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6 ,大小:1.12MB ,
资源ID:989647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注册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9896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平台协调中心        【在线客服】        免费申请共赢上传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0574-28810668;投诉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电某信办公楼空调设计工程计算书--毕业设计.doc)为本站上传会员【鼓***】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电某信办公楼空调设计工程计算书--毕业设计.doc

1、内蒙)某电信办公楼空调设计工程 前 言 暖通空调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同样存在着普及与提高两大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调节技术已是保证室内良好环境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经济的发展使从事空调设计人员越来越多,对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其它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地关心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尤其是近年来能源危机的出现、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空调设计提出了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 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合理和经济的要求,经过复杂而缜密的计算后,认真比较了多种空调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出最优方案。满足方案合理的同时,对空调设备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选择最经济最适宜的型号。 设计

2、中涉及到如下方面的内容: 空调系统冷负荷及湿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布置、空调设备及附件选择、空调系统水力计算、通风系统的设计布置等。 由于我个人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基础都还比较薄弱。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1章 概况 1.1工程概论 本工程为(内蒙)某电信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该楼共12层,建筑总面积约23636.98平米。该建筑地下1层,地上12层。地下1层为库房和设备用房,地上1至3层为营业厅,地上4至12层为办公用房。 1.2设计原始资料 1.2.1土建资料 层高:地下一层层高为4.5m,

3、 首层层高为5.4 m ,2—3层层高均为4.5m,4-11层层高为3.8 m,12层层高为7.6 m。围护结构:地下为钢筋混凝土墙,地上为加气混凝土墙,铝塑窗中空玻璃,铝合金门中空玻璃。浅色窗帘,不设外遮阳。 1.2.2气象资料 ①室内参数: 空调房间:夏季温度26℃ 相对湿度:夏季湿度60% 营业厅每人最小新风量:20 m3/h 办公室每人最小新风量:30 m3/h 房间人员单位容量(人/m2):营业厅0.5 办公室0.2 房间照明单位容量:营业厅40W/㎡ 办公室30W/㎡ 房间设备发热量:办公室500W ②室外参数: 查《空气

4、调节设计手册》得呼和浩特市室外气象参数值为: 地理位置:北纬 40°49′ 东经111°41′ 大气压力(mbar):冬季900.9 夏季889.4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室外干球温度:-22℃ 夏季室外干球温度:29.9℃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0.8℃ 相对湿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6%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4% 第2章 负荷计算 2.1冷负荷计算 2.1.1房间冷负荷的构成:   (1)通过围

5、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2)透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   (3)人体散热量   (4)照明散热量   (5)设备散热量 (6)其它室内散热量 2.1.2主要计算公式: 冷负荷系数法,当计算某建筑物空调冷负荷时,则可按照条件查出相应的冷负荷温度与冷负荷系数,用稳定传热公式形式即可算出经围护结构传入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和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1-1) 式中 ——外墙和屋面的传

6、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td——地方温差修正值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 ——室内计算温度, ——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2) 内维护结构冷负荷 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上式计算。当邻室有一定的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内门等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视作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按下式计算: (2-1-2) 式中 —

7、—内维护结构(如内墙、楼板等)的传热系数, ——内维护结构的面积,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附加温升 (3)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下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通过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2-1-3) 式中 cw——窗框修正系数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窗口面积, ——外玻璃窗传热系数,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 td——

8、地点修正系数 (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CACDC (2-1-4) 式中 A——窗口面积, C——有效面积系数 C——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 (5)人体的冷负荷: 1)人体显热冷负荷 计算公式: (2-1-5) 式中 ——人体的显热散热量(W) T ——人员进入空调房间的时刻(点钟) τ-T ——从人员进入房间时算起到计算

9、时刻的时间(h) ——τ-T时间人体显热散热量的冷负荷系数 对于人员特别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会堂等,人体对围护结构和室内家具的辐射量相应较少,可取Xτ-T=1,对于轻型结构,亦可取Xτ-T=1。 人体显热散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2-1-6) 式中 n——空调房间内的人员总数 ——群集系数 ——每名成年男子的显热散热量(W) 2)人体全热冷负荷 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2-1-7) 式中 ——人体潜热冷负荷; ——每名男子的潜热散热量

