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件工岗位操作规程 一、技术规定: 1、废气拉条行程不超过6105mm。 2、焦炉煤气拉条的行程吧超过4205mm5mm。 3、废气铊杆提起高度和废气盘进风盖提起高度与规定值相差不的超过5mm,其中废气铊提起度为233mm,空气铊提起高度为79mm。 4、炉柱平均曲度:中期以前小于20mm,中期以后小于30mm,任一钢柱曲度大于50mm时,应予处理。 5、炉顶横拉条任一断面直径不小于原直径的75%。 6、大弹簧的负荷:上部:投产2-3年的焦炉可按照13-1410KN坚持,晚期或炉柱状况较好的焦炉还可适当扩大,下部:投产2-3年的焦炉可按照9-1010KN坚持,以后可按10-111KN坚持,晚期
2、可适当扩大。 7、炉体伸长率:投产两年后的焦炉,炉体各伸长率一般不超过0.035%。 8、钢柱曲度的测:如相邻两次的平均值超过3mm时,要分析原因。 9、纵拉条负荷:每根拉条弹簧负荷可按18-2010KN坚持。 10、在炉温变化较大时,要进行钢柱和炉长的测量,并适当进行横拉条调节。 二、操作方法 正常操作: 1、钢柱曲度的测量: 生产期间一般采纳三线测量炉柱曲度,利用焦炉上横铁、下横铁、篦子砖等高处的固定测线拉架钢线进行测量。 三条钢线应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假设三条钢线不在同一垂直平面但平行,测出的数据必须加以矫正。 测量用钢线直径0.8mm-1.5mm为宜。 测量时钢线必须绷紧,并且不能与任何
3、障碍物相接触,不能折扣。 用钢板尺必须与炉柱垂直,测量点固定并有标识。 炉柱曲度按下式计算。 A=(a-b)+(c-a)D/E 式中A:炉柱曲度mm a:上横铁处炉柱正面与钢线距离mm b:下横铁和炉柱正面与钢线距离mm c:篦子砖出炉柱正面与钢线距离mm d:上横铁处的钢线与下横铁处的钢线距离mm e :上横铁处的钢线与篦子砖处的钢线距离mm 2弹簧: 必须使用合格弹簧,每个弹簧必须编号,试压编制换算表。 炉柱与保护板的间隙,一旦超过小弹簧顶丝的调节板限值,必须改换顶丝。 每根炉柱上部左右两侧弹簧的负荷要坚持基本一致,相差不能大于0.510KN。 弹簧垫不得变形,否则改换弹簧垫板。 弹簧负荷
4、的调节: A:测量弹簧的高度,并按换算表换算成相应的压力。 B:测量弹簧负荷时,测点一点要对准标定标识,钢板尺要与弹簧中心线平行。 C:相邻两次测量数据,相差值超过0.510KN的一定要重测。 D:每次弹簧放量不能过大,每次松量不超过0.510KN。 E:调节弹簧负荷时发现始终偏大或偏小,应及时对拉条和弹簧检查处理。 F:定期检查弹簧有无失效,一旦失效必须及时改换。 3炉柱与保护板间隙的测量: 测点:机焦侧操作走台往上约1.5米处,并明确标识。 用钢板尺测出炉柱边缘与保护板的垂直距离Dmm。 炉柱与保护板间隙 = D 炉柱厚 保护板倾斜量:A = B C 式中:A倾斜量mm B机侧或焦侧上横铁
