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33595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X 页数:266 大小:1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6页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B.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某些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D.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所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答案】 C 2、在进行“物质的跨膜运输”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扩散作用”,用国外某版本生物教材上的有关扩散作用的“迷你实验”替换了该校所用教科书上的实验,在本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教师的做法( )。 A.不合理,只能使用该校指定教材 B.不合理,我国教材更适用于我国的教育 C.合理,教师可使用多个版本教材进行备课 D.合理,国外教材内容优于该校指定教材 【答案】 C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生物代谢旺盛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 C.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其中的氧来自羧基 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 D 4、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遵循一定的依据。下列所述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需要相符的教学目标 B.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 C.对于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具体内容标准的教材章节,不设计教学目标 D.研读课程文件与教科书.确定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答案】 C 5、水稻患“恶苗病”后,会出现疯长,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结实率降低。引起此现象的物质是( )。 A.乙烯 B.赤霉素 C.生长素 D.细胞分裂素 【答案】 B 6、教师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解答,先错后纠,教学技能( )。 A.演示 B.组织 C.强化 D.讲解 【答案】 C 7、下列可以看做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答案】 D 8、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演示自制的细胞分裂动感模型说明了直观教具在教学中的哪个作用?() A.设置悬念 B.巩固旧知识 C.突破难点 D.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答案】 C 9、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功能包含(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C 10、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0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 D.遗传病是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 【答案】 C 12、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 A 13、不同表现型的肉牛生育出相同基因型的小牛,可以通过哪种途径?( ) A.人工授精 B.细胞培养 C.胚胎分割移植 D.显微注射技术 【答案】 C 14、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中不包括( )。 A.教师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帮助者 B.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C.学生要克服依赖别人的心理 D.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答案】 C 15、下列四种生物中,哪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答案】 B 16、在学习了“群落的结构”一节后,教师应同学的要求,让学生分组调查学校草坪、植物园湖边、小区花园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并要求学生上网查阅当地物种分布情况。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没有用到的课程资源是( )。 A.社区课程资源 B.家庭课程资源 C.学校课程资源 D.媒体课程资源 【答案】 B 17、糖尿病形成,除了胰岛素分泌异常以外,还和以下几个器官的异常有关?( ) A.脾脏 B.肝脏 C.肾脏 D.心脏 【答案】 C 18、下列各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乳酸 B.H2O、Na+ C.C6H12O6 D.血红蛋白、胃蛋白酶 【答案】 D 19、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20、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是( )。 A.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能携带、储存遗传信息,因而成为少数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B.磷脂、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脂质成分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都有膜结构 D.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不运动的,所需或产生的物质均通过细胞质基质运输 【答案】 B 2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为镰刀型,镰刀型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该病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B.该病患者多肽链上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 C.该病不会传给下一代 D.该病患者红细胞为镰刀状,易破裂 【答案】 C 2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  )。 A.酶、氨基酸、抗体 B.胰岛素、抗体、ADH C.雄性激素、载体、酶 D.受体、雄性激素 【答案】 B 23、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 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D.顶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 【答案】 C 24、关于错觉,正确的说法包括( ) 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B.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 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消除的 D.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答案】 A 2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不包括( )。 A.演示强化 B.语言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答案】 A 26、已知某个体基因型为AaBb,据此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个体只有一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也是AaBb B.如果该个体有两个亲本.其基因型肯定分别是aabb和AABB 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肯定是4种.各占25% D.该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肯定存在着aabb基因型个体 【答案】 A 27、一个色盲女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色觉正常的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 A.精子;卵子;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子 C.卵子;精子;不确定 D.卵子;不确定;精子 【答案】 B 2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种植物激素协调控制植物生长发育 B.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 C.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 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 【答案】 C 29、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这种理论主张的学习方式是(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意义学习 D.多元学习 【答案】 A 30、下列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 )。 A.维生素 B.胆固醇 C.磷脂 D.维生素 【答案】 B 31、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 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 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 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 【答案】 B 3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促进浆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答案】 D 33、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包括( )。多选 A.复诵 B.无意识记 C.组织 D.机械加工 【答案】 A 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答案】 C 35、下列选项中,内分泌腺与激素名称及化学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脂质 B.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 C.卵巢—促性腺激素—蛋白质 D.胰岛A细胞—胰岛素—多肽 【答案】 B 36、在人和植物体内都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A 37、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答案】 A 38、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答案】 C 39、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 B 40、下列选项中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生命活动的是( )。 A.胆汁在肠道中乳化脂肪 B.光反应中ATP与ADP的动态平衡 C.寒冷时动物体内细胞代谢速率提高 D.血液中HCO;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答案】 C 41、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取了较多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最新的生物科学研究成果,这符合教材内容选择要(  )的思想。 