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20MB ,
资源ID:998451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99845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2025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一中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优****虫】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2025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一中高三11月期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1、 高考模拟卷·历史 ( 75 分钟 100 分) 考生须知: 1 2 3 4 .本卷侧重:高考评价体系之综合性。 .本卷怎么考:①考查综合性的史学素养(题 4);②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题 17)。 .本卷典型情境题:题 2、5、7、13。 .本卷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的陶器,烧制于 10000 年至 7000 年前,种类有罐、釜、盆、钵等。该遗址早期 陶器质地以夹砂陶为主,颜色多为灰色;后期陶器纹饰

2、种类增多,绳纹与刻画的方格纹、网格纹成为主流。 据此可推知,该遗址的先民( A. 陶器制作技术原始 ) B. 农业耕作技术成熟 C. 初步形成审美意识 D. 等级分化日益明显 2 . 春秋时期,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经济改革及相关机构的调整,如齐国管仲设轻重九府、晋惠公进行田制 改革、鲁宣公承认土地私有等,都使其所在国家的国力得到发展。楚康王也汲取历史教训,推行了“量入 修赋”的经济改革。上述现象主要体现了当时( A. 周王室权威下降 ) B. 富国强兵的需求 D. 社会矛盾的激化 C. 贵族政治的衰落 3 . 汉武帝在晚年采取的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取得了显著

3、的成效,但仍不能熨平百姓心中的伤痛。直 到汉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汉得以中兴。西汉“中兴”主要得益于( A. 赋税负担减轻 B. 国内秩序稳定 C. 农业技术进步 D. 商品经济发展 .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空前繁荣的时期。下表所示内容整理自部分宋代史家著作。由此推知,宋代史学著 ) 4 作( 人物 ) 著作 内容 《 欧阳文忠公 “创立纪统,裁成大体”“据古鉴今,以立时 治” [ 北宋]欧 集》等 阳修 《新五代史》 立《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 第 1页/共 6页 传》等,记载了忠臣、叛臣、逆臣

4、等 [ 南宋]徐 《三朝北盟会 编》 “使忠诚义士、乱臣贼子、善恶之迹,万世之 下不得而掩没” 梦莘 A. 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B. 饱含深沉的亡国之痛 C. 注重史学传承的连续性 D.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5 . 汉至隋代的官员基本每五天休息一天,唐至元代的官员则是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进行“旬 休”,明清时代则完全废除了与这一类假日有关的规定。官员假日的变化可能源于( ) A. 皇权体制下官员政务的增多 B. 集权统治下科举制度的完善 C. 官僚体制下行政效率的提升 D. 监察体制下官员管理的严格 6 . 晚清时期,除“大清”“天朝”称呼

5、之外,“中国”一词在统治者和官僚精英们的讨论中时常出现。在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有关改革和新计划的内容中,也充斥着“中国”与“外国”的两相对比。 这种语言使用变化( ) A. 体现了改革的紧迫感 C. 反映出社会的动荡性 B. 有助于强化国家意识 D. 彰显出文化的多元性 7 . 张剑珍(1911—1931),才思敏捷,善唱山歌。任农会宣传员时,她总能结合当地的斗争情况,自编自唱, 出口成章,深受民众欢迎。1931 年,她在紫金县一带活动时,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张剑珍自编歌谣主要 是为了( ) A. 推动文艺作品创新 B. 支持北伐胜利进军 C. 激发民众

6、革命热情 D.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8 . 与这年冬天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相比,打击摊贩只是在巨大“创口”上撒几粒“药粉”而已。一个新的 “敌人”出现在城市的商场、百货商店和餐馆里;随着局势的恶化,价格每小时都在上涨,公众对政府的 信心迅速溃散。上述现象( A. 预示着解放战争形势危急 C. 暴露了现政府统治的虚弱 ) B. 折射出沦陷区的经济困难 D. 反映了经济变革的紧迫性 9 . 1949—1951 年,全国农村掀起“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的高潮。当时,冬学运动的开展( )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回应了农民“经济翻身”的诉求 C. 体现了党

