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页,临床心电图基础知识,The basic knowledge of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y,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页,心电图检验临床意义,心电图是心血管,最基础检测伎俩之一,最有利于以下,2种情况诊疗,1)是分析心律失常基础工具,2,)也是诊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有用工具,对左、右房室肥大也有一定诊疗价值,其优点是简单易行。,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页,心脏电活动传导心脏表面电流非常微弱,需要在体表安装最少,2,个电极板,并连接心电图机加以放大统计出,心电图,,这种详细按放电极板并怎样连接在电流计阴极和阳极端,称为,导联(,Lead,),心电图导联体系包含,标准导联,胸壁导联,加压肢体导联,横向和额面导联,导联体系,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页,1.标准导联(Standard Lead),最早期使用三个肢体导联,依据使用时间先后命名为(I、II、III)导联,至今仍在应用,,称为“标准导联”,I导联左手()与右手()相连,II导联左足()与右手()相连,III,导联左足()与左手()相连,本世纪初到,4050年代,多数医院及医学院仅有三个导联心电图机,因为II导联P波显著有利于心律失常诊疗。,导联体系,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页,左足,III,I,II,-,右手,+,导联体系,+,左手,+,-,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页,2.胸壁导联,19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Wilson等发觉左、右手和左下肢电极板连在一起,其综合电位,几乎等于零,,,这个综合电极称为,“中心电端”,以“中心电端”连于心电图机阴极端,另外用一个“探查电极”放在身体不一样部位,统计“单极导联心电图”(与标准导联双极心电图相区分),Wilson开始在动物心外膜统计心电活动波形,然后移动电极到胸壁对应位置,统计与心外膜相同波形。,1942年Wilson发表了标题为“胸前导联”文章(美国心脏学杂志)被认为是,划时代创举,,,50年代被美国各大医学院及医院采取。,导联体系,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页,左足,右手,导联体系,左手,中心电端,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介于,V2,和,V4,之间;,V4,锁骨中线第,5,肋间;,V5,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V6,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V3R,、,V4R,V5R,分别和,V3,、,V4,、,V5,位置对称,V,5R,V,3R,V,4R,V,3R,V,4R,V,5R,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8页,导联体系,V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V8,左肩胛下线与,V4,同一水平,,V9,左,脊旁线与,V4,同一水平,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9页,3.单极加压肢体导联,Wilson以“中心电端”为阴极,“探测电极”分别放在左、右上肢和左下肢,统计出VR、VL和VF;,因为中心电端包含了肢体一个别电位,电位之间相互抵消心电图波形,不易识别;,加压肢体导联:统计右上肢电极导联时,去掉中心电端右上肢,实际上右上肢为极、左手和左足为极 统计图形放大了50,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ugmented unipolar limb lead)这么便统计出,aVR、aVF和aVL(a代表加压、V代表单极),导联体系,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0页,aVF,aVR,导联体系,aVL,中心电端,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1页,各导联垂直和水平面观:肢体导联从垂直面观察心脏,胸导联从水平面观察心脏,导联体系,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2页,4.额面和横面导联,12导联心电图应该分为两大类额面和横面;,标准导联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只能反应上下、左右这一平面,额面(Frontal Plane),心电活动,不能反应前、后心电活动;,心前导联只能反应左右前后这一平面,横面(Horizontal Plane),心电活动,不能反应上下平面心电活动。,V1-V6仅包含了胸壁1/4多一些部位,应该包含更右和后胸壁导联(V3R-V5R、V7-V9),而后者已经不再胸前了。以上全部导联均反应横面心电活动统称为,“胸壁导联”(Chest Lead),。,导联体系,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3页,心脏电轴,心电轴,普通指平均QRS电轴(Mean QRS Axis),它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综合(平均QRS,向量),,代表了心室除极过程这一总时间内平均电势方向和强度。,普通采取平均电轴与,I导联正侧之间角度来表示平均心电轴偏离方向。,理论上心脏电轴能够位于180和180任何地方;心脏电轴正常范围为 30 和 90之间;,30被称为电轴左偏,90,被称为电轴右偏。