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关于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感觉阈限用感受性大小来衡量
B.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大小成反比
C.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高
D.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并不确定
【答案】 B
2、心理咨询师B:你刚才说你家教非常严,女人应该自尊、自爱,但你却主动去吻了他,这似乎有些矛盾,这会不会是导致他认为你不够自爱,因而拒绝了你的求爱?
A.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B.言行不一致
C.前后言语不一致
D.双方意见不一致
【答案】 B
3、个人心理成长史资料包括()。
A.对成长中事件的评价
B.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婚姻状况
C.身体状况
D.重要他人的精神状况
【答案】 A
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咨询目标尽量高
B.注重与求助者协商
C.咨询目标尽量低
D.与上级咨询师协商
【答案】 B
5、引起求助者问题的社会生活事件是( )单选题
A.工作问题困扰
B.父母对自己要求严格
C.工作压力很大
D.上司对自己苛刻
【答案】 A
6、求助者一般资料:周女士,26岁,某公司职员。
A.一般心理问题
B.恐惧性神经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抑郁性神经症
【答案】 A
7、心理咨询师B:你刚才说你家教非常严,女人应该自尊、自爱,但你却主动去吻了他,这似乎有些矛盾,这会不会是导致他认为你不够自爱,因而拒绝了你的求爱?
A.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B.言行不一致
C.前后言语不一致
D.双方意见不一致
【答案】 B
8、下列不属于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则是( )多选题。
A.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B.心理活动的周期性
C.人格相对稳定性
D.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答案】 B
9、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尝试的新方法属于( )。
A.惩罚法
B.阳性强化法
C.消退法
D.代币管制法
【答案】 D
10、一般资料:崔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A.认知错误是否出现
B.自知力是否完整
C.负性情绪是否出现
D.是否主动求医
【答案】 B
11、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8岁,律师。
A.尊重
B.热情
C.真诚B.共情
【答案】 B
12、该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大量谈论自己爱人的不是,表明其出现了多话现象,这种多话类型最可能是()。单选
A.宣泄型
B.掩饰型
C.表白型
D.表现型
【答案】 A
13、《中国比内测验》的创新点并不包括()。
A.将年龄扩大为2岁~18岁
B.采用离差智商表示测验结果
C.编制了《中国比内测验简编》
D.使用范围扩大到北方
【答案】 D
14、一般来说,中年期的工作满意度( )。
A.进人人生的低谷
B.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C.比青年期要低
D.起伏变化较大
【答案】 B
15、求助者一般资料:王某,女性,30岁,已婚,公司会计。
A.性格懒惰
B.娇生哄养
C.行为异常
D.意志减退
【答案】 C
16、案例一:求助者:女性,32岁,未婚。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A.个人距离
B.社交距离
C.亲密距离
D.公众距离
【答案】 B
17、求助者:我和那个男生是八年前在国外留学时认识的,我对他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A.释义
B.面质
C.指导
D.解释
【答案】 A
18、第七次咨询:……心理咨询师:经过前几次的咨询,我们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咨询目标,您的情绪、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为您感到高兴。
A.无奈
B.尊重
C.热情
D.共情
【答案】 B
19、一般资料:刘某,女性,31岁,大专毕业,无业。
A.恐怖性神经症
B.严重人格障碍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 D
20、求助者一般资料:某女,24岁,由父母陪同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独生女。
A.不再上网
B.不与父母吵嘴
C.解决工作中的趋避冲突
D.是否继续在该企业工作
【答案】 C
21、咨询师引用求助者言谈中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在咨询活动中称之为()。
A.内容表达
B.反馈
C.总结
D.释义
【答案】 D
22、案例五
A.歪曲的认知
B.不合理信念
C.现实的刺激
D.评价性观念
【答案】 C
23、一般资料:女性,24岁,未婚,出纳员。
A.担心害怕
B.情绪低落
C.经常头痛
D.紧张恐怖
【答案】 D
24、本案例中最合理的近期咨询目标是帮助求助者( )。
A.恢复婚姻
B.解决内心冲突
C.明确需求
D.缓解负性情绪
【答案】 B
25、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求助者能认识自己的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说明自知力完整
B.求助者能认识问题的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知力完整
C.求助者能找出问题的原因及与症状的关系,说明自知力完整
D.求助者出现慕些思维障碍和行为的异常
【答案】 C
26、求助者一般资料:小青,女孩,13岁,六年级学生,性格内向。
A.无抑郁症状
B.无幻觉症状
C.无妄想症状
D.自知力完整
【答案】 A
27、对SAS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于诊断
B.主要用于疗效评估
C.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
D.适用于焦虑症状的成年人
【答案】 A
28、关于放松训练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
A.简便易行、实用有效
B.是解决紧张焦虑等情绪及躯体症状的方法
C.基本假设是改变主观体验,生理反应也随着改变
D.在训练开始时,口头引导比录音更便于求助者接受
【答案】 C
29、求助者:那您具体说说我的不合理信念是什么吗?