A.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 B.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C.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 D.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C 42、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 ) 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 B.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 C.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 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 【答案】 B 4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间常利用酵母菌将豆腐制作成腐乳 B.需借助胚胎移植技术才能获得克隆牛 C.生产香蕉脱毒苗的原理是基因工程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不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答案】 B 44、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包括( ) A.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B.从分化动作向整体动作发展 C.从随意动作向不随意动作发展 D.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答案】 A 45、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C 46、“认同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关系”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B.该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C.该目标是能力目标 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答案】 D 47、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 C.三种植物都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 B 4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C 49、“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哪一方面的生物学课程目标?( ) A.知识方面的目标 B.能力方面的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D.方法方面的目标 【答案】 C 50、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答案】 C 51、在进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课程理念中的( )。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答案】 C 52、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TP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2的大量消耗 B.ATP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一定是永无休止的 D.ATP与ADP中的“A”都是指腺苷,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 C 53、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 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 D 54、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 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 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 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答案】 B 5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B 56、下列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 )。 A.吞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骨髓瘤细胞 【答案】 D 57、氮循环更接近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是( )。 A.河流 B.农田 C.城市 D.原始森林 【答案】 D 58、2010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1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答案】 A 59、我们倡导中学生物学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找出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样的教学研究也称为行动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 A.课堂研究 B.实验研究 C.量的研究 D.质的研究 【答案】 D 60、“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常规育种分别有哪些优点 为什么 ”此类提问属于哪一种提问类型 (  ) A.理解型 B.分析型 C.评价型 D.综合型 【答案】 C 61、少年期的情绪变化特点包括容易( )。多选 A.伤感 B.孤独 C.压抑 D.烦恼 【答案】 B 6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体液-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 D 63、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都能运动 【答案】 D 64、关于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正确的说法包括( )。多选 A.听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视觉高 B.通常活动内容丰富可能导致对时间的低估 C.视觉估计时间准确度比触觉高 D.心情好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快 【答案】 A 65、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 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C 6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的单向性是因为动物的食性一般不能逆转 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 C.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供应就可以长期维持正常功能 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生物的呼吸消耗和资源利用率不高 【答案】 C 67、某脑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书看报。此病人受损的是大脑皮层的(  )。 A.运动语言中枢 B.听觉语言中枢 C.视觉语言中枢 D.感觉语言中枢 【答案】 A 68、荔枝椿象食用果树的嫩芽,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樁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樁象的卵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腹小蜂幼虫可以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荔枝椿象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C.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D.荔枝椿象种群数量会影响平腹小蜂的种群数量 【答案】 B 69、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和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 )特点。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答案】 A 70、在讲解完“种群的特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 )。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答案】 B 71、在显微镜下发现一个处于分裂后期的动物次级卵母细胞中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14对,则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体细胞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1、14、28 B.14、14、7 C.2、14、7 D.2、28、14 【答案】 D 72、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A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7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 D 7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B 75、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8% ,Aa的个体占78% , 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36%,64% B.92%,8% C.18%,82% D.57%,43% 【答案】 D 76、在自然状态下,不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  )。 A.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个体迁入迁出 【答案】 C 77、小学阶段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包括( )。多选 A.学习是主导活动 B.学习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C.逐渐转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D.学习促进儿童心理积极发展 【答案】 A 78、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适用于以下哪些生物?( ) A.①② B.③⑤ C.②③ D.①③ 【答案】 B 79、静脉注射的药物,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答案】 B 80、教师以预先设定好的、期待的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达到程度的评价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B.效标参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B 81、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0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C 82、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83、细胞内含C、H、0、N、P五种元素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催化某一特定的化学反应 D.