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 4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提高大专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关键性步骤。毕业设计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对提高专科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学院的
2、专业特点,对毕业设计工作制定下列条例: 一、毕业设计工作条例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技术、经济、环境、市场、管理于一体的系统设计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得少于12周(包括答辩和评分在内),提倡进行企业实际项目训练。毕业设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完成以下基本能力的培养: 1、资料、信息的获取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2、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能力; 3、实践动手的能力; 4、使用网络和计算机(包括索取信息、计算机绘
3、图、数据处理、基本软件应用等)的能力; 5、撰写设计报告和展示设计创意的能力。 (二)选题 毕业设计选题以概念设计、专题研究和企业实际项目三大类为主。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应有所侧重,但总体上应将三大类选题控制在符合方向性质的一个恰当比例内,同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l、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综合训练内容,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企业的生产任务,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选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同时,鼓励学生选择本学科与其它学
4、科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课题,使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知识与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4、课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5、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 6、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由多个学生合作完成的项目或与研究生协作进行的课题,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保证每人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设计题目上应加副标题指明每个学生的任务重点。 7、学生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可由外单位拟定课题,但审题工作须按规定进行。 8、选题、审题的工作
5、程序及规范化要求。 (1)确定选题 毕业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书面申请报告(或由学生提出,经指导教师审定后提出报告),说明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创新点及工作计划等,经系(教研组)讨论审定,报院教学院长批准。选题计划向学生公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申报选择意向,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课题难易程度等提出意见,再由系(教研组)综合协调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 (2)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 确定课题后,指导教师应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外,须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包括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外文摘要及设计报告的字数、图纸内容与数量等。并按毕
6、业设计各环节拟定阶段工作进度(一般以周为单位),列出至少5种推荐参考书目录。任务书须经系(教研组)、院教学院长审查签字。 毕业设计任务书是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的第一个文字材料,是决定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而且在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文字工作能力方面有示范作用,因此,指导老师填写时必须字斟句酌,做到叙述清楚、要求明确、清晰工整、符合规范,真正成为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和从事文字编写工作的一个范例。 (3)任务书必须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发给学生。同时将课题、指导教师及学生的安排情况填入“毕业设计统计表”,并于毕业设计开始两周内,由院教学秘书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4
7、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更改,指导教师须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变更原因,经系(教研组)同意,报院教学院长批准。 (三)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 1.开题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文献综述及具体工作计划。 2.设计作品的展示版面 要求:内容分别为设计创意、设计分析、设计效果。 3.设计模型、样机或印刷品 4.毕业设计报告 (1)中外文题名: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2)中外文作者名及所在系、专业:毕业设计报告应使用统一封面。封面中包含标题、作者及所在系、专业。 (3)目录 (4)日程安排 (5)中外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
8、点,文字要简练。 (6)中外文关键词(主题词):以设计概念为基础,选出3个至5个关键词。 (7)前言(课题综述) (8)课题调研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9)设计过程(设计构思、概念确立、设计草图、设计方案效果图、设计分析、细节草图、设计制图、设计模型、设计评价与展示) (10) 设计体会(中外文题名、中外文摘要、正文、结论,中文摘要在300汉字左右,外文摘要在250个实词左右,中文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设计体会字数为3000字以上。) (11)参考文献 (12)谢辞和附录 (13)毕业设计报告应单独装订成册,使用统一封面。 设计报告的总字数在3000汉字左右。毕
9、业设计报告应单独装订成册,A4大小、固定版式,使用统一封面。 (详见《毕业设计报告的撰写》有关说明) 5.查找有关专业资料、图片与文献(10篇以上),其中教师推荐5篇。并有800—1000字的与设计任务相关的英文资料译文一份(附保留阅读痕迹的资料原文) 6.毕业设计业务总结一份 7.毕业设计要求: (1)在深刻领会任务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经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方案论证,写出开题报告。然后开展研究、设计、开发包括数据处理、分析总结、资料整理等与任务书要求相应的工作,并撰写成毕业设计报告,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 (2)毕业设计最终提交包括设计作品的展示版面与毕业设计报告,
10、以及模型、样机或印刷品等实物。产品设计方向和环艺设计方向应制作模型或样机为主,平面设计方向应有最终的印刷品等实物为主。 (四)指导教师职责与作用 毕业设计教学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1.指导教师的条件 ①指导教师应由各系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系(或教研组)安排,经院教学院长审查,报教务处备案。 ②在校外做毕业设计,可采用合作指导的形式聘请合作单位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担任指导,但仍应有本专业讲师以上的教师作指导教师,掌握论文工作的进度、要求,协调有关问题。 2.指导教师的职责 ①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生严格要