A.本来我们两人的关系不错,但现在我成了他的下属,总觉得不自在
B.我觉得那原本是属于我的位置,现在却被别人占了。
C.作为儿子,……确实觉得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D.如果这一次不能提拔,我就完了
【答案】 B
30、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的含义是( )。
A.多层次统一
B.目标积极有效
C.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整合
D.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答案】 D
3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 A
32、心理咨询师在求助者两次沉默之间的谈话使用到的影响性技术包括( )。
A.面质
B.内容反应
C.解释
D.内容表达
【答案】 A
33、郭某说听到播音员男友在收音机里教他特异功能,这属于()。单选
A.非真实感
B.假性幻觉
C.思维回响
D.功能性幻觉
【答案】 D
34、按照EPQ中国常模标准,属于倾向神经质的N量表划界分的范围为T分( )。
A.>61.5
B.56.7~61.5
C.38.5~43.3
D.≤38.5
【答案】 B
35、在本案例中,咨询师擅长用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求助者,但该求助者不相信此种疗法,这说明该求助者对于这位咨询师来说是不适宜的,这种不适宜属于( )。
A.欠缺型
B.忌讳型
C.冲突型
D.怀疑型
【答案】 C
36、第三次咨询:求助者:我按您的建议到精神科去查了一下,去了两家医院,他们都说我不是抑郁症。可是我不太相信,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抑郁症的表现,还买了一本精神病方面的书,里边说……
A.怀疑型
B.情绪型
C.茫然型
D.思考型
【答案】 D
37、求助者一般资料:小刘,男,28步,某公司程序员。
A.幻触
B.幻味
C.幻嗅
D.幻听
【答案】 D
38、对该求助者自知力的判断是( )单选题
A.完整
B.不完整
C.基本丧失
D.难于判断
【答案】 C
39、第三次咨询:求助者:我按您的建议到精神科去查了一下,去了两家医院,他们都说我不是抑郁症。可是我不太相信,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抑郁症的表现,还买了一本精神病方面的书,里边说……
A.阻抗来自与成长中的痛苦
B.阻抗源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C.没有内心的求治动机
D.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
【答案】 B
40、对心理测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A.心理测量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B.为使对方信任可适当夸大测量的功能
C.在咨询范围以外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帮助
D.在咨询范围以内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承诺
【答案】 D
41、第三次咨询:求助者:我按您的建议到精神科去查了一下,去了两家医院,他们都说我不是抑郁症。可是我不太相信,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抑郁症的表现,还买了一本精神病方面的书,里边说……
A.阻抗来自与成长中的痛苦
B.阻抗源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C.没有内心的求治动机
D.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
【答案】 B
42、求助者:几个月了一直烦躁担忧。本以为母亲去世后我会慢慢恢复过来,但现在感觉越来越严重了。
A.一般单一性压力
B.同时性叠加压力
C.社会环境性压力
D.随时性叠加压力
【答案】 B
43、 心理咨询师: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确实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您丈夫有出轨的行为。
A.茫然型
B.怀疑型
C.情绪型
D.反抗型
【答案】 C
44、老年期记忆障碍的主要表现是( )。
A.再认能力和回忆能力日渐衰退
B.记忆广度迅速增加
C.编码储存过程障碍和信息提取困难
D.机械记忆明显衰退
【答案】 C
45、 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咨询目标是( )。
A.改善情绪
B.让丈夫理解她
C.评上职称
D.改善睡眠症状
【答案】 A
46、心理咨询师:家庭真正和睦与让外人感觉和睦是两回事。您丈夫现在的问题除了他自身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您觉得与平日您对他的行为和态度有没有关系呢?