7、的人民性的价值诉求 D. 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1 0.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1986—1998 年,外商投资企业年度出口额从 5.8 亿 第 2页/共 6页 美元增加到 809.6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 50.9%。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中国( ) A. 大力发展睦邻外交 B. 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C. 积极推动区域合作 D.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11. 下面是小华收集的罗马法中有关医院与医生的法律表述。据此可知,这些条款( ) ※ 凡是在罗马教授医学的人,即使并非出生在罗马,也可得到公民权利。 无经验而行医,甚

8、至动手术致人死亡,构成医疗过失的医生,要承担相应 ※ 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在有数所医院的情况下,何所医院受遗赠所不能确定时,遗产给公认为最 需要的医院,最终的决定权在当地的主教之手。 禁止实施阉人手术,违者没收财产并放逐到小岛。 ※ ※ A.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B. 提高了医生的社会地位 C 注重保护个人生命健康 D. 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 2. 1527 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开展教会财产世俗化运动。如表所示为改革前后全国地产占有情况。这 一改革( ) 自由农 民 世俗贵 族 时间 教会 王室 1 1 523 年 52.4%

9、 21.3% 0 20.7% 22% 5.6% 28% 527 年改革后 50% A. 从经济上支持了世俗王权 B.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的影响 D. 削弱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C. 实现了社会阶层间的团结 1 3. 下图所示为 1720—1829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令的数量情况。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英国( ) 第 3页/共 6页 A. 民主体制进一步完善 B. 城乡矛盾日趋尖锐 C. 社会近代化特征增强 D. 内阁地位逐步下降 1 4. 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 30 年代,拉美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写作技巧和

10、 表现手法上吸收了现代世界文学的营养,但又与以前模仿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及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不同,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据此可知( A. 欧洲文明优越的神话破灭 ) B. 拉美民族主义有所发展 C. 拉美人民的斗争趋向联合 D. 启蒙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1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知识界有关人士从文化的视角对大战进行了释读,认为这场大战主要体现 在三个方面:意识形态战争、文化冲突和文化保卫战。此举( ) A. 掩盖了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B. 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文化因素 C. 有助于了解世界大战全貌 D. 体现了知识界对战争的反思 1 6. 自 20 世纪

11、 70 年代初以来,美国不断出台各类保护色彩浓厚的贸易政策,并将其贸易政策法律化,以凌 驾于国际贸易规则之上。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全面启动国际贸易秩序建设的“B 计划”,大力推 进双边贸易与区域贸易安排。这反映出美国( A. 国际贸易竞争能力有所下降 ) B. 丧失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C. 极力推动国际贸易的规范化 D. 日益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价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湖北地跨 5 路,共计 3 个府、12 个州、4 个军、3 个监,是北宋的腹心地带和南宋的前方 防御重地。南宋时,襄

12、阳、荆州、武昌三地互为依托,构成了防御体系的核心,其中荆州的战略地位尤为 重要。北宋时,湖北的行政区划沿袭唐代,州县数量保持不变,但县的设置有所调整,如江陵府因地处军 事要地和经济发展迅速,行政区划有较大调整。此外,宋代在湖北设置了多个军和监,以加强对重要经济 和军事地区的管理。从整体上看,宋代不仅湖北的江汉平原地区有突出发展,其东西南部也有不同程度的 发展,显示出地方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 — —摘编自王瑞明、雷家宏《湖北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 从顺治年间起的整个清前期,清廷以举行约讲、宣讲圣训、举办社学等为内容的乡村教化事 宜始终没有松懈。康熙《潜江县志》所载该县设立乡约

13、所、举办乡约宣讲活动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清初湖北省乡约推行的情况,该志称:乡约所,在妙庭观内。旧无定处,因寺观祠宇为之。乃即妙庭观前 署小木坊为会讲之地……本朝化民成俗之道远轶往代,颁《圣谕十六条》至详且尽,其课吏之法,尤以讲 第 4页/共 6页 谕教民为实政先务。潜俗日趋于浇,蚩蚩之氓,悍然好行其非,罹刑辟而罔所顾忌。自刘侯焕来,每月朔 望集僚属绅衿庶民会讲。潜邑风尚顿异矣。更议于境内各村镇,廉举老绅宿儒或公正耆老授以刊行《圣谕》 善本,随地设一约所。于月之朔望率众习仪,讲解数条疏引,痛切发明律例以动其天良,而生其畏敬,率 以为常,何民行之不兴,而风化