11、求。应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重使用、轻培养现象。 ②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应注重启发引导,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3.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 ①选择课题,规范地填写任务书; ②审定学生拟定的开题报告,批改译文及外文摘要; ③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进行答疑和指导,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 ④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正确撰写毕业设计报告并认真批阅: ⑤毕业设计结束阶段,按毕业设计的成果要求检查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写出评阅意见; ⑥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12、⑦指导学生作好毕业设计的业务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毕业设计报告质量写出评语; ⑧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全部资料、成果,并在资料袋上列出清单,按学校要求整理归档。 4.指导人数与指导时间 为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10人,特殊情况须经教学院长批准。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指导教师因工作需要必须出差,时间在2周以内的须经院教学院长批准,超过2周的应报教务处审批,并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或委托她人代为指导。 5.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应接受岗前培训。 (五)对学生的要求 毕业设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等特点,为启发学生智能、培
13、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综合训练和实践的机会。因此,为了达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2.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及有关科研人员的指导和检查,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进度、工作设想。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 4.严格遵守纪律,在学校或指定地点进行毕业设计。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旷课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评分降低一级。累计旷课的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1/4者,取消答辩资格,按不及
14、格处理。 毕业设计“不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如果学生自愿重修,可及时提出申请,经院教学院长批准,到教务科办理重修手续,并安排在下一届毕业设计期间进行。 5.节约材料,爱护工具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工作室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离开工作现场时须及时关闭电源、水源。 6.热爱劳动,定期打扫卫生,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 7.毕业设计报告须符合成果要求及撰写要求,否则不能取得答辩资格。 8.毕业设计成果、资料应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结束时应协助老师做好材料归档工作。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应负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能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毕业设计报告经指导教师同意能够对外发表。
15、 (六)答辩 1.毕业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前各系(教研组)须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具体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进行。 2.各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由教学院长、系主任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负责审查和监督毕业设计成绩确定的全过程。答辩小组人数以5-7名为宜,成员应由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并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的人员担任。如请校外人员参加,须事先经院教学院长批准。 3.答辩工作开始前,答辩委员会应组织对学生完成的展示版面、模型等工作进行验收和对毕业设计报告的评阅工作。毕业设计报告的评阅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成果
16、的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评阅人着重评阅毕业设计报告的质量与水平。评阅结束将评阅情况填入《毕业设计评阅表》,得分填入《毕业设计成绩评分表》。同时答辩小组应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及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在答辩时进行提问,并将成绩填入《毕业设计成绩评分表》。 4.答辩时间:学生介绍15-20分钟、教师提问20分钟左右。 5.参加“优秀”成绩评选的毕业设计报告须经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推荐,在专业或学院范围内进行大组答辩。 6.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及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给出成绩,并综合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三者的评分,给出总评成绩并签
17、字。 (七)成绩评定 1.毕业设计应以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成果的水平、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答辩情况为依据。应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不以学生过去的成绩或指导教师的水平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2.毕业设计的成绩一般采用五级制计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并与评语相结合。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分别评定成绩,三者评分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为4:2:4,经求和折算后得出最终成绩。(详见附件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参考》;附件2:《百分制与五级制成绩对应表》) 3.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优秀”成绩的比例一般掌握在15%左右,不超过20%,“中等”及其以下成
18、绩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25%。如有变化,以当年学校有关规定为准。凡工作态度差或未完成规定任务的学生,应从严评分,不得降低要求。 4.评分标准 ①优秀: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看法与创新;毕业设计报告内容完整、文字条理清楚;分析论证可靠、严密,结论合理;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独立工作能力强;答辩时概念清楚,问题回答正确。 ②良好: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设计报告内容完整、文字条理清楚;分析论证基本正确,结论合理;完成的软、硬件基本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答辩时概念较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 ③中等:
19、能一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设计报告内容基本完整,结论基本合理;完成的软硬件尚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文档基本齐全,基本符合规范;工作能力有提高;答辩时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④及格: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设计报告质量一般,并存在个别原则性错误;完成的软硬件性能较差;答辩时讲述不够清楚,回答问题有不确切之处或存在若干错误。 ⑤不及格: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设计报告有原则性错误;存在抄袭现象;完成的软硬件性能差;答辩时概念不清。 5.毕业设计成绩在答辩全部结束后,经答辩委员会审定、院教学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个别成绩评定超出控制范例的应说明原因,并经教务处认
20、可。校毕业设计检查组将对其重点检查。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毕业设计中的组织管理工作应规范化、制度化,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毕业设计动员 各系专业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必须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开设关于做好毕业设计的讲座,引导、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设计工作条例”,明确目的和意义、职责及要求,了解毕业设计的过程、方法和规范化要求。 2.毕业设计的检查 检查分选题与开题、期中和答辩评分三个阶段进行。 选题与开题阶段:各专业着重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课题落实情况,进行课题所必须的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时下达到每一个学生,以及开题工作落实和进展情况等
21、 期中阶段: 各系组织毕业设计期中检查,着重检查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院系将经过不同方式了解期中检查情况,协助解决有关问题。指导教师可经过期中检查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并将优秀学生及表现较差的学生名单报系(教研组)作为优秀成绩评定的参考以及重点考核的对象。各系应汇总期中检查表,提供给院专家组在毕业设计检查中审查。 答辩评分阶段:答辩前各专业应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根据任务书及“条例”的要求,检查学生课题完成情况,并对软、硬件成果进行验收。答辩结束后各系教学主任或毕业设计工作组审查各专业成绩评定情况,并在规定结束日期后的
22、两天内将有关表格上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对学院实践教学科退回的不符合要求的资料进行调整。 3.校优秀毕业设计评选 学院从每届毕业设计中评出3%作为校优秀毕业设计。校优秀毕业设计除满足“毕业设计工作条例”中“优秀”成绩的评分标准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创造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申报校优秀毕业设计由院提名并进行初评,填报“校优秀毕业设计申报表”,提供校专家组在毕业设计检查期间进行审查验收。由学校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表彰。 评选出的校优秀毕业设计资料于当年9月1日前交校档案馆保存。 4.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结束后,各系必须认真写出书面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毕业设计基本情况(包括任务书
23、完成情况、成果、成绩评定、优秀的指导教师及学生情况,主要工作经验等),学院执行“毕业设计工作条例”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学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有显著效果的做法,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毕业设计总结最迟于短学期第一周内交实践教学科。 5.毕业设计的资料保存 毕业设计报告、展示版面及软、硬件成果由各系安排保存,保存期三年。校优秀毕业设计送校档案馆保存。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以前公布的毕业设计有关条例与本条例不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 附件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参考 评价内容 权 值 标 准 1.开题报告 10% 能独立查阅文献,从事调研,有分析、
24、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译文 5% 翻译准确,文字流畅。 3.毕业设计作品及报告撰写质量 65% 设计作品的完整性、创新性、概念表示性。设计报告的条理性、规范性、传达性。 4.答辩 20% 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正确。 附件2: 百分制与五级制成绩对应表 百分制 90-100 80-89 70-79 60-69 59以下 五级制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二、毕业设计报告的撰写 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由封面(课题名称、作者及系别、专业)、目录、日程安排、前言(课题综述)、课题调研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设计过程叙述(设计构思、概
25、念确立、设计草图、设计方案效果图、设计分析、细节草图、设计制图、设计模型、设计评价与展示)、设计体会、参考文献、谢辞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一)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中外文题名: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课题名称要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设计的确切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标题的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副题名可另起一行,用破折号与主题名隔开。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 2、中外文作者名及所在系、专业: 毕业设计报告应使用统一封面。封面中包含标题、作者及所在系、专业。 中文姓名译为英文时用汉语拼音。按照姓前名
26、后的原则,姓、名均用全名,不宜用缩写。姓全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用双中文字时两个字的拼音之间能够不用连字符。例如“冯长根”译为“FENG Changgen”或“FENG Chang-gen”,而“冯长安”则必须译为“FENG Chang-an”。 3、目录:为了醒目和便于阅读,根据内容顺序和页码,编写报告的目录。 4、日程安排 5、中外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摘要也称内容提要,应当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应反映出整个毕业设计的精华。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为宜,同时要求写出250个实词左右的外文摘要。
