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11695 上传时间:2025-04-17 格式:DOCX 页数:264 大小:10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4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舞蹈音乐体裁是( ) A.阿勒曼德 B.探戈 C.哈巴涅拉 D.波尔卡 【答案】 A 2、下列柴可夫斯基作品中,属于舞剧体裁的是( ) A.《胡桃夹子》 B.《黑桃皇后》 C.《四季》 D.《奥尔良的少女》 【答案】 A 3、( )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 A.文化理解 B.审美感知 C.音乐欣赏 D.艺术表现 【答案】 B 4、京剧行当中,青衣主要扮演(  )。 A.老年妇人角色 B.性格活泼的女性角色 C.贤妻良母角色 D.以武功见长的女性角色 【答案】 C 5、下列教学目标的描述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是( )。 A.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歌曲 B.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模唱歌曲 C.通过教师逐句教唱,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D.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三连音 【答案】 A 6、在期末测试中,教师出了一道填空题,要求学生写出《降B大调玛祖卡》的曲作者。这是考查学生哪个方面的能力?( ) A.记忆 B.理解 C.创造 D.评价 【答案】 A 7、下列关于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沃尔塔瓦河》将捷克的民族音乐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B.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是一部极具捷克民族特点的正歌剧 C.德沃夏克的创作题材并不仅限于捷克,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斯拉夫民族 D.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被改编成了歌曲《念故乡》,广为传唱 【答案】 C 8、 ( )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音乐评论家并且创作了《梦幻曲》。 A.舒曼 B.巴赫 C.门德尔松 D.德彪西 【答案】 A 9、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大雨小雨》,张老师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打击乐器,并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对自然界中的风声、雷电声、下雨声进行模仿。张老师这样的教学活动体现了音乐教学原则中的( )。 A.音乐性原则 B.愉悦性原则 C.情感性原则 D.创造性原则 【答案】 D 10、1673年葡萄牙传教士徐日昇来到北京,向康熙皇帝进献了管风琴和古钢琴各一台,此时在这两件乐器的故乡欧洲,当地音乐的重要创作特征是( )。 A.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创作中心 B.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 C.通奏低音 D.主导动机的运用 【答案】 C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G角七声调式同宫系统调的是( )。 A.bB徵七声调式 B.E宫七声调式 C.F商七声调式 D.C羽七声调式 【答案】 B 12、“在一节《寻找春天》的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模仿春天的自然音响。当音乐响起时教室里热闹鼎沸,有的学生用大鼓模仿雷声,有的学生使劲摇串铃模仿雨声,有的学生用铃鼓模仿风声……教室里说笑声、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声混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本堂课存在哪个问题?( ) A.自娱自乐,缺乏审美 B.枯燥听讲,缺乏操作 C.乱敲乱奏,缺乏合作 D.精心构思,缺乏实践 【答案】 C 13、下列属于木管组的乐器是( ) A.圆号 B.小号 C.长号 D.巴松 【答案】 D 14、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属于 A.阴阳平和质 B.偏阳质 C.偏阴质 D.阳虚质 E.阴虚质 【答案】 B 15、下列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体裁相同的是(  ) A.《草原英雄小姐妹》 B.《彝族舞曲》 C.《喜洋洋》 D.《万马奔腾》 【答案】 A 16、在教学内容的组织环节上不包括(  )。 A.教师情感的倾注 B.教学反思 C.形象直观的演示 D.妙趣横生的活动 【答案】 B 17、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 )两个偏音,构成燕乐调式音阶。 A.清角和变宫 B.变宫和闰 C.清角和闰 D.变徵和变宫 【答案】 C 18、患者,男,近日出现口腔黏膜溃疡,有明显的灼痛感,常因过食煎炒辛辣或寐少而发,伴口渴心烦,失眠溲短黄,大便秘结;检查见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舌红,苔黄或腻,脉数有力。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如下辨证。 A.心脾积热 B.湿热内蕴 C.脾胃气虚 D.脾肾阳虚 E.肝胆湿热 【答案】 A 19、《月亮颂》是歌剧《水仙女》中的唱段,其曲作者是音乐家(  )。 A.普契尼 B.比才 C.鲍罗丁 D.德沃夏克 【答案】 D 20、下列选项中,适合高中器乐模块教学活动的是( ) A.举办学生独奏、重奏、小合奏等班级演奏会 B.举办班级学生乐曲创编 C.举办班级学生歌舞表演 D.组织学生采集民间音乐 【答案】 A 21、在欣赏《春节序曲》时,下列哪个活动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实践 ( ) A.听音乐想象秧歌表演的动作 B.观看秧歌表演视频 C.哼唱主题模仿秧歌表演 D.讨论观看秧歌表演的感受 【答案】 C 22、张老师在讲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一课时,给同学们表演了一段民族舞,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演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答案】 A 2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 )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答案】 B 24、课堂当中,教师请同学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运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分别代表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四个声部来进行节奏创编并展示。