5、处膨胀值mm C机侧或焦侧下横铁处膨胀值mm 4操作台支柱垂直偏斜量的测量: 测量时在支柱上端水平支出一线架,固定位置吊一线锤。 分别测出支柱上端、下端占垂线的距离g、h。 偏斜量的计算公式:x = g h 式中:x支柱垂直偏斜量mm g上端支柱内侧面距垂线距离mm h下端支柱内侧面距垂线距离mm 5炉体膨胀: A:炉体伸长量的测量 测量炉体伸长量的测线架与测量炉柱曲度的测线架为同一装置。 每个炉室伸长量的测点在保护板上要固定,并有显然标识。 每个炉室的伸长按下式计算: 伸长值 = 冷态测量值 本次测量值 B:焦炉膨胀时只能时正值,假设出现负值或相邻两次测量增长值在2 mm以上应查明原因,重新
6、测量。 C:焦炉伸长量,伸长率可按下式计算: 上横铁处焦炉伸长量 +上横铁处焦炉伸长量 炉体伸长量 = 2 年伸长量 炉体伸长率 = 100% 制定炉长 6焦炉炉体沉降: 焦炉炉体沉降状况,应请专业测量人每三年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后期焦炉可适当延长测量周期。 焦炉炉体沉降测点:炉端炭化室机、焦四周的焦炉基础顶析边梁侧面上共4个固定标识。 7抵抗墙: 抵抗墙垂直偏斜量的测点:机侧端中心,焦侧端。 抵抗墙垂直偏斜量的测量:从抵抗墙顶部一垂线,分别测出上、下底部抵抗墙至垂线的距离。 抵抗墙各测点,垂直偏斜量的计算方法: X = I j 式中:x抵抗墙垂直偏斜量mm i抵抗墙上部至钢线距离mm j抵
7、抗墙下部至钢线距离mm 特别操作 1改换四角链条: 在改换间隔进行,与交换机工、调火工联系好。 换前要仔细检查并确认改换的链条完好。长度符合要求,销钉、垫圈、开口销齐全,以确保一个交换内完成换链工作。 改换交换机端链条时,应在负荷的一侧进行。 改换非交换机一端链子时,要在负荷方向用手拉葫芦拉紧。 将必须要改换的松紧器放松,取下连杆和链子连接处的销钉,然后取下旧链。 将新链子放好,用销钉将链子和连接杆插好,紧好松紧口。 通知交换机正常交换。 如不能在一个交换内换完,要向煤气主任报告,以便采用必要的措施。 十三热修工岗位操作方法 一、技术规定 一修补泥料的配置:见表 二喷补有关规定 1、喷补炭化室
8、的风压0.3-0.5mpa,喷阻与墙面距离250-300mm,倾角45。 2、喷补砖煤气道风压0.05-0.1mpa,具体工作时风压应视喷补部位高度及泥浆稠度而定,严防将浆打入燃烧室内。 三蓄热室温度不高于1320。 表1: 部位 序号 项目 泥料成分 炉顶部位 1 砌小炉头 粘土泥60%,硅酸盐水泥25%,精细河砂15% 2 换消烟孔座 粘土火泥100% 3 换看火孔座 粘土火泥100% 4 炉顶灌浆 粘土火泥100% 5 上升管座严密 低温硅火泥50%,精矿粉50%,补加水玻璃1% 6 上升管根严密 低温硅火泥50%,粘土火泥50% 7 桥管接头严密 精矿粉60%,沥青40% 炭化室 8
9、砌炉头补砖 粘土火泥100% 9 喷补炉口 喷补粉100%,补加磷酸40% 10 抹补炉头 粘土火泥100%,粘土粉15%,加磷酸20-305 11 修补炉顶 粘土火泥100%,外加磷酸30% 12 抹钢柱缝炉局 粘土火泥1005 13 保护板灌浆 中温火泥100%,外加水玻璃56% 14 斜道喷浆 中温硅火泥505,粘土粉50% 15 改换灯头砖 沥青40%,硅面60% 蓄热室 16 小烟道喷浆 低温硅火泥40%,粘土泥60%,外加水玻璃15% 17 蓄热室封墙勾缝 低温硅火泥10%,粘土泥90%,外加水玻璃5-10% 18 废气盘连接处 低温硅火泥20%,粘土泥80%,外加水玻璃5-10%