10、W) (6) 照明冷负荷: 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2-1-8) 式中 T ——开灯时刻(点钟) τ-T ——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τ-T时间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照明设备的散热量(W) 当不能确定照明灯开关的确切时间时,照明的冷负荷亦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 ——照明设备的散热量(W), 对于有窗的房间,当围护结构的综合最大负荷出现在白天时,可仅计算白天开灯的散热量; ——蓄热系数,明装荧光灯可取0.9,暗装的荧光灯或明装的白炽灯可取0.85。 对于明装的白炽灯:

11、 (2-1-9) 对于荧光灯: (2-1-10) 式中 N——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 ——同时使用系数,取0.6; ——整流器消耗功率的系数,当整流器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2,当整流器在吊顶内时取1.0; ——安装系数,明装时取1.0,暗装且灯罩上部穿有小孔时取0.6;暗装灯罩上无孔,视吊顶内通风情况取0.7;灯具回风时可取0.35。 (7).设备冷负荷: 冷负荷的计算公式: (2-1-11) 式中 T

12、——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点钟); τ-T——从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τ-T时间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热源的计算散热量(W)。 (8).新风冷负荷: 新风全冷负荷Qq = md × 新风量 × (iw - in) / 3.6 (2-1-12) 其中: md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13kg/m^3) iw --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 2.1.3冷负荷计算举例: 以第四层401室为例,房间面积为49.5m2

13、室外设计温度 29.9 ℃,相对湿度64%,室内设计温度26 ℃,相对湿度60%。 1.东外墙冷负荷 由《暖通空调》[1]附录表2-4查得Ⅲ型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由公式(2-2-1)计算,将其逐时值及计算结果列入表2-1中。计算公式同上。 表2-1 东外墙冷负荷 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tc(t) 32.50 32.10 32.10 32.80 34.10 35.60 37.20 38.50 39.50 40.2

14、0 40.50 td -4.4 kα 1.0 kβ 0.94 t,c(t) 26.41 26.04 26.04 26.70 27.92 29.33 30.83 32.05 32.99 33.65 33.93 tR 26 △t 0.41 0.04 0.04 0.70 1.92 3.33 4.83 6.05 6.99 7.65 7.93 K 0.6 A 17.62 4.38 0.40 0.40 7.36 20.28 35.18 51.08 64

15、00 73.94 80.90 83.88 2.办公室内墙,通过温差传热产生冷负荷,可视作稳态传热,不随时间变化。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得其稳态传热系数为1.07W/ m2℃。由内墙冷负荷计算公式(2-1-2)计算其冷负荷。 =49.51.07(25+2-26)=52.97W 3.内门通过温差传热产生冷负荷,可视作稳态传热,不随时间变化。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得其稳态传热系数为3.6W/ m2℃。由内门冷负荷计算公式(2-1-2)计算其冷负荷。 =3.753.6(25+2-26)=13.5W 4.

16、东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根据玻璃在=8.1w/()和=22.1w/()条件下,由暖通空调附录2-8查得=3.01 w/()。在由附录2-9查得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对金属双层窗应乘1.2的修正系数。由附录2-10查得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根据公式(2-1-3)计算,计算结果列入表2-2中。 表2-2 东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tc(τ) 26.90 27.90 29.00 29.90 30.80 31.50

17、31.90 32.20 32.20 32.00 31.60 td -4 t'c(τ) 22.90 23.90 25.00 25.90 26.80 27.50 27.90 28.20 28.20 28.00 27.60 tR 6.00 △t -3.10 -2.10 -1.00 -0.10 0.80 1.50 1.90 2.20 2.20 2.00 1.60 kw 3.01 Aw 2.52 Qc(t) -28.2 -19.11 -9.10 -0.91 7.28 13

