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1
为认真落实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 步强化在校在园同学计划免疫工作,提升少年儿童疫苗免疫接种率,防止疫苗针对 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发生流行,建立入学新生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国家 对儿童执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 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当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 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催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 位补种。〞
1、做好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发现未种、漏种儿童要认真做好登
记,并于开学后一周内向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报告未种、漏种儿童名单,配合预防 接种门诊催促其监护人及时到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2、查证时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不完
整、不真实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幼儿应及时将书面补种〔补证〕通知发放给幼儿家 长或监护人,并催促家长或监护人带幼儿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或到原接种单 位〔原发证单位〕补证。
3、严把入关,及时发现漏种幼儿,确保在园幼儿免疫接种率,建立牢固的 免疫屏障,切实确保我园幼儿的身体健康将起到积极作用。
4、关于漏种疫苗种类或针次较多,不能及时完成补种的幼儿,应协助接种单 位催促家长或监护人尽快完成补种。
5、强化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检查,促进该制度的不断完善。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2
免疫规划是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科学性的一项工作,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 措施。为了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预防接种工作计划《传染病防治 法及其实施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规范等,以达到控制消除传染病、确保人民群众身 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工作指标
1、建卡、建证率:以乡为单位12月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要求达98%以上, 包括流动人等特别人群儿童。
2、“五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12月龄儿童“五苗〞单苗、全程接种率达 95%以上。
3、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确保首针24小时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
4、疫苗相应传染病发病率:“脊灰〞、白喉、百日咳、乙脑、流脑城区不发 病,麻疹发病率城区小于1/1万。
5、持续推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20-年以后出生儿童接种个案信息 录入上传率达1%。
6、报表及时率、准确率:各种报表应按上级规按时间内准确、及时上报,及 时率、准确率达1%。
7、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95%以上。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对策与措施
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展开免疫规划工作,控制和消除疫苗针对传染 病的发生与流行,确保我区人民身体健康。
一、强化基层预防保健队伍建设:利用各级政府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契机,按 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及区卫生局构建“幸福鼓楼、健康同行〞计划要求加 强基层预防保健队伍建设。至少举办一期业务学习班,同时通过不定期的防保人员 工作例会,以不断提升基层防疫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提升免疫规划工作能力与工 作质量。
二、免疫规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持续组织实施《扩展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 案》,坚持现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不断健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 制度,确保周六在内至少三天的接种日。不断提升接种质量和接种率,确保安全注 射及疫苗效价。
三、按要求结合社区考核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区免疫规划工作检查,主要考核儿 童建证、建卡率、单苗及全程接种率、疫苗接种质量、冷链管理状况及免疫规划有 关资料整理、收集等状况。
四、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 展开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降低我区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同时针对不同传染病流 行季节、易感人群展开各类疫苗接种工作,按照上级布暑认真完成一类疫苗的查漏 补种工作。
五、做好各种疫苗供应管理工作,规范供应渠道。完善领发苗登记制度,确保 冷链正常运转,确保疫苗效价,做到有效接种,做好生物制品的计划、定购、冷 藏、分配和统计汇总工作。我区现有冷链设备大部分已更新,今后做好冷链设备维 护工作并强化冷链管理,尤其疫苗运输过程中的冷链。
六、展开人群抗体水平及免疫成功率检测。为了解辖区1-15周岁儿童接种疫 苗后免疫状况,评估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水平,依据“知情同意、自愿检 测〞的原则动员适龄儿童展开免疫效果监测,了解适龄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免疫状 况,评价免疫预防接种质量和水平,为制定科学的免疫预防策略和工作方案提供依 据。按照相关要求为检测结果阴性的儿童及时进行补种。