A.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B.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C.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D.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答案】 C
47、求助者一般资料:吴某,女性,26岁,某工厂职工,身体健康,无躯体不适。由同事和姐姐陪伴来心理咨询室。同事说李某刚进入工厂的时候工作非常好,人际关系也不错,第一年还是厂里的劳动标兵。第二年以后,发现她不怎么和同事们来往,还有意地躲着同事们,后来就和同事们吵架,说同事们咳嗽就是在侮辱她,看不起她,再后来就经常请假,前段时间还请了半年的长假,最近刚刚返厂工作,发现她又与同事们吵架,厂领导要求她来做心理咨询,求助者很不情愿,在同事和姐姐的强烈要求下才来。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答案】 B
48、求助者的问题最可能是( )单选题。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焦虑性神经症
D.精神障碍
【答案】 D
49、求助者的愤怒情绪和极力搜寻丈夫出轨证据的行为所反映出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A.绝对化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糟糕至极
D.夸大与缩小
【答案】 C
50、一般资料:男性,57岁,已婚,总工程师。
A.认知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跨文化因素
【答案】 C
51、一般资料:李某,女性,16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A.间接提问
B.直接提问
C.封闭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答案】 C
52、(心理咨询师B与求助者根据咨询方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
A.年龄较大
B.智力水平较高
C.过分偏执
D.文化水平较高
【答案】 C
53、请根据案,回答1-3题。
A.16
B.50
C.84
D.98
【答案】 C
54、求助者一个多月后到心里咨询师B出进行咨询。
A.阻抗
B.问题模糊
C.依赖
D.过分概括
【答案】 B
55、求助者一般资料:男性,20岁,工厂工人。
A.坚持保密原则
B.通知其家长
C.可以用于一般教学案例
D.通知其女友
【答案】 A
56、—般资料:郭某,女性,22岁,国企职员。
A.焦虑性神经症
B.精神分裂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抑郁症
【答案】 B
57、求助者:您能理解一个大龄剩女的心理吗?我已经32岁了,如果错过他,我觉得这辈子都未必能找到这么合适的人了!所以我不顾面子甚至放下自尊去主动向他示爱、向他表白。接吻时他很享受,可最后却说我们只是最好的朋友……他就是个纯粹的渣男!我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傻瓜!
A.加强理解促进沟通
B.捕捉求助者瞬间的感受
C.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开放
D.澄清求助者模糊的概念
【答案】 B
58、自制力有缺陷的人会出现( )。
A.任性
B.草率
C.武断
D.执拗
【答案】 A
59、求助者:是的。最近这半年里,我们每次告别时都会拥抱,我还主动吻过他几次,而他也没有拒绝……我是一个家教非常严的人,做事讲规矩......我一向认为谈态爱时男人应该主动,女人应该自尊、自爱…他作为一个男人......
