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013604 上传时间:2025-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22级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苗青 审题人:朱莹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 .图 1 为出土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斟酒器——细颈袋足陶鬻分布图。这反映出当时 A.区域文化存在交流互动 B.中原文化辐射四方 C.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D.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图 1 2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尊贤使能”,墨子则主张“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而韩非等法家代表则主张量能授官。任人唯贤、因功赐禄的人才选拔、选官制度,在当 时被诸侯国广泛采用。这反映出当时 A. 人本意识觉醒 .近年来出土了大量秦朝时期的度量衡标准器,除陕西等秦国故地外,在山东邹城、江苏盱 眙等六国故地都有所发现,基本上涵盖了秦朝当时所有的疆土。这可用于印证秦朝 B. 政治制度变革 C. 诸子思想趋同 D. 宗法观念消亡 3 A.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B.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C. 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D.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4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 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上述历史现象 A.说明东汉民间社会财富充裕 B.对当时中央集权有一定威胁 C.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的威胁 D.反映当时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5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 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佛教 A. 逐渐融入中国社会 B. 深刻影响儒家思想 历史 第 1 页 共 7 页 C. 推动孝道文化发展 .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多时有十几人。开会时有一主席称为“执笔”,负责综合记录及手 握最后文字决定权,但是执笔轮流充任。这体现了 D. 推崇消极避世教义 6 A. 专制皇权的独断 B. 民主政治的尝试 C. 国家治理的优化 D. 三省机构的分工 7 .宋初定服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平民不得服 皂(黑色)、服紫。及至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庶人通许服皂”。太宗至道元年,“复许庶 人服紫”。这反映了,当时 A. 等级制度逐步瓦解 B.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C. 门第观念已经淡化 D.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不断增强 8 .唐代安禄山范阳起兵 6日后,唐玄宗在 3000里外的临潼得知消息,通讯速度为日行 500里。 北宋与越南在广西开战 28日后,信息才从广西合浦传递至 5630里外的开封,日行 201 里。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中央集权强弱 B. 交通工具优劣 C. 政局稳定与否 D. 地理环境差异 9 .明万历二十七年,山东临清税务马堂科征无度,致使商店纷纷倒闭,万余民众在织筐工匠 王朝佐的带领下罢市,史称“临清民变”。明朝后期类似的民变有几十次,领导者多为 工匠、商贩、作坊主。材料可以用来佐证明朝后期 A. 君主专制强化 B. 社会流动普遍 C. 赋役制度调整 D. 商品经济发展 1 0.表 2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间的垦田面积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表 2 A. 人地矛盾日趋缓和 时期 垦田面积 B. 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C. 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D.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万顷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万顷 雍正二年(1724年) 683万顷 乾隆十八年(1753年) 708万顷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万顷 嘉庆十七年(1812年) 790万顷 1 1.鸦片战争后的二三十年间,西方自然科学著作被陆续翻译到中国,这些译著表现出很强的 本土化特征,如在译著中增加某些传统知识,沿用中国传统文字、记数方法,对于其中 的科学术语,也尽最大可能地使用中国已有的表达,或者赋予其新的含义。这些译著 A.旨在宣扬变法维新 B.阻碍了西学传播 历史 第 2 页 共 7 页 C.是自大心态的体现 D.有助于民族自强 1 2.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对红军的讲话中提到:“有人嫌井冈山高,井冈山大⋯⋯爬山爬厌 了,想打到城里去。这种思想错了。要知道,井冈山虽然磨破了我们的脚⋯⋯但是,它 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利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击敌人。”这体现了 A.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B. 毛泽东重视抗日根据地建设 C.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理论 D.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1 3.图 2是 1978-200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可用于说明 图 2 A. 深化改革开放加速了经济发展 B. 缩小人口规模减轻了改革阻力 D. “一带一路”带动了民生的改善 C. 改革开放使全面小康得以实现 1 4.从 11 世纪或者 12 世纪开始,西欧许多自治城市的市民通过特许状拥有了自己立法和司法 的权力,他们扫除阻碍商人经济活动的关卡,废除封建的人身奴役。因此,自治城市的 特许状被珍贵地保存在市政厅内。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自治 A. 有利于国王权力的加强 B. 冲击了封建等级体系 C. 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精神 D. 导致了分裂割据局面 1 5.15世纪,意大利教育家弗吉里奥提出,教育需要两根支柱:心智训练和身体训练。他强 调青少年要有“支配的理性”和“顺从的身体”,建议应根据个人特点“恰当地选择运 动”。这反映了 A. 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 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C. 启蒙运动的理性思维 D. 体育运动受到普遍重视 1 6.研究表明,英国对非洲和美洲的出口在 18 世纪增长了 10 倍,而对欧洲大陆的出口则没有 变化;来自美国南部的棉花为英国工厂提供了廉价原料。据此可以推知,英国经济发展 A. 激化了列强贸易竞争 B. 优化了国际分工 C. 使其成为了世界工厂 D. 受益于奴隶贸易 历史 第 3 页 共 7 页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52 分 1 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 3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年),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 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 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年),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 历时 12年,经 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 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 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 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这些学者(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朱舜水等人)虽生长在阳明学派空气之下,因为时势 突变,他们的思想也像蚕蛾一般,经蜕化而得一新生命。