,心脏电轴,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4页,心脏电轴,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5页,六轴系统(额面6导联透影)显示心脏各个导联角度,心脏电轴,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6页,心脏电轴计算方法有几个,即使偶然计算是非常困难。,最简单方法是观察I和III导联QRS波主波方向。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偏,心脏电轴计算(目测法),正常电轴 电轴右偏 电轴左偏,导联 I,向上 向下 向上,导联 II,向上 向上或向下 向下,导联 III,向上或向下 向上 向下,3.,心脏电轴,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7页,简单目测法(I和III主波),心脏电轴,尖对尖向右偏,口对口向左偏,电轴正常,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8页,显示器,信息设置键,光电,1350,功效区,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19页,8,、功效键(切换),9,、数字输入键盘,10,、自,/,手动切换键,1,、电源键,2,、电压选择,3,、导联切换,4,、走纸,7,、开始,/,停顿键,5,、抗干扰电压选择,6,、走纸速度,复制到,SD,卡,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0页,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1页,操作方法,在心电图机打开电源。按要求选择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钮,普通选择自动12导联同时描记,输入病人信息。,安放电极把准备安放电极部位先用酒精棉球脱脂,再涂上导电糊,以减小皮肤电阻。电极应安放在肌肉较少部位,普通两臂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两腿应在小腿下段内踝上方约3cm处。务使电极与皮肤接触严紧,以防干扰与基线飘移。,连接导联线按所专心电图机之要求,正确连接导联线。普通以4种不一样颜色导联线插头与身体对应部位电极连接,上肢:,右红(R),、,左黄(L),;下肢:右黑(N)、,左绿(F),。(红黄黑绿),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2页,操作方法,常见胸部电极位置有6个,,C1(红),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C2(黄),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C4(棕),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C3(绿),位于C2和C4连线中点;C5(黑)位于左腋前线C4水平处;,C6(紫),位于左腋中线C4水平处。(红黄绿棕黑紫),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3页,操作方法,导联连接后,经过显示器观察心电波形及基线稳定,按开始按钮“”描记。完成后自动停顿。,在怀疑,心肌梗塞尤其是右心梗塞,时需要行18导联(全导联)心电图描记,在上述12导联基础上再描记,V,3R,V,5R,、V7V9。,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4页,操作方法,描记右心导联时,需设置为手动,即按“”切换,指示灯灭表示为手动。,安放C1C6电极分别在,V,3R,V,5R,、V7V9,位置,按开始“”,,描记结束后需要按停顿键,“”。同时再心电图结果上改写V1为V3R,V1为V3R,V2为V4R,V3为V5R,V4为V7,V5为V8,V6为V9,方便心电图医师识别。,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5页,操作方法,统计完成,应取下电极,洗净擦干,以防腐蚀。,最终切断电源,放回原位。,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6页,第二个别 正常体表心电图,The Normal electrocardiogram,of body surface,主要内容:,1.,心电图测量,2.,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7页,心电图以,25mm/s,速度被统计在标准纸上,,即以,25mm/s,速度每个大正方形,=0.2s,,每个小正方形,0.04s,(,40ms).,心电图波形时间均为,0.04s=1mm=1,小正方形,心电图测量,一)心电图统计纸横直线意义,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8页,心电图机所统计心电活动强度是用毫伏(,millivolts mV,)测量,两条横线之间,(1mm),代表,0.1mV.,即一个大正方形,5mm(0.5mV),,一个小正方形,1mm(0.1mV).,心电图波形振幅均用,0.1mV=1mm=1,小正方形,心电图测量,一)心电图统计纸横直线意义,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29页,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0页,标准定标信号,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1页,当节律整齐、走纸速度为标准,25mm/s,时,只需要测定一个,R-R,或,P-P,间期秒数并被,60,除,即,心率,60/R-R,或,P-P,间期(秒),如,R-R,间期为,0.8s,,则心率为,60/0.8,75bpm,(,beat per-minute bpm,),二)心率(,Heart Rate HR,)测量,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2页,节律整齐:,R-R,或,P-P,间期为,0.4s,,心率为,60/0.4=150bpm,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3页,当,心律不规则,时,心率能够经过节律条来计算。