A.内容反应技术
B.内容表达技术
C.情感反应技术
D.情感表达技术
【答案】 A
60、对会谈法临床价值的评价是()。
A.不能够用来预测学习成绩
B.信度和效度完全是可靠的
C.即使单独使用效果也很好
D.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较为完善
【答案】 A
61、案例七
A.沉默
B.依赖
C.阻抗
D.移情
【答案】 B
62、本案例中求助者心理诊断最可能属于( )单选题。
A.人格解体神经症
B.恐惧性神经症
C.强迫性神经症
D.神经衰弱
【答案】 C
63、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是为了( )。
A.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B.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C.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D.对人格障碍进行有效的咨询
【答案】 B
64、对咨询转介的不正确做法是()。
A.直率地说明理由。如“你的心理问题很严重,我无能为力,你另找高明。”
B.不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C.事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并以尊重的态度向其说明理由
D.对转介的新咨询师,详细地介绍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
【答案】 A
65、赵某听到很多男同学向她表达爱慕之情,提示其可能存在( )。
A.真性幻觉
B.假性幻觉
C.功能性幻觉
D.思维鸣响
【答案】 A
66、一般资料:男性.l7岁,未婚,中专学生。
A.感到前途很渺茫
B.觉得生活没意思
C.不见外人不上学
D.认为青春痘难看
【答案】 C
67、求助者:我母亲是两个月前去世的,虽然说我们早有准备,但还是很伤心。
A.思路敏捷
B.想证实自己有能力
C.思维奔逸
D.急躁和没耐性
【答案】 D
68、单选: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的双重影响。
A.咨询师和求助者
B.咨询动机与期望程度
C.自我觉察水平与行为方式
D.合作态度与咨询方法
【答案】 A
69、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4岁,已婚,公司职员。焦虑不安,伴头痛、失眠四个多月。
A.寻找生物学原因
B.建立积极认知
C.明确心理学原因
D.健全健康人格
【答案】 B
70、对心理测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A.心理测量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B.为使对方信任可适当夸大测量的功能
C.在咨询范围以外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帮助
D.在咨询范围以内可适当向求助者做出承诺
【答案】 D
71、为明确诊断,心理咨询师还应重点收集的资料是( )。
A.症状持续时间
B.是否已经出现泛化和回避
C.对疾病的认知
D.情绪表现与现实是否相符
【答案】 A
72、请依据以下案例,回答26-32题:
A.24
B.25
C.29
D.31
【答案】 B
73、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4岁,已婚,公司职员。焦虑不安,伴头痛、失眠四个多月。
A.一般性心理问题
B.严重性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 C
74、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A.情绪改变
B.行为改变
C.快乐满足
D.认知改变
【答案】 C
75、男,29岁,海外归国留学生,公司技术主管。
A.严重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神经症
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答案】 C
76、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一般是按照()顺序进行的。
A.先操作后言语
B.先言语后操作
C.没有顺序规定
D.同时进行
【答案】 B
77、本案例中求助者情绪低落、不想吃饭的表现符合( )单选题。
A.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
B.行为活动的一致性
C.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D.精神活动的内在一致性
【答案】 D
7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给予充分的同情
B.启发其不要将此看得过重
C.给予充分的理解
D.帮助其看清无子女的好处
【答案】 C
79、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应该是( )。
A.公众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
D.亲密距离
【答案】 C
80、一般资料:女性,24岁,未婚,出纳员。
A.担心害怕
B.情绪低落
C.经常头痛
D.紧张恐怖
【答案】 D
81、本案例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是( )单选题。
A.悲伤和父母批评
B.疑病和害怕得病
C.焦虑和要求过高
D.人格解体和失去爱人
【答案】 C
82、本案例中求助者和咨询师的对话属于( )多选题。
A.危机性谈话
B.摄入性谈话
C.治疗性谈话
D.应急性谈话
【答案】 B
83、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A.友谊
B.爱情
C.喜欢
D.亲情
【答案】 B
84、―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0岁,秘书。
A.探讨目标,制订方案
B.收集资料,探讨目标
C.收集资料,进行诊断
D.分析病因,制订方案
【答案】 C
