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考县红薯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及优质 高产措施 摘要:本文根据红薯种植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及兰考县温度、水分和光照条 件,得出了当地气候比较适宜红薯种植,接着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红薯种植的影响, 最后给出了几点红薯优质高产措施,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红薯种植 气候适宜性 优质高产 兰考县 引言 兰考红薯原产于美洲,清乾隆年间引入河南,在开封有 200 多年的种植历史。 兰考红薯薯块整齐、大小均匀,色泽鲜亮,鲜食质脆味甜,熟食后香味浓郁。目 前,兰考县红薯种植面积近 7 万亩,红薯是兰考“新三宝”之一,逐渐成为农
2、民 收入增长的重要经济作物,成为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 段。 1、兰考县红薯种植气候适宜性 1.1 温度 红薯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温暖、怕寒冷,忌霜冻。红薯幼苗发根期内,要求 土壤最低温度在 16℃,若是平均气温在 16~32℃之间,会使发根速度加快,根数 量明显增多;块根形成和膨大期内的最适宜温度在 20~30℃之间,若是地面温度 在 22~24℃之间,对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有促进作用,该时期的低温和高温天气 的出现均会抑制薯块的形成与膨大。在茎叶生长期内,要求平均气温在 28℃以上, 而平均气温在 28~30
3、℃之间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红薯茎叶生长速度会加快;若 是日平均气温在 35℃以上,将会阻碍茎叶的正常生长。在红薯成熟期内应确保土 壤温度在 16~18℃之间,特别是地温在 18~21℃之间,可促进红薯块茎的形成, 一定的昼夜温差,对提升红薯产量较为有利。夜间低温可确保茎叶有机物质输送 到块茎中;夜间高温则会抑制茎叶内有机物质的形成,阻碍块茎体积和重量的增 大,对红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红薯从移栽到成熟期需要经过 160d 左右, 该时期内超过 10℃的活动积温需在 3700℃左右。若是平均气温下降到 10℃,因 低温天气的出现会冻死薯蔓,块根冻伤等。 兰考县多年
4、平均气温为 14℃,年际变化较小,超过 10℃的活动积温在 4617℃ 左右。红薯主要生长期内(4~11 月)的平均气温在 9.7~27.5℃之间,当地平均 气温基本可以满足红薯生长发育需求。 1.2 水分 红薯自身的耐旱性能较强,但却不耐涝。红薯地上与地下部分的产量均较高, 因茎叶繁茂、根系发达,自身生长速度较快,会加快蒸腾作用,红薯全生育期内 对水分条件有较大需求。根据测定,在红薯整个生长过程中的用水量在 6000~9000m3/hm2。其中在红薯发根缓苗期和分枝结薯期内,耗水量各是整个生 育期内的 10%~15%;茎叶生长
5、期内的耗水量占 40%;薯块膨大期内的耗水量则为 35%。在红薯生长前期和后期,应确保土壤相对含水量在 60%~70%之间;在红薯生 长中期,也就是茎叶生长盛期及薯块膨大期内,应保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 70%~80% 之间。若是在红薯全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过多,因氧气供应不足,会对红薯块根 膨大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干物质含量下降。 兰考县年平均降水量为 678.2mm,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春季和 秋季,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兰考县降水量可以很好地满足红薯生长发育中对水 分条件的需求。 1.3 光照 红薯属于不耐阴作物,生长发育中喜光喜温。光合作用是红薯积累贮存营养
6、物质的主要来源。光照时数越充足,对于提升红薯产量就越有利;红薯受光叶片 的光合强度要比遮荫叶片高出很多。若是生长发育中的光照时数不足,会造成叶 片颜色发黄,甚至是脱落。在受光不好的情况下,红薯产量会减少 20%~30%,在 红薯地块内不宜套种高杆作物。红薯是短日照作物,当每天的日照时数控制在 8~10h 之间时,可促进红薯开花结实;块茎膨大后期要求日照时数在 11~12h,同 时配合一定的昼夜温差,对于薯块积累淀粉较为有利;若是日照时数在 15h 以上, 将会造成植株徒长,降低了薯块产量。在强光的影响下,会增大红薯光合作用强 度,此时产生的有机物质较多,块茎形成时间提前
7、可提升产量;因光照过强会 缩短红薯生育后期时间,加快了衰老速度,会降低产量。 兰考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75. 1h,各月日照时数基本可以满足红薯生长 发育期内的需求。 2、气象灾害对红薯种植的影响 2.1 干旱 兰考县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干旱灾害,以春旱出现频率较高。在红薯种植 后,因土壤水分不足,会阻碍幼芽的正常伸长;若是在红薯幼苗期内出现干旱, 则会抑制根系伸展;而持续性的干旱灾害出现在红薯茎叶生长期,会延迟整个生 育期时间,阻碍叶片的正常生长;若是在块茎形成期出现干旱,则会影响块茎的 形成。另外,在红薯生产前期出现春季干旱的概率较高,因对
