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DNA,一级结构的表示方法:,(1)结构式表示法:(2)线条式表示法:,(3)字母式表示法:,书与文献中,(二),DNA,的二级结构,1.定义:,DNA,的二级结构指,DNA,的双螺旋结构。,1953年,,J.Watson,和,F.Crick,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DNA,纤维和,DNA,结晶的,X-,衍射图谱分析及,DNA,碱基组成的定量分析以及,DNA,中碱基的物化数据测定,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预测。,2,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2、二),DNA,的二级结构,(1),DNA,分子由两条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简称,DNA,单链)组成。,两条链沿着同一根轴平行盘绕,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螺旋中的两条链方向相反,,即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3,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5,螺旋结构上有大沟和小沟。,(2)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彼此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DNA,分子的骨架,。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环平面与碱基环平,面成90角。,2.,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3)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2,nm,,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每10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
3、旋,其螺矩(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3.4,nm。,2.,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2.,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4),双螺旋内部的碱基按规则配对,,碱基的相互结合具有严格的配对规律,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结合,鸟嘌呤(,G),与胞嘧啶(,C),结合,这种配对关系,称为,碱基互补,。,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双螺旋的两条链是互补关系。,3.,DNA,双螺旋结构提出的生物学意义,第一次阐述了遗传信息的储存方式及,DNA,复制的机理,以准确的语言回答了,DNA,是如何成为遗传物质的。大大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被誉为20世纪最伟
4、大的发现之一。,4,DNA,双螺旋的稳定因素,DNA,双螺旋结构在生理条件下是很稳定的。,维持这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两条,DNA,链之间碱基配对形成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另外,存在于,DNA,分子中的一些弱键在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上也起一定的作用。即磷酸基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间形成的离子键及范德华力。,改变介质条件和环境温度,将影响双螺旋的稳定性。,5,DNA,二级结构的几种构象,几种,DNA,螺旋结构的参数,类,型,碱基倾角,碱基间距,(,nm,),每圈碱基数,螺,距,(,nm),螺旋直径,(,nm,),B-DNA,A-DNA,Z-DNA,0-1,19-20,9,0.34,
5、0.23,0.38,10,11,12,3.32-3.4,2.46-2.53,4.56,2.0-2.37,2.55,1.8-1.84,C-DNA,D-DNA,tsDNA,A-DNA,B-DNA,:,在相对湿度为92%时的,DNA,钠盐。接近,DNA,在细胞中的构象。,A-DNA:,在相对湿度为75%以下时的,DNA,纤维。,Z-DNA:,左手螺旋(,A.Rich,的工作).,ts-DNA,:,三股螺旋(在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分子内形成时需要低,pH,下胞嘧啶质子化,故称,H-DNA),(三),DNA,的三级结构,定义,:,DNA,的三级结构指,DNA,分子(双螺旋)通过扭曲和折叠所形成的特定构象
6、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单链与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DNA,的拓扑特征。,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一种类型。超螺旋即,DNA,双螺旋的螺旋。,松弛形,解链环形,负超螺旋,(一),RNA,一级结构的特点,RNA,一级结构研究最多的是,tRNA、rRNA,以及一些小分子的,RNA。,组成,RNA,的核苷酸也是以3-5 磷酸二酯键连接。,其中,1.,tRNA,一级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分子量25000左右,大约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沉降系数为4,S,左右。,分子中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3,-末端都具有,CpCpAOH,的结构。,5 端多为,pG,也有,pC。,二、,RNA,的分子结构,