85、情绪很低落,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因此明显下降。求助者甚至开始回避和同事聊天,因为一旦听到他人聊起家庭、婚姻的话题,求助者心理就会很不舒服。
A.假性幻觉
B.功能性幻听
C.思维鸣响
D.物理影响妄想
【答案】 B
86、求助者:几个月了一直烦躁担忧。本以为母亲去世后我会慢慢恢复过来,但现在感觉越来越严重了。
A.解释
B.内容反映
C.指导
D.尝试性面质
【答案】 C
87、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认知因素是( )。
A.认知偏差
B.认知调控
C.认知风格
D.认知水平
【答案】 A
88、2005年11月 单项选择题
A.强度氛围四级评分
B.频度分为四级评分
C.强度为五级评分
D.频度分为五级评分
【答案】 B
89、―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公司职员,已婚,女儿9岁。
A.1年
B.5年
C.6年
D.9年以上
【答案】 D
90、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因地震受到心理创伤,无法继续上学由家长陪同主动来心理咨询。
A.强迫回忆
B.抑郁症状
C.焦虑症状
D.疑病症状
【答案】 A
91、标准十分的平均数为5.5,标准差为( )。
A.3
B.2
C.1.5
D.1
【答案】 C
92、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 )。
A.如实地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
B.要按共同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
C.不与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D.应按时地完成作业并协商解决收费问题
【答案】 D
93、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的含义是( )。
A.多层次统一
B.目标积极有效
C.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整合
D.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答案】 D
94、案例一:求助者:女性,32岁,未婚。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
A.多做咨询记录
B.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
C.避免使用方言
D.不用或少用非言语行为
【答案】 B
95、根据案例,回答题
A.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
B.无论别人怎么样对你,你都对别人好
C.别人对我怎么样,我就对别人怎么样
D.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就怎么对别人
【答案】 A
96、求助者:(沉默)…您说得对,好像是这种感觉。现在每天一想起他,我就心情烦躁,头痛,吃不下饭也睡不好。心理咨询师A没能决我的问题,我本想通过工作来缓解痛苦,但实际上工作效率很低,还总有失误;自己的情绪很难控制,经常因下属的一点点小问题就对他们发脾气;看电视剧生活里失恋的事情,就会止不住地流泪。我总怀疑别人说我傻,会看不起我。您说我的精神是不是出了问题?
A.警觉阶段
B.惊吓阶段
C.搏斗阶段
D.衰竭阶段
【答案】 C
97、案例四
A.解决个体情绪困扰
B.消除个体行为障碍
C.帮助个体适应环境
D.促进个体自我实现
【答案】 A
98、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A.确定本次心理咨询的目标
B.了解求助者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
C.了解求助者问题发生的持续时间
D.帮助求助者进行认知改变
【答案】 D
99、―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公司职员,已婚,女儿9岁。
A.夸大妄想
B.思维散漫
C.情感迟钝
D.意志减退
【答案】 C
100、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躯体性障碍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 A
101、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 )。
A.精神病性障碍
B.严重心理问题
C.躯体疾病
D.一般心理问题
【答案】 B
102、求助者一般资料:王某,女性,30岁,已婚,公司会计。
A.性格懒惰
B.娇生哄养
C.行为异常
D.意志减退
【答案】 C
103、求助者:我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跟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姐姐每天都……
A.加强理解、促进沟通
B.澄清求助者表达的模糊不清的观念问题
C.对求助者问题作理论上的分析
D.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
【答案】 A
104、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情绪问题,心情一直不好前来咨询。
A.情绪反应和内心体验不一致
B.情绪高涨
C.情绪反应和内心体验一致
D.情感淡漠
【答案】 C
105、案例五
A.反抗型
B.怀疑型
C.思考型
D.内向型
【答案】 C
106、对该求助者初步的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 C
107、对咨询转介的不正确做法是()。
A.直率地说明理由。如“你的心理问题很严重,我无能为力,你另找高明。”
B.不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
C.事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并以尊重的态度向其说明理由