14、之不登于郅隆哉! — —摘编自周荣《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湖北地方治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潜江县志》对了解乡约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1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名词在 20 世纪初颇为流行。1903 年上海《大陆报》刊登了新名词诗歌,随即被《新世界小 说报》等报刊效仿。同年,常州人吕思勉言:“为文喜学龚定盦(自珍),又读梁任公先生之文,慕效之, 诗文皆喜用新名。”1904 年,张之洞《学堂歌》中使用了诸如体育、卫生、公德、科学、权利、自由、民 权等新名词,尽管张之洞在使用其中某些词时,

15、不乏批评谴责之意。受风气所趋,很多官员在奏章及日常 生活中也经常使用新名词来装点门面,即严复所谓“笃旧诸公近亦稍知西学,无往不论自由,无书不主民 权”。1909 年,天津《大公报》刊出一则时人抵制外国商品的报道,该报道称驻京某国公使请求清政府出 面干预这一现象,清廷官员回以“此次风潮亦我国人民自由之行动,官场无法干预”。其实在 1900 年后, 随着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渐多,中国翻译事业大盛,加之受到梁启超影响,宣传新学的报刊也日益增多, 使得来自“译本书、时报纸”中的新名词越发丰富,并运用于各种文类中。 — —摘编自张仲民《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材料二 今

16、者译本之流行,报章之传布,上至于奏定之章程,钦颁之谕旨,所用新名词,既数见不鲜, 又乌得从而禁之?……且谋教育之普及,不能不设学堂,设学堂不能不教科学,教科学不能不用新名词。 — —摘编自梁启超《国学的盛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名词流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名词流行的进步意义。 1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的对比最有说服力,人们可以从无数个视角进行多样的对比。我们若选择 1952 年、1978 年、 992 年、2021 年等几个历史节点进行前后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看到中华民族走 1 向

17、复兴的历史轨迹。 — —摘编自巨力《从三个历史节点看中国经济发展奇迹》 请根据上述视角,运用中国现代史知识,选取某一历史节点,展开评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观 第 5页/共 6页 点正确,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 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1 世纪初,世界经历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随 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兴市场国家合 作蓬勃发展,世界各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

18、突出,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能源资源安全、严重传染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等 全球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在此背景下,重新理解中国政治领导层提出的“共同发展”的倡议和“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主张,可以发现,它们并不是空洞的道德理想,而是既具有现实迫切性,又具有理论可能性 的新的思想命题。 — —摘编自汪晖、王湘穗等《新周期:逆全球化、智能浪潮与大流动时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风险与挑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意义的理解。 第 6页/共 6页

19、 高考模拟卷·历史 ( 75 分钟 100 分) 考生须知: 1 2 3 4 .本卷侧重:高考评价体系之综合性。 .本卷怎么考:①考查综合性的史学素养(题 4);②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题 17)。 .本卷典型情境题:题 2、5、7、13。 .本卷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出土的陶器,烧制于 10000 年至 7000 年前,种类有罐、釜、盆、钵等。该遗址早期

20、 陶器质地以夹砂陶为主,颜色多为灰色;后期陶器纹饰种类增多,绳纹与刻画的方格纹、网格纹成为主流。 据此可推知,该遗址的先民( A. 陶器制作技术原始 ) B. 农业耕作技术成熟 C. 初步形成审美意识 D. 等级分化日益明显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由材料可知,该遗址出土的后期陶器纹饰种类多,表明该遗址的先民已有了 对美的追求,即审美意识已萌芽,C 项正确;陶器的烧制和纹饰种类的增多表明陶器制作技术已经有了一定 的发展,而非技术原始,排除

