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应对措施.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33607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应对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应对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难点和应对措施 化工建设项目作为一种特别的建筑施工项目,既有建筑行业高风险特点,又有施工种类繁多且面广的特点。其中土建施工阶段作为化工建设项目的基础阶段,存在着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等危险、危害因素,而承当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的主要力量是一些比较小的施工分包队伍,很多队伍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够,以大量的外来农民工和临时工为主力,这些都导致施工队伍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且对作业环境陌生,造成该阶段现场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危险、危害随时可能发生。如何实现土建施工安全,保护劳作工人的生命安全,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危害因素,保证安全施工,成为化工建设项目总承包单位应尽快解决的难题之一。    一、分析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阶段伤亡事故的主要情形   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中的事故类别很多,经过统计分析,“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是其伤亡事故发生的五大类别,这也被称为建筑行业的“五大伤害〞。可见,要消除和减少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中的伤亡事故,就要从治理和遏制这五大伤害入手。   1.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可分为3大类,即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和独立悬空作业。发生该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工人个人违章行为,高空作业不系挂安全带,不正确使用安全帽等防护用品;高空临边或洞口防护措施不规范,如高处作业平台无护栏,洞口无盖板或者盖板牢固度不够;脚手架未按照方案进行搭设,如相邻立杆的接头在同一水平面内;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不全,如架体作业平台跳板未满铺,未绑扎;非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超范围作业等。   2.触电事故。   施工机械漏电造成事故,占此类事故总数的第一位;电缆电线绝缘老化、破损及乱接线造成漏电,占此类事故第二位;此外还有外电高压线防护措施不规范导致事故等。发生该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机械要在多个施工点使用,不断移动,土建施工环境条件差,带水作业多,如果保养不好容易漏电;其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没有严格依据临电方案执行也是发生该类事故的主要原因。   3.物体打击事故。   主要有基坑边缘堆物不符合要求,如砖、石滚落基坑内造成基坑内作业人员受到伤害;脚手架高处架体上堆放脚手管、扣件或施工材料,坠落打伤下方施工人员;上层平台的临边防护不规范导致施工材料从洞口坠落造成伤害;施工人员将施工废料或拆掉的材料随手从高处扔下造成伤害,如脚手架拆掉时将扣件从高处直接扔下打伤地面施工人员;立体交叉作业没有设置安全隔离层;起重吊装绑扎材料不合规范,导致材料散落砸伤人员等。   4.机械伤害事故。   违章作业,是该类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机械设备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或者保险装置是该类事故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如机械外露转动部分没有防护罩导致绞缠伤害,圆盘锯没有防护罩导致剪切伤害,塔吊限位装置不齐全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5.坍塌事故。近年来坍塌事故在建筑行业的伤害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包括基坑开挖的土方坍塌,模板坍塌,脚手架坍塌等。其中土方坍塌占此类事故总数的第一位,主要原因是基坑放坡度不够,或者支护措施不规范。关于脚手架坍塌,没有严格按照计算方案搭设脚手架是其主要原因。    二、分析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阶段安全管理难点   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阶段有着建筑施工的共性特点,即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任何一种形式、CONSTRUCTION SAFETY建筑安全2009年第5期安全管理功能的建筑物一旦选定地址后便不再发生变化,只有生产人员围绕着它进行生产活动,随着施工种类的变更,人员也在不断的进行变更;其次是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和体力劳作繁重,会导致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下降。  除此以外,由于化工建设项目多在偏远地区,在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阶段,还面临着作业环境差,且作业条件变化大、规则性差等特点,不安全因素多且无规律,容易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还有,化工建设项目土建阶段多为小施工队伍分包,队伍中绝大多数人员是农民工和临时工,队伍素养参差不齐,个人违章行为居高不下,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局面非常被动。    三、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从化工建设项目土建施工阶段主要伤亡事故类型及其成因来看,结合其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不难发现:人员素养不高,误判断和误操作、违章行为偏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机具设备故障,防护措施不齐全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另一主要原因;工作环境的恶劣,施工布局不合理和管理力度及水平的缺失是导致事故的第三个原因。   因此,要想不发生事故,或者尽最大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就必须针对事故发生的几个要素,采用有效控制措施,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一种方法称之为“心理调适法〞,此种方法要求在日常的班前会教育或者专项教育中,不仅要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和安全意识,还要引导施工人员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稳定平常心态,减少误熟悉和误操作的情形发生。 “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质的转变。   最后,项目部制定的各类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合理有效的管理控制是降低个人误操作和违章作业的直接手段。    2.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首先要做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当人为操作失误或者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能自动发现隐患并将其消除。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施工机具时必须认真分析,选择一套“人-机-环境〞系统合理制定的机具设备将大大降低施工中的伤害风险。   其次,强化现场设备检查工作,对部分缺少或者损坏安全防护装置的机具设备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合理的安全装置能杜绝或者减少机械设备在正常工作时或故障状态下,甚至在误操作状态下发生的人身伤害及设备损毁事故,能直接对操和设备进行安全保护。   第三,强化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控制机具设备的最终因素是人,某些机具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通过及时且有效的管理进行改善和消除。机具设备的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机具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和使用,以及修理保养,合理的管理能强化设备安全运行周期,减少事故发生。    3.改善作业环境。    自然环境非人力所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自然环境对施工作业造成的恶劣影响。如,夏季防暑降温措施,冬季取暖措施,雨季防坍塌措施,风雪天气的防滑措施。   其次,合理布局施工平面图,将现场办公区、辅助作业区、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合理设置,并坚持安全距离,设置隔离措施,进行封闭管理,可以避免人员误入危险区域,杜绝危险区域对其他区域的危害影响。   再则,依据施工特点,在不同阶段对危险部位设置有针对性的安全警示标志,能增加施工作业人员的警觉心态,大幅度减少伤害事故发生。如楼梯口、临边洞口、施工用电设施、施工机具、基坑边缘等。    4.安全施工的科学管理。    不管是控制人、物,还是改善环境,都需要一个组织有效的科学管理行为。严格的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施工人员素养提升,对消除机具设备隐患和改善环境都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作为安全管理的专职人员,要不断总结管理经验,并将之升华汲取,认真落实安全领域内的各类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和企业制度,才能使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总之,安全关系到每个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安全是高于一切的。只有每个人把安全作为自身的切身利益,才是提升整个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工程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