18、65 17.29 20.02 20.02 18.20 14.56 由《暖通空调》[1]附录2-15种查得双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0.75,故钢窗的有效面积Aw=2.52×0.75=1.89。由[1]附录2-13查得遮挡系数=0.78,由[1]附录2-14中查得遮阳系数=0.5,于是综合遮阳系数=0.78×0.5=0.39。再由[1]附录2-12中查得纬度40时,东向日晒得热因数最大值Dj.max=515 。因呼市北纬 40°49′,属于北区,故由[1]附录2-17查得北区由内遮阳的玻璃窗冷负荷系数逐时值。用公式(2-1-4)计算逐时进入玻璃窗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列入表

19、2-3中 表2-3 东外窗透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CLQ 0.82 0.79 0.59 0.38 0.24 0.24 0.23 0.21 0.18 0.15 0.11 Cc.s 0.39 Dj.max 515.00 Aw 1.89 Qc(t) 311.28 299.89 223.97 144.25 91.11 91.11 87.31 79.72

20、68.33 56.94 41.76 5. 照明冷负荷 由于明装荧光灯,故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n1取1.2。灯罩隔热系数取0.6。由[1]附录2-22得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按公式(2-1-9)计算,其结果列入表2-4中。 表2-4 照明冷负荷 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CLQ 0.58 0.75 0.79 0.80 0.80 0.81 0.82 0.83 0.84 0.86 0.87 n1 1.2 n

21、2 0.6 N 1485 Qc(t) 620.14 801.90 844.67 855.36 855.36 866.05 876.74 887.44 898.13 919.51 930.20 6.设备散热 表2-5 设备冷负荷 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CLQ 0.05 0.60 0.68 0.73 0.77 0.81 0.83 0.85 0.87 0.89 0.3

22、6 N 500 Qc(t) 25.00 300.00 340.00 365.00 385.00 405.00 415.00 425.00 435.00 445.00 180.00 7. 人体冷负荷 由于办公室属轻劳动。查[1]表2-13,当室温为26时,每人散发的显热和潜热量为50w和106w,由[1]表2-12查得群集系数为0.96,由《民用建筑空调设计》[3]表1.3-4查得办公类建筑室内人数为0.2人/ m2。由此算得此办公室的人数为0.2×49.5≈10人。由[1]附录2-23查得人体潜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逐时值。按式(2-1-7)计

23、算人体显热散热逐时冷负荷,人体潜热引起的冷负荷为潜热散热乘以群集系数并列入表2-6中。 表2-6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时间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CLQ 0.06 0.53 0.62 0.69 0.74 0.77 0.80 0.83 0.85 0.87 0.89 qs 50 n 10 j 0.96 Q'c(t) 28.80 254.40 297.60 331.20 355.20 3

24、69.60 384.00 398.40 408.00 417.60 427.20 ql 106 Qc 1017.6 合计 1046.4 1272.00 1315.20 1348.80 1372.80 1387.20 1401.60 1416.00 1425.60 1435.20 1444.80 由于室内保持正压,高于大气压力,所以不需要考虑由室外空气渗透所引起的冷负荷。现将上述各项计算结果列入表2-7中,并逐时相加,以便求得室内冷负荷的最大值。 表2-7 各项逐时相加冷负荷总表 时间 8:00 9:00 1

25、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东外墙Q 4.38 0.40 0.40 7.36 20.28 35.18 51.08 64.00 73.94 80.90 83.88 窗瞬时 -28.2 -19.11 -9.10 -0.91 7.28 13.65 17.29 20.02 20.02 18.20 14.56 窗日射Q 311.28 299.89 223.97 144.25 91.11 91.11 8

26、7.31 79.72 68.33 56.94 41.76 照明 620.14 801.90 844.67 855.36 855.36 866.05 876.74 887.44 898.13 919.51 930.20 设备 25.00 300.00 340.00 365.00 385.00 405.00 415.00 425.00 435.00 445.00 180.00 人员 1046.4 1272.00 1315.20 1348.80 1372.80 1387