七、大力展开宣扬工作:利用4月25日免疫规划宣扬日等契机,大张旗鼓对 辖区居民进行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宣扬,提升群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熟悉,扭转从
“要我接种〞变成“我要接种〞的局面。
八、认真执行《福建省流动人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落实入托入学儿童 查验证制度,加大宣扬,最大限度争取家长配合,强化流动人、计划外生育儿童 出入的信息交流,展开对特别儿童的主动搜索,不断提升流动儿童接种率。
九、强化对各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工 作督导落实,提升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
十、认真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科学性工作,必须持续依靠各级政府、各级领导 的支持和广大群众的参加以及通过全体预防保健人员共同努力,采用切实有效的措 施,规范免疫规划工作资料收集,提升预防接种质量,使我区免疫规划工作走在全 市前列,确保儿童健康。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指标要求
1、常规免疫:依据上级要求,专用乙肝,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疹疫 苗,麻风,麻腮,麻腮风,乙脑,A群流脑,A+C群流脑,甲肝等疫苗在规定的时 间内为全部免费疫苗。我镇每月的16至19日为接种时间,各村防疫员必须提前一 天到防保所转抄当月应种儿童名单,以便进行通知。
2、乙肝疫苗的管理及接种实施:接种室要建立乙肝疫苗、注射器的专帐登记 和使用核销制度,使用的数量与接种人次数相吻合,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统一回收、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并做好相关记录,及时转录其他单位转移来的
《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的接种信息;各村卫生室防疫员要及 时掌握本村新出生儿童信息,通知并动员新出生儿童家长在24小时内到赵庄镇预 防接种门诊接种乙肝疫苗,以提升首针接种及时率。
3、主动与教育部门协调搞好各小学新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及补种、补证工作, 首针补种、补证率N1% ;全程接种率N95%。
4、卡证管理:1岁以下儿童建卡率N90%,〔本地户儿童出生后1月内;居住 满个3月以上的流动儿童完成建卡建证,卡证吻合率95%,逐月依次填写登记,卡 面坚持清楚,项目填写完整,正卡由防保所统一保管,副卡由各行政村卫生室登记 储存,各村副卡、接种证必须与正卡吻合;接种证的发放作好发放登记。各行政村 卫生室防疫员要在月末上交本月本村儿童出生名单,及时上报月龄报表,并及时从 正卡转录本村本月儿童接种信息到副卡上。
5、强化流动人儿童、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3岁以下流动儿 童建卡率N90%,五苗单苗接种率N95%,各村卫生室每年展开2次流动儿童调查及 查漏补种活动,展开一次流动人集聚地儿童接种抽样调查,做好外来流动人、 超生儿童的登记管理、上报和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3
为认真落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 理条例》以及参照上级20-年考核目标责任书的分解,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 下,以预防为主,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深入,动员全社会参加是控制和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主要措施,为认真做好我区20-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结 合我区实际状况,特对20-年计划如下:
1、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展开常规基础和强化免疫接 种工作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确保儿童免疫接种率。
2、加大力度持续组织实施《扩展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年国家扩展免 疫规划在我乡范围内持续实施,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麻腮、白 破、乙脑、流脑无细胞百白破等疫苗。
3、执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各种疫苗接种率的要 求,即: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应及 时建证〔卡〕确保儿童规范建证〔卡〕率达1%每次接种时应核对卡、证并填写;卡介 苗、乙肝建卡率及建证率达90%以上;糖丸达、麻风腮、百白破建卡率及建证率达 95%以上,各类疫苗达90%以上。
4、提升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认真完善资料的收集。
5、确保计划免疫冷链正常运转。认真检查冷链设备的运转状况,天天上午、 下午都要进行运转状况,检查记录冷冻、冷藏室温度,损坏了要及时修理,报废的 应马上更新,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以确保疫苗的效价,使每名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 免疫接种。
6、强化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展开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 证查验工作,防止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流行的有效手段,我区计划免 疫配合学校的查验工作,对学校的入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和 培训,安排好未种儿童的补证、补种工作。
7、加大力度,按质按量认真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录入儿童预防接种基 本信息,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建设。
8、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宣扬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展开了
4、25预防接种日宣扬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升全社会参加国家免疫规 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优良的社会氛围。
9、完善相关资料的整理。及时完成计划免疫相关的整理上报,每次接种后要 及时上报儿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报表。做好3月10日前统计20-年儿童出生数 上报及建台账基本状况统计表。