参与光合作用 【答案】 A 84、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答案】 A 85、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取样调查法可获知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B.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中的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研究同一地点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揭示群落的种间关系 【答案】 B 86、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步骤,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 A.C3和NADP+ B.ATP和O2 C.ADP和H20 D.[H]和ATP 【答案】 D 87、研究人员将猴胚胎细胞(a)中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一雌猴的去核卵母细胞(b)中,得到重组细胞(c),经培养获得胚胎并移植到另一雌猴(d)体内进一步发育,获得克隆猴(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的细胞内的全部基因都来自a细胞,b细胞不提供基因 B.c经一系列增殖和分化形成e的过程中,细胞核起控制作用 C.d为胚胎发育提供遗传物质和其他适宜条件 D.e的形成过程中没经过受精作用,其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 B 8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个(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C 89、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 )。 A.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小,核仁不明显;在功能上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D.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答案】 B 9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 D 91、下列各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乳酸 B.H2O、Na+ C.C6H12O6 D.血红蛋白、胃蛋白酶 【答案】 D 92、在讲解“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时,教师分析了DNA能作为警方寻找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材料后,提出问题:“DNA的什么特点能让其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属于( )。 A.综合提问 B.回忆提问 C.分析提问 D.评价提问 【答案】 A 93、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不会分解细胞自身结构 B.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都离不开中心体 C.内质网合成的细胞分泌物都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并保持细胞的形态 【答案】 D 94、水和无机盐对生物体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变时,生物的抗寒能力下降 B.硼元素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故甘蔗地缺硼会严重影响其产量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出现抽搐 D.严重缺铁的人容易出现乳酸中毒 【答案】 D 95、狼体内含有a种蛋白质,兔子体内含有b种蛋白质,狼捕食了兔子之后,狼体内的蛋白质种类最可能是( )。 A.a B.a+b C.少于a D.多于a 【答案】 A 96、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 D 97、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许多重要功能。下列生物功能与细胞膜无关的是( )。 A.物质吸收和分泌 B.信息识别和传递 C.免疫 D.遗传信息的传递 【答案】 D 98、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答案】 D 99、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同伴间互助互利,及小组成员间资源共享,同伴问互相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时的以下安排不合理的是( )。 A.将学习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组 B.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组内成员间分担不同的角色 C.给每个小组布置具有相互依赖性的任务目标 D.在分发资料时,只给每个学生部分资料,让学生相互交流资料 【答案】 A 100、下列关于醋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细胞的真核生物 B.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酸 C.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 D.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B 101、高中生物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属于(  )。 A.观察实验 B.验证性实验 C.探究性实验 D.设计和制作实验 【答案】 B 102、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 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 D 103、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空间结构 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碳链的多样性 D.构成DNA的单体在不同物种中通用 【答案】 D 104、如果自然生长的生物种群增长率为0,可能出现( )。 A.种群数量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 B.种群数量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 C.种群数量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 D.种群数量接近K值 【答案】 D 105、自然水域比封闭式鱼塘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其过程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孕激素 C.促性激素 D.促肾上腺激素 【答案】 C 106、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答案】 B 10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酒精而对细胞产生伤害 B.对于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损伤根系 C.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生产酒 D.包扎伤口时,需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 【答案】 C 10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 B 109、一个32P标记的含100个碱基对的DNA双链片段,其中鸟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DNA的双链片段中含有的氢键数目是240个 B.该DNA的双链片段中含有胞嘧啶的数目是40个 C.子代DNA中含32P的单链条数与含31P的单链条数之比是1:3 D.第三次复制过程需24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 C 110、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依次是(  )。 A.①② B.④② C.②④ D.③⑤ 【答案】 C 111、在学习“种群数量的变化”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下列问题属于应用水平的是( )。 A.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B.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怎样进行控制 D.一个物种被引入新的地区后,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吗 【答案】 C 11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2n个氧原子 B.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由DNA和R基共同决定 C.细胞中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只发生在核糖体上 D.若在待测物质中添加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则该待测物质存在蛋白质 【答案】 C 1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 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 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 【答案】 C 114、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衣藻 D.草履虫 【答案】 A 11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细胞内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正常情况下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 B 116、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核酸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空间结构 C.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碳链的多样性 D.构成DNA的单体在不同物种中通用 【答案】 D 117、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需有氧条件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 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生物 【答案】 C 118、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 是怎么出现的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 (  ) A.俗语导入 B.故事导入 C.悬念导入 D.情境导入 【答案】 C 119、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 A.过度劳累 B.感冒 C.近期怀孕 D.吃含磷脂高的食物 E.情绪激动 【答案】 C 12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不包括( )。 A.演示强化 B.语言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答案】 A 121、以下育种方法未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 【答案】 B 122、在讲解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后,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这两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