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33620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包装印刷软包装干式复合工艺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干式复合工艺概述第一章、复合概论一、复合的概念1、复合的概念:就是使用特定的设备,借助各种胶粘物质,使二层或二层以上的薄膜或其它基材均匀粘合在一起的工艺方法。2、复合的目的:就是合理组合各种基材,综合其优点,从而达到包装的要求。单一的薄膜,具有各自的特性,但很难同时具有包装所需的全部特性,如印刷性能、热封性能、机械强度、阻气性能、阻湿性能、阻光性能、耐高温性能、耐低温性能、耐介质性能(如酸、辣、油、盐、酒等)、透明度、柔软度、挺度等等。二、复合的种类1、干式复合:就是在基材表面涂布一层溶剂型胶粘剂,经过烘道除去溶剂而干燥,然后与另一基材经过热辊压合成膜的复合方式。2、湿式复合:就是在基材表面涂

2、布一层水溶性胶粘剂,然后与另一基材经过热辊压合成膜,再经过烘道干燥的复合方式。湿式复合一般要求其中一种基材具有较强的透过性能,如纸,以便水分能在复合后渗透挥发。3、挤出复合:就是用挤出机将聚乙烯树脂或其它树脂加热熔融、经过模唇流出形成片状薄膜后立即与另一种或二种基材经过冷却辊压合成膜的复合方式。4、蜡式复合:就是以卫生级微晶石蜡作胶粘剂,将石蜡在加热槽中熔融后均匀涂布在基材上,然后与另一基材经过压辊压合成膜的复合方式。5、无溶剂复合:就是将经加热后粘度变小的非溶剂型胶粘剂涂布在基材上,然后与另一基材经过热辊压合成膜的复合方式。6、热熔复合:就是将聚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石

3、蜡放在一起加热熔融后均匀涂布在基材上,然后与另一基材经过压辊压合成膜的复合方式。7、多层共挤复合:就是将多种不同性能的树脂经过多台挤出机共挤进入模具复合成膜的复合方式。第二章、干式复合一、干式复合定义把液态黏合剂涂布到一层薄膜上(第一基材),经过烘箱使黏合剂中的溶剂蒸发后成固态”干”的状态,再与另一层薄膜(第二基材)经热压贴合成复合薄膜的工艺。二、干式复合特点1、对基材的实用性广。可用于各种塑料薄膜、铝箔、镀铝薄膜以及纸张的复合。2、复合PE材料时,无氧化臭味,热合性更好。3、比挤出复合剥离强度高、薄膜品整、刚性好。4、适用于多品种、少数量的产品复合,基材与黏合剂更换方便。5、生产效率高。复合

4、最高速度可达250m/min左右,一般为130-150m/min,加工宽度为4-14mm。6、使用聚氨酯黏合剂,其粘合强度达,并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可用作耐高温蒸煮袋等。7、复合操作简单,只要干燥温度和张力控制适当,就可顺利生产。三、干式复合缺点1、有残留溶剂在制品中,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等的危险。2、黏合剂与涂布性能难掌握。3、对基材的厚度均匀性及荡边要求高。4、黏合剂用量大,能源消耗大,其生产成本高。5、当前仍以溶剂型聚氨酯黏合剂为主,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毒性。四、干式复合工艺流程第一基材放卷-潦布-烘干-复合-收卷-熟化第二基材放卷工艺及设备示意图S 5-1干法星合示意图I一第一基材;

5、2-却Th 3一胶虬 K液w 4-凹旅兼i5撩敏压辗S干燥通道;第二基材3 8加热佣强。9-椽腹压相;浙-拎却HM合薄腹第三章、胶粘剂附着力基本原理分析胶粘剂(涂料、油墨)附着力的机理人们并未完全了解,但形成了一些假设理论,并用以分析附着过程和影响附着力的因素。一、 附着力当两种物体被放在一起达到紧密的界面分子接触,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层时就生成了附着力。当胶粘剂涂布于基材上,在干燥和固化的过程中附着力就生成了。这些力的大小取决于基材表面和胶粘剂的性质。广义上讲附着力可分为二类:主价力和次价力。化学键即为主价力,具有比次价力高得多的附着力。次价力基于以氢键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在具