该名教师运用了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哪种音乐教学法中的教学内容() A.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B.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C.铃木镇—音乐教学法 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答案】 D 25、下列不属于三大安魂曲的是( )。 A.《d小调安魂曲》(莫扎特) B.《安魂曲》(威尔第) C.《安魂曲》(佛瑞) D.《安魂曲》(亨德尔) 【答案】 D 26、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师生成为音乐学习中的“挚友”,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完全变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即学生从原来的服从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一方,教师也从原来的指挥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另一方。这说明要( ) A.加强学生间的相互合作 B.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伙伴”关系 C.提倡教师间的合作 D.促进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合作 【答案】 B 27、下列属于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是( )。 A.体态律动学说 B.柯尔文手势 C.首调唱名法 D.元素性 【答案】 D 28、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 A.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B.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 C.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D.中国京剧、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国豫剧 【答案】 A 29、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对象、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 ) A.教师 B.学生 C.行为标准 D.活动环境 【答案】 C 30、标题为《云》《节日》《海妖》的作品是法国音乐家( )的作品。 A.拉威尔 B.德彪西 C.斯美塔纳 D.德沃夏克 【答案】 B 31、近代我国由于兴办学校而产生音乐课程.学校音乐教学开始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 A.教授歌曲 B.教授诗歌 C.教授欣赏 D.教授识谱 【答案】 A 3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铃木音乐教育体系”把母语学习的原理应用于小提琴教学 B.“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固定音名唱法、节奏唱名法、字母记谱法 C.“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听觉训练 D.“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答案】 C 33、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评价要求不只评价学生的学,还要评价教师的教,既要注重音乐专业能力的发展,又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说明了音乐教学评价的( ) A.科学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答案】 C 34、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  )的音乐思想。 A.阮籍 B.嵇康 C.李延年 D.京房 【答案】 B 35、《秦腔牌子曲》是由()演奏的独奏曲。 A.京胡 B.二胡 C.高胡 D.板胡 【答案】 D 36、传统的音乐教学,尤其是在带有课桌椅座位的课堂形式中,教师往往因为怕动起来影响课堂秩序,而要求学生像其他学科那样正襟危坐,这样学生参与、体验、表现音乐的机会就会受到限制。这限制了学生的哪种体验?( ) A.内心体验 B.行为体验 C.音响体验 D.情感体验 【答案】 B 37、在欧洲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 A.贝多芬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答案】 C 38、《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 )里面的一个唱段。 A.《红灯记》 B.《沙家浜》 C.《杜鹃山》 D.《红色娘子军》 【答案】 A 39、下列哪个经典唱段出自歌剧《江姐》?( ) A.《扎红头绳》 B.《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C.《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D.《绣红旗》 【答案】 D 4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蕴含的音乐功能主要是( )。 A.治疗 B.经济 C.教育 D.审美 【答案】 C 41、“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这句话是以下哪一位教育家的观点() A.柯达伊 B.奥尔夫 C.铃木镇一 D.达尔克罗兹 【答案】 C 42、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主义乐派代表人物的是()。 A.勋伯格 B.海顿 C.贝多芬 D.德彪西 【答案】 A 4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乐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 ) A.设疑导入 B.创境导入 C.实验导入 D.温故导入 【答案】 C 44、下列属于格里高利圣咏演唱形式的是( )。 A.女声合唱 B.重唱 C.混声合唱 D.应答歌唱 【答案】 D 45、哪一点不属于音乐教学导课的组织形式?(  ) A.设疑导入、故事导入 B.创境导入、温故导入 C.故事导入、实验导入 D.