21、A 项;材料没有提及农业耕作,无法推断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度,排除 B 项; 材料中没有信息可以表明社会等级分化的情况,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 春秋时期,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经济改革及相关机构的调整,如齐国管仲设轻重九府、晋惠公进行田制 改革、鲁宣公承认土地私有等,都使其所在国家的国力得到发展。楚康王也汲取历史教训,推行了“量入 修赋”的经济改革。上述现象主要体现了当时( A. 周王室权威下降 ) B. 富国强兵的需求 D. 社会矛盾的激化 C. 贵族政治的衰落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

22、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第 1页/共 14页 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这一时期,各诸侯国重视经济改革的主要目 的是增强国力,以保证自己在对外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这体现了当时各国富国强兵的需求,B 项正确;周 王室权威下降是当时的客观背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材料并不能反映贵族政治的衰落,排除 C 项;“社会矛盾的激化”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 汉武帝在晚年采取的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不能熨平百姓心中的伤痛。直 到汉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汉得以

23、中兴。西汉“中兴”主要得益于( A. 赋税负担减轻 B. 国内秩序稳定 C. 农业技术进步 D. 商品经济发展 )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朝(中国)。由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多欲政治导致国内经济元气大伤,而材料显示出政策转 变对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流民稍还”正是百姓负担减轻后的结果,农民有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热情去 恢复生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国家的中兴,A 项正确;虽然“国内秩序稳定”是国家中兴的重要条件, 但材料未直接提及其对西汉“中兴”的影响,排除 B

24、 项;虽然“农业技术进步”能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但 材料并未提及这农业进步在昭帝时期有显著的发展或改变,排除 C 项;汉昭帝时期,国家的中兴主要是统 治者实行积极与宽松的政策,而“商品经济发展”与其联系不大,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空前繁荣的时期。下表所示内容整理自部分宋代史家著作。由此推知,宋代史学著 作( 人物 ) 著作 内容 《 欧阳文忠公 “创立纪统,裁成大体”“据古鉴今,以立时 治” 集》等 [ 北宋]欧 阳修 立《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 传》等,记载了忠臣、叛臣、逆臣等 《新五代史》 [ 南宋

25、]徐 《三朝北盟会 编》 “使忠诚义士、乱臣贼子、善恶之迹,万世之 下不得而掩没” 梦莘 A. 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B. 饱含深沉的亡国之痛 D.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第 2页/共 14页 C. 注重史学传承的连续性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干“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集》‘据古鉴今,以立时治’、《新五代史》‘立 《 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传》等,记载了忠臣、叛臣、逆臣等’及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 编》‘使忠诚义

26、士、乱臣贼子、善恶之迹,万世之下不得而掩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人以天 理作为评判史事的依据,体现了理学思想对史学的影响,D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宋代史学著作深受理学思想 影响,而不是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排除 A 项;欧阳修为北宋前期人士,其著作中不可能饱含“亡国之 痛”,排除 B 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史学传承的连续性,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5 . 汉至隋代的官员基本每五天休息一天,唐至元代的官员则是在每月的十日、二十日和最后一天进行“旬 休”,明清时代则完全废除了与这一类假日有关的规定。官员假日的变化可能源于( ) A. 皇权体制下官员政务的增多 B. 集权统

27、治下科举制度的完善 C. 官僚体制下行政效率的提升 D. 监察体制下官员管理的严格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从汉代至明清官员假日的不断削减,这反映出皇权 专制日益加强背景下官员职责的强化和行政事务的增多,A 项正确;科举制产生于隋朝,汉朝时间不符,排 除 B 项;行政效率提升可以使官员在政务处理上更为轻松而不是繁忙,官员的假日应该增加而不应该被削 减或取消,不符合逻辑,排除 C 项;官员假日的削减是因为职责的强化和行政事务的

