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高考科目化学期中考试题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NH3的VSEPR模型:BHCl的sp 键电子云图:CK+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s1DSO2空间结构模型:2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O2BNH3CCO2DH2S3如图甲是氢原子的1s电子云图(即概率密度分布图),图乙、丙分别表示s、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云图(即概率密度分布图)就是原子轨道图B3p2表示3p能级中有两个原子轨道C由图乙可知,s能级的
2、电子云轮廓图呈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D由图丙可知,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呈哑铃形,且有3个伸展方向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凡是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DSCl2属于AB2型共价化合物,中心原子S采取sp杂化轨道成键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三能层某能级的符号为3fB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C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D3d能级最多容纳5个电子6在无水环境中,醛或酮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醇发生反应,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反应的化学方
3、程式(不考虑催化剂)为+2ROH+H2O B甲醛和聚乙烯醇()发生上述反应时,产物中可能含有六元环结构C加入干燥剂或增加H+的浓度,可提高醛或酮的平衡转化率D在有机合成中,将醛转化为缩醛可保护醛基,缩醛再与水反应可恢复醛基7下表中关于各微粒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选项ABCD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H2FPCl3NO2BH4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3sp2sp3VSEPR模型名称直线形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直线形正四面体形V形三角锥形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及用途叙述完全正确的是()Aa装置检验消去反应后有丙烯Bb装置检验酸性:盐酸碳酸苯酚Cc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烯Dd
4、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9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将CO2还原为碳基燃料(包括烷烃和羧酸等),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H+穿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B图中石墨烯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HCOOHC每转移2mol电子,阴极室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46gD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图中Pt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10下列关于元素的“最”及其因果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的f区包括镧系、锕系元素,所以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区为f区B因为F元素的得电子能力最强,所以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FC因为元素非金属性FO,所以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FH2OD因为C原子易形成sp3
5、杂化轨道,可以以四个价键进行不同方式的连接,所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A族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图1装置可以往铜牌表面镀银B图2装置可通过采集压强数据判断电化学腐蚀类型C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2Ag+2HCl=2AgCl+H2D图4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结构如图。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态Q原子最外层轨道中无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B这五种元素中只有Q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C化合物XZ2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Z基态原子的电子
6、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13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CNH234BOCH343Cl,部分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CNH23+为平面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晶体中存在NHO氢键BCNH23+中C原子为sp2杂化C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NC=OBD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ONCB14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1闭合,K2打开,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 Cl2BK1闭合,K2打开,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减小CK1打开,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K1打开,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mol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
7、001 mol气体二、解答题15有机物中的(CH键较难断裂,活化CH键是有机反应研究的热点之一、由经两步反应合成,均需使CH键活化,步骤如下:(1)铬、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 (填序号)。as区 bd区 cp区 dds区(2)转化为的过程中,C=O键中的 (填“”或“”)键断裂,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CO键。(3)利用有机金属框架(MOF)构筑双铁催化剂,制备过程的核心结构变化如下。注:FeII代表+2价铁,FeIII代表+3价铁。与CH3OH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但二者的沸点却极为接近(相差1左右),原因有:CH3OH的极性强于; 。基态Fe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FeII易被氧化为FeI
8、II,结合价层电子排布解释原因: 。(4)铜铬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CuCl、CrCl2和CH3B(OH)2 (甲基硼酸)等,CH3B(OH)2能有效抑制副产物的生成。CH3B(OH)2中B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已知:B(OH)3和CH3B(OH)2均为一元弱酸。推测KaB(OH)3 KaCH3B(OH)216研究含碳、氮、硫的化合物对能源、环保及材料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iCH2CHCH3(g)+Cl2(g)=CH2ClCHClCH3(g)H1132 kJmol1ii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H2100 kJmol1又
9、已知在相同条件下,反应CH2CHCH2Cl(g)+HCl(g)=CH2ClCHClCH3(g)的正反应的活化能Ea(正)为a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Eb(逆)为 kJmol1(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将含有大量CO2的空气吹入K2CO3溶液中,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相关反应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149.2 kJmol1反应.CO2(g)+H2(g)CO(g)+H2O(g)H2+41.2 kJmol1现使用一种催化剂(CZZA/rGO),按n(CO2):n(H2)=1:3(总量为am
10、ol)投料于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率(甲醇的选择率为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忽略温度对催化剂的影响)。在513K达平衡时,反应体系内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mol(列出计算式);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加,但甲醇的选择率降低,请分析其原因: 。将1.0molCO2和3.0molH2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使其仅按反应进行,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A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Bb点v正可能等于v逆Ca点转化率比c点高,可能的原因是该反应为放热
11、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DCO2与H2浓度比保持1:3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若将密闭容器恒定为1L,温度为180,起始时充入2.0molCO2和2.0molH2,使其仅按反应进行。已知: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c(CO2)c(H2)k逆c(CO)c(H2O),CO2平衡转化率为60%。该温度下,k正与k逆的比值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已知反应2H2O2=2H2O+O2能自发进行,反向不能自发进行,通过电解可以实现由H2O和O2为原料制备H2O2,如图为制备装置示意图。通电后,电极b附近溶液pH (填“增大”或“减小”)。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17钒的用途十分广泛,有金
12、属“维生素”之称。以含钒石煤(主要成分是V2O3、V2O4,含有的杂质有SiO2、FeS2及Mg、Al、Mn等的化合物)制备单质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时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Fe3+Mg2+Al3+Mn2+开始沉淀时的pH1.97.03.08.1完全沉淀时的pH3.29.04.710.1Ksp(CaCO3)=2.8109,Ksp(CaSiO3)=2.5108,KspCa(VO3)2远大于Ksp(CaCO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r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3)“焙烧”时,V2O3、V
13、2O4都转化为Ca(VO3)2,写出V2O4转化为Ca(VO3)2的化学方程式: 。(4)“水浸”加入Na2CO3调节溶液的pH为8.5,可完全除去的金属离子有 ;“水浸”加入过量Na2CO3不能使CaSiO3完全转化为CaCO3,原因是 。(列式计算平衡常数分析该反应进行的趋势,一般认为,K105时反应进行较完全,K16(1)a+32(2)a1415%78% 升高温度时,反应正向移动的幅度大于反应逆向移动的幅度 BD 2.3(3)减小 O2+2H+2eH2O217(1)1s22s22p63s23p63d3 或 Ar 3d3(2)将含钒石煤和CaCO3混合粉碎或 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或适当增大氧气流量(3)2V2O4+2CaCO3+O2高温2CaVO32+2CO2(4)Fe3+、Al3+ 反应CaSiO3s+CO32aqSiO32aq+CaCO3s的平衡常数K=cSiO32-cCO32-=KspCaSiO3KspCaCO3=2.51082.8109105,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有限(5)NaCl溶液(6)A18(1)对羟基苯甲醛(2)氧化反应(3)1(4)醚键、氨基(5) (6)13(7)+2H2催化剂答案第1页,共2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