他们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 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抛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注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学问,是 为政治而学问……他们……断断不肯和满洲人合作,但求改变学风以收将来的效果。 历史 第 4 页 共 7 页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嘉(庆)道(光)年间,白莲教痈溃于腹地,张格尔变乱于西北,英吉利凭陵于东南,士大 夫懍于商羊石燕之警,惧有梁倾压侨之祸,于是自陇亩而至庙堂,相与讨论朝章国故,古今利病, 边陲离合,绝域政教,而史学兴焉,而经世之音振焉。喁于相望,遂与明末遗老相桴鼓(相互应 合)矣。 ——摘编自陆宝千《嘉道史学——从考据到经世》 材料三 明清时期,一些关心社会政治的士大夫与思想家,以“批判的武器”抨击封建专制和空谈误 国的理学。于是,在 17世纪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具有求实批判精神的经世致用思潮,形成了又一 次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上的高潮,解决了儒学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命脉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摘编自王俊义《略论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 ( 1)指出材料一中明清之际学风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6 分) 2)分析材料二中嘉道时期的经世学风“与明末遗老相桴鼓”的依据。(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影响。(4 分) 1 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四周是高山、沙漠和海洋,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但内陆资源丰富,农耕 经济下养成了知足常乐的性格。春秋战国,人们在农闲时分开展了角抵等养生保健活动。秦汉时 期,五禽戏、蹴鞠、百戏等逐渐在上层社会中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阶层受玄学影响,强调 意、气、体协调配合的导引养生法和讲究“中和”的围棋盛行,舞蹈、投壶等活动也普及到平民 阶层。唐宋时期,各阶层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热情度高、马球等具有娱乐观赏性的群体活动备受 推崇。明清时期,民间还喜爱“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太极拳。 — —摘编自周明华《中国的传统体育》 材料二 古希腊罗马三面环海,土壤贫瘠,人们出于生存、御敌和祭神的需要,崇尚战车赛、拳击、 赛跑等户外运动。公元前 8世纪,城邦经济文化的繁荣带来了奥林匹克盛会,他们以力量、速度 等展现人体的力和美,构筑了公共体育馆以供休闲之用。古罗马的体育具有浓厚的军事化特色, 观赏残酷血腥的角斗竞技比赛是古罗马贵族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运动竞技场较多。中世纪休闲 体育发展受阻,人们只有在宗教节日和农闲时分休闲、如在圣诞节、受洗节跳舞。15世纪,随着 工商业的发展,宗教和世俗生活内容逐渐走向融合,足球、篮球、排球、橄榄球、曲棍球等集体 项目逐渐大众化。 — —摘编自刘锦清《中西休闲体育的发展历程与差异》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西方休闲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西方休闲体育运动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 6分) ( ( ( 历史 第 5 页 共 7 页 (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西方休闲体育发展的认识。(2分) 2 0.“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 4为 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 ( ( 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 小敏——弟弟,育才小学学生) 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 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 过禁烟的命令。 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 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 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 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 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镇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 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 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 辱国的《南京条约》。 小敏:…… 图 4 材料二 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 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 睛”。 —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 ( 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6 分) 2)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说明理由。(8分) 历史 第 6 页 共 7 页 2 022级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1 1 —10:ABCBA CBDDB 11—16:DCABA D 7.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2分)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 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 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总结:中国的文明成果助推了欧洲向近代的转型,这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2分) 1 8.(1)变化:从空疏浮泛的学风变为以拯弊救亡为目的的经世学风。(2 分) 原因:明清易代,部分士大夫的抗清斗争以失败告终;陆王心学难以适应时代需求;明清之 际,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儒者的责任与担当意识。(4 分,答出 两点即可) ( 2)依据: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发生的;都强调针砭时弊,应对时局;都是对儒学的继承 与发展;都有助于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变革。(每点 2 分,任答两点给 4 分) 3)影响: 壮大了兴利除弊的时代呼声;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了其思想内涵;促 ( 进了儒学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有积 极作用。(每点 2 分,任答两点给 4 分) 1 9.(1)中国自娱性强,偏重个体项目(以养生保健为主);西方强调竞技性,侧重集体项目。中 国休闲体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西方宗教和军事化色彩浓厚。中国公共体育场所较少;西 方公共竞技运动场所较多。(任答两点,4 分) ( 2)地理环境方面:中国相对封闭,资源丰富;西方缺少天然屏障,相对开放。 社会经济方面: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西方以商品经济、海洋贸易为主。 思想文化方面: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中庸、顺应自然;西方受宗教文化和人文精 神影响,注重竞争意识。(每个方面 2 分,共 6 分) 3)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国情影响休闲体育发展的路径);受本土传统文化影响;丰富 了社会文化的内涵;地理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任答一点给 2 分) 0.(1)①战争性质: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②战争原因:英国维护鸦片走 ( 2 私;③中国败因:除林则徐外,中国君臣无能。(每点 2分,答出三点给 6分。其他内容,言之 成理,同等给分) ( 2)坚持唯物史观;坚持中国立场;全球视野等。(8 分) 高三期中 历史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