28、增多,监察体制主要 职责监督官员,惩治腐败,与假日无直接关联,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 . 晚清时期,除“大清”“天朝”称呼之外,“中国”一词在统治者和官僚精英们的讨论中时常出现。在 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有关改革和新计划的内容中,也充斥着“中国”与“外国”的两相对比。 这种语言使用变化( ) A. 体现了改革的紧迫感 C. 反映出社会的动荡性 B. 有助于强化国家意识 D. 彰显出文化的多元性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 确时空是:晚清(中国)。由材料

29、可知,晚清时期“中国”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运用场景增多以及在一些改革 第 3页/共 14页 或计划中充斥着“中国”与“外国”的对比,这种语言使用变化强调了国家意识的重要性,B 项正确。体现 了改革的紧迫感只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排除 A 项;“社会的动荡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项;“文 化的多元性”并非材料中变化的主要意图,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 张剑珍(1911—1931),才思敏捷,善唱山歌。任农会宣传员时,她总能结合当地的斗争情况,自编自唱, 出口成章,深受民众欢迎。1931 年,她在紫金县一带活动时,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张剑珍自编歌谣主要 是为了

30、 ) A. 推动文艺作品创新 B. 支持北伐胜利进军 C. 激发民众革命热情 D.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20 世纪初(中国)。据题干“才思敏捷,善唱山歌。任农会宣传员时,她总能结合当地的斗争情况, 自编自唱,出口成章,深受民众欢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剑珍作为农会宣传员,善于自编歌谣, 其自编歌谣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歌谣的形式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从而推动革命活动的开展,C 项正确;虽然 张剑珍的活动涉及自编歌谣,可能带有创新性,但这不是

31、其主要目的,排除 A 项;“支持北伐胜利进军” 在材料中判断依据不足,排除 B 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8 . 与这年冬天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相比,打击摊贩只是在巨大“创口”上撒几粒“药粉”而已。一个新的 敌人”出现在城市的商场、百货商店和餐馆里;随着局势的恶化,价格每小时都在上涨,公众对政府的 “ 信心迅速溃散。上述现象( A. 预示着解放战争形势危急 C. 暴露了现政府统治的虚弱 ) B. 折射出沦陷区的经济困难 D. 反映了经济变革的紧迫性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

32、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局势动荡,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 值严重,国民党政府不再为民众所信任,故材料所述现象暴露了现政府统治的虚弱,C 项正确;材料所述现 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出现统治危机,这有利于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排除 A 项;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国统 区而非沦陷区,排除 B 项;只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材料所述问题,故上述现象反 映的是政治变革的紧迫性,而非经济变革的紧迫性,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 1949—1951 年,全国农村掀起“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的高

33、潮。当时,冬学运动的开展( ) 第 4页/共 14页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回应了农民“经济翻身”的诉求 C. 体现了党的人民性的价值诉求 D. 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建国初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广泛开展冬 学运动,这是由党和新生的人民政权全面领导的一项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大规模的文化解放与普及运动, 体现了党的人民性的价值诉求,C 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在

34、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不符合题干时间, 排除 A 项;据材料“村村办冬学,人人上冬学”主要目的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回应了农民“文化翻身”的 诉求,排除 B 项;1953 年开始“一五计划”1949-195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尚未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 设,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 0.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1986—1998 年,外商投资企业年度出口额从 5.8 亿 美元增加到 809.6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 50.9%。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中国( ) A. 大力发展睦邻外交 B. 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C.

35、 积极推动区域合作 D.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现代(中国)。由材料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更趋紧密。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等,中国改革开放 进入新阶段,对外开放也逐步深入,B 项正确;材料中缺乏“外商”国别的信息,排除 A 项;“睦邻外交”“区 域合作”只是这一时期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次要因素,排除 C 项;“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主要发生在国有

36、 企业中,与材料中“外商投资企业”信息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1. 下面是小华收集的罗马法中有关医院与医生的法律表述。据此可知,这些条款( ) ※ 凡是在罗马教授医学的人,即使并非出生在罗马,也可得到公民权利。 无经验而行医,甚至动手术致人死亡,构成医疗过失的医生,要承担相应 ※ 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在有数所医院的情况下,何所医院受遗赠所不能确定时,遗产给公认为最 需要的医院,最终的决定权在当地的主教之手。 ※ 第 5页/共 14页 ※禁止实施阉人手术,违者没收财产并放逐到小岛。 A.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B. 提高了医生的社会地位