温故导人、机变导入 【答案】 C 46、《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哪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曲?(  ) A.《风云儿女》 B.《祖国的花朵》 C.《马路天使》 D.《十字街头》 【答案】 B 47、合唱各声部之间在均衡方面的要求是( ) A.各声部之间的人数要保持一致 B.每个声部都要求有完全一致的音质和音色 C.声部与声部之间,既要相互依托支持,又要保留本声部的特性 D.在二部合唱中,低声部的演唱力度在任何时候都要弱于高声部 【答案】 C 48、小便不甚赤涩,淋漓不已,腰膝酸软 A.热淋 B.石淋 C.劳淋 D.血淋 E.膏淋 【答案】 C 49、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京剧大师梅兰芳》中,学生欣赏完规定唱段后,教师为学生讲解京剧的悠久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梅兰芳先生在国家动荡之时不为日本人演出而“蓄须明志”的故事,感染和鼓舞学生。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哪条课程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D 50、秦腔的领奏乐器是()。 A.京胡 B.高胡 C.板胡 D.坠胡 【答案】 C 51、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分别演奏《欢乐颂》的两个声部并合奏,然后分辨两声部间的音程关系,其教学重点是(  )。 A.曲式 B.速度 C.织体 D.和声 【答案】 D 52、小明天生五音不全,唱歌总是跑调,但在音乐课上表现得非常积极,经常踊跃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王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表扬小明的这种热情,并鼓励他要勇于开口唱歌。王老师的评价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定性述评 D.定量测评 【答案】 B 53、为向不了解管弦乐队的人介绍各乐器音色特征而编写的一首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曲作者是( ) A.欣德米特 B.布里顿 C.斯特拉文斯基 D.勋伯格 【答案】 B 54、“在欣赏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同一主题的不同乐器’”,其教学重点是( )。 A.音高 B.速度 C.音色 D.力度 【答案】 C 55、在欣赏《广陵散》这首作品前,某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这部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聂政刺韩王。在讲述的过程中,该教师配上古琴曲《广陵散》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学生仿佛看到了聂政艰辛修炼、慷慨激昂为父报仇的场面……该教师的做法属于( )。 A.音源创设情境 B.美术创设情境 C.故事创设情境 D.游戏创设情境 【答案】 C 56、“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 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答案】 D 57、画家康定斯基所属的表现主义美术流派和下列哪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类似( ) A.勋伯格 B.德彪西 C.斯特拉文斯基 D.巴托克 【答案】 A 58、适宜通风干燥的是 A.荆芥 B.白芍 C.莱菔子 D.熟地黄 E.薏苡仁 【答案】 D 59、张老师对待音乐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备一节课需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教案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完整,但她上课时总是无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的效果不甚理想,学生们都在说:“太没意思了,我不需要这个,因为根本用不到的”“我都听不懂的”。张老师觉得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哪一基本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 【答案】 A 60、佛罗伦萨梅第奇家族的鼎力资助促进了歌剧的兴起。下列哪部作品是巴洛克早期歌剧的代表作? A.《唐璜》 B.《费岱里奥》 C.《奥菲欧》 D.《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答案】 C 61、1829年,( )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从而推动了19世纪“巴赫复兴运动”的兴起。 A.舒曼 B.舒伯特 C.韦伯 D.门德尔松 【答案】 D 62、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著名琴曲叫(  )。 A.《平湖秋月》 B.《广陵散》 C.《高山流水》 D.《十面埋伏》 【答案】 C 63、下列乐器中,属于打击乐器的是(  )。 A.唢呐 B.三弦 C.编钟 D.板胡 【答案】 C 64、在歌曲《鳟鱼》的欣赏教学中,最能增进学生音乐审美思维的过程是( ) A.讲述背景,学生谈感受 B.识读乐谱,学生谈感受 C.描写主题,学生谈感受 D.聆听作品,学生谈感受 【答案】 D 65、我国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是( ) A.李延年 B.阮籍 C.司马相如 D.蔡邕 【答案】 A 66、下列选项中,与D角为同一宫调系统的是( )。 A.F徵 B.bG羽 C.B宫 D.bE商 【答案】 A 67、在音乐教学中,任何知识技能的习得、音乐风格的掌握、文化内涵的理解,其实都离不开学生的( ) A.主动配合 B.集体探究 C.分组互动 D.自然吸收 【答案】 D 68、“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使学生认识音乐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拓展艺术视野。”采用了( )的教学方法。 A.比较欣赏 B.独立欣赏 C.盲目欣赏 D.设疑欣赏 【答案】 A 69、以“春天”这个主题,音乐教师让学生们欣赏了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这体现了音乐比较中的(  ) A.同类体裁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比较 B.同类题材不同体裁乐曲的比较 C.不同表演个性方面的比较 D.不同风格的比较 【答案】 B 70、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下列不属于感受与欣赏的内容的是( ) A.音乐的体裁与形式 B.音乐与姊妹艺术 C.音乐的情绪与情感 D.