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25452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  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退色〔shǎi〕      脖颈〔gěng〕         濒临 〔bīn〕 B.笑靥〔yè〕       笃实〔dŭ〕        戏谑〔xuè〕          地壳 〔ké〕 C.浩瀚〔hàn〕      形骸〔hái〕       纤维(xiān)           玫瑰〔guì〕 D.菲薄〔fěi〕      熟稔〔rěn〕       巷道〔xiàng〕        框架〔kuàng〕 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缺憾             希冀             划地为牢             浑浑噩噩    B.盘桓             修葺             永保青春             举案齐眉 C.慰藉             陷阱             芸芸众生             陨身不恤  D.沧桑             文身             蝇头微利             黯然泣下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据报称,某些腐败分子公然将赃款移到国外,试图瞒天过海,逃避法律制裁,对此,纪检和检察部门要严加防范。 B.朋友的一次次欺骗和伤害,让他成了一个轻诺寡信的人,他变得消沉、保守、自闭,不再信任任何人,甚至不愿与人说话,哪怕自己的亲兄弟。 C.今天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作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但赡养问题绝不仅局限于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更需要的是得到赡养费的给付。 B.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住房销售价格继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包括需求增长快、住宅供应偏紧、土地开发建设成本提升和市场预期等导致的。 C.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怎能不合计美国的态度呢?何况其自身也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 D.作为一位出色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他奋斗的一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5.请参照横线对应句子的句式特点和内容,在横线上写下相应的句子。〔4分〕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爱倾听,他们只会穷兵黩武,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爱倾听,            ,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爱倾听,他们只会浅尝辄止, 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见识。因此,               ,                。 6.下面的文字说明了煤的间接液化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不超过6个字〕〔5分〕 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这里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 7.以下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事:从事    B.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竟:尽,终了    C.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看不起 D. 遂坐上坐,无所诎          诎:同“屈〞,屈服。 8.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隆准而龙颜                 ②黑质而白章  B. ①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  ②列侯诸将无敢隐者,皆言其情  C. ①高祖为亭长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D. ①吕公者,好相人          ②不宜踞见长者 9.以下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3分〕     ①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③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③④⑤  10.翻译以下句子。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3分〉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3分〉                                                                                 〔3〕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4分〉                                                                                   三、古诗鉴赏 〔8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答: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陈情表》〕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长亭送别》 〔3〕适百里者,        ;适千里者,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4〕            ,            ,此小年也。〔《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江 南 蓑 衣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凹凸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萦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浮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旧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述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光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莽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民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立即被挂在墙上,农民休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⑤无论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贫寒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随时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⑥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楚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合适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⑦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13.文章第③自然段引用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一诗中的句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4.“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随时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句中“逃离〞一词的意思是什么?〔4分〕                                                                                       15.“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在寻找什么?远望什么?“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他为什么等待“内心的救赎〞?〔6分〕                                                                                        16.从全文看,“江南蓑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分条罗列。〔8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秦始皇将方孔圜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钱铸成后要进行锉边等加工,把方形细木棍插入方孔,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方孔钱也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另一种说法被学界普遍认可,即秦始皇笃信当时极为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圜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合适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然是神权的象征了。 说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感佩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一枚钱币,竟能将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政治、哲学等诸多因素融合的文化核心体现出来。而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仅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比较起来,中国的圆形方孔钱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要“神〞得多。 如果我们能从钱币本身的钻研中走出来,看一看它成长初期的社会背景,或许会对它身负“神力〞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 事实上,自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国家一统,中国各个区域的商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比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至战国后期,齐国的城市居民已有四百万以上,占到齐国总人口——据专家测算大概有五百万至七百万——的一半以上。至西汉初期,“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我们从《货殖列传》中看到的西汉社会,不但有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而且有倾郡、倾县、倾乡里的众多小富豪,可见西汉初期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 “无盐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富翁之一。从他的发家史我们或许可以对西汉社会有个窥斑见豹的了解。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时,京师长安的列侯封君从军,向当时的“子钱家〞借贷。子钱家因成败未决,不肯借。无盐氏便以十倍的利息出千金借贷。不久,吴楚之乱平息,他得到十倍利息的还款,遂成关中巨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社会借贷子钱这一行业的兴盛。经济史学专家、香港树仁学院经济系教授宋叙五先生甚至认为,从中可见当时政治上的有权者不会借着政治权力而欺压平民,强令子钱家借钱,也不会赖债。而平民有钱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完全不会干扰这一件商业行为。这是一种优良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惋惜这样的“气候〞自西汉初期以后,再也没有了。他认为胡适晚年的入室弟子、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西汉本来可以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诚为有据而言〞。 我们暂不管西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这种社会形态萌芽又如何被斩断,只看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太正常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有如下传世之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趋利,假设水之就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那么,利之所聚的“钱〞、几乎能决定人的命运的“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集着天地伦理的“钱〞又被推上“神坛〞拜将起来,顺理成章。可以与此相呼应的是,恰在西汉时,被称为“摇钱树〞的明器出现了。 如此看来,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钱〞的身上具有超乎自然的神秘力量,可以战胜妖邪并寄托人间的祈愿,是可以理解的了。中国人的宗教观相当有用,神灵也比较分散、灵活,有学者略统计一下,就有三百余位,且不少神仙都有着助人为乐的情操。那么,在这大大小小的诸神中,会不会有一位“钱〞的代表—--“钱神〞? 〔节选自《中华遗产》2009第1期〕 17.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的“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圜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 B.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和中国的古钱币相比较,中国的古钱虽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核心和对天地时空的无限丰富的想象,但造型单一,其防伪性能自然就要降低许多。 C.战国后期的齐国,城市居民已有四百万,占到齐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充分说明了当时齐国商业经济的发达和庞大规模。 D.“摇钱树〞等明器的出现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西汉时期钱被推上了神坛,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 18.以下各项对西汉经济发展的论述中,结论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西汉初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描述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 B.西汉社会有优良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即使在动荡的时期也是如此,而这样的“气候〞自西汉以后就很少见了。 C.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证实了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集着天地伦理这一观点。 D.当时的社会里,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繁盛,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很正常的。 19. 综观全文,钱的“神力〞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70分〕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经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照答案:   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4分〕 译文:高祖这个人,高鼻子,一副龙的容貌,一脸美丽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他仁厚爱人,喜爱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到了成年以后,他试着去做官,当了泗水亭这个地方的亭长,对官署中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酒喝得尽兴了,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高祖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爱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你的洒扫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了。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11.〔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每点1分〕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感情2分,分析1分〕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手法1分,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也可。用意2分〕 12.〔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2〕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3〕宿舂粮  三月聚粮 〔4〕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