7、tRNA,概述,约占总,RNA,的10-15%。,它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起翻译氨基酸信息,并将相应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核蛋白体的作用。,已知每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相应的,tRNA。,tRNA,分子的大小很相似,链长一般在73-93个核苷酸之间。,tRNA,的高级结构,1、,tRNA,的二级结构,tRNA,的二级结构大都呈,“,三叶草,”,形状,在结构上具有某些共同之处,,一般可将其分为四臂四环,:包括氨基酸接受臂、反密码(环)臂、二氢尿嘧啶(环)臂、,T,C,(环),臂,和可变环。除了氨基酸接受区外,其余每个区均含有一个突环和一个臂。,(1)氨基酸接受区,包含有,tRNA,的3,-末端和5,-末端
8、3,-末端的最后3个核苷酸残基都是,CCA,A,为腺苷酸。氨基酸可与其成酯,该区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携带氨基酸的作用。,(2)反密码区,与氨基酸接受区相对,一般环中含有7个核苷酸残基,臂中含有,5对碱基。,其中环中正中的3个核苷酸残基称为,反密码子,。,(3)二氢尿嘧啶区,该区含有二氢尿嘧啶。环由,8-12个核苷酸组成,臂由3-4对碱基组成。,(4),T,C,区,该区与二氢尿嘧啶区相对,,假尿嘧啶核苷,胸腺嘧啶核糖核苷环(,T,C),由7个核苷酸组成,通过由5对碱基组成的双螺旋区(,T,C,臂)与,tRNA,的其余部分相连。除个别例外,几乎所有,tBNA,在此环中都含有,T,C,。,(5),可变
9、区,位于反密码区与,T,C,区之间,不同的,tRNA,该区变化较大,一般有,3-18个核苷酸组成,。,2、,tRNA,的三级结构,在三叶草型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突环上未配对的碱基由于整个分子的扭曲而配成对,目前已知的,tRNA,的三级结构均为倒,L,形,。,2.,mRNA,约占总,RNA,的5%。,不同细胞的,mRNA,的链长和分子量差异很大。,它的功能是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m,RNA,一级结构的特点,真核:,5,-末端有,“,帽子,”,、,3,-末端有,polyA,片段,和非编码区 和非编码区,原核:,5,-末端无,“,帽子,”,、,3,-末端,无,poly
10、A,片段 (病毒除外),有非编码区 有非编码区,polyA,片段:,指20-250个多聚腺苷酸。,“,帽子,”,结构:,5,-,末端的,G,被甲基化,通过焦磷酸与另一个发生了核糖上甲基化的核苷酸以,5,、5,-磷酸二酯键相连。,极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在3,-末端有一段长约200核苷酸的,polyA。polyA,是在转录后经,polyA,聚合酶的作用而添加上去的。原核生物的,mRNA,一般无,polyA,,但某些病毒,mBNA,也有3,-,polyA,polyA,可能有多方面功能,与,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转移有关;与,mRNA,的半寿期有关,新合成的,RNA,其,polyA,链较长
11、而衰老的,mRNA,polyA,链缩短。,mRNA,5,-末端的,“,帽子,”,结构,m,7,G,5,ppp,5,Np (O,型),m,7,G,5,ppp,5,NmpNp (I,型),m,7,G,5,ppp,5,NmpNmpNp(II,型),可能功能:,抗核酸酶的水解;与蛋白质合成起始有关;作为,mRNA,与核糖体40,S,亚基结合的信号。,3.,rRNA(,核糖体,RNA),约占全部,RNA,的80%,,是核糖核蛋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rRNA,的功能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相关,可分别与,mRNA、tRNA,作用,催化肽键的形成。,rRNA,动物细胞核糖体,rRNA,有四类:5,SrRNA,5.
12、8SrRNA,18SrRNA,28SRNA。,许多,rRNA,的一级结构及由一级结构推导出来的二级结构都已阐明,但是对许多,rRNA,的功能迄今仍不十分清楚。与,tRNA,不同,,rRNA,的甲基化多发生在核糖上。,真核生物的,rRNA,中修饰核苷比原核生物多。,(二),RNA,的结构特点,RNA,是单链分子,因此,在,RNA,分子中,并不遵守碱基种类的数量比例关系,即分子中的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的总数。,RNA,分子中,部分区域也能形成双螺旋结构(类似,A-DNA,双螺旋结构),不能形成双螺旋的部分,则形成突环。这种结构可以形象地称为,“,发夹型,”,结构,或,茎环结构。,在,RNA,的双螺旋结构中,碱基的配对情况不象,DNA,中严格。,G,除了可以和,C,配对外,也可以和,U,配对。,G-U,配对形成的氢键较弱。不同类型的,RNA,其二级结构有明显的差异。,tRNA,中除了常见的碱基外,还存在一些稀有碱基,这类碱基大部分位于突环部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