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宣教和培训、监测与报告、预检分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特制定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1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外科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 米以上的距离的一组措施。
1. 2安全注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
注射不伤及接受者和提供者,并且保障所产生的废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要确保提供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并坚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事注射、穿刺、治疗、换药等无菌诊疗操作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1.3门急诊应配备合格、充足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相关的设施和物品,包括体温计()、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及设备等。2宣教和培训门急诊工作人员的培训: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并依据工作人员的岗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为
a)门急诊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特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基本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清洁消毒的方法和频率、医疗废物管理、多重耐药菌管理等,有疫情发生时,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及技能。
b)对门急诊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兼职人员,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医源性感染病例监测等。
培训要求
a)所有人员均应参加岗前培训。
b)在岗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c)根据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及时接受针对性培训。
培训效果评估。每次培训后,宜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或考查,形式包括现场抽问、填写考卷、现场操作等。
患者和家属、陪同人员的宣教
宜对进入门急诊的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可利用折页、宣传画、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宣传内容宜包括手卫生、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和医疗废物分类等。
3.2医源性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门急诊短时间内出现 例以上的症候群相似的医源性感染病例时,按要求及时上报并开展医源性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4预检分诊
4.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相应的预检分诊制度。
4.2门急诊应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设置预检分诊点(处),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采取针对其传播途径的相应隔离措施。
4.3发热腹泻门诊应分区挂号、候诊。
4.4设置醒目标识、告示、指引牌等,指引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至发热腹泻门诊就诊。
4. 5对无条件收治的传染病,指引患者至有条件收治的医疗机构诊疗。
人员管理
医务人员掌握标准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防控措施,有疫情发生时,应接受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
接诊患者时,应采取标准预防的措施。如怀疑其患有传染病时,应及时穿戴适宜的防护用品,并正确指导患者穿戴适宜的防护用品。疫情发生期间,应在标
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5门急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5.1手卫生
手卫生的指征应遵循的要求:
a)直接接触就诊者前,如查体。
b)清洁、无菌操作前,如穿刺、注射、配置药物等操作前。c)接触就诊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d)直接接触就诊者后。
e)进行上述操作时,如需使用手套,在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也应执行手卫生。手卫生的方法
5. 2标准预防时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
a)直接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或被其污染的物品时°b)接触黏膜、不完整的皮肤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
c)直接接触患有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患者时。d)当工作人员皮肤感染或破损时。
e)常规皮下、皮内和肌肉注射可不戴手套。
a)对患者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护理操作(如吸痰、气管插管)时。b)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喷溅时。
d)手术及麻醉等相关操作,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留置导管、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等操作时应戴外科罩。
e)近距离(V 米)接触确诊或疑似患有经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应戴外科罩。f)门急诊从事预检分诊工作的人员工作期间。g)候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允许时。
a)接触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或对经飞沫传播疾病患者进行可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佩戴医用防护罩。
b)在使用医用防护罩前应进行密合性测试。
a)对患者进行吸痰、气管插管等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b)接触患有经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c)使用护目镜时应佩戴罩。
a)工作服或皮肤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暴露风险时,应穿隔离衣,如直接接触大小便失禁患者。b)对免疫抑制患者或需要实行保护性隔离的患者实施操作时,如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c)即使重复接触同一患者,不宜重复使用隔离衣。
