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应力锚索监理细则 1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2310标】 【陈屋站~寮厦站】 土建工程 合同号:R2JL005 预应力锚索施工 监理细则 编制: 审核: 审批: 广东重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 施工监理【2205标】项目监理部 12
2、月14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监理工作目标···································3 四、监理工作内容及流程·····························3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和目标值·······················5 六、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8 七、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环境管理····
3、·············9 一、工程概况 1.1 基本概况 【陈屋站~寮厦站区间】东北起陈屋站、西南至厚街中心站,区间线路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沿莞太路敷设。中间风井位于莞太大道上,中心里程为YDK26+616.500,所占场地现状为莞太大道及绿化带,周边建筑物距离施工场地距离较远。本中间风井兼做矿山法施工竖井,风井两端均为矿山法隧道。本风井属于预留工程,本期实施的是风井主体,风道及风亭远期实施。 中间风井基坑长度为28.0m,基坑宽度为20.8m,平均深度约为39.22m,覆土厚度约7m,围护结构外放1.5m,中微风化层以上围护结构采用吊脚桩,冲孔灌注桩桩径为φ1000,间距115
4、0mm,桩间采用φ600双重管旋喷桩止水。冲孔灌注桩嵌固深度为进入微风化层不小于1.5m或中风化层不小于2.5米,旋喷桩进入强风化层1米。 冲孔桩底部设锁脚锚索,经过钢筋混凝土腰梁与桩身相连接,锁脚锚索长15米,锚固段长度9米,锚入中微风化地层,每根桩设置一道,为防止群锚效应采用倾角15°与20°间隔布置。 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陈屋站~寮厦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风井工程地质从上自下为:<1-1>素填土厚2.74m、<3-2>可塑状粉质粘土4.02m、〈6-5〉可塑状砂质粘性土0.39m、〈6-6〉硬塑状砂质粘性土3.06m、〈9-
5、2〉强风化花岗闪长岩2.3m、〈9-3〉中等风化花岗闪长岩6.06m、其下为〈9-4〉微风化花岗闪长岩地层。 本区间范围内无地表水系,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层(中砂<3-10>)中,以孔隙潜水为主,赋水性较好,含水量一般。人工填土层(填砂、填石)中存在上层滞水,残积土孔隙水含水层性质为砂质粘性土,透水性和富水性均较弱。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强风化带的下部及中等风化带中。基岩的含水性、透水性受岩体的结构、构造、裂隙发育程度等的控制,由于岩体的各向异性,加之局部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体富水程度与渗透性也不尽相同。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地带,
6、地下水相对富集,透水性也相对较好。总体上,基岩裂隙水发育具非均一性。本次勘察期间量测地下水位埋深1.8~9.1m,地下水动态变化大,丰水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枯水期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年水位变幅一般在2~7m。 二、编制依据 2.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 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2.4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5 《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BJ/T15-20-97) 2.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7、 GB50194-93; 2.7 合同:本工程的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8 设计文件:本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设计说明、设计指定的标准图集、设计交底会议纪要、设计变更文件、经设计确认的工程变更文件等)。 2.9 已批准的本工程《监理规划》 ; 三、监理工作目标 3.1 工期目标:根据批准的施工总计划目标工期按期完成。 3.2 质量目标:达到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标准。 2.3 安全目标:重大伤亡责任事故发生率为0;火灾事故发生率为0;轻伤责任事故发生率≤3‰;争创省安全文明优良样板工地。 四、监理工作内容及流程 4.1 监理工作内容
8、 4.1.1熟悉设计文件和地质勘察报告,组织设计交底,对现场监理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监控要点。 4.1.2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专项施工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批准。 4.1.3检查现场开工条件,签发分部工程开工报告;检查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的规格和质量、运行状况,检查安全教育情况。 4.1.4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正式的设计文件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控制工程质量,同时检查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纠正违章、违规行为。 4.1.5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异常地质情况,办理工程设计变更和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4.1.6组织有关各方对工程质