10、强化乡村医生及接种人员的思想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强化免疫规划机构和 队伍的建设,合理规划和设置,坚持人员稳定,完成所有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 扩展国家免疫规划知识于技术培训,提升免疫预防规划接种服务水平。
11、认真做好年终总结及不断深入村寨了解疫情,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解决 办法。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4
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进一步依法实施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强化学校的传染病控制,保 护同学身体健康,依据省卫生厅、教育厅《山东省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 工作实施方案》,从20-年起,每年秋季入学时,对新入学或转学的同学进行预防 接种证查验工作。按要求及时进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和疫苗补种工作,以确保同学的 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爆发与流行。
一、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一〕学校必须在秋季入学时依法对新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在报名 须知上要求新生监护人提供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接受查验,以办理入学手续。新生接 种证遗失的,请其到区卫生院防保站补办接种证后才予以办理入学手续。
〔二〕学校须在同学入学时按要求查验预防接种证,将其接种信息填入《江西省 入学、入托儿童免疫状况登记表一览表》,将同学免疫状况填写入一览表相应栏
目,查对各疫苗免疫剂次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推断是否完成全部规定 剂次的疫苗接种。对已全程完成接种的同学将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归入同学健康档 案,纳进学籍管理。查验完毕《预防接种证》应交还同学监护人储存。
〔三〕学校发现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新生,应将其接种信息填入《未 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儿童登记表》,其中一份于30日内送达区卫生院,同 时填写《补种通知书》,并催促监护人携带同学持通知书到区卫生院进行补种。在 同学补种或补证后复验。
二、使命分工
〔一〕学校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工作列入评估考核内容并展开定期检查。协助区卫 生院落实有关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学校查验接种证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学校补种学 生较多时,容许接种单位进入学校开设临时接种点〔利用空闲教室〕。
〔二〕学校负责漏种同学补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负责对未接种同学展开补种和 补证状况进行检查。配合教育局对同学展开查验工作督导检查。
〔三〕学校负责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具体实施,将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 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强化日常性检查,指定专人负责查 验接种证工作。负责健立同学预防接种证档案并纳进学籍管理。查验完毕《预防接 种证》应交还同学监护人储存。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5
依据《关于做好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新生入托 入学时展开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我卫生室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的
1、及时发现无接种证、未免疫和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通过补证、补种, 提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2、强化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和合作,知道并促进学校和入托机构免疫预防相关 工作。
3、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儿童家长对规划免疫工作的熟悉和依法、 自觉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
二、查验范围、对象及内容
1、查验范围
小学。
2、查验对象
〔1〕、所有新报名入托、入学儿童。
(2)、各学年期间接受的转托(学)儿童和暂时借托、借读儿童。
3、查验内容
(1)、儿童有无预防接种证。
(2)、是否按照《扩展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了免疫 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三、培训宣扬
及时参加上级卫生院的培训。培训内容为:纳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及其 免疫程序、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报表填写、查验结果报告(报告机构、时限、内 容等)、漏种儿童补种等具体内容和要求。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向 同学及家长宣扬预防接种的意义和有关知识;应当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进儿童入托 入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要求。
四、工作实施
1、接种点要指导小学,在儿童入托、入学报名时,要求其家长按照要求,提 交预防接种证。
2、预防接种证查验过程中发现的所有未接种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确定每名 儿童要补证、补种的疫苗以及必须补种疫苗的种类和针次,对必须补证、补种的儿童填 写《入托、入学儿童补证补种通知单》,并通知家长到托幼机构(学校)所在的辖区 的接种点进行补证、补种;疫苗补种信息要及时上卡上证。
3、确保预防接种各项措施的实施。并及时将补证、补种工作完成数据统计汇 总上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