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井下抽放泵站扩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井下抽放泵站位于轨道下山与行人下山之间,西临五车场,东临下部车场。该处为半煤岩平巷,从轨道下山交岔口开始至抽放泵站内13m范围内为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支护断面为2600mm〔梁〕×2400mm〔腿〕;从13m处至28m处为U型棚半圆拱支护,支护断面为4000mm〔宽〕×3200mm〔高〕;行人下山交岔口至抽放泵站内7m范围内为工字钢棚支护,其中包涵两道风门。因两边交岔口处失修严重,工字钢棚断面偏小,满足不了以后生产必需要,因此对该段进行扩修,改换为U型棚支护,靠近轨道下山侧开口处三角地段采纳U型棚+工字钢梁支护,最后对整个巷道进行喷浆,总工程量为35m。为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附图1:施工地点示意图
二、支护形式和规格尺寸
〔一〕抽放泵站两边通道〔工字钢棚改换为U型棚段〕。
制定断面为:3500mm〔宽〕×3000mm〔高〕。
支护形式:采纳U29型钢棚支护,为半圆拱断面。
架棚巷道参数要求:
1、巷道净高:3000mm,净宽:3500mm,下净宽:3900mm。
2、棚距:靠近轨道下山侧开口施工时棚距为500mm,施工至距巷道口6m时,施工方向右帮棚距调整为350mm、左帮仍为500mm;靠近行人下山侧施工时施工方向左帮棚距为500mm,右帮为350mm。
3、柱腿扎脚:200mm,柱窝深250mm。
4、腰线距底板高度为1250mm,中线距一帮为1750mm。
5、梁柱搭接部分为400mm,搭接处用3个U型棚卡缆,分别安设在搭接部分两端及中间,卡缆间距为80mm,上、下两个U型卡缆必必需采纳专用的限位U型卡缆。
6、金属网片用Ф6.5mm钢筋焊制而成,规格为1000mm×2000mm,网格为50mm×50mm或70mm×70mm,网与网搭接不少于100mm,顶板使用双层网片,帮部使用单层网片。
7、铁背板每棚14块,间距为500mm,连接板处不得重复使用铁背板。
8、连接板每棚5个,分别布置在顶梁中心,两柱腿腰线点上方100mm,腰线点下方1000mm处。
9、喷厚100mm,以覆盖U29型棚外沿为宜,喷射砼标号C20。
详见附图2:抽放泵站U型棚支护断面图
〔二〕抽放泵站〔现有U型棚段〕。
该段采纳金属网、铁背板加固。在棚间补加金属网片,把已折断的背木改换成铁背板,金属网片用Ф6.5mm钢筋焊制而成,规格为1000mm×2000mm,网格为50mm×50mm或70mm×70mm,网与网搭接不少于100mm,搭接处每隔200mm用14#铁丝捆紧绑牢,双股对角拧三圈。最后进行喷浆,喷厚100mm,以覆盖U29型棚外沿为宜,喷射砼标号C20。
〔三〕靠近轨道下山侧开口处三角地段。
该段采纳U型棚+工字钢梁支护,施工方向左侧帮部采纳锚网支护。U型棚〔棚梁顶部焊有防滑短工字钢,一侧棚腿加长〕顶部串8根工字钢梁,工字钢间距为300mm。锚网支护采纳Φ20×2000mm的高强树脂锚杆,铁托盘规格150mm×150mm×8mm。每根锚杆使用1卷MSCK2350和1卷MSZ2350树脂药卷。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
〔四〕水沟净断面为200mm×200mm,壁厚150mm,底厚100mm。水沟位于从行人下山向轨道下山方向的右帮。
三、施工材料及工具
本次施工所必需材料:Φ20×2000mm高强树脂锚杆,MSCK2350/ MSZ2350型树脂锚固剂,金属网片1000mm×2000mm( 网目:50mm×50mm或70mm×70mm),14#铁丝,喷射材料:水泥、沙子、石子,Φ×8000mm的锚索,U29型钢棚支架〔梁长4321mm、柱腿长2513mm〕,背木,铁背板,U型棚卡缆,连接板,前探梁及卡子,单体支柱等。