37、C. 注重保护个人生命健康 D. 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罗马)。由材料可知,第一条法律表述赋予教授医学的外地人公民权利,提高了医生的社会 地位;第二条与第四条法律表述注重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三条法律表述有利于 医院良性发展。这些法律条款都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D 项正确;材料中的这些条款更多地是从保障 人的生命健康、规范医疗行为等方面出发,并没有明确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更强调对人的尊重 和关怀的全面性,

38、这里主要是围绕医疗相关事务的规范,排除 A 项;虽然提到教授医学的人可得到公民权 利,但同时也规定了医生无经验行医的责任等,并没有单纯提高医生的社会地位,而是在规范医生的行为 和医院的相关事务,排除 B 项;在材料中“无经验而行医,甚至动手术致人死亡,构成医疗过失的医生, 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部分材料体现注重保护个人生命健康的特点,但是,这个观点只能 体现部分材料,不能概括材料的全部内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 2. 1527 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开展教会财产世俗化运动。如表所示为改革前后全国地产占有情况。这 一改革( ) 自由农 民 世俗贵

39、 族 时间 教会 王室 1 1 523 年 52.4% 21.3% 0 20.7% 22% 5.6% 28% 527 年改革后 50% A. 从经济上支持了世俗王权 B. 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的影响 D. 削弱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C. 实现了社会阶层间的团结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时空是 1527 年前后 第 6页/共 14页 (瑞典)。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瑞典国王主持下的教会财产世俗化运动,削弱了教会的经济实力,增强 了王室的经济实力,A 项正确;由

40、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革只是使王权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并非使王权摆 脱宗教的影响,排除 B 项;材料未提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 C 项;材料无法得 出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削弱的结论,与题意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 3. 下图所示为 1720—1829 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令的数量情况。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英国( ) A. 民主体制进一步完善 B. 城乡矛盾日趋尖锐 C. 社会近代化特征增强 D. 内阁地位逐步下降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41、 时空是:1720-1829 年(英国)。由材料可知,圈地法令的大量颁布,反映了圈地运动的迅速发展,圈地运 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英国由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的转变,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英国议会通过法令,不能体现民主体制进一步完善,排除 A 项; 圈地运动为城市工业化开展创造条件,密切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到内阁情况,排 除 D 项。故选 C 项。 1 4. 19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 30 年代,拉美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写作技巧和 表现手法上吸收了现代世界文学的营养,

42、但又与以前模仿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及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不同,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据此可知( A. 欧洲文明优越的神话破灭 ) B. 拉美民族主义有所发展 C. 拉美人民的斗争趋向联合 D. 启蒙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 世纪、20 世纪(拉丁美洲)。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拉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 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前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基础上,这种文学风格的形成说明拉美人民不仅在 第 7页/共 14页

43、 政治上,而且在精神思想、文化艺术上也要求独立和解放,这反映了拉美民族主义有所发展,B 项正确;欧 洲文明优越的神话破灭中的“破灭”的说法过于夸大,也与史实不符,排除 A 项;材料中没有拉美人民的 斗争趋向联合的信息,排除 C 项;材料凸显的是拉美文学作品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而非民主性、理性 精神,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知识界有关人士从文化的视角对大战进行了释读,认为这场大战主要体现 在三个方面:意识形态战争、文化冲突和文化保卫战。此举( ) A. 掩盖了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B. 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文化因素 C

44、 有助于了解世界大战全貌 D. 体现了知识界对战争的反思 【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一战期间 世界)。据材料“认为这场大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意识形态战争、文化冲突和文化保卫战”及所学知 识可知,德国知识界有关人士把帝国主义战争粉饰成保卫德意志民族文化不受侵害的正义战争,从而掩盖 了一战是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性质,A 项正确;材料将一战爆发的原因归结于文化因素,是一种对一战性质 的掩盖,排除 B 项;材料只涉及文化方面,没有涉及政治、殖民地、经济等一战爆发的原因,排除 C 项;