27、20 1401.60 1416.00 1425.60 1435.20 1444.80 内墙 52.97 内门 13.5 合计 2045.4 2721.54 2781.60 2786.32 2798.29 2864.66 2915.50 2958.65 2987.49 3022.22 2761.67 其余冷负荷数据见附表 2.2热负荷计算 2.2.1房间热负荷的构成: 冬季室内耗热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 2.外门、外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 冬季室内得热量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

28、面: 1.人体散热量 2.照明灯具散热量 3.设备散热量 2.2.2主要计算公式: 冬季室内热负荷的计算采用稳态计算法 1.围护结构的热负荷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j=Aj·Kj·(tR-to.w)·α (2-2-1) 式中 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Aj ——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 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to.w ——冬

29、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1) 朝向附加耗热量: 朝向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受太阳照射影响而对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不同朝向的维护结构的修正率见表2-8。 表2-8 围护结构的朝向修正率 朝 向 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朝向 00 东、西朝向 -5% 东南、西南朝向 -10%~-15% 南 向 -15%~-25% (2) 高度附加耗热量: 由于室内温度梯度的影响,往往使房间上部的传热量加大。因此规定:当房间净高超过4米时,每增加1米,附加率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过15%。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加在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的

30、总和上。 (3) 风力附加耗热量: 风力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室外风速变化而对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在计算基本耗热量时,外表面换热系数是对应风速约为4m/s的计算值。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风速为2~3m/s。因此《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综合(1) 、(2)、(3)通过维护结构的总耗热量可用下式综合表示: = (1+Xg)×K×F ×(tn–tw’)×( 1+Xch +Xf)] 其中: Xg ——高度附加率,0 ≤ Xg ≤ 15% Xch——朝向修正率,见表2-8 Xf ——风力附加率,Xf ≥ 0 2. 冷风渗透耗热量

31、 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内外压差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内,被加热后逸出,此部分耗热量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为防止外界环境空气进入空调房间,干扰空调房间内温湿度变化而破坏室内洁净度,需要在空调系统中由一定量的新风来保持房间的正压。因此,空调房间冬季可以不考虑冷风渗透耗热量。故在此空调设计设计中忽略此项。 2.2.3热负荷举例: 以403室为例,将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表2-9 热负荷计算表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室内外的计算温差 温差修正系数 基本耗热量 耗热量修正 名称及方向 面积(m2) w/(m2.k) tR-to     朝向修正率 风力附

32、加 修正值 修正后的热量 高度附加 西外墙 60.8 0.60 42 1 1532 -5 0 1 1455.4 0 东外窗 2.52 3.6 42 1 381 -5 0 1 362 0 东内门 3.75 3.6 8 0.4 43 -5 0 1 43 0 东内墙 49.5 1.07 8 0.7 297 0 0 1 297 0 房间热负荷(W) 1124 其余房间热负荷见附表 2.3湿负荷计算 2.3.1房间湿负荷的构成: 1.人体散湿量; 2.渗透空气带入的湿量; 3.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

33、量; 4.各种潮湿表面、液面或液流的散湿量; 5.食品或气体物料的散湿量; 6.设备散湿量; 7.通过维护结构的散湿量。 确定散湿量时,应根据散湿源的种类,分别选用适宜的群集系数、负荷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有条件时,应采用实测数值。一般民用建筑不计算上述第2项和第7项。 2.3.2主要计算公式: 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D=n·φ·w·10-3 kg/h (4.17) 式中:D——人体散湿量,kg/h φ——群集系数,办公楼群集系数为0.96 w——成年男子的小时散热量,kg/(h·p);26

34、℃时,极轻劳动成年男子的小时散热量为109 g/h 2.3.3湿负荷计算列表: 表2-10 湿负荷计算表 房间编号\各项系数 n φ g(夏季) g(冬季) mw(夏季) mw(冬季) (人) / g/h g/h g/s g/s 首层外区 179.00 0.89 109 69 4.82 3.05 首层内区 70.00 0.89 109 69 1.89 1.19 消防控制室 8.00 0.96 109 69 0.23 0.15 首层北前室 3.00 0.89 109 69 0.08 0.05 首层

