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下列关于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概念的发展取决于日常概念
B.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C.科学概念依赖于日常概念的发展
D.日常概念是通过科学概念向上生长发展的
【答案】 A
2、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是指( )
A.0~2 岁
B.2~7岁
C.7 ~11 岁
D.11~15 岁
【答案】 A
3、以下哪项不属于幼儿期运动系统的保健要求?( )
A.多进行户外活动
B.常晒太阳,还要补充钙、磷等骨骼生长的“营养素”
C.适度运动利于脚弓形成
D.坐、站、走姿势按照儿童的喜好
【答案】 D
4、( )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答案】 D
5、 3—6岁儿童占优势地位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内部注意
【答案】 A
6、幼儿需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必须养成良好的( )
A.作息习惯
B.睡眠习惯
C.进餐习惯
D.卫生习惯
【答案】 A
7、根据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这种分类方式的是()。
A.宏观评价
B.相对评价
C.中观评价
D.微观评价
【答案】 B
8、幼儿突发细菌性痢疾的表现为()。
A.脓血样便
B.红果酱样便
C.白陶土样便
D.柏油样便
【答案】 A
9、福禄培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
A.制作的本能
B.创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运动的本能
【答案】 C
10、“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答案】 A
11、 下列不适宜作为幼儿早操后活动场地的是( )。
A.草地
B.水泥
C.塑胶
D.泥土
【答案】 B
12、关于学前教育价值的正确观点是( )
A.儿童身体发展价值
B.儿童积极情感发展价值
C.儿童学习的价值
D.个体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答案】 D
13、“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 )。
A.注意的集中与分配、
B.注意的稳定与范围、
C.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D.注意的范围与集中
【答案】 C
14、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措施是( )。
A.保持口腔卫生
B.定期检查
C.加强营养
D.多晒太阳
【答案】 A
15、“教育过程就好比在儿童与社会建设的人才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教师要引导孩子自己走过桥,首先把孩子放在一个主动的位置,始终关注着孩子的脚步,有时在前引,有时在旁扶,有时在后促,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桥。”这段话中,幼儿教师主要承担的角色是()。
A.儿童生活的主导者
B.儿童活动的指挥者
C.儿童学习的支持者
D.儿童与外界沟通的中介者
【答案】 C
16、应用谈话法,在倾听的部分,不仅需要感官的知觉,还需要( )。
A.内心的体会与感悟
B.谈话者的动作反应
C.谈话者的表情
D.谈话者的肢体语言
【答案】 A
17、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幼儿言语的发展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答案】 B
18、在儿童言语发展中,学前儿童掌握词类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名词—动词—形容词
B.动词—形容词—名词
C.形容词—动词—名词
D.名词—形容词—动词
【答案】 A
19、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这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具有( )的特点。
A.游戏性
B.活动性
C.生活化
D.潜在性
【答案】 A
20、幼儿教育评价的目的是()
A.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B.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C.完成教育评价任务
D.加强家园合作
【答案】 A
21、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A.实验变量、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B.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
C.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
D.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答案】 A
22、促使儿童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原因在于( )。
A.思维
B.语言
C.表象
D.需要
【答案】 A
23、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答案】 C
24、如果确定幼儿的关节脱臼了,不可以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
A.不要延误医疗时机,应当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B.不要移动关节
C.在患处放置冰块
D.自己帮孩子把关节复位
【答案】 D
25、“孟母三迁”的故事可用来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训练
D.活动
【答案】 B
26、要评价幼儿“形状与数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幼儿小组或个别活动时,出示相关材料,有目的地对幼儿进行测试和提问,记录幼儿的反应,并做出评价。这种测验方法是( )
A.标准测验
B.教师自制测验
C.个体测验
D.专家测验
【答案】 B
27、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吃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这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 )。
A.电报句
B.完整句
C.单词句
D.简单句
【答案】 A
28、 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
A.侧面教育的原则
B.正面教育的原则
C.负面教育的原则
D.全面教育的原则
【答案】 B
29、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
A.直接经验
B.课堂学习
C.间接经验
D.理解记忆
【答案】 A
30、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定向性注意
D.随意注意
【答案】 C
31、婴幼儿的情绪发展形成主要依靠( )。
A.感知觉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情绪气氛的熏陶
【答案】 D
32、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应当()
A.以行政人员评价为主,专家等参与评价为辅
B.以园长自评为主,教师等参与评价为辅
C.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等参与评价为辅
D.以家长评价为主,幼儿等参与评价为辅
【答案】 C
33、 回家后,晶晶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歌唱给父母听。这种心理现象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答案】 D
34、在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中,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这种决定性不包括( )。
A.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对象及其权利
C.政治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某些教育内容
【答案】 C
35、萌萌怕猫,当她看到青青和小猫起玩得很开心时,她对小猫的恐惧也降低了。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看,这主要是哪种形式的学习?