施工工具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序号
名称
数量
1
喷浆机
1台
9
钳子
3把
2
锚杆钻机
1台
10
大锤
1把
3
矿用锚索张拉机具
1台
11
剁斧
1把
4
风动扳手
1台
12
手镐
4把
5
铁锨
8把
13
扳子
4把
6
钢筋钳
2个
14
坡度规
1个
7
专用钎子
2根
15
扭矩扳手
1把
8
风镐
4个
16
锚杆拉力计
1台
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1、施工采纳手镐、风镐进行扩顶、帮。
2、施工顺序:先施工轨道下山侧工字钢棚段,从巷道内U型棚与工字钢棚交界处开始向轨道下山方向施工,然后施工中间现有U型棚段,最后再施工靠近行人下山侧的工字钢棚。
3、施工前首先对抽放泵站口进行加固。加固采纳锚索梁,锚索梁打在抽放泵站口轨道下山上下2m范围内,共计两根,分别打在巷道口上下肩窝处。锚索梁为2400mm的工字钢加工而成,锚索眼距为2000mm。
π型梁,靠近两帮200mm的位置分别打一排,一梁三柱,确认顶板安全的状况下,然后进行扩修。
5、施工高处时使用钢管平台。钢管平台搭设方法:用40T刮板链将4根2寸钢管平行吊挂于U型钢棚支架上,链条用刮板链卡连接,并用螺丝上紧,在钢管上铺设木板搭设而成,钢管两端必必需设防脱耳环。木板厚度为50mm、宽度不小于200mm、长度比两钢管间间距长600mm,木板伸出钢管两侧各300mm,木板与钢管间必必需用铁丝连接牢固,不得出现木板滑动现象。
6、先拆掉旧工字钢棚,每次只准拆一棚。挑够顶梁规格后将金属网片及铁背板用铁丝捆扎好后上顶梁,采纳前探梁对顶梁进行临时支护;然后扩两帮,扩够柱腿规格后栽柱腿,拱梁与柱腿依据中腰线找正,按规定值搭接后用风动扳手上U型棚卡缆。
7、临时支护采纳前探梁〔开始施工无法使用前探梁时,使用单体柱支撑棚梁进行临时支护〕:前探梁为三道长度为3000mmπ型钢梁,布置在巷道拱顶及两侧,每道钢梁用两个专用卡子固定在拱梁上。旧棚拆掉、扩够拱顶规格后,及时前移前探梁。
详见附图3:前探梁平、剖面示意图。
8、当施工至沿施工方向的右帮与轨道下山交接时,架设一棚特别棚并在轨道下山交岔口棚棚梁肩窝处安装工字钢横梁,然后在特别棚与工字钢梁顶部串8根工字钢梁,串梁时将顶部背上金属网片,最后对施工方向左帮打锚杆支护。
打注锚杆工艺为:先定出锚杆眼位,安好锚杆钻机〔操作锚杆钻机严格按照锚杆钻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锚杆孔垂直岩体表面。第一个锚杆孔打好后,将孔内积水及岩粉吹干净,把1卷MSCK2350和1卷MSZ2350锚固剂送入孔中,再将高强锚杆推入锚杆孔,然后在锚杆机上上好高强锚杆套头〔Φ32mm〕,用锚杆机将高强锚杆顶入孔内,当高强锚杆剩余600~800mm时,旋转锚杆机约10~25s,1min后,再用锚杆机拧紧螺帽给锚杆施加一定预紧力,使铁托盘紧贴岩面,扭矩达到150N·m,然后照此法将其余锚杆安装好。
9、该段施工结束后对原有U型棚补加金属网片、背铁背板强化支护。
10、依据扩修靠近轨道下山侧工字钢棚的方法同样扩修临近行人下山侧的工字钢棚,施工该段前必必需与通风队协调好将两道风门拆掉。
11、喷浆。喷浆时按照先墙后拱、墙部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枪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约为1m~1.2m。混合料应随拌随用,拌好的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喷射前先清洗岩面,进行初喷。作业人员必必需配戴防尘口罩。喷射砼的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发现砼的表面干燥、松散、下坠、滑移或开裂时,应及时清除补喷,终凝两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必需要复喷时必必需洒水冲洗岩面后才能复喷。