D.对转介的新咨询师,详细地介绍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
【答案】 A
108、―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公司职员,已婚,女儿9岁。
A.思维奔逸
B.夸大妄想
C.情感高涨
D.病理象征性思维
【答案】 B
109、第三次咨询:求助者:我按您的建议到精神科去查了一下,去了两家医院,他们都说我不是抑郁症。可是我不太相信,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抑郁症的表现,还买了一本精神病方面的书,里边说……
A.尊重
B.热情
C.真诚
D.共情
【答案】 D
110、—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公务员。受婚恋困扰,伴有睡眠困难,食欲差一月余。
A.自知力完全存在
B.自知力部分存在
C.自知力部分缺乏
D.完全缺乏自知力
【答案】 A
111、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 )中枢。
A.视觉性言语
B.言语运动
C.书写性言语
D.言语听觉
【答案】 D
112、使用想象放松法,应由( )找出带来最愉悦感觉、有美好回忆的场景。单选
A.咨询师
B.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协商
C.求助者
D.求助者及家人共同协商
【答案】 C
113、在临床诊断中.判断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不包括()。
A.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
B.症状的特异性
C.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D.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答案】 B
114、该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属于( )单选题
A.被动求医
B.主动求医
C.家人强迫
D.同学强迫
【答案】 A
115、初诊接待求助者时,咨询师应有的仪态包括()。
A.服装整齐,姿态端正,表情平和,扫视对方的眼神和表情
B.服装整洁,姿态随便,表情欢快,专注对方的眼神和表情
C.服装整齐,姿态端正,和颜悦色,视线不离开对方
D.服饰整洁,姿态随便,愁眉苦脸,不看对方的眼睛
【答案】 C
116、第三次咨询:求助者:我按您的建议到精神科去查了一下,去了两家医院,他们都说我不是抑郁症。可是我不太相信,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抑郁症的表现,还买了一本精神病方面的书,里边说……
A.怀疑型
B.情绪型
C.茫然型
D.思考型
【答案】 D
117、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因地震受到心理创伤,无法继续上学由家长陪同主动来心理咨询。
A.强迫回忆
B.抑郁症状
C.焦虑症状
D.疑病症状
【答案】 A
118、倾听时的鼓励性回应技巧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是( )。
A.点头
B.目光注视
C.手势
D.言语表达
【答案】 A
119、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
A.心慌
B.长期失眠
C.胸闷
D.愁眉不展
【答案】 A
120、咨询中该求助者要求与咨询师通过微信联系,咨询师合理的做法是( )。
A.欣然同意
B.言明咨询师的职业要求之后婉拒
C.直接拒绝
D.言明自己没有微信无法建立联系
【答案】 B
121、验证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A.补充提问
B.反复追问
C.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D.比较下列资料的不同来源
【答案】 B
122、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
A.友谊
B.爱情
C.喜欢
D.亲情
【答案】 B
123、一般资料:男性.l7岁,未婚,中专学生。
A.生活困难
B.行为失控
C.学习困难
D.社交减少
【答案】 D
124、一般资料:某女,35岁,大专文化,汉族,某中学教师,已婚,经济状况良好。
A.情绪低落
B.责备丈夫
C.要求离婚
D.丈夫外遇
【答案】 D
125、求助者:是的。最近这半年里,我们每次告别时都会拥抱,我还主动吻过他几次,而他也没有拒绝……我是一个家教非常严的人,做事讲规矩......我一向认为谈态爱时男人应该主动,女人应该自尊、自爱…他作为一个男人......
A.宣泄型
B.茫然型
C.表现型
D.表白型
【答案】 D
126、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
A.求助者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B.求助者对咨询师谈话内容缺乏理解
C.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
D.求助者对咨询师所提问题缺乏理解
【答案】 C
127、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关于职业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职业是从业人员进行劳动价值交换的主要渠道
B.职业是从业人员实现个人发展愿望的事业平台
C.职业是从业人员牟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
D.职业是从业人员责任、权利、利益的有机统一
【答案】 D
128、2006年5月 单项选择题
A.有利于心理咨询师收集材料
B.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
C.有利于求助者自我表达
D.可使求助者感到满足
【答案】 B
129、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A.直接逼问
B.间接询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答案】 A