A.替代强化
B.自我强化
C.经典条件反射
D.操作性条件反射
【答案】 A
36、下列不属于幼儿淋巴系统的特点的是( )。
A.淋巴系统发育成熟
B.免疫力弱
C.易发炎,容易扩散
D.局部容易肿大
【答案】 A
37、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
A.社会教育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答案】 C
38、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中的语言和动作。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
A.访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 C
39、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将游戏分为( )两大类。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答案】 A
40、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答案】 D
41、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与思维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 )。
A.感知动作
B.表象
C.判断
D.概念
【答案】 A
42、以下不属于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的因素的是( )。
A.不良饮食习惯或饮食不均衡导致的营养不足
B.全身疾病引起的矮小
C.朋友少
D.精神因素
【答案】 C
43、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由于()。
A.习惯化的发生
B.记忆广度的扩大
C.记忆准确性的增加
D.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
【答案】 D
44、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的水平。
A.运用材料
B.建构形式发展
C.社会性发展
D.行为发展
【答案】 C
45、()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A.采用讲故事形式对儿童进行教育
B.模仿游戏
C.老少相随,以老教小
D.宗教仪式
【答案】 C
46、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
A.元认知
B.道德认知
C.心理理论
D.认知理论
【答案】 C
47、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答案】 D
48、 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多见于城镇、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或形式是( )
A.幼儿园
B.幼儿班
C.儿童福利院
D.托儿所
【答案】 B
49、幼儿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被称为(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 D
50、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答案】 B
51、游戏是否成功或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实现,根本上取决于( )
A.游戏是否充分体现儿童主人翁的地位
B.游戏是否让儿童愉快
C.游戏是否进行顺利
D.儿童在游戏中是否获得成长的经验
【答案】 A
52、 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
A.词语概括的出现
B.直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答案】 A
53、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B.对一日时问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C.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
D.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下的认识水平
【答案】 B
54、婴幼儿情绪的发展和形成主要靠( )
A.感知觉的发展
B.情绪气氛的熏陶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言语的发展
【答案】 B
55、评价幼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 )。
A.体重和头围
B.头围和胸围
C.身高和胸围
D.身高和体重
【答案】 D
56、小龙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打碎了一盘玻璃杯,小涛在偷吃东西的时候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
A.小龙犯的错严重
B.小涛犯的错严重
C.两人都没错
D.两人犯的错一样严重
【答案】 A
57、小朋友们听教师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猴子的形象:老猴子沉稳持重.小猴子调皮灵活……这是( )。
A.符号表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直觉思维
【答案】 C
58、( )影响着幼儿园的精神风貌,对全园的成人和幼儿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A.幼儿园文化
B.幼儿园环境
C.幼儿园师资
D.幼儿园课程
【答案】 A
59、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
A.洛克《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母育学校》
C.赫尔巴赫《普通教育学》
D.卢梭《爱弥儿》
【答案】 B
60、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答案】 D
61、下列对锌的缺乏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锌影响智力
B.测定发锌要比血锌有助于了解锌的营养状况
C.儿童缺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动物性食品,引起锌摄入不足
D.新生儿缺锌是母乳中缺锌
【答案】 C
62、 2~3岁年幼的儿童,不太在意小朋友是否和他共玩;而对3~4岁的幼儿,朋友的孤立以及成人的不理,特别是误会、不公正对待、批评等,幼儿会特别在意。这体现了儿童情绪情感的( )
A.易感化
B.自我调节化
C.深刻化
D.丰富化
【答案】 D
63、 ( )认为儿童的智慧(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学习,而是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应。
A.布朗芬布伦纳
B.格塞尔
C.皮亚杰
D.斯腾
【答案】 C
64、幼儿由于认知水平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往往会出现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属于无意说谎,多发生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7岁
【答案】 B
65、幼儿园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为儿童家长生活、工作提供便利,体现了幼儿园的教育性和( )。
A.社会福利性
B.保教性
C.道德性
D.保育性
【答案】 A
66、( )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A.开放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
D.经济性
【答案】 D
67、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 )。
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
【答案】 C
68、 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A.4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3小时半
【答案】 D
69、下面关于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应参与设计构思、材料搜集、动手制作和布置的全过程
B.幼儿是环境创设的旁观者和享用者
C.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D.幼儿是环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和互动者
【答案】 B
70、 处于心理发展的幼儿期阶段的年龄段是( )
A.0~3岁
B.3~7岁
C.7~12岁
D.15~20岁
【答案】 B
71、 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是幼儿注意的( )
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分散
【答案】 B
7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B.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C.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D.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
【答案】 B
73、我国幼儿园是对(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6
B.2
C.3
D.4
【答案】 C
74、下雨天走在被车轮碾过的泥泞路上,晓雪问:“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儿,叫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是( )。
A.转导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归纳推理
【答案】 C
75、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 )。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答案】 B