6、有极性基团(如羧基)的基材上更常见,而在非极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则较少。键的强度和键能强度类 型能量(千卡摩尔)实例共价键主价力15 170绝大多数有机物氢键次价力12水色散力次价力10绝大多数分子偶极力次价力5极性有机物诱导力次价力0.5非极性有机物二、附着力理论1、机械连接理论在亚微观状态下观察,基材表面是粗糙的,充满孔洞、凹陷。具有良好流动性能的液态胶粘剂流入并填满这些孔洞、凹陷,干燥固化后形成钩锚、榫接、铆合等机械连接力。基材的粗糙程度高、表面积大,附着力就大。只有当胶粘剂完全渗透到粗糙表面的不规则界面处,才对附着力有利。只要涂膜稍具流动性,就很少会产生不可释放应力。但随着涂膜粘度、刚性的

7、增加和对基材附着力的形成,就会产生大量的应力。胶粘剂在基材的凹凸处的厚度显然不同,这种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不均一的涂层会产生很大的内部应力,甚至会导致膜层的破裂。2、化学键理论在界面间产生化学键,互相反应的化学基团牢牢结合在基材和胶粘剂上。这类连结最强且耐久性最好。含反应性基团如羟基和羧基的胶粘剂倾向于和含有类似基团的基材有更强的附着力。光谱分析法可证实这一点。3、静电理论胶粘剂和基材表面都带有残余电子而形成带电双电层,这些电子的相互作用也能提高附着力。静电力主要来源于色散力和由永久偶极子引起的相互作用力(一个分子的正电区和另一个分子的负电区)。诱导偶极子之间的吸引力称为色散力或伦敦力,是范

8、德华力(分子间力)的一种。当胶粘剂分子与基材分子之间的间距超过0.5纳米(5埃)时,这些力的作用明显降低。因此保证一定压力用压辊使胶粘剂与基材紧密接触是非常重要的。4、扩散理论当胶粘剂与基材接触时,大分子的某些短链会向界面另一边进行不同程度的扩散。即链段穿过界面后相互扩散形成交错网状结构。由于长链性质不同及扩散系数较低,非相似聚合物一般不相容。完整的大分子穿过界面互相扩散是不可能的。实验表明,局部链段扩散很容易发生,并在界面产生10 - 10埃的扩散界面层。H:精品资料建筑精品网原稿ok(删除公文)建筑精品网5三、附着力形成机理1、机理描述当不相似的两种材料密切接触时,在空气中的两个自由表面消

9、失,形成新的界面。界面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了涂料和底材之间成键的强度,这种相互作用的程度基本由一相被另一相的润湿性决定,使用液体涂料时,液相的流动性也有很大帮助,因此润湿可被看作涂料和底材的密切接触。为了保持涂层与底材的附着力,除了保证初步的润湿外,在涂膜形成后的完全润湿和固化后仍保持键合情况不变是很重要的。成膜方式(a) 、冷却到熔融温度(玻璃化温度Tg)以下(b) 、化学交联反应(c) 、溶剂和稀释剂的挥发(d) 、粘结料在干燥时也有交联能力。因此涂料对底材的润湿是形成附着键的关键。2、界面现象附着力形成机理的前提是液体涂料在固体基材上产生有效润湿。涂料在液态时的表面张力以及基材和固态涂膜的表面能是影响界面连接强度和附着力形成的重要参数。液体的表面张力数值低于固体的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数值时,液体才能在该固体上有效润湿,才可能充分铺展。二者数值差越大,润湿、铺展的程度越好。1) 润湿润湿过程就是相界面上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流体所取代的过程。衡量润湿程度的参数是接触角。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