10、 19 砖煤气喷浆 低温硅火泥40%,粘土泥60% 20 清扫孔主管根部严密 低温硅火泥40%,粘土泥40%,精矿粉20% 21 蓄热室单主墙端部抹补 低温硅火泥40%,粘土泥40%,水泥20% 22 废气盘保温 粘土火泥10%,石棉灰80%。水泥10% 23 修补操作台 500#水泥:沙子:石子=1:2:4 A、表中水玻璃酸为外加量。 B、喷补用磷酸浓度为40%,比重为1.26。 C、炉顶用磷酸浓度68%,比重为1.50。 D、水玻璃含量Na2O14%,计算。 E、蓄热室封墙废气盘保温用磷酸镁复合保温材料。自1992年起使用。 二、操作方法 一热修操作的一般要求 1、在修补前准备好工具,喷浆
11、机要确认各阀门、管道畅通,泥料在过滤后方可倒入喷浆机。 2、在修补时,先将损坏处的旧砖、旧泥料、石墨等清除干净,砌筑时要平整、牢固,与原有物体吻合,灰缝内灰浆要饱满。 3、在喷浆抹补时要均匀平整,一次喷抹不应过厚,损坏严重处可在一次喷补的泥料干固后进行再一次喷补。 4、操作时要节省材料,修补工作完后,喷浆机和工具要清理干净,并将现场清扫干净,并将现场清理干净,废物运到指定地点。 5、对炉体各部位变化状况的检查及修补处理结果均应留有记录。 二热修炉顶部分各项操作 1、炉口: 在结焦末期进行,关闭翻板,打开上升管盖,再打开炉盖,拆掉炉口圈和旧砖。 将炉口清扫干净,用泥浆抹平后,放好炉口砖,打一灰浆
12、放好炉口圈,与炉口砖靠近找平,使之稍低于炉顶表面。 砌完后灌浆达到砖缝饱满等将稍干后抹泥,压平、压实。 工作完毕后,盖上炉盖,关上升管盖,打开翻板。 2、改换看火孔砖 拔出归火眼圈的旧看火孔砖,放入接灰盒,将底砖清干净取出接灰盒。 将火眼圈缠上本蘸有粘土浆的石棉绳,镶入看火孔砖内。 将底砖普泥浆,砌上看火孔砖。 砌完后灌浆,灌浆时应打开看火孔检查,不要让泥浆流入立火道内,最后盖上看货孔盖。 3、密封上升管根部 用风将上升管根部清理干净,并用水湿润。 用浸透水玻璃的石棉绳塞入上升管根部,塞压紧直到不冒烟为止,在石棉绳上抹耐火泥料。 4、密封桥管承插口 先扒开旧填料,塞入蘸有水玻璃的石棉绳,用钎
13、子打严压实。 在石棉绳上留20-30mm空隙,灌入掺有精矿粉的沥青颗粒,并压平捣实。 5、翻修小炉头 拔出旧砖用风吹扫干缝,重新砌上炉头砖,灰浆要饱满。 砌体表面平整,外部表面二次勾缝,标高应低于炉体表面。 6、炉体表面灌浆 用风将砖缝内杂物吹扫干净。 灌浆过程中打开看火孔盖检查,以防泥浆漏入立火道内。 采纳间歇式灌浆。 7、修拉条钩及盖砖 拆掉拉条钩盖砖,松动拉条钩内填料。 拉条抽出后,将钩内清扫干净,用压缩空气吹扫,钩内砖缝灌浆。 拉条装入后,填入断热粉,砌上盖砖。 8、改换上升管 与修理焊工起重工配合进行,直管要事先砌上衬砖。 推焦前四小时,关上翻板,打开另一侧上升管盖,拆掉氨水管。 修