76、 夜惊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A.生理因素
B.神经因素
C.社会因素
D.心理因素
【答案】 D
77、看见小坦克,就要玩开坦克;听见蛙鸣,就要学青蛙跳;拿到雪花积木片,就会想到冬天的漫天风雪;如果没有玩具,幼儿可能呆呆地坐着。这反映了幼儿( )。
A.想象的无意性
B.相似联想较强
C.直觉思维较强
D.想象的有意性
【答案】 A
78、( )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答案】 C
79、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
A.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B.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C.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答案】 B
80、幼儿园教育要与( )岁幼儿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
A.0~3
B.1~3
C.3~6
D.2~5
【答案】 C
81、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答案】 B
82、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至4周岁)25人,中班(4至5周岁)30人,大班(5至6或7周岁)35人,混合班( )人。
A.35
B.30
C.40
D.25
【答案】 B
83、儿童语音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
A.环境
B.遗传素质
C.语音模仿
D.语音强化
【答案】 A
84、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答案】 D
85、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情绪和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
B.婴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
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
【答案】 D
86、下列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为同一种动作选用不同的音乐
B.不可以为不同的动作选用同样的音乐
C.应十分注意音乐速度的选择
D.应选择节奏清晰、结构工整的音乐
【答案】 B
87、5~6岁儿童已经会用(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A.语言
B.动作
C.修饰词
D.感叹句
【答案】 A
88、毒性药品处方
A.保存1年备查
B.保存2年备查
C.保存3年备查
D.保存5年备查
【答案】 B
89、从记忆的内容来看,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答案】 A
90、我国1~6岁儿童每日膳食中脂肪供给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 )
A.10%~20%
B.20%~30%
C.30%~35%
D.40%~50%
【答案】 C
91、从词性上说,幼儿对( )掌握最早。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答案】 A
92、皮亚杰认为幼儿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遗传、成熟、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社会性经验、学校学习的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答案】 B
93、明明总是跑来跑去,在班级里也是非常活跃。他的行为主要反映其气质什么特征?( )
A.趋避性低
B.反应阈值高
C.节律性好
D.活动水平高
【答案】 D
94、教育除使每个儿童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标准之外,还允许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可能性,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让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的方面够实现自己有特色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这是因为( )。
A.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的原则
B.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C.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答案】 D
95、.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
【答案】 A
96、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答案】 B
97、以下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A.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B.保护自身安全
C.认识感官的结构与功能
D.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答案】 B
98、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答案】 D
9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放在工作的首位。
A.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
B.拓展幼儿的智力
C.尊重幼儿的人格和保护幼儿合法权益
D.培养幼儿的兴趣
【答案】 A
100、下列关于幼儿教师言语、行为有利于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是( )
A.某幼儿教师批评了一个尿裤子的3岁幼儿,说:“你尿裤子,太丢人了,去边上反思去。”该教师为自己的言语辩解说.这样做有助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B.某幼儿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对不愿意参加互动的儿童说:“如果你现在不参加,以后都不要到幼儿园来了。”该幼儿教师认为对幼儿来说,必要的威胁与恐吓是有效的教育手段。”
C.某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班级里相貌漂亮的小朋友极为关注,对那些长相一般的小朋友有所忽视。对此行为,她解释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有这样的表现也算人之常情吧。”
D.某幼儿教师对正在搭积木的小朋友说:“你做的真好,你真是太能干了。”而这个小朋友仅仅是把几块积木摞在一起。该教师解释说:“虽然孩子搭的很简单,但是对孩子的鼓励有助于孩子的创造性发展。”
【答案】 D
101、因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喂奶,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这属于( )。
A.混合喂养
B.人工喂养
C.母乳喂养
D.辅助喂养
【答案】 A
102、动物脂肪主要是( ),它的过量摄人,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及冠心病。
A.饱和脂肪酸
B.不饱和脂肪酸
C.脂蛋白
D.甘油
【答案】 A
103、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从根本上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 )
A.非智力因素
B.掌握技能
C.记忆知识
D.思维能力
【答案】 D
104、 幼儿园教师在课堂上对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这是一种( )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 C
10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意“教学做合一”,强调( )。
A.“学”是中心
B.“教”是中心
C.“做”是中心
D.“教”与“学”是中心
【答案】 C
106、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答案】 D
107、就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
A.幼儿园生活环境
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答案】 D
108、为了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提供的珠子等活动材料必须( )。
A.颜色鲜艳
B.足够大
C.会发光发亮
D.做工精致
【答案】 B
109、下列关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不恰当的是()。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C.制订作息制度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D.制订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需求
【答案】 A
110、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是幼儿园依据( ),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A.幼儿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
B.幼儿教育内容
C.幼儿教学大纲
D.幼儿课本
【答案】 A
111、下列不属于认知发展障碍的选项是( )
A.感觉统合失调
B.语言发展障碍
C.焦虑症
D.智力障碍
【答案】 C
11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运输证明有效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 A
113、关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答案】 C