d)离开接受隔离患者环境前、操作完毕后应尽快脱隔离衣,并执行手卫生。
a)接触疑似或确诊为埃博拉病毒病、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疾病时。b)接触新发传染病或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患者时。c)若隔离患者可能发生大面积喷溅时,如 患者。
a)X作人员应掌握个人防护用品(ppe)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b)在进行任何一项诊疗、护理操作之前,工作人员应评估人体被血液、体液或感染性物质暴露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注意使用适合个体型号的个人防护用品。c)摘除ppe时应避免污染工作服和皮肤。
5. 3安全注射
医务人员应掌握治疗和用药的指证,减少不必要的注射。注射应使用灭菌的、一次性使用的注射装置。
对患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患者实施注射时宜使用安全注射装置。
不应将同一个注射器、输液或给药装置用于多个患者,包括更换针头或通过中间管路给药,不应重复使用同一注射器抽取药物或稀释液。
使用后的注射针头等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密闭、防渗漏的锐器盒内。
5.4医用物品的管理
诊疗过程使用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购入前应查验经营者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并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储存、使用。
进入人体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应进行消毒。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按照规定可以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技术规范等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清洁、消毒或灭菌。
应使用通过卫生安全评价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并按照使用说明书在有效期内规范使用。
5. 5环境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环境及物体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门急诊环境污染程度可分为以下三区。
a)轻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包括门急诊办公室、门急诊药房内部、挂号室内部等区域。
b)中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包括门急诊大厅、挂号和缴费窗、候诊区、普通诊室、心电图室、超声科和其他功能检查室等区域。
c)高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包括采血室、换药室、穿刺室、注射室、耳鼻喉科诊室、感染性疾病诊室、肠道门诊、发热门急诊、门急诊手术室、腔科、血透室、内镜室、化验室、病理科等区域。卫生间的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a)工作人员开始清洁和/或消毒前,应穿戴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b)应至少每日清洁或消毒一次马桶及其周边区、盥洗池、水龙头等,如果墙壁上有可见污物也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c)对疑似或确诊有感染性腹泻的患者,宜在其使用后立即对卫生间进行清洁和消毒。空气净化措施的要求
a)普通诊室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可采用机械通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经审核合格空气消毒器。应根据产品特性、使用区域空间大小配置适宜的消毒器°b)诊治患经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时,其诊室宜采用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或使用空气净化消毒设备。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使用负压隔离诊室。
5. 5呼吸卫生与咳嗽礼仪
进入门急诊区域的所有人员应遵循呼吸道卫生与咳嗽礼仪宜对患者开展呼吸卫生与咳嗽礼仪教育。
宜在就诊和等候就诊区域宜张贴呼吸卫生宣传画、发放或播放宣传资料。
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二)
市电信公司通信楼冀匝门禁卡管理办法
为加强通信机楼要害安全管理,确保党、政、军、民通信安全,更好的为
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实现通信要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维护公司财物和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国电信 公司通信要害安全管理规定》(中电信渝[]号),在大坪、新牌坊通信楼出入设置冀匝门禁系统,为加强对冀匝门禁系统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门禁卡的使用范围
需出入大坪、新牌坊通信机楼的人员。
二、门禁卡的分类
大坪、新牌坊通信机楼的门禁卡分为工作卡、临时卡、访客卡。
三、门禁卡的管理
1、大坪、新牌坊门禁卡的授权及领用由公司综合管理部统一负责。
2、门禁卡限本人使用,不得外借。
3、员工由于离职、调动等原因离开大坪、新牌坊通信机楼的,由所在单位统一交回。
4、门禁卡在使用期间如丢失或折损无法正常使用,补办者需支付新卡成本费。
四、门禁卡的申请流程:
1、需出入大坪、新牌坊通信机楼员工的门禁卡由所在单位出具员工 进行办理
2、需出入大坪、新牌坊通信机楼外来施工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的门禁卡办理由需求部门出具证明进行办理
3、外派、借调人员申请门禁卡凭所在单位证明进行办理
4、需出入大坪、新牌坊通信机楼的客户单位和公、检、法机关的门禁卡办理由需求部门出具证明进行办理
5、需出入大坪、新牌坊通信机楼物业管理单位
五、门禁卡授权领用流程:
1、通信楼内所在单位员工:责任单位'部门申请制作门禁卡一综合管理部审核一门禁卡终端授权一制卡一通知责任单位'部门制卡完毕一责任单位'部门通知员工领卡
2、丢失卡:丢失人申请补办门禁卡一责任单位'部门一综合管理部审核一门禁卡终端挂失一门禁卡终端授权一制卡一通知领卡
3、权限更改:责任单位'部门申请门禁卡权限更改(提供员工一寸数码照片及单位部门姓名等信息)一综合管理部审核一门禁卡终端授权变更一制卡一通知责任单位\部门制卡完毕--责任单位\部门通知员工领卡
4、门禁卡注销(员工离、调或辞职):责任单位'部门申请门禁卡注销一综合管理部审核一门禁卡终端注销该卡
六、退卡退费流程:
1、通信楼内所在单位员工首次发证不收取押金和制卡费用。
2、外派、借调人员申请门禁卡凭所在单位证明到综合部办理门
禁卡并交纳 元押金。
3、门禁卡丢失、损坏者,重新发证需到综合部交纳制卡成本费 元。
4、持卡人由于离、调职等原因,持门禁卡、押金条及单位证明到综合部办理退还押金手续。如有门禁卡丢失、损坏由押金中扣除。
5、每位员工只可申请一张门禁卡,门禁卡上已设定具体使用权限,如需要更改使用权限请持所在单位证明到综合部办理,综合部将根据本人工作需求,更改使用权限。
6、本人门禁卡不得转借给其他人使用。
7、门禁卡在使用期间不慎遗失,请及时到综合部办理挂失手续;如他人冒用该卡而造成损失,持卡者应承担全部责任。
8、门禁卡在使用期间若出现无故消磁或不能者,综合部在核实情况后予以免费更换。
9、新卡设定使用期限为三年,如超过使用期限可持原卡到综合部重新设定。
10、门禁卡使用不得违 市电信公司进出枢纽楼相关管理规定,若造成任何安全危害的,将依据 市电信公司枢纽楼管理规定处理。
11、本规定由市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