走纸速度,25mm/s,时,标准节律条所花时间为,10,秒种:,每分钟心率,=10,秒内,RR,间期数目乘,6,二)心率测量,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4页,一个标准节律条,10,秒。这个,节律条,心率(表现为不规测节律,21,个,R-R,间期),=126 bpm(621),。,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5页,三)节律(,Heart Rhythm,),为了准确地预计心脏节律,应该统计某个导联较长时间心电图,,II,导联,P,波较清楚,是最常被用来统计心律改变导联。,窦性心律,基础特征:,导联,I,和,II,P,波通常直立,每一个,P,波后面通常跟随一个,QRS,波,心率为,60-99,次分,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6页,心电各波段,心电图测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7页,一),P,波产生和正常值,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窦房结所触发心房除极产生,P,波;,即使心房在解剖上属于,2,个不一样心腔,但它们电活动几乎是一个整体;,因为他们有相对较少 肌肉,因而产生一个单一小,P,波。,P,波振幅极少超出,2,个半小正方形(,0.25,mV,),,P,波时相极少超出,3,个小正方形(,0.12s,)。,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8页,心房除极产生,P,波,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39页,Complex showing P wave highlighted,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0页,II,导联,P,波通常比,I,导联显著,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1页,P,波除极方向是,向下、向左,,所以,I,和,II,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则向下。,窦性,P,波通常在,II,和,V1,导联最显著。,I,导联负性,P,波可能因为电极放置不正确(比如左右上肢电极位置调换)、右位心或异常房性节律。,窦性,P,波特征,I,和,II,导联直立,II,和,V1,导联最清楚,V1,常为双相波,时相,3,个小正方形(,0.12s,),振幅,2.5,个正方形(,0.25mV,),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2页,QRS,波组成,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3页,QRS,波群命名示意图,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4页,整个心室除极产生,QRS,波,.,除极波经过室间隔、,His,束及其分枝以及,Purkinjehe,纤维网抵达心室肌。室间隔左侧首先除极,然后冲动扩散到右侧。,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5页,V1,导联紧邻室间隔右侧,因为除极波朝向电极触发一个起始小正相波(,r,波),当室间隔除极波远离统计电极时,起始激动则为负相波,这么小“间隔”,Q,波常出现在侧面导联上,通常为导联,I,、,aVL,、,V5,和,V6,。,这些非病理性,Q,波振幅,常,2,个小正方形(,0.2mV),,时相,1,个正方形,(0.04s),,其振幅应,对应导联,1/4R,波,.,除极波抵达心尖部心内膜后,然后传导心外膜,深入到各个方向。,左右心室除极产生相反对心电向量,但左室有更大心室质量,其除极占绝对优势。,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6页,V1,V6,导联经典,QRS,波形态改变,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7页,意义,代表心室除极电位改变;,时相,0.11s,(普通为,0.06-0.10s,);,QRS,波形和振幅,1,),V1V2,多呈,rS,型(,R/S,1),,,V1R,1,),,V5,或,V6R,2.5mV,;,3,),V3V4,为过渡区(,R/S=1,),,V1toV6,R,波逐步增加、,S,波逐步变小;,4,),aVR,主波向下,,R,波振幅,0.5mV,;,5,),aVL,和,aVF,主波向上,,aVL,R,波,1.2mV,aVF,R,波,2.0mV;,6,),I II III,主波均向上,,I,导联,R,波,0.5mV;,8,)六个胸导联正相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应,0.8mV;,正常心电图,三)正常,QRS,波,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8页,六个肢导联正相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应,0.5mV;,六个胸导联正相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应,0.8mV;,正常心电图,三)正常,QRS,波,肢导联低电压,广泛低电压,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49页,ST,段主要性在于它是否抬高或压低!,普通情况下相当平坦,有时与,T,波融合之前可轻微向上斜。,肢导联,ST,段可能较等电位线高出,0.1mV,,,V1,V3,导联可抬高,0.3mV,,但,V4,5,极少高出,0.1mV,;但任何导联,ST,段压低都不应超出,0.05mV,;,V1,V3,快速下降,S,波能够直接和,T,波融合,使,J,点不清楚,确定,ST,段困难。这种情况所致,ST,段抬高被称为,“,high take-off”,高起点或早期复极化,,,尤其多见于青年男性、运动员和黑种人。,病理性,ST,段抬高(如急性心肌梗死)与良性早期复极化有时不易判别。