45、材料中的观点,将一战爆发归结到文化因素,是为了掩盖一战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不属于对战争的反思,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 6.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以来,美国不断出台各类保护色彩浓厚的贸易政策,并将其贸易政策法律化,以凌 驾于国际贸易规则之上。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全面启动国际贸易秩序建设的“B 计划”,大力推 进双边贸易与区域贸易安排。这反映出美国( A. 国际贸易竞争能力有所下降 ) B. 丧失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C. 极力推动国际贸易的规范化 D. 日益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价值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

46、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现代(美国)。根据材料“美国不断 出台各类保 护色彩浓厚的贸易政策,并将其贸易政策法律化,以凌驾于国际贸易规则之上”“美国开始全 面启动国际贸易秩序建设的‘B 计划’,大力推进双边贸易与区域贸易安排”可知,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 以来,不断出台各类保护色彩浓厚的贸易政策,并将其贸易政策法律化,以凌驾于国际贸易规则之上,同 时大力推进双边贸易与区域贸易安排,这说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能力有所下降,A 项正确;材料反映 了美国国际贸易竞争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是经济霸主,没有丧失主导权,排除 B 项;美国制定国际贸易 第 8页/共 14页

47、 规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 项;美国国际贸易保护措施不利于全球化的 发展,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湖北地跨 5 路,共计 3 个府、12 个州、4 个军、3 个监,是北宋的腹心地带和南宋的前方 防御重地。南宋时,襄阳、荆州、武昌三地互为依托,构成了防御体系的核心,其中荆州的战略地位尤为 重要。北宋时,湖北的行政区划沿袭唐代,州县数量保持不变,但县的设置有所调整,如江陵府因地处军 事要地和经济发展迅速,行政区划有较大调整。此外,宋代在湖

48、北设置了多个军和监,以加强对重要经济 和军事地区的管理。从整体上看,宋代不仅湖北的江汉平原地区有突出发展,其东西南部也有不同程度的 发展,显示出地方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 — —摘编自王瑞明、雷家宏《湖北通史·宋元卷》 材料二 从顺治年间起的整个清前期,清廷以举行约讲、宣讲圣训、举办社学等为内容的乡村教化事 宜始终没有松懈。康熙《潜江县志》所载该县设立乡约所、举办乡约宣讲活动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清初湖北省乡约推行的情况,该志称:乡约所,在妙庭观内。旧无定处,因寺观祠宇为之。乃即妙庭观前 署小木坊为会讲之地……本朝化民成俗之道远轶往代,颁《圣谕十六条》至详且尽,其课吏之法

49、尤以讲 谕教民为实政先务。潜俗日趋于浇,蚩蚩之氓,悍然好行其非,罹刑辟而罔所顾忌。自刘侯焕来,每月朔 望集僚属绅衿庶民会讲。潜邑风尚顿异矣。更议于境内各村镇,廉举老绅宿儒或公正耆老授以刊行《圣谕》 善本,随地设一约所。于月之朔望率众习仪,讲解数条疏引,痛切发明律例以动其天良,而生其畏敬,率 以为常,何民行之不兴,而风化之不登于郅隆哉! — —摘编自周荣《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 ( ( 【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湖北地方治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潜江县志》对了解乡约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主要特点:继承与创新

50、并举;重视军事防御和经济发展;地方发展多样性与不均衡性并存。 2)看法:从乡约的传播范围来看,可以了解乡约经历了从县到乡村的推进过程;从乡约宣讲过程中县令 和“宿儒”“耆老”等发挥的作用来看,他们在宣传乡约过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从宣讲内容及效果来看, 其可帮助我们认识清代乡约是地方官员所倚重的教化和治理工具。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宋代中国。主要特点:根据材料“北宋时,湖北的行政区划沿袭唐代, 州县数量保持不变,但县的设置有所调整”可知继承与创新并举;根据材料“宋代在湖北设置了多个军和 第 9页/共 14页 监,以加强对重要经济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