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1∕T 1082-2017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fu****ne 文档编号:10035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1082-2017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61∕T 1082-2017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61∕T 1082-2017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61∕T 1082-2017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61∕T 1082-2017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16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0822017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 Rule for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Tomato grey mold 2017 - 07 - 13 发布 2017 - 08 - 06 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61/T 1082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病原物 . 1 3.1 病原物来源和保存 . 1 3.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 4 抗病性鉴定 . 1 4.1 室内鉴定 . 1 4.2 田间鉴定 . 2 4.3

2、 病情级别与标准 . 2 4.4 抗性级别判定 . 3 DB61/T 1082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阳、马青、宗兆锋、赵新贝。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电话:029-87082710 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 邮编:712100 DB61/T 10822017 1 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术语和定义、

3、病原物制备、 抗病性评价标准及鉴定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番茄生产品种、新育成品种、区域试验品种、亲本及中间材料的灰霉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番茄灰霉病 Tomato grey mould 由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Pers侵染引起的番茄真菌性病害。植株的叶片、花、果实和茎均可受害。叶片发病,形成“V”字形病斑;幼果受害先危害残留的花瓣、花托,后向果实扩展呈灰白色腐烂;茎部受害,为深褐色长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产生灰色霉层。 3 病原物 3.1 病原物来源和保存 采集灰霉病病株,从发病植株的典型病斑上分离纯化病菌,经致病

4、性测定后,4保存备用。长期保存于-80超低温冰箱中。 3.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灰霉病菌在PDA平板上黑暗培养7d产孢后,收集孢子,2%的蔗糖溶液配置孢子悬浮液(1106孢子/ml)。 4 抗病性鉴定 4.1 室内鉴定 4.1.1 苗期鉴定 选取待测番茄品种和感病对照六叶期幼苗, 进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 接种后在23、 相对湿度90%的黑暗条件下保湿24h。每份试材3次重复,每重复10株。4d后调查发病率和严重度,并按照公式(1)计算灰霉病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1) DB61/T 10822017 2 4.1.2 离体叶片鉴定 选取待测番

5、茄和感病对照六叶期植株第3片复叶,采用孢子悬浮液点滴接种,每份试材3次重复,每重复30片小叶。在小叶中心近轴处用移液器加5L孢子悬浮液,以2%蔗糖溶液作对照。将接种后的叶片置于直径9cm的培养皿内,封口膜封口。在23、相对湿度90%的黑暗条件下培养24h后进行光照培养,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3000lx。4d后记载侵染型,计算病情指数。 4.1.3 果实鉴定 取发育一致的果实,在果实对应侧面用消毒针尖扎3mm深的孔,接种5L孢子悬浮液,以灭菌蒸馏水5L作对照。每份试材3次重复,每重复5个果,每果扎2个孔。将果实置于湿度90%的器皿中保湿,20黑暗条件下保存,4d后测量病斑面积,计算病

6、斑扩展速率和相对病斑扩展速率。 4.2 田间鉴定 4.2.1 鉴定圃设置 在番茄灰霉病常发区域设置抗性鉴定圃。田间鉴定病圃的栽培条件(品种、土壤类型及施肥)须均匀一致,设立保护行。在鉴定圃中每个材料种2行,每行15株,选当地感病品种做对照,重复3次。 4.2.2 接种方法 用2%蔗糖溶液配置孢子悬浮液(1106孢子/ml)接种,接种采用喷雾法。在番茄初花期进行接种,接种前2d田间浇灌,以满足发病所需条件。选择傍晚接种,保湿24h。接种后15d、30d各调查一次;记载病株率和严重度。 4.3 病情级别与标准 4.3.1 室内苗期和田间鉴定病情级别 室内苗期和田间鉴定病情级别见表1。 表1 室内苗

7、期和田间鉴定病情级别 抗性类别 病情级别 症 状 缩写 类别 0 级 叶片无病斑 I 免疫 1 级 单叶片有病斑 3 个 HR 高抗 3 级 单叶片有病斑 4 个6 个 R 抗病 5 级 单叶片有病斑 7 个10 个 MR 中抗 7 级 单叶片有病斑 11 个20 个,部分密集成片 S 感病 9 级 单叶片有病斑密集占叶面积四分之一以上 HS 高感 4.3.2 离体叶片病情级别 离体叶片病情级别见表2。 DB61/T 10822017 3 表2 离体叶片病情级别 抗性类别 病情级别 症 状 缩写 类别 0 级 叶片无病斑 I 免疫 1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以下 HR 高抗 3 级

8、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6%15% R 抗病 5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6%25% MR 中抗 7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26%50% S 感病 9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50%以上 HS 高感 4.3.3 离体果实病情级别 离体果实病情级别见表3。 表3 离体果实病情级别 抗性类别 病情级别 症 状 缩写 类别 0 级 无病斑 I 免疫 1 级 病斑直径小于 1cm HR 高抗 3 级 病斑直径 1cm2cm R 抗病 5 级 病斑直径 2cm3cm MR 中抗 7 级 病斑直径 3cm4cm S 感病 9 级 病斑直径大于 5cm HS 高感 4.4 抗性级别判定 4.

9、4.1 有效性判别 对照感病品种的抗性级别达到7级9级,该批次鉴定有效。 4.4.2 抗性评价 4.4.2.1 在连续 3 次鉴定的结果中, 如有 2 次的抗性类别是一致的, 则此抗性类别作为最终鉴定结论。 4.4.2.2 达到免疫-高抗的鉴定品种, 当两次抗性类别不一致时, 以记载的被确认的最高病情级别所对应的抗性类别为准。 4.4.2.3 同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一次为 5 级,另一次在 5 级以下或 5 级以上且相差 1 个等级,取抗性级别数值较大的鉴定结果;如果两次抗性级别相差 2 个级别以上(包括 2 个级别)的,则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 4.4.2.4 同一鉴定品种的抗性级别一年在 5 以上,另一年在 5 以下的,则需要做第三次抗性鉴定,按本标准 4.4.2.14.4.2.3 规则重新划分抗性类别。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