9、量问题及质量事故的处理。 4.1.7审查技术档案、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组织工程中间验收。 4.2 监理工作流程 4.2.3 预应力锚索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熟悉施工图纸(监理工程师) 图纸会审(承包商、监理工程师) 审查承包商资质(监理工程师) 审查内容包括: 1. 施工操作工艺 2. 质量要求 3. 技术交底内容 审查施工专项方案(监理工程师) 技术交底(承包商) 材料进场质量控制 (承包商、监理工程师) 质量跟踪控制 (监理工程师) 全过程旁站 预应力锚索施工 孔位平面复核(测量工程师) 确定试验
10、方案 (设计、施工、监理) 锚索性能受力性能试验 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单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和目标值 5.1、材料与设备 5.1.1 预应力钢绞线 5.1.1.1 进场钢绞线的外观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验:外包装完整,表面无油渍、锈蚀、毛刺、损伤;直径偏差±0.15mm,捻距为直径的12~16倍;伸直性能良好、无散头;涂层钢绞线的PE护套无损伤。 5.1.1.2 供货商应提供每盘钢铰线的材质证明书、产品合格证、试验检验报告。 5.1.1.3 进场入库的锚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 1、外观检查应从每批锚具中抽取10%,且不应少于10套,少于
11、10套者全部检验。做外观及结构主端部、与张拉机具的匹配及表面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库。 2、硬度检查应从锚具总量中随机抽取5%,且锚板不应少于5件,夹不应少于5副,按厂家提供的硬度范围进行测试,合格者方可入库。 3、与锚具相配套的锚垫板、螺旋筋、承压板的材质及加工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1.1.4 张拉机具 1、与张拉机具配套的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1.5级,张拉时压力表计数不超过表盘刻度的75%。 2、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组装件试验的专用张拉机具,若标定后使用次数较少(少于20次),未经检修或无异常,其标定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10个月。 5.2 成孔 5.2.1 预应力锚索孔道应
12、采用钻孔法成孔,基本要求如下; 1、应按设计要求测定孔位,孔位坐标误差不得大于10cm,如遇障碍须移位,应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取得书面更改通知后方能实施。 2、开孔时应严格控制钻具的倾角及方位,当钻进20cm~30cm 后应校核角度,在钻进中及时测量孔斜及时纠偏,钻孔与锚索设计方位偏差应控制在±1°,倾角偏差≤±1°,为防止群锚效应采用倾角15°与20°间隔布置。 3、岩锚成孔应顺直,孔壁无错台、无松动碎石。 4、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和有关技术要求,深度+50~+100mm,且应小于200mm,钻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10mm。 5、在钻孔过程中,如遇岩体破碎或地下水渗漏严重钻进
13、受阻时,就应采取固结灌浆等堵漏止水措施。若岩性软弱孔壁易坍塌应采用跟管钻法钻进成孔。 6、终孔后应使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进行清洗。 5.2.2 岩锚孔位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处理: 1、锚索安装或孔口临时封堵后,应进行锚墩基面平整,清除浮土、碎石。安装孔口套管时,套管必须与孔轴、锚索同心,并嵌入孔内。 2、锚垫板与套管应正交,偏斜不得超过0.5°。 3、锚墩模板一般宜采用钢模,安装尺寸误差不应大于±10mm。 5.3 锚索制作 5.3.1 钢绞线必须采用切割机下料,严禁使用电弧或乙炔切割。雷雨时不应进行室外作业。 5.3.2 锚索应根据设计结构进行编制,采用编帘法或隔离架集束,隔
14、离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其间距允许偏差50mm。 5.3.3 锚索编制中钢绞线应一端对齐,排列平顺,不得扭结,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为2.0m。 5.3.4 岩锚内锚固段的进出浆管应按设计编入索体。靠近孔底的进浆管出口至锚索端部距离不宜大于200mm 。 5.3.5 岩锚制索时,止浆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误差不大于±50mm,并将止浆环与索体密封固定。 5.4 岩锚孔道验收24小时后,锚索安装前,应检查其通畅情况。 5.5 岩体锚索应一次放索到位,避免在安装过程中重复拖动索体。 5.6 锚固段必须除锈、除油污,按设计要求绑扎架线环和箍线环,架线环间距原则为1m,最大不超过1.5
15、m,且锚孔孔口位置必须设置一个;箍线环采用φ8钢筋焊成内径为4.0cm的圆环,钢绞线由其内穿过。自由段除锈后,立即加套软塑料管套管,套管两端绑扎封口。 5.7 注浆 5.7.1 注浆管使用前,先检查有无破裂堵塞,接口处要处理牢固,防止压力加大时开裂跑浆。在灌浆前将管口封闭,接上压将管,即可进行注浆,浇注锚固体。 ②灌浆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灰砂比0.5:1,水灰比为0.4~0.45纯水泥浆,砂的粒径不宜大于2mm,锚固体强度不小于25MPa。做好灌浆记录。 ③ 灌浆压力,本工程设计要求二次注浆,第一次注浆压力为0.5~1.5 MPa,第二次注浆的注浆压力为2.0