音乐的风格与流派 【答案】 B 71、施光南创作的著名歌剧取材自鲁迅的哪部文学作品( ) A.《伤逝》 B.《祝福》 C.《孔乙己》 D.《狂人日记》 【答案】 A 72、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其中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73、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 A.哨嘴 B.簧管 C.拉管 D.闭管 【答案】 B 74、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雪绒花》这一课,在课程快结束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内容以及创作背景,编排一个音乐剧,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编排音乐剧属于什么教学活动?( ) A.比较教学 B.创编活动 C.小组合作教学 D.综合活动 【答案】 B 75、在欣赏探戈舞曲风格的作品时,主要应该让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哪些要素( ) A.音色与结构 B.音高与节拍 C.调式与和声 D.节奏与织体 【答案】 D 76、20世纪50年代.根据其鸟类生态观察笔记,谱写了涵盖l7种欧洲鸟类的钢琴独奏曲的作曲家是( )。 A.勋伯格 B.布列兹 C.蒂皮特 D.梅西安 【答案】 D 77、对世界音乐教育有着广泛影响的德国( )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 A.铃木镇一 B.柯达伊 C.奥尔夫 D.达尔克罗兹 【答案】 C 78、张老师了解到,班里学生大多喜欢流行音乐,而对传统音乐文化毫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张老师时常在课堂中穿插传统音乐元素,并将流行元素与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创作了一些歌曲,深受学生喜爱。慢慢地,学生对传统音乐不再排斥,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 ) 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 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 D.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 【答案】 B 79、“刘老师要求学生既可以用各种鼓槌,也可以用手指或指尖在鼓的不同部位敲打,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各种方法奏出鼓的各种声音。”上述教学行为主要体现的是( ) A.理论性 B.探索性 C.规范性 D.科学性 【答案】 B 80、下列选项中(  )是变奏曲式的结构。 A.A+B+C+A+D+A B.A+B+A+C+A+A C.A+B+A+C+A+D+A D.A+A1+A2+A---3+A4 【答案】 D 81、黄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起承转合的发展结构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自由写作音乐片段,上述教学行为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哪个基本理念() A.弘扬民族音乐 B.重视音乐实践 C.面向全体学生 D.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B 82、创作第一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作曲家是( ) A.贝多芬 B.韦伯 C.门德尔松 D.瓦格纳 【答案】 B 83、钢琴五重奏通常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 )和钢琴。 A.大提琴 B.低音提琴 C.竖琴 D.扬琴 【答案】 A 84、《海青拿天鹅》是产生于元代的一首著名乐曲,当时演奏的乐器是( ) A.古琴 B.古筝 C.琵琶 D.笛子 【答案】 C 85、成人末梢血白细胞的参考范围是 A.(15.0~20.0)×109/L B.(3.5~10.0)×109/L C.(4.0~10.0)×109/L D.(4.0~5.5)×1012/L E.(3.5~5.0)×1012/L 【答案】 C 86、下列不属于江南丝竹八大名曲的是( ) A.《欢乐歌》 B.《柳青娘》 C.《三六》 D.《行街》 【答案】 B 87、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欣常课《走进亚洲》教学的前一周。老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这种评价方式是()。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C 88、“作品将听者的注意力吸引向音乐本身的特性上,认为音乐的意义都可以用文字充分地表达出来,有文字和具体化的暗示才能明确表达作曲家的思想。”这句话体现的美学观是( )。 A.指涉主义 B.表现主义 C.极简主义 D.解构主义 【答案】 A 89、《夕阳箫鼓》由__________曲改编成__________曲之后改名为《春江花月夜》。选( ) A.琵琶、古筝 B.古筝、琵琶 C.古琴、琵琶 D.胡琴、古筝 【答案】 A 90、下列选项所述要求符合九年级学生音乐教学活动的是( )。 A.要求学生根据《茉莉花》的旋律创编2—4小节的旋律 B.要求学生体会四拍子的律动 C.要求学生创编4—8小节的节奏 D.要求学生一学期演奏乐曲1—2首 【答案】 C 91、 胡老师想确认管乐队学生是否已学会吹奏乐器《红旗颂》,最适合采用下列哪种评价方式? A.纸笔评价 B.档案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概念评价 【答案】 C 9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是音乐课程标准中两个重要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基本理念,只有通过良好的音乐实践,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体验音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表现和创造音乐。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以上观点( ) A.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立刻给予批评指正 B.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技巧去理解音乐、探索音乐 C.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D.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答案】 A 93、张某,男,65岁,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长期咳嗽。