8、水分需求相对较少, 为了缓解干旱对红薯的影响,可选择人工灌溉的方式进行解决。 2.2 暴雨洪涝 兰考县年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夏季降水最为集中,雨季很 容易受到连阴雨或暴雨天气的影响,使得红薯地块被雨水淹没,若是不能第一时 间将田间积水清除,很容易形成渍涝,会降低土壤通透性能,会增加薯块内水分, 降低了干物质含量,影响红薯口感和根块形成,甚至是造成红薯腐烂,影响了红 薯产量和品质。 2.3 低温冻害 在红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对低温天气的反应较为敏感,低温冻害会影响红 薯正常生长。因兰考县温度变化极不稳定,有时会有低温冻害天气出现,给红薯 带来的危害较为严
9、重。若是红薯生长过程中出现持续性低于 10℃的低温天气,会 造成茎叶枯死;而霜冻灾害则会冻伤或冻死红薯;若是地表温度不足 9℃的天气 持续 10d 以上,则会造成薯块冻害,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腐烂,不利于优质高产 红薯的形成。 3、红薯优质高产措施 3.1 做好气候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气候预警信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兰考县 气象部门来说,应对当地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建设,对现代化 观测仪器设备,如自动气象站、网络技术、小气候监测站等进行充分利用,将兰 考县红薯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气候监测工作做好,不断增强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 化水平。
10、另外,为了确保兰考县优质高产红薯的形成,需要对红薯各个生育期内 的气象信息进行全方位掌握。 3.2 积极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应结合农民对红薯种植过程中的气象服务需求,对兰考县直通式气象服务模 式加大创新力度。在传播气象信息时可借助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平台,确保农民 及时接收到气象服务信息。除此之外,兰考县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需深化协作, 定期收集当地红薯种植大户与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资料,尽快构建起以重点对 象为主的红薯产业服务对象信息库,向当地农民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不断提升 红薯产量和品质。 3.3 加强田间管理 由于红薯冻害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冬季,在春季低温冻害天气出现时,可采
11、取 温室保温育苗的方式将红薯苗移栽期管理工作做好,通过薄膜覆盖实现保温;在 红薯收获期内实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在冷空气来临之前,提早收获。在干旱灾 害出现时,为了确保红薯生长中的水分充足,应适时进行灌溉。在暴雨天气出现 时,需要农民及时将田间积水排除,避免红薯长期浸泡在积水中,影响根系正常 呼吸。 结论: 综上所述,兰考县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比较适宜红薯种植,在红薯生长期 内经常会有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干旱灾害,对红薯种植的影响较大。为了降低 灾害性天气对红薯种植的危害,应根据兰考县气候特点和红薯种植实际,对气候 监测及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建设、积极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 理,确保优质高产红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佳莹.卢龙县甘薯种植气候条件分析及高产栽培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 备, 2021(12):135- 137. [2]邓秀云, 肖冬,韦仲磊.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推广甘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 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8):54-56 作者姓名:朱卫红,(1973.10),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人,本 科学历,农艺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农业农学。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