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3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24275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3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3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1)》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c试卷号:2409)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诗经》,当时人们叫它(《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它作为儒家的经典地位被确定下来, 称为《诗经》。 2. 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共305篇作品。 3. 教材认为,战国时期哲理散文(即诸子散文)中的(《孟子》)和(《庄子》),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当 作古代文章的典范。 4-战国时期两位最重要的诗人是楚国的屈原和宋玉。 5. 骚体赋的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赋家贾谊,其骚体赋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脯鸟赋》)。 6.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 东汉时期两位最杰出的辞赋家是班固和张衡。他们的京都赋代表作《两都赋》和〈二京赋》结构宏 伟,铺陈绚丽。 8-教材指出,汉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填文学体裁),而文人五言诗(《古诗卜九首》)标志着 个诗歌新纪元的开始。 二、默写题(从下列指定的篇目中任选两篇,默写全诗;每篇5分,共10分;每错一字扣1分。每错一 句扣2分) 9.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10.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白偏。 采菊东篱卜,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巳忘言。 Ho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白可留。 12. 崔额《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 13. 什么是《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 答:赋、比、兴是前人对〈诗经》表现手法的概括和总结。简单地说:所谓赋,就是直话直说,把所 见的事物、心中的感受,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3分)所谓比,就是打比喻,用别的事物来比喻此事此物; (4分)所谓兴,是指触景触物生情,用别的事物开头,以引起作者对诗的主体部分的歌咏之词。(3分) 14. 简述《史记》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1)对于经济问题的卓绝认识;(2分) (2) 主张各兄弟民族平等友好,反对相互残杀侵略的进步民族观;(3分) (3) 鲜明而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2分) (4) 歌颂了一种积极豪迈,勇于建功立业,甚至为了某种理想、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性命的人生观、 生死观和一种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3分) 四、 分析论述题(第15小题必选,16、17两题任选一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 500 字) 15 .试析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 答:屈原的作品充满着激动人心的浪漫主义色彩: (1) 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神奇的神话境界,使作品瑰丽动人。如《禽骚》; (2) 诗人将众多的神灵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九歌》 (3) 用比P#jr,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并赋予它们某些象征意义。如〈招魂》 总之,这垂手法。的运用,使屈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16. 试析《诗经•苯莒》。(提示:可以从题材内容、思想情感、体裁形式、艺术手法、语言运用等层 而中任选若干角度进行分析) 附 《诗经-苯莒》: 采采苯莒,薄言采之。 采采苯莒,薄言有之。 采采茉莒,薄言掇之。 采采养莒,薄言捋之。 采采茉莒,薄言秸之。 采采苯苣,薄言额之。 答:这些作品生动表现了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个性与思想感情,他们的 欢乐与苦恼,他们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矛盾与冲突,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理想的追求。这些作品在表现周人 感情的丰富性方面,在展现周人个性的历史性内涵方面,在表现当时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审美感受方面, 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取得了极其可贵的成就,是古人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同时,也确 立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民族传统。从它产生以后,历代诗人、文学家乃至普通大众,无不直接、间接地受到 它的哺育和影响。这是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值得引以为荣的文学艺术精品。 17. 试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提示:可以从题材内容、思想情感、体裁形式、艺术手 法、语言运用等层而中任选若干角度进行分析) 附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饶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击柱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用此题写的是现实愤慨。据以《行路难》为总题的三首诗的内容推 断,约是天宝三年(744年)作者被谗离开长安以后的作品。李白在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走到 哪里,遇到的全是阻碍,想要放情山水之间,抛弃白己的壮志雄心,然而又欲罢不能,连做梦都要梦见国 家的事情。人生的道路实在是艰难不易行走!现在面前的道路多是岔路口,我将置身于何处?至此,诗人非 常愤慨,但并没有完全失望,相信总会有一天,长风破浪,远渡沧海,在冲破阻难以后实现当年想望。 这首诗用鲜明的形象写出了人生的行路难。李白所要走的路是经国济世的路,在李白的感遇中,这 条路已经被那些腐败官僚所独占,自己要走的方向,到处都无路可通。“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 满山”。凭水以济远,寒水凝冰,舟楫不行;依山而登高,雪满山谷,无法升临。自己也不是没有放情山 水,寻求隐逸,但是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心安理得。因为当年确曾有过“愿一佐明主”的壮心远志,功未 就便终老隐沦,又实非所愿,连做梦都梦见过自己出仕朝廷的情景。因此,对于李白来说,愁苦莫大于“行 路难”,而无路可行之后的最大愁苦,则莫大于求路之心不死。可是摆在时人而前有那么多路,却没有李 白的路,李白哀叹,白己的路“今安在?”李白的可贵之处是在无路可见的时候仍然还在寻找;他的可悲之处是,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理想中的那条路。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说他在安徽采石江醉中入水捉月而死, 虽未必如实,但却有很大的性格真实性,他对人生道路和对理想的寻觅追求是贯彻始终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