35、南前室 3.00 0.89 109 69 0.08 0.05 首层北(中)前室 2.00 0.89 109 69 0.05 0.03 首层南(中)前室 3.00 0.89 109 69 0.08 0.05 首层北大堂 7.00 0.89 109 69 0.19 0.12 首层南大堂 3.00 0.89 109 69 0.08 0.05 二层外区(三) 186.00 0.89 109 69 5.01 3.17 二层内区(三) 138.00 0.89 109 69 3.72 2.35 二

36、层北前室(三) 3.00 0.96 109 69 0.09 0.06 二层南前室(三) 3.00 0.96 109 69 0.09 0.06 二层北(中)前室(三) 2.00 0.96 109 69 0.06 0.04 二层南(中)前室(三) 3.00 0.96 109 69 0.09 0.06 401 38.00 0.96 109 69 1.10 0.70 402 41 0.96 109 69 1.19 0.75 403 10.00 0.96 109 69 0.29 0.18 404

37、 30.00 0.96 109 69 0.87 0.55 405 34.00 0.96 109 69 0.99 0.63 406 35.00 0.96 109 69 1.02 0.64 407 10.00 0.96 109 69 0.29 0.18 408 25.00 0.96 109 69 0.73 0.46 409 27.00 0.96 109 69 0.78 0.50 四层南前室(到十一层同) 3.00 0.96 109 69 0.09 0.06 四层北前室(到十一层同) 3

38、00 0.96 109 69 0.09 0.06 701(702-707同) 7.00 0.96 109 69 0.20 0.13 708 13.00 0.96 109 69 0.38 0.24 709 13.00 0.96 109 69 0.38 0.24 710(711,714同) 8.00 0.96 109 69 0.23 0.15 712(713同) 8.00 0.96 109 69 0.23 0.15 715 29.00 0.96 109 69 0.84 0.53 716

39、 18.00 0.96 109 69 0.52 0.33 717 16.00 0.96 109 69 0.47 0.29 718 10.00 0.96 109 69 0.29 0.18 719 10.00 0.96 109 69 0.29 0.18 720(721同) 7.00 0.96 109 69 0.20 0.13 722 14.00 0.96 109 69 0.41 0.26 723 16.00 0.96 109 69 0.47 0.29 724 12.00 0.96

40、109 69 0.35 0.22 801(802-807同) 7.00 0.96 109 69 0.20 0.13 808 13.00 0.96 109 69 0.38 0.24 809 13.00 0.96 109 69 0.38 0.24 810(811,814同) 8.00 0.96 109 69 0.23 0.15 812(813同) 8.00 0.96 109 69 0.23 0.15 815 30.00 0.96 109 69 0.87 0.55 816 18.00 0.9

41、6 109 69 0.52 0.33 817 16.00 0.96 109 69 0.47 0.29 818 7.00 0.96 109 69 0.20 0.13 819 8.00 0.96 109 69 0.23 0.15 820(821同) 5.00 0.96 109 69 0.15 0.09 822 10.00 0.96 109 69 0.29 0.18 823 16.00 0.96 109 69 0.47 0.29 824 12.00 0.96 109 69 0.35

42、 0.22 1201(1202-1207同) 7.00 0.96 109 69 0.20 0.13 1208 13.00 0.96 109 69 0.38 0.24 1209 13.00 0.96 109 69 0.38 0.24 1210(1211,1214同) 8.00 0.96 109 69 0.23 0.15 1212(1213同) 8.00 0.96 109 69 0.23 0.15 1215 30.00 0.96 109 69 0.87 0.55 1216 18.00 0.96

43、 109 69 0.52 0.33 1217 16.00 0.96 109 69 0.47 0.29 1218 7.00 0.96 109 69 0.20 0.13 1219 8.00 0.96 109 69 0.23 0.15 1220(1221同) 5.00 0.96 109 69 0.15 0.09 1222 10.00 0.96 109 69 0.29 0.18 1223 16.00 0.96 109 69 0.47 0.29 1224 12.00 0.96 109 69