,四),ST,段(,ST Segment,),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0页,四),ST,段(,ST Segment,),QRS,波终止于,J,点或,ST,交界点。,ST,段位于,J,点和,T,波起始处,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复极开始时间。,ST,段与,TP,段一样,应位于等电位线上。,J,点为,S,波和,ST,段交界点。,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1页,胸前导联,ST,段形态改变,high take-off,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2页,五),T,波(,T Wave,)形成和特征,T,波代表心室复极电位改变;,T,波振幅普通应小于对应,1/8 R,波幅度(但不应超出同导联,R,波,2/3,),,T,波振幅极少超出,10mm,;,心室复极产生,T,波,正常,T,波是不一样时,前半个别比后半个别斜度更大一些;,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3页,T,波方向通常与,QRS,波一致,:,T,波在,aVR,导联倒置;也可在,III,导联倒置;,V1,导联,T,波倒置也常见,偶然可,伴,V2,导联,T,波。但孤立,V2,导联,T,波倒置属于异常。,V2,或更多右胸导联,T,波倒置被称为连续性幼年期形式,黑人这种情况更多见。,对称性,T,波倒置高度地提醒心肌缺血,,,而非对称性,T,波倒置常为非特异性。,T,波振幅当前没有公认标准,普通情况下,,T,波振幅与,R,波振幅是协调,但最高,T,波能够在,V3,和,V4,导联见到。高,T,波也能够在急性心肌梗死中见到,也是高钾血症特征。,五),T,波(,T Wave,)形成和特征,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4页,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5页,六),QT,间期(,QT interval,),QT,间期为,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距离,,代表了心室除极和复极总时间,.,能够测定,aVL,导联(没有显著,U,波),QT,间期。,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6页,QT,间期随心率减慢而延长,也随年纪增加轻度延长,女性,QT,间期比男性长;,通常情况下,QT,间期应为,0.35,0.44s,,不应超出相邻,R-R,间期二分之一;,心率对,QT,间期影响最显著,测定,QT,间期必须考虑心率改变。,Bazetts correction,即效正,QT,间期(,QTc,),=QT/R-R,1/2,(,秒,),。,QTc,0.44s,。,六),QT,间期(,QT interval,),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7页,隆起,U,波轻易被误诊为,T,波、可造成过高预计,QT,间期。假如能正确识别,U,波不显著导联(如,aVL,导联),T,波,就能够防止这类错误。,U,波是,T,波后一个小偏移,通常是直立(除了,aVR,导联),常在,V2,V4,导联最显著。,U,波是由中央心肌细胞(即心内膜、心外膜和,His-Purkinje,系统之间心肌细胞)复极所致。,多数心电图无可识别,U,波。运动员、低钾血症和高钙血症患者能够出现隆起,U,波。,六),QT,间期(,QT interval,),正常心电图,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8页,除颤仪使用,1 电除颤概念,在一些严重快速异位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心室颤动)时,用外加高能量电脉冲经过心脏,使全部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电活动暂时停顿,然后由最高自律性起搏点(窦房结)发出冲动,重新主导心脏节律。这种治疗方法称为电除颤,亦称电复律。电除颤所使用仪器就是除颤仪。,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59页,2、电除颤机制,电击除颤使电流传入心脏,短时间内控制心肌收缩,终止所用心电活动,这么就使心脏有了1次恢复有效心跳机会,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0页,目标,纠正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1页,适应症,电除颤适合用于,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能与,T,波区分者(无脉性实施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对于停搏和无脉电活动(,PEA,)是不适用。,而是,CPR,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2页,终止室颤最快速、最有效方法是电除颤。,特征:,QRS,T,波群消失,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均匀,.,波幅大小不一颤动波,速率在,250,500,次,/,分。,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3页,版,AHA CPR and ECC,指南,波形选择,:,双相波较单相波含有相等或更高除颤效率,使用能量更低。,能量选择:,双相波成人依据制造商推荐,120200J,,在无推荐时应考虑使用最高能量,200J,;,使用单相波时推荐,360J,。,小儿使用,24J/kg,,最高不超出,10J/kg,或成人剂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4页,电极位置:,电极位置对电击效果之影响图,正确:经过两个心室,错误:仅经过个别心室,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5页,电除颤几次,?,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6页,在国际复苏联盟,(ILCOR),在,国际指南会议上提出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抢救及治疗提议时,两项新发表人体研究对使用,1,次电击方案,与,3,次电击方案治疗心室颤动造成心脏骤停进行了比较。