130、情绪很低落,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因此明显下降。求助者甚至开始回避和同事聊天,因为一旦听到他人聊起家庭、婚姻的话题,求助者心理就会很不舒服。
A.心理咨询
B.心理治疗
C.转诊精神科
D.药物治疗
【答案】 C
131、关于人性的争论,最早出现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 )阶段。
A.经验描述
B.哲学思辨
C.实证分析
D.正式确立
【答案】 B
132、共情又称为( )。
A.同情
B.通情达理
C.移情
D.情感表达
【答案】 B
133、案例七
A.启发
B.指导
C.教育
D.解释
【答案】 A
134、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有两项,即总分和( )。
A.阳性项目数
B.阳性项目均分
C.阴性项目数
D.因子分
【答案】 D
135、针对本案例评估咨询效果时,应围绕( )进行。
A.求助者意见
B.咨询目标
C.咨询师意见
D.双方意见
【答案】 B
136、根据案例,回答题
A.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
B.无论别人怎么样对你,你都对别人好
C.别人对我怎么样,我就对别人怎么样
D.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就怎么对别人
【答案】 A
137、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中专毕业,护士。
A.遵守预约时间
B.积极探索解决问题
C.选择咨询方案
D.完成已商定的作业
【答案】 A
138、共情又称为( )。
A.同情
B.通情达理
C.移情
D.情感表达
【答案】 B
139、一般资料:女性,49岁,已婚,大学专科毕业,机关公务员。
A.情绪型
B.怀疑型
C.思考型
D.内向型
【答案】 A
140、该求助者艾森克人格问卷的T分结果:P量表55,E量表70,N量表65,L量表30,其气质类型为(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 A
141、求助者一般资料:白女士,女性,38岁,酒店领班。
A.自己没有考军校
B.儿子不考军校
C.工作压力大
D.夫妻感情不和
【答案】 B
142、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访谈片断,请据此回答问题。
A.心情压抑
B.情绪低落
C.感到自卑
D.焦虑不安
【答案】 D
143、修饰性反问引起的后果是()。
A.对方自我探索过多
B.谈话内容过于具体
C.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D.使求助者过分依赖
【答案】 C
144、第三次咨询:求助者:我按您的建议到精神科去查了一下,去了两家医院,他们都说我不是抑郁症。可是我不太相信,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抑郁症的表现,还买了一本精神病方面的书,里边说……
A.尊重
B.热情
C.真诚
D.共情
【答案】 C
145、案例四
A.开放式提问
B.具体化技术
C.封闭式提问
D.摄入性谈话
【答案】 C
146、 该求助者“睡不着觉就只好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可能属于( )。
A.冲动行为
B.紧张症性综合征
C.刻板行为
D.精神运动性不安
【答案】 D
147、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A.单一性生活压力
B.叠加性压力
C.破坏性压力
D.精神性压力
【答案】 B
148、抽取样本,全国性常模一般要( )。
A.30或100个
B.100或500个
C.300或1000个
D.2000或3000个
【答案】 D
149、对本案例中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精神病性障碍
B.一般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答案】 C
150、一般资料:赵某,女性,26岁,国企职员。
A.焦虑性神经症
B.严重心理问题
C.精神分裂症
D.抑郁症
【答案】 C
151、下列说法中值得商榷的是()。
A.真诚在咨询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B.真诚可以为求助者提供安全、自由的氛围
C.真诚可以为求助者提供榜样
D.真诚不应有半点掩饰和虚假
【答案】 D
152、刺激求助者并借此控制会谈方向,这种方法是( )。
A.中断
B.情感反射
C.释义
D.情感引导
【答案】 B
153、案例一:求助者:男性,46 岁,公务员。
A.解决求助者的困扰
B.为求助者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
C.真确进行心理诊断
D.双方共同制定合适的咨询目标
【答案】 B
154、求助者一般资料:男性,20岁,工厂工人。
A.情绪低落
B.盲目无助
C.情绪激动
D.回避行为
【答案】 A
155、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咨询时间安排可以设定为( )。
A.每天一次
B.每月一次
C.每周一次
D.视双方时间而定
【答案】 C
156、艾森克人格问卷是采用()编制的。
A.逻辑分析法
B.因素分析法
C.经验法
D.综合法
【答案】 B
157、一般资料:崔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A.学习能力改变
B.学习兴趣下降
C.社会功能受损
D.家长让其休学
【答案】 C
158、根据测验结果,该求助者百分等级为50的项目是()。单选
A.知识
B.相似
C.数广
D.词汇
【答案】 B
159、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 )。
A.如实地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
B.要按共同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
C.不与咨询师建立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