44、 0.35 0.22 十二层北前室 3.00 0.96 109 69 0.09 0.06 十二层南前室 3.00 0.96 109 69 0.09 0.06 第3章 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3.1空调水系统的选取 冷水系统方案的确定及优缺点如下表: 表3.1冷水系统优缺点 类型 特征 优点 缺点 闭式 管路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 与设备的腐蚀机会少;不需克服静水压力,水泵压力、功率均低。系统简单 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复杂 开式 管路系统与大气相通 与蓄热水池连接比较简单 易腐蚀,输送能耗大 同程式

45、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同;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相等 水量分配,调度方便,便于水力平衡 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增加,初投资稍高 异程式 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经过每一管路的长度不相等 不需设回程管,管道长度较短,管路简单,初投资稍低 水量分配,调度较难,水力平衡较麻烦 两管制 供热、供冷合用同一管路系统 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 无法同时满足供热、供冷的要求 三管制 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与换热器,但冷热回水的管路共用 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管路系统较四管制简单 有冷热混合损失,投资高于两管制,管路系统布置较简单 四管制 供冷、供热的供、回水管均分开设置,

46、具有冷、热两套独立的系统 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或供热, 没有冷、热混合损失 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高,占用建筑空间较多 单式泵 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合用一组循环水泵 系统简单,初投资省 不能调节水泵流量,难以节省输送能耗,不能适应供水分区压降较悬殊的情况 复式泵 冷、热源侧与负荷侧分别配备循环水泵 能实现水泵变流量,节省输送能耗,适应供水分区不同压降,系统总压低。 系统较复杂,初投资较高 变水量 系统中的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通过改变供水量的变化来适应 1. 输送能耗随负荷的减少而降低 2. 配管设计,可以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管径相应减少 3. 水泵容量、电耗

47、相应减少 1. 系统较复杂 2. 必须配备自控设备 基于本建筑为高层建筑、同时考虑到节能与管道内清洁等问题,因而采用了闭式系统,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最高点设置膨胀水箱,这样不仅使管路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不需要克服系统静水压头,且水泵耗电较小。根据地理位置和建筑的特点只设一个水系统.由于设计属于多层建筑且冷媒水在异侧回供,水系统可均设为同程式。每个层除了供回水管路外,还有一根同程管,各并联环路的管路总长度基本相同,各用户盘管的水阻力大致相等,所以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匀,此系统属于垂直且水平同程系统。 因其各使用功能时间差异比较大,负荷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决定采用了变水量系

48、统;因单式泵比较简单且建筑只需一个系统分区,所以采用了单式泵系统;因两管制方式简单且初投资少,而且建筑地处呼和浩特市,无需同时供冷和供热且无特殊温度要求,因而采用了两管制系统。 为保证负荷变化时系统能有效。可靠节能的运行,设置三台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其中分别设一台为备用水泵;风机盘管供回水管上均设有调节阀,对应在制冷机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设置压差调节阀,起旁通之效。依据负荷的变化灵活的调节。(在过渡季节亦可用,流量小时可将大流量高扬程的冷水循环水泵的冷水直接送回机组节省能源.)为防止管网因杂质和积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响使用,在制冷机组、水泵回水口上加电子水处理仪和除垢器. 3.2空调风系统的

49、选取 3.2.1空调风系统的划分原则 (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 (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 (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4).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5).系统应与建筑物分区一致。 (6).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个全空气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7).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全空气系统不宜过大,否则风管难于布置;系统最好不要跨楼层设置,需要跨楼层设置时,层

50、数也不应过多这样有利于防火。 3.2.2方案比较 表3.2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表 比较项目 全空气系统 空气-水系统 设备布置与机房 1.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 2. 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 3. 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安设在车间柱间平台上 1. 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 2. 风机盘管可以设在空调机房内 3. 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麻烦 风管系统 1.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难 2.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 1. 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 2. 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 节能与经济性 1. 可以根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