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审定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 汹涌(yǒng)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 B.嘶哑(sī) 娉婷(pīn) 鲜妍(yán) 一代天骄(jiāo) C.呢喃(ní) 冠冕(miǎn) 飘逸(yì) 顿失滔滔(tāo) D.勃发(bò) 凝望(níng) 忧戚(qī) 惟余莽莽(mǎ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
2、项是( )。 A.暮霭 阔绰 励精图治 猝不及防 B.脸颊 荒谬 焕然一新 趋之若鹜 C.咨询 缥缈 离经判道 扣人心弦 D.凌厉 潇洒 陈词滥调 苦心孤诣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粉丝们对这场演出如痴如醉,歌手的表演堪称天衣无缝。 B.企业家们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小明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D.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面得了大奖。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 A.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B.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是因为他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B.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梢。 D.他们朴实得就像那
4、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的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③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喜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途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②③⑤①④ C.⑥
5、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7、默写填空。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3)山舞银蛇,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4)作为古诗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舟船承载着诗人的丰富情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是杜甫暮年漂泊的孤苦无依;“__________,__________”是韦应物春游滁州傍晚遇雨的恬淡幽静;“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刘禹锡对世事变迁仕宦浮沉表现出的豁达胸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岳阳楼记
6、范仲淹 (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7、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范仲淹谥号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胜状(______) (2)排空(_______) (2)景(______) (4)古仁人(_____) 3.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8、 4.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5.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
9、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
10、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
11、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瓢。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
12、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请根据文意填空。 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还通过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 2.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 3.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
13、风的踪迹。 4.阅读④一⑥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 5.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意。 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2、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你对车倒挺上心啊。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一次,隔
14、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 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 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声。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 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
15、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 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徐老套嗓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 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村书
16、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 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大成说。 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 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 徐老套说: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 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
17、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就跑进屋去。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 徐老套笑眯眯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 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 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
18、.赏析下列两个句子。 (1)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愁得像下蛋的母鸡。 (2)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请写出题目《父亲和那道坡》的含义。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名言警句,按要求作文。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②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 ③我们不应该虚度人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 这些语句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可选其中一则,或几则兼顾,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
19、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 C C D C B B (1)无案牍之劳形 (2)半亩方塘一鉴开 (3)原驰蜡象 (4)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 1. 《范仲淹全集》 文正 2. (1)胜景,美景 (2)冲向天空 (3)日光 (4)古代品德高尚的人 3.我看那巴陵郡的胜景,全在洞庭湖上。(意思对即可) 4.看到阴晦可怖的景象,联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人生坎坷,于是心生悲情。(言之有理即可
20、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本文的主旨句,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伟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思想,以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言之有理即可) 三 1.形状(或踪迹、脚印、身影等) 声音 花草 2.承上启下;写出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风清气正乡下生活的怀念,交代了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的原因(或“为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做铺垫”)。 3.①本句描绘了城市人忙碌、为生活所累而忽略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②表达了作者对城市人委婉的批评,③也表现了作者对闲适、惬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4
21、.①氛围安静;②空气清新怡人(环境优美);③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或重视民俗)。 5.生活在人与人隔绝的城市里,让人感到压抑、孤独和寂寞,乡村自由惬意、和谐淳朴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让“我”内心充满了感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厌倦和对乡村自然生活的渴望。 1.(1)第一段在文中有统领全文的线索作用;(2)点题;(3).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4)点出土坡的特点,为下文父亲刨平土坡做铺垫。(任答到两点即可) 2.(1)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父亲因儿子借口,终于下决心挖坡的心理状态。用语朴实,富有个性,“脸蛋愁得像下蛋的母鸡”用比喻,生动形象又充满乡土气息。(2)动词“击”,比喻,把“镐”跟土质的撞击后比作“金星”,生动形象表现土质的硬,父亲挖土的艰辛和挖土的决心。 3.要强、倔强,渴望享受天伦之乐的留守老人。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自己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的倔强。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希望儿子能回家,共享家庭欢乐。 4.一方面实指父亲门前的那道坡。更是暗指父亲们希望儿子们常回家看看,却被种种借口(那道坡)挡住的普遍现实。呼吁儿子们不要以此为借口,常回去陪陪父母。 四 10 / 10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