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苔薄白。医生诊断为风寒感冒,伴慢性支气管炎。 A.西洋参 B.红参 C.淫羊藿 D.枸杞子 E.芡实 【答案】 A 94、饮在胸膈则见 A.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痛 B.胸协胀满,咳唾引痛 C.胸闷,咳喘,不能凭我,其形如肿 D.喉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E.肠鸣沥沥有声 【答案】 C 95、在欧洲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 A.贝多芬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答案】 C 96、下列剧作家中,( )不是古希腊的悲剧代表人物。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德斯 D.毕达哥拉斯 【答案】 D 97、近日气候骤冷,调摄不慎,患者出现了恶风畏寒,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头痛,应选用的方剂是 A.桑菊饮 B.羚角钩藤汤 C.通窍活血汤 D.川芎茶调散 E.桑杏汤 【答案】 D 98、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出自电影(  )。 A.《泰坦尼克号》 B.《魂断蓝桥》 C.《音乐之声》 D.《出水芙蓉》 【答案】 C 99、下列属于处于强拍地位的和弦外音的是( ) A.经过音 B.先现音 C.换音 D.倚音 【答案】 D 100、形式主义美学观特别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属性, 因此在增进审美领悟和审美敏感性方面,聆听音乐时更注意的是( )。 A.作曲家生平 B.创作背景 C.故事情节 D.乐器音色 【答案】 D 101、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发花”辙的是( ) A.爹、也、月、铁 B.来、在、爱、该 C.家、抓、把、呀 D.到、飘、高、跳 【答案】 C 102、肖邦的钢琴作品《bA 大调波洛奈兹 Op.53》属于哪类音乐体裁?( ) A.舞曲 B.进行曲 C.谐谑曲 D.颂歌 【答案】 A 103、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曲作者是( ) A.谷建芬 B.徐沛东 C.施光南 D.印青 【答案】 C 104、创作了钢琴作品《小宇宙》,把西方的作曲技术同东欧民间音乐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将匈牙? 利专业音乐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作曲家是( ) A.李斯特 B.柯达伊 C.雅纳切克 D.巴托克 【答案】 D 105、“在一节《寻找春天》的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模仿春天的自然音响。当音乐响起时教室里热闹鼎沸,有的学生用大鼓模仿雷声,有的学生使劲摇串铃模仿雨声,有的学生用铃鼓模仿风声……教室里说笑声、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声混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本堂课存在哪个问题?( ) A.自娱自乐,缺乏审美 B.枯燥听讲,缺乏操作 C.乱敲乱奏,缺乏合作 D.精心构思,缺乏实践 【答案】 C 106、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 A.(老)约翰·施特劳斯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答案】 C 107、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摇滚、民谣艺术家是()。 A.约翰·列侬 B.大卫·鲍威 C.鲍勃·迪伦 D.迈克尔·杰克逊 【答案】 C 108、多利亚调式和弗里几亚调式是()民间音乐旋律构成的基础。 A.墨西哥 B.菲律宾 C.西班牙 D.日本 【答案】 C 109、下列对我国近代音乐家事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曾志态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创作了多部儿童歌舞剧,并创办了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 B.冼星海的音乐创作鲜明地贯穿着爱国、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斗争的主题 C.黄自于 1927 年组建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 D.贺绿汀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和比较音乐学观点对中国传统音乐历史进行研究 【答案】 B 110、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 A.学生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 B.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情绪和情感 C.学生学习有代表性舞种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随音乐进行练习。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专业舞蹈,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 【答案】 D 111、《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这首新歌总称“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且带有明显的(  )风格。 A.民歌 B.童谣 C.山歌 D.信天游 【答案】 C 112、下列哪部歌剧描述了韩英和刘闯率领当地人民消灭白极会首领彭霸天的故事?( ) A.《江姐》 B.《白毛女》 C.《洪湖赤卫队》 D.《红珊瑚》 【答案】 C 113、能乐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传统艺术形式,其伴奏乐器不包括( ) A.能管 B.太鼓 C.三味线 D.伽倻琴 【答案】 D 114、相和大曲中,(  )表示音乐的高潮部分。 A.艳 B.乱 C.解 D.趋 【答案】 B 115、在歌唱教学活动中,学生分为四组讨论歌曲的艺术处理,接下来的环节,下列哪个选项察《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 A.选一组学生表演歌曲 B.选有舞蹈基础的同学表演歌曲 C.四组学生分别表演歌曲 D.选有乐器基础的同学演奏歌曲 【答案】 C 116、美国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是音乐剧的发展中心。音乐剧《猫》《歌剧魅影》的曲作者是__________的著名作曲家__________。