这两项研究得到证据表明,与,3,次电击方案相比,,单次电击除颤方案可显著提升存活率,。,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7页,尽早除颤,对于院内心脏骤停,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或反对在除颤之前进行心肺复苏。但对于有心电监护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时间不应超出,3,分钟,而且应在等候除颤器就绪时进行心肺复苏。,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8页,尽早除颤,假如院外心脏骤停目击者不是抢救人员,则能够开始心肺复苏,同时使用,AED,或经过心电图检验节律并准备进行除颤。在上述情况下,能够考虑进行,1,至,3,分钟心肺复苏,然后再尝试除颤。,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69页,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先进可高电脑化仪器,使用声音和视频提醒指导普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对,VF,、无脉,VT,性心脏骤停患者安全进行除颤。,AED,基础工作原理采取调制区方程(mdf)判别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含有自动识别、分析心电节律、自动充放电及自检功效。,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0页,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打开安放电极自动分析自动除颤,可除颤心律失常:,VF,和无脉,VT,电极部位(前,-,侧):,右侧:右锁骨下方,左侧:左乳头齐平左胸下外侧部,(前,-,后、前,-,左肩胛以及前,-,右肩胛),前,-,后,以及,前,-,侧,位置通常是可接,受位置,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1页,除颤仪,开关(手动,/AED),和能量选择,同时,/,非同时(,Sync,),充电,/,放电,charge/disarm,导联选择,除颤,shock,充电,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2页,除颤操作流程,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3页,操作前准备,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等。,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判断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最短时间判断,不超出,30,秒钟,),。,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4页,操 作,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选择除颤能量,确认非同时方式。,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胸骨”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心尖,”,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胸第五肋间外侧壁,),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5页,操 作,除颤仪充电,电极板压力适当(,5kg,);再次观察心电示波,(,仍为室颤,),。,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成,全过程不超出,20,秒钟,),。,观察心电示波,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不成功继续,CPR,。,移开电极板。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电极板正确回位。,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6页,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7页,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8页,操作后,亲密观察生命体征改变,继续做好复苏后治疗;,整理用物,放回原位并,使机器处于充电状态,。,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79页,除颤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选择适当能量并充电,操作流程,接通除颤仪电源,打开电源设置到非同时位置,除颤部位选择,充电至所需能量,放电,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80页,常见除颤并发症,局部皮肤灼伤,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心律失常:几秒内可自行恢复,心包填塞,乳头肌功效断裂、心脏破裂,低血压、急性肺水肿、呼吸抑制、心肌损伤,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81页,除颤机上英文介绍,Sync,同时、非同时,Record,统计、停顿走纸,Mark,打标(即标识),Lead Select,选择导联。,ECG SiZe,调整导联幅度,HR Alarm,心率报警,心电图及除颤仪的使用,第8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