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学校园规划分析,以湘潭大学新规划为例,制作人:,学号:,班级:,1,目录,湘潭大学新规划,学校概况,区位分析,校园规划理念,总平面布局,新规划重点,功能结构和道路交通分析,景观绿化,2,学校概况,湘潭大学校园环境优雅、山水交融、花木繁茂、碧草如茵、设施齐备,是一所园林化、人性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学。校园占地面积32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校区简介,湘潭大学校区集中一片,主要包括南苑、琴湖、金瀚林、北苑、北
2、青,囊括泉山、慧山、秀山、画眉潭、雅园、沁园、泽园等。,3,区位分析,湘潭大学距离湘潭新火车站仅15分钟的车程。随着长株潭(即长沙、株洲、湘潭)一体化的迅速推进,处于长株潭“金三角”中心交汇核心地带的湘潭大学,具有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4,校园规划理念,湘潭大学是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新校园规划以“,山水校园”,为规划理念,其结构可概括为“,二环一带,一核多组,校城相融”,。,5,总平面布局,总体体布局为“显山露水,突出核心”三山”(秀山、泉山、慧山)、“二湖”(画眉潭、琴湖),新规划重点,对南校门、东校门及琴湖、兴湘学院三个区域进行了详细规划,6,新规划重点之东校门,东校门及
3、琴湖地区环境设计以音乐为主题,利用其类似小提琴的形状设计水面,将水体引至东校门入口处。东校门主干道以东坡村的道路为基础东延而成,道路南侧利用地形营造阶梯状的草坡看台,曲线型的台阶如同音乐的五线谱。草坡南侧设湖心岛,布置亲水表演广场,7,新规划重点之南校门,南校门地区环境设计以山水与人文为主题。将南校门设置在靠近北二环路处,保留现有校门,设计校史广场,保留修整现校门西侧山体形成文化山,拓展校门东侧水塘形成延伸至新校门的带状水系,并将第一田径场改造为文化广场,北侧建综合办公楼。,8,新规划重点之兴湘学院,兴湘学院规划用地位于南校门西侧,包括兴湘学院现有教学生活用地与新征的蓄电池厂用地,新建建筑以,
4、教学用房,为主。将湘大内环线西侧道路向南延伸,沟通兴湘学院各主要功能区,形成兴湘学院的主干道。规划兴湘学院远期主入口位于二环线上,近期入口布置于北侧。,9,功能结构分析,学生公寓,学校食堂,10,功能结构分析,分区型布局。生活区与教学区各自独立,避免了相互间的干扰。尽量缩短生活区与教学区的流线,加强对外交通联系、打造校园生态绿带、一个公共核心、多个教研组团、后勤社会化发展,11,道路交通分析,道路交通实现,双环五射,,,人车分行,。保证地面行人的绝对安全,同时也减少了噪音和空气的污染。让校园变成一个绿地公园步行街。校园交通以外环路和内环道为主要通道。,12,绿化景观结构,以校园中心文化广场为核
5、心,“三山”(秀山、泉山、慧山)、“三园”(静园、泽园、沁园)、“三泉”(图书馆前坪的七彩喷泉、泽园的涌泉、沁园的叠泉)等景点为主体,“二湖”(画眉潭、琴岛生态公园)等水体为纽带的校园绿化系统,13,景观分析,优美的园林景观不仅主要教学区,更深入了学生们的生活区。从总平面中可以明显看出,主要水体周围的景观渗透到了校园各个角落。景观深入组团内部,景观小品渗透进宿舍组团,又在教学区的院景加入休息设施,使校园的园林生态景观真正和人产生互动,形成真正的场所精神。,14,15,湘潭大学规划总结,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尊重历史,塑造特色;,以人为本,和谐统一;,立足现状,着眼未来。,16,在校园规划建设中,着力打破旧有思想的束缚,充分发挥公共设施的作用。,在尊重历史,注重校园文化沉淀的基础上,着力营造富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校园文化,特别是突出湖湘文化、伟人故里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学校历史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将其融入到校园规划设计的主题与立意中,通过景观要素的搭配与组合,塑造湘大特有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校园景观。,17,校园风光,18,The end,谢谢观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