选( ) A.英国、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B.美国、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C.法国、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 D.美国、奥斯卡·汉姆斯特恩 【答案】 A 117、我国最早一部具有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理论著作是()。 A.《陈旸乐书》 B.《词源》 C.《乐记》 D.《乐府传声》 【答案】 C 118、在学唱戏曲唱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聆听范唱,再调整自己的演唱,力求准确表现戏曲唱段的特点跟韵味。这一活动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 A.理解能力 B.模仿能力 C.合作能力 D.欣赏能力 【答案】 B 119、电影《城南旧事》采用了下列哪首学堂乐歌作为插曲() A.《体操——兵操》 B.《送别》 C.《春游》 D.《秋游》 【答案】 B 120、下列不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是( )。 A.高胡 B.扬琴 C.竖琴 D.排鼓 【答案】 C 121、某高中音乐课,上课不久,教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音乐后,就直接将问题抛向了学生。这种导入的形式体现了什么样的特性?( ) A.新颖性 B.简洁性 C.启发性 D.趣味性 【答案】 C 122、朱践耳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中,采用故事吟唱、古琴演奏与交响乐队合作表现的作品是()。 A.《汨罗沉流》 B.《第一交响曲》尚险 C.《第六交响曲——3Y》 D.《第十交响曲——江雪》 【答案】 D 123、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 C 124、在学唱完歌曲之后,教师教学生用七个手势表示d0、re、mi、fa、sol、la、si七个音,引导学生带着手势去演唱歌曲,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最后每组派出代表进行表演展示。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哪种音乐教学法() A.达尔克洛兹音乐教学法 B.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C.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 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答案】 B 125、箜篌属于中国传统乐器中的( )。 A.吹管乐器 B.拉弦乐器 C.弹拨乐器 D.打击乐器 【答案】 C 126、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三者的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发热恶寒 B.气滞血瘀 C.胸胁胀满 D.纳呆食少 E.鼻塞流涕 【答案】 B 127、在一堂高中音乐课中,王老师引导学生先后听赏李斯特的钢琴独奏曲《钟》以及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并请学生比对两首作品的差异,品鉴两者各自的美感,分析其中的原因。这一教学活动属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中的( )模块。 A.音乐鉴赏 B.音乐编创 C.歌唱 D.音乐与舞蹈 【答案】 A 128、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三者的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发热恶寒 B.气滞血瘀 C.胸胁胀满 D.纳呆食少 E.鼻塞流涕 【答案】 B 129、我国的教育体系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受西方及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在音乐教学评价方面同样如此。虽然在较长时间的发展中经过不断地融合和改革,教育体系基本适应于我国的国情,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教育的发展,仍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地方,因此我们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音乐课程的评价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下列不属于新型 A.审美教育思想 B.主体教育思想 C.综合教育思想 D.情感教育思想 【答案】 D 130、将《茶花女》改编为戏剧的是哪位意大利作曲家?( ) A.威尔第 B.普契尼 C.罗西尼 D.唐尼采蒂 【答案】 A 131、“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上述描述体现的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的哪个维度?() A.情感·态度·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技能 D.表现与创造 【答案】 A 132、海顿的作品《四季》是一部( ) A.交响曲 B.弦乐四重奏 C.清唱剧 D.协奏曲 【答案】 C 133、在一堂京剧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反复聆听《海岛冰轮初转腾》《智斗》等唱段。该老师的行为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规定的课程内容中的( ) A.感受与欣赏 B.表现 C.创造 D.音乐与相关文化 【答案】 A 134、在一堂高中音乐课上,教师播放了一首民间艺人演唱的流行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节奏等基本要素。在知识拓展中让学生根据旋律线条创编新的节奏。该教师的教学体现了( )原则。 A.情感性 B.实践性 C.音乐性 D.形象性 【答案】 B 135、黄自的《玫瑰三愿》属于( )。 A.群众歌曲 B.艺术歌曲 C.叙事歌曲 D.讽刺歌曲 【答案】 B 136、梅兰芳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是承前启后的,以下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创作了《荒山泪》等代表作 B.从多个方面对传统京剧进行革新 C.成功把京剧艺术介绍到国外 D.塑造了无数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美形象 【答案】 A 137、评剧的雏形是( )。 A.乐亭大鼓 B.落地唱书 C.木板大鼓 D.落子戏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