14、理人员立好吊装架,拆掉桥管,直管连接法兰螺丝,拆掉下部大砖,吊起旧直管。 将座内清扫干净,砌好大砖,按好新上升管,安装桥管,密封好法兰接头。 安装氨水管,恢复氨水供应。 密封上升管根部,关闭上升管盖,打开翻板。 9、斜道、立火道底部清扫 用特制铁钎清扫斜道口或特制气抽出立火道底部杂物。 堵塞的斜道用铁钎子捅透。 扒开蓄热室顶部,把立火道捅下的碎砖、杂物取出。 三热修炉台部分各项操作 1、炭化室炉头墙面的喷补和抹补及炉框抹补 准备好喷浆机和泥料,确认皮管无堵塞,然后接好风源。 喷补在推焦机进行,喷补前将喷处四周石墨根除,用压缩空气吹扫杂物。 按技术规定的风压、距离进行喷浆,由它向下慢慢的移动,出
15、浆均匀,按损坏严重部位要进行二次喷浆,每层的厚度不超过5mm。 损坏较严重的部位,喷完一次浆后马上进行,抹泥时将泥浆压实。 喷抹完后,应将该处铲平,并清除掉入炉前的泥料。 炉框缺料,先用风吹扫干净再进行抹补炉框,抹补时先将泥浆压实。 2、修补底砖 焦炭推出后,用耙子将炉底损坏严重部分同四周旧砖拆掉,凹陷处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将泥倒入凹陷处,然后抹平,如凹陷较深时,可放入小块砖砌平。 炉底损坏时,将旧砖拆掉砌新砖不要高于旧砖,与炉墙之间必须留有膨胀缝。 对正炉门升温30分钟后在装煤。 3、改换炉门框 确认新框无问题,将所用的新框立起,粘好石棉绳。 装煤4小时以上,关闭翻板,打开上升管盖。 摘下旧
16、炉框,扒掉炉头焦,清除保护板上杂物。 炉门组紧固好新框后,确认炉框与保护板平直,挂好硅酸铝纤维毡,将炉框缝隙抹补好。 清除硅酸铝纤维毡,对号炉门,立即进行灌浆直至浆灌满为止。 盖上升管盖,打开翻板,恢复生产。 四蓄热室部分 取下旧测温孔,将砖四周清扫干净。 将新测温孔缠好石棉绳,粘上泥浆,安好找正。 四周用泥浆密封好。 必须要换大砖时,砌筑前应四周找平,砌筑时墙面平直泥料饱满。 抹平外部保温泥料。 2、喷补砖煤气道 在下降气流进行,在上升气流应关闭煤气。 用布将喷管的丝堵,将孔板堵死,先将砖煤气道用铁钎捅透,用风吹干。 用布将喷管缠好,插入砖煤气道,并用力向下拉紧,使布把立管堵严,以防泥浆漏下
17、或进入横管。 关于串漏较重的砖煤气道,关闭阀门,打开两侧相邻砖煤气道下部丝堵,在技术规定的压力范围内,依据泥浆调度和漏火点位置调节压力状况。 浆层满后,不应过早拆掉喷浆胶管,余浆由放浆口流回,注意余浆流回量,防止浆漏失。 每喷完一次浆后,用钎子多次捅透砖煤气道,把浆压实,用玻璃板观察喷浆状况。 取下孔板堵塞物,上好丝堵,到炉顶观察上升气流的火焰燃烧状况上升气流开正加减阀门。 3、喷补斜道 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在上升气流进行,如一个交换期间不能完成好,通知公司调火人员关增长该号煤气阀。 拆掉蓄热室封墙顶部大砖,在格子砖上部插入薄板,将喷嘴对准斜道漏缝喷补。 喷补时,注意不要把泥浆喷到格子砖,斜道口及立火道内。 喷浆完毕,拿出铁板,砌好封墙,抹好保温泥料。 4、喷补小烟道 喷补小烟道蓄热室在上升气流时进行。 风压控制在0.01-0.15mpa,不要将泥浆喷到格子砖篦子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