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34187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导管、线槽敷设及配线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 一施工质量事前监理控制 1.材料进场应批查验合格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2.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内壁平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3.按制造厂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4.安装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工和电气调试人员等,应按有关要求持证上岗。 5.安装和调试用各类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使用时在有效期内。 6.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

2、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除入混凝土中的非镀锌钢导管内外壁均做防腐处理外,其他场所的非镀锌钢导管内外壁均做防腐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配管; 2室外直埋导管的路径,槽深度、宽度及垫层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埋设导管; 3现浇混凝土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 4现浇混凝土墙体内的钢筋网片绑扎完成,门、窗等位置已放线,经检查确认,才能在墙体内配管; 5隐蔽工程的接线盒和导管在隐蔽前检查合格,才能隐蔽; 6在梁、板、柱等部位明配管的导管套管、埋件、支架等检查合格,才能配管; 7吊顶上的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先放样,且与土建及各专业施工单位商定,才能在

3、吊顶内配管; 8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或壁纸等基本完成,才能敷设线槽、槽板。 二施工质量事中监理控制 1.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 1一般规定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连接处均应密封。 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必须穿过时,应采纳保护措施。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痕,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

4、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2) 当管线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没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当电线保护管遇以下状况之一时,中间应敷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1) 管长度每超过30米,无弯曲。 2) 管长度每超过20米,有一个弯曲。 3) 管长度每超过15米,有两个弯曲。 4) 管长度每超过8米,有三个弯曲。 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碰到以下状况之一时,应敷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 1) 管内导线截面积为502及以下,长

5、度每超过30米。 2) 管内导线截面积为70902,长度每超过20米。 3) 管内导线截面积为1202402,长度每超过18米。 ,全长的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必须与保护电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2钢管敷设 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电线保护管,应采纳厚壁钢管或防液型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干燥场所的电线保护管,应采纳薄壁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 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没于混凝土时,钢管外壁可以不作防腐处理;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层沥青;采纳镀锌钢管时,锌

6、层剥落防腐漆。制定有特别要求时,应按制定规定进行防腐处理。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平滑。 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采纳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平滑、无缺损。 2) 采纳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纳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纳紧定螺钉连接,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 3)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采纳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纳熔焊连接。 4) 钢管连接处的管内 表面应平整、平滑。 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

7、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纳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和暗配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纳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 2) 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管道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 3) 当钢管与设备间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 4) 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

8、合以下要求: 1) 当黑色钢管采纳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或采纳专用接地卡跨接。 2) 镀锌钢管或可挠度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纳专用接地卡跨接,不应采纳熔焊连接。 安装电气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有关要求;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 3金属软管敷设 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纳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米。 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别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纳带有非

9、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 金属软管不应退胶、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纳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合格。 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 2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米,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300。 3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未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米处。 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 4塑料管敷设 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米的连接阻燃标记和

10、制造厂标。 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柔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平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纳插入法连接;连接处接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管与管之间采纳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2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 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应按制定规定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纳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硬塑料管,在露出地面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纳保护措施。 塑料管直埋于现浇混

11、凝土内,在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纳防止塑料管发生机械损伤的措施。 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的煨弯制作,均应在原材料规定的同意环境温度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15。 塑料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纳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 明配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子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 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间距米 表1 敷设方式 管内径 20及以下 2540 50及以上 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 11敷设半硬塑料管或波纹管宜减少弯曲,当直线段长度超过15米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增设接线盒

12、 2.电线、电缆导管和线槽敷线 1一般规定 配线所采纳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制定规定。当制定无规按时,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 表2 敷设方式 线芯最小截面mm2 铜芯软线 铜线 铝线 敷设在室内绝缘支持件上的裸导线 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Lm L2 室内 室外 2L6 6L12 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 槽板内敷设的绝缘导线 塑料护套线明敷 配线的布置应符合制定的规定。当制定无规按时,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的要求;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的要求;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的要求。 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表3 敷设方式 最小距离mm 水平敷设的垂直距离 距阳台、平台、屋顶 2500 距下方窗户上口 300 距上方窗户下口 800 垂直敷设时至阳台窗户的水平距离 750 导线至墙壁和构架的距离挑檐下除外 50 室内、室外绝缘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表4 固定点间距 导线最小间距mm 室内配线 室外配线 35 100 50 100 70 100 100 15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