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一、一、科学方法。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一。它是根据一的性质 制成的。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 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8、_、_和一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 一。(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
2、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
3、分为()。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40分,每题8分)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
4、盐,后加水,再放土豆; 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 这一实验步骤?(四)、案例分析(10分)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 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 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 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 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 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 再研
5、究、核实,好吗?:快快&答案(一)、填空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2、成像、聚光3、杨利伟4、叶片、叶柄、叶脉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6、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7、袁隆平8、沉淀过滤消毒9、风(二)、选择1、A 2、D 3、C 4、A 5、B 6、A 7、C 8、D 9、C 10、 C(三)、简答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 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 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
6、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 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 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 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 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答: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 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 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
7、光合作用。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 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 骤?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 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 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 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 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
8、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 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四)、案例分析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 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 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 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
9、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 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 换。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四、学科专业知识(50分)(一)填空:(共12分,每小题2分)25、我国
10、古代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26、湖南有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他研究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世 界称为东方魔稻。27、人的心脏中有四个腔,它们分别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28、种子萌发所需的三个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29、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0、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实验室有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 缩)性质制成的。(二)简答:(共12分,每小题3分)31、我们在教学地震一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地震发生时自我
11、保护的一些措施。那么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进行个人防护?(至少写三条)参考答案: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做出敏捷反应。(1)可选择桌子底下或床下等地方躲避。(2)可选择卫生间等小房间墙角躲避。(3)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4)不能乘电梯。(5)当大地震后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 速撤离。(6)如果在户外,就迅速远离高压线、大树、建筑物等,然后跑到 开阔的地方。32、小实验:用小玻璃瓶装满水,盖好塑料瓶盖,放到冰箱冷冻柜中,第二天打 开冷冻柜看到什么实验现象?为什么?参考答案:(1)瓶盖被顶开、顶坏或瓶子破裂,瓶内水结成冰后溢出了瓶。(2)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减小,体积增大。33、分别写出人体
12、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参考答案:(1)耳:听觉作用 (2)眼:视觉作用 (3)鼻:嗅觉作用(4)舌:味觉作用 (5)皮肤:触觉作用34、李同学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生 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CO2+Ca(OH) 2 = CaCO31 +H2O(三)论述题(26分)35、(14分)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本。请根据科学(3-6年级) 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回答下列问题:(1 )、地球上的许多变化都是地球的运动引起的,课标中对引起的四种变 化作出了具体的要求。请把“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四种变化”用框图表示,并谈 谈昼夜
13、变化的成因及其影响。(6分)参考答案:昼夜的成因:由于地球的自转,才有昼夜的交替现象;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或者举例说明)。(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程目标,对三维目标 中不同水平的学习要求分别用了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请你把下面四个行为动词所体验对应的具体目标用线连起来。(3分)知识目标行为动词能够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行为动词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动词意识参考答案:知识目标行为动词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行为动词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动词(3)下面是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节选。主题物体与物质之四:物质的利用内容标准活动建议4.1知道物体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认识保护资源的重
14、要 性。讨论如何保护当地的资源。4. 2意识到物质的利用对人具有彳 利和有害的方面以及正确使 用物质的和重要性。注意安全 与健康,知道一些常用的防 范、安全和健康措施。日利用自身经验和所搜集的各方 面资料,讨论各种物质(如酒精) 的利用对人有利的方面(如治病) 和有害的方面(如酿酒)。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包括实物、图片、录像带学生自己的 小文章、漫画等),举办一次小展 览。4.3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对环 境负有责任。调查白色污染,讲座防治方法。调查当地主要污染源。写一份给地方政府的建议书。上表中“活动建议”一栏的设立与表述,既对教学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又在一定
15、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请你写1字以内的文字,说说你对 此的理解。(5分)参考答案: 上表中“活动建议”部分表述中关于讨论、调查、搜集资料等具体的活动方式、 方法,对教学活动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导向作用,对教师实施教学提出了操 作性建议。 上表中“活动建议”中的活动方式、方法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体现了探究、 合作等学习方式的特征,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36、有的老师说: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就是落后的。你 是怎能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5分)参考答案:(1)不能认为探究式就是先进的,接受式就是落后的。(2)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中小学生重要学习方式。(3)两种学习方
16、式的效果关键是运用。接受式学习运用得好,如教师讲授也 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得不好,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 欲睡;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学习活 动变得杂乱无章,没有效果。(4)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接受式 学习能让学生学习大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的心智与灵魂。两 者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37、有位老师在进行溶解一课教学时,给每组学生提供了材料:盛有水的烧 杯,筷子,小包盐。并让学生猜一猜食盐放入水中会不会溶解,然后让学生实验: 把盐放入水中,搅拌后食盐不见了。接着教师分别做了
17、沙子、高锰酸钾是否溶解 的演示实验。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填书上的表格: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 粉、橡皮是否溶解。这些为什么不是科学探究活动?如果你教这个内容,怎样来 设计探究活动?请写出探究活动设计思路。(7分)参考答案:(1)食盐的溶解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还让学生进行猜想是无意义的。学生已 知结论,教师让学生做食盐溶解实验,显然这是一种验证性实验,而不是科学探 究活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看,这一活动过程教师处于主动状态,而学生 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行为缺乏主动性,因此不属于科学探究活动。(2)探究活动设计思路要体现:紧扣探究活动主题,活动要有探究价值;设计科学合理、方法新颖,让学生多感观参与和思维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