114、关于幼儿视觉发展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无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现
B.“代偿头位”表示两眼可能是弱眼
C.孩子有畏光现象,在阳光下常把一只眼闭上,可能为青光眼
D.斜视,多是视力功能不好
【答案】 D
115、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
A.性格
B.能力
C.个性
D.气质
【答案】 D
116、( )是按儿童学习领域划分学前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类型,它是把学科体系改造为儿童的经验体系,使之既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又不失系统性。
A.单元活动
B.领域活动
C.主题活动
D.区域活动
【答案】 B
117、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属于()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答案】 B
118、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做到()。
A.将小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
B.大班幼儿不再玩游戏
C.幼小衔接工作贯穿整个幼儿期
D.大班使用小学低年级的作息时间表
【答案】 C
119、以下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的是()。
A.同伴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B.保护自身安全
C.认识感官的结构与功能
D.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答案】 B
120、()是指把被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各个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把一个对象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自身差异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 C
121、对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利用了( )。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无意识记
【答案】 D
122、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重要的往往被忽视的生活活动是()。
A.入园
B.睡眠
C.饮水
D.如厕
【答案】 C
123、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答案】 C
124、( )是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达到高效率实现保育和教育的目的。
A.幼儿园班级管理
B.幼儿园年级管理
C.幼儿园教师管理
D.幼儿园儿童管理
【答案】 A
125、在西方教育史上,( )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卢梭
【答案】 B
126、儿童的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6—12岁
【答案】 C
127、教育家( )在勃兰根堡创设了收托l~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A.杜威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答案】 D
128、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不包括( )
A.历史与地理知识
B.经济知识
C.人际关系知识
D.儿童文学作品
【答案】 D
129、学前儿童语言的准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 )
A.简单发音
B.模仿发音
C.连续音节
D.发展音节
【答案】 B
130、老师在讲故事时,经常会用不同的语气、语速来表现故事中不同角色,这样做是为了引起幼儿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转移
【答案】 A
131、 在一定程度上说,( )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A.自我意识
B.个性特征
C.能力倾向
D.个性倾向
【答案】 A
132、关于幼儿想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B.想象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C.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答案】 B
133、 认为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的理论流派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成熟主义理论
【答案】 B
134、 眼睛受到外伤出血,有部分眼内组织脱出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去医院
B.将眼内组织送回眼睛后去医院
C.不可轻举妄动,用干净毛巾敷盖后去医院
D.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眼内组织送回眼睛后去医院
【答案】 C
135、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是( )。
A.直接教学
B.合作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发式教学
【答案】 C
136、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动作思维开始,然后发展形象思维,最后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
A.层次性
B.不可逆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 B
137、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答案】 A
138、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
A.0~1.5岁
B.3~6岁
C.6~12岁
D.12~18岁
【答案】 B
139、为打击乐曲配器的正确步骤是( )。
A.熟悉音乐→揣摩、分析→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试奏和调整→记谱和转换乐谱
B.熟悉音乐→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揣摩、分析→试奏和调整→记谱和转换乐谱
C.熟悉音乐→揣摩、分析→试奏和调整→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记谱和转换乐谱
D.熟悉音乐→揣摩、分析→安排节奏型和音色的布局→记谱和转换乐谱→试奏和调整
【答案】 A
140、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 ,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 )
A.元认知
B.道德认知
C.心理理论
D.认知理论
【答案】 C
141、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强化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答案】 C
142、2岁前婴儿直觉行动式的思维使得其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
A.动作有试误性
B.动作无计划性
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
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
【答案】 C
143、一位新人园的孩子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下列回答中最合适的是( )。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
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
C.你现在想妈妈了吗?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的
D.妈妈下午5点来接你
【答案】 C
144、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教师的观念和行为
B.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C.幼儿之间的同伴互动
D.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答案】 A
145、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既是课程评价对象,又是课程评价主体的是( )
A.教师和家长
B.管理人员和教师
C.教师和儿童
D.管理人员和儿童
【答案】 C
146、幼儿教师的劳动的创造性是由幼儿本身特点和()决定的。
A.教师本身的特点
B.家长本身的特点
C.教师教育特点
D.幼儿教育特点
【答案】 D
147、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
A.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B.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C.支持者、合作者、组织者
D.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
【答案】 A
148、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活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答案】 D
149、教师通过实物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
A.观察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答案】 B
150、某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