16、~3.0MPa,一次注浆浆体初凝后,可进行二次注浆。 5.8 张拉 5.8.1 锚索锚固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80%时可进行锚索试验,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索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 5.8.2 锚索张拉程序、加载分级、张拉力、超张拉力、锁定力、持荷稳定时间等均应按下列要求执行; 1、应采用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校核的双控操作方法。当岩体锚索张拉实测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偏差超出10%或小于-5%时,应停机检查,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恢复张拉。 2、在张拉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逐级加载。锚索拉力设计值为152KN,锁定值100KN,岩体锚索最大张拉应力应控制
17、设计值的105%~110%范围内。 3、锚索张拉锁定后夹片错牙不应大于2mm,否则应退锚重新张拉。 5.9 锚索验收 验收试验应按设计要求随机抽样进行,其抽样数一般为5%,但不得少于3束。验收试验的合格标准:在最大验收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检验曲线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的80%,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理论弹性伸长值。 5.10 监测 5.10.1 预应力工程施工期监测的内容、数量、部位和监测方法应按设计要求实施。 5.10.2 施工期原位监测工作必须与预应力锚索张拉同步进行,及时整理资料,迅速反馈信息,进行动态设计,调整施工工艺。
18、 六、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6.1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会审,并做好会审记录。 6.2 对承建商(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审核。 a 审查企业注册证明和资质等级,进穗注册登记手续,要求交验有关证明(复印件); b 主要施工业绩; c 技术力量情况; d 施工机具情况; e 对施工方的技术工种、上岗证进行审核。 6.3 对承建商的施工专项方案设计进行审核。 6.4 进场的施工设备,符合现场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 6.5 预应力锚索、锚具入场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及生产厂家资质证明;钻孔、张拉和灌浆设备就应符合要求。 6.6 施工质量预控措施 a 组织施
19、工人员认真学习工程地质资料,预应力锚索施工专项方案;施工前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建立工程交接班制度,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安全地进行。 b 督促承建商(施工单位)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C预应力锚索施工正式开始后,监理人员应现场监控,按事先确定的监控目标,对每一道工序实行动态控制,主要方法有: 检查监督、引导或纠正;关键工序实行旁站监理,一般工序旁站监理与抽检相结合; 原始记录、收集各种信息,分析察看,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 6.7 施工工艺流程 锚索安装 锚索制作 放线 钻孔 2. 锚索制作 3. 锚索安装 4. 锚固法注浆 5.立锚墩
20、8.外部保护 7.封孔注浆 6.锚索的张拉 桩机就位 锚固法注浆 立锚墩 封孔注浆 锚索张拉 外部保护 按质量控制的目标值按排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实施监控。 七、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环境管理 7.1、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班组长、专职安全员等。 7.2、监督施工单位对所有进场的职工、民工要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及针对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查验特殊工种的上岗证。 7.3、坚持安全检查制度。要求每周由监理部安全主任牵头组织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
21、隐患要做好文字记录,并落实到人,限期整改完毕,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必须立即整改。对每项要整改的问题整改完毕后要由安全员进行验证。 7.4、督促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7.5、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电工、机械操作人员等必须有操作合格证。 7.6、所有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必须由持证电工安装,并负责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其它人员不得私自乱接、拉电线。 7.7、室外配箱必须做防雨罩,并上锁。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均设漏电开关,所有用电设备均采用“一机一闸一漏电”。 7.8、风动钻机管路连接应牢靠,避免脱开甩出伤人。 7.9、切割钢绞线使用的砂轮切割机要设安全护罩,以免断片伤人。 7.10、注浆管路应畅通,不得有堵塞现象,避免浆液突然喷出伤人,注浆管路不使用时要及时注压清水冲洗干净。 7.11、施工现场使用和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严禁将机油等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地污染 7.12、工地建筑垃圾在场子外统一堆放,完工后集中处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