废物
D.工业废渣
【答案】 C
8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类别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答案】 B
85、某建设项目拟向规划水域功能为GB 3838中Ⅱ类的水体排放污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该项目污水排放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B.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该项目排放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D.该项目不得在该水体新设排污口
【答案】 D
8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区域中,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属于较敏感的是( )。
A.温泉水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B.分散式居民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区
C.岩溶塌陷易发区
D.规划的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地准保护区
【答案】 B
87、根据《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应安装污染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的蒸汽锅炉的最小容量是( )。
A.10t/h
B.20t/h
C.35t/h
D.40t/h
【答案】 B
88、(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环境噪声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贸市场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商品混凝土厂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机场周围铁路边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D.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答案】 C
89、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答案】 B
90、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分别判定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包括( )。
A.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
B.涉及污染影响型
C.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
D.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之外的影响因素
【答案】 C
91、某湖泊平均水深8m,最大水深12m,最小水深5m,水面面积30km
A.一般水库
B.大水库
C.中水库
D.小水库
【答案】 C
92、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为7h,应每( )采样一次。
A.1h
B.2h
C.3h
D.4h
【答案】 B
93、某新建项目经判定需要预测二次污染物PM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其预测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应覆盖PM 2.5 日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10%的区域
B.应覆盖PM 2.5 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10%的区域
C.应覆盖PM 2.5 日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1%的区域
D.应覆盖PM 2.5 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1%的区域
【答案】 D
94、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关于各类海域适用于水质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产养殖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水质类别
B.海水浴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类别
C.滨海风景旅游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水质类别
D.海洋开发作业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水质类别
【答案】 A
95、当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监测中涉及大气沉降影响时,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个表层样监测点。
A.4
B.3
C.2
D.1
【答案】 D
96、垂向及平面分布差异明显,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
A.三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河网模型
D.立面二维
【答案】 A
9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前
B.固定声源投产运行中
C.固定声源施工后
D.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
【答案】 D
98、某企业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厂界200m的敏感目标处声级昼间为60dB(A)、夜间为55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为( )。
A.厂界外200m范围内
B.距企业声源外200m范围内
C.扩大至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标准距离处
D.扩大至满足3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标准距离处
【答案】 C
99、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拟两侧各拓宽一个车道,扩建前双向四车道在有正常车流和无车流通过情况下敏感目标处噪声分别为65dB(A)和58dB(A),扩建后六车道达到设计车流量时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68dB(A)。则扩建后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 )。
A.等于68dB(A)
B.在68dB(A)和69dB(A)之间
C.在69dB(A)和70dB(A)之间
D.在70dB(A)和72dB(A)之间
【答案】 B
100、区域水污染源调查:以收集利用已建项目的排污许可登记数据、环评及环保验收数据及既有实测数据为主,并辅以现场调查及现场监测的为()。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水污染影响型三级A评价
D.水文要素影响型三级评价
【答案】 A
101、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 )。
A.7个
B.5个
C.3个
D.2个
【答案】 C
102、某排放氯化氢的排气筒高度为30m,距其190m处有一高50m的办公楼。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氯化氢排放速率限值应是( )。(注:30m和50m排气筒对应的氯化氢排放速率限值分别为1.40kg/h和3.80kg/h)
A.0.70kg/h
B.1.40kg/h
C.2.60kg/h
D.3.80kg/h
【答案】 A
103、(2014年)某电厂高压蒸汽管路排放高频噪声,该噪声的下列测量值中(测点位置均相同),大小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倍频声压级≥倍频带A声级
B.最大声压级≥最大A声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D.声压级≥A声级
【答案】 C
104、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量值为60.1dB,背景噪声值为55.1dB,则噪声测量值修正后为()。
A.58.1d
B.60.1dB
C.55.1dB
D.59.1dB
【答案】 A
10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及()的前提下,按照()的原则给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A.节能减排工艺优化
B.清洁生产节能减排
C.清洁生产工艺优化
D.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答案】 B
10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为( )。
A.现有数据与现场监测相结合
B.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
C.上、下风向对照原则
D.近多远少原则
【答案】 B
107、下列建设项目中,其环境风险评价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
A.核电站项目
B.煤化工项目
C.铜冶炼项目
D.铁矿开采项目
【答案】 A
108、下列选项中,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是( )。
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
B.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
C.炉渣
D.有放射性废物
【答案】 C
109、《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适用于( )。
A.液态废物鉴别
B.固体废物分类
C.危险废物鉴别
D.放射性废物分类
【答案】 A
1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评价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
A.生态学特征
B.结构
C.变化趋势
D.功能
【答案】 A
1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指数法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于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B.可用于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评价
C.可用于生态多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D.可用于生态保护措施筛选的优先度评价
【答案】 D
112、下列固体废物处置中,( )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A.废衣物
B.废有机溶剂
C.电厂粉煤灰
D.废弃电子线路板
【答案】 C
113、(2017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I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昼间等效声级限值为60dB(A)
B.夜间等效声级限值为45dB(A)
C.昼间最大声级限值为70dB(A)
D.夜间最大声级限值为55dB(A)
【答案】 B
114、(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内容的是()
A.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所覆盖的面积
B.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声源分布状况
C.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数
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主要建筑物类型、名称和数量
【答案】 B
115、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观测资料的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 )(北京时间08点)的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A.每日1次
B.每日2 次
C.每日3次
D.每日4次
【答案】 A
116、2000年4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通过修订的( ),阐明了“超标即违法”的思想,使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答案】 B
117、(2014年)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区域中,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