喷射砼标号C20,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沙子:石子=1:2:2〔9袋水泥、半车沙子、半车米石〕,水泥采纳425#一般硅酸盐水泥,黄砂采纳中粗砂,碎石必必需坚硬耐久,粒径5~10mm。
五、运输方式及运输路线
运输方式:人工搬运施工材料至施工地点,煤和矸石采纳刮板输送机运至轨道下山口,然后装入矿车运走。
运支护材料路线:
地面→副井→-300m运输大巷→轨道下山→抽放泵站口→施工地点
出矸石〔煤〕路线:
施工地点→抽放泵站口→轨道下山→-300m运输大巷→副井→地面
六、施工质量标准
1.架棚〔U型棚〕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标准规定
1
巷道尺寸
巷道净宽
中线至一帮同意误差范围为0~+50mm
巷道净高
巷道净高同意误差范围为0~+150mm
棚腿下扎
棚腿1米处下扎同意偏差±20%
2
架棚质量
水平巷道前倾后仰
棚腿1米垂线处偏差值≤17mm
拉杆位置数量
拉杆必必需齐全
拉杆螺丝必必需上紧,用扳手不能拧动
拉杆必必需成一直线,连续五根拉杆位置偏差值不大于100mm
铁背板位置数量
铁背板必必需齐全
铁背板间距同意偏差值为-50~+50mm
铁背板必必需背紧背牢
铁背板必必需背成一直线,连续5根背板位置偏差不大于100mm
柱窝深度
不得小于制定值30mm
棚梁扭斜
扭斜≤80mm
支架间距
同意误差范围为-50~+50mm
其它要求
梁腿搭接同意偏差为-30mm
耳间隙≤10mm
卡缆必必需成线,连续5个卡缆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
3
铺网质量
铺网搭接
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帮网片距底板距离不超过300mm
连网质量
必必需使用规定铁丝〔14#铁丝〕连接
连网铁丝间距不得大于200mm
2、锚杆支护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标准规定
锚杆质量
锚杆安装
不同意使用双托盘和双螺母
由于锚杆报废造成外露长的锚杆必必需锯掉,保证外露不大于50mm
锚杆不同意少螺丝、少托盘,托盘不同意反上,使用措施规定的锚杆托盘
锚杆锚固力
施工现场必必需有锚固力测试工具,且能正常使用
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00kN
锚杆扭矩力
施工现场必必需有扭矩扳手,且能正常使用
锚杆外露
锚杆外露长度不小于20mm,不大于50mm
锚杆角度
锚杆必必需垂直于巷道轮廓线,同意误差范围为±15°
锚杆间排距
锚杆间排距同意误差范围为-100~+100mm
锚杆布置
两帮最下端一根锚杆距底板距离不超过300mm
3.文明生产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及标准
1
物料、工具分类码放整齐(两端齐),标志牌整洁齐全,吊挂成直线。
2
责任区无积水〔5m长,0.1m深〕、淤泥、无杂物、无浮煤〔碴〕,巷道底板衬平;巷道及巷帮无积尘,防尘设施齐全,使用正常。
3
各种管线、电缆按规程要求吊挂整齐、整洁不漏风、不漏水。
4
机电设备清洁、完好、安装符合规定;安全设施齐全可靠。
5
拆掉材料及杂物必必需及时清理。
6
每种材料旁必必需有标志牌,标志牌必必需统一,巷道内的所有牌板必必需吊挂整齐,放置在一起的牌板必必需保证上沿齐,且牌板上不同意有浮尘。
7
所有分层码放的材料,必必需保证一头齐、外侧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