27、 摘要应写得扼要、准确,一般在毕业设计报告全部完成后再写摘要。在撰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示,每项内容均不宜展开论证; (2)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宜使用第一人称加以概述; (3)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4)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是摘要的重点内容,在文字上用量较多,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5)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特别是前言和结论雷同; (6)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行文活泼,在词语润色、表示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英文摘要叙述的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确实需要强调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完成的行为才使用过去时、完
28、成时等其它时态。可采用被动语态,但要避免出现“This paper”作为主语代替作者完成某些研究行为。 6、中外文关键词(主题词) 关键词是文献学的一个术语,说得通俗一点,这是用来表示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在文章的正文前面标引关键词的意义:一是在于它是一篇文章的重要信息点,可使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经过扫描式的阅读方法,掌握该文的主题要点,从而可为读者有选择地阅读正文提供依据;二是因为关键词也是一篇文章的重要检索点之一,不但可使文章的主题编入国际、国内的情报检索系统,还可为读者查找专题文章带来方便。读者能够先从检索系统查到有关主题词,然后再查寻和关键词有关的文章。 一般能够设计概念为
29、基础,选出3个至5个关键词,多的可选7个至8个,将它们依次逐个列于摘要之下,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关键词要以选准、选全为原则,同义词、近义词不要同时选为关键词;应为公知公用的词和学术术语,不宜自造字词和缩写、符号等,词组不宜过长。 7、前言(课题综述): 前言是全篇报告的开场白。它包括: (1)选题的缘由; (2)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 (3)说明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 (4)概述成果及意义。 作为摘要和前言,虽然所定的内容大致相同,但仍有很大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摘要一般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则能够稍微具体些;摘要内某些内容,如结论意见,能够作为笼统
30、的表示,而前言中所有的内容则必须明确表示;摘要不写选题的缘由,前言则应明确反映;在文字量上前言总是多于摘要。 8、课题调研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9、设计过程叙述(设计构思、概念确立、设计草图、设计方案效果图、设计分析、细节草图、设计制图、设计模型、设计评价与展示) 10、设计体会(中外文名、中外文摘要、正文、结论,中文摘要在300汉字左右,外文摘要在250个实词左右,中文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设计体会字数为3000字以上。)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及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
31、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时,必须注意写法的规范性。 12、谢辞和附录 谢辞是在报告的结尾处,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直接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及其它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但是一种礼貌,也是对她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另外,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报告的附件中。 如果毕业设计报告中引用的符号较多,为了节省报告的篇幅,而且便于读者查对,能够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最后必须提醒的是:不论在毕业设计报告的那一部分,采用到前人的观点、方法、结论、成果时,都必须注明其来源。一般的做法是将前人的相关论文或资料编入参
32、考文献、然后在你引用的文字处利用尾注(脚注)的方法加上该参考文献的编码即可,如不这样做,就有抄袭、剽窃、侵权之嫌。 (二)毕业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设计报告要求在自己设计的封面后附上统一的封面格式(见附件一);单独装订成册,标示出连续页码。毕业设计报告的总字数在1万汉字左右,板式编排除设计体会外,能够自由编排,但要注意毕业设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文字条理清楚;分析论证的可靠、严密,结论合理;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要充分体现出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体会格式 (1)字体 ①正文:5号宋体、单倍行距,首行缩进。除引文和某些外
33、文符号外正文一律用正体,文字用横排。 ②一级标题(题目):二号宋体居中;二级标题(章):三号黑体居中;三级标题(节):四号宋体(粗体)居左;四级标题(节内小节):小四宋体居左。 ③标点符号:单个的(如逗号、句号、叹号等)和成双的(如引号、括号)后半部分不得放在行首,成双的前半个不得放在行末。 ④尾注(脚注)可用宋体小五。 ⑤英文标题用小四Times New Roman(粗体),英文作者名用小四Times New Roman,居中;“Abstract”、“Key words”用五号Times New Roman(粗体),首行缩进。 ⑥参考文献序号用[1]、[2]、[3]……。 ⑦中文
34、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用五号黑体,首行缩进。 (2)纸张尺寸 A4纸张,四周页边距2~3cm。 3、参考文献著录标准、范围及示例 (1)著录标准 ①排列次序:依在正文中被首次引用的先后次序列出各条参考文献。 ②具体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 ③注意事项: ④外文文献中表示缩写的实心句点“.”一律略去; ⑤原本就缺少某一项时,可将该项连同与其对应的标点符号一起略去; ⑥页码不可省略,起止页码间用“—”相隔,不同的页码引用范围之间用“,”相隔; ⑦正文中参考文献标引一律用上标形式的方括号内数字表示,例如[3],方括号和数字不必用粗体。 (2
35、著录范围(共8类,示例见表1 ) ①已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②由国内外出版公司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有ISBN号); ③有ISBN号的会议论文集及论文集中的析出论文; ④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 ⑤专利文献; 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 ⑦报纸文章; ⑧电子文献。 其它性质的资料能够作为正文的随文脚注。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 根据GB3469规定,对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应该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专利 标准 报纸文章 报告 资料汇
36、编 其它文献 类型标志 J M C D P S N R G Z (4)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字母作为标志: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DB CP EB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标志类型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
37、DK;光盘(CD-ROM)——CN;联机网络(Online)——OL。 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示: [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Journal 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
38、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可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研究方向 题目类型 概念设计 专题研究 企业实际项目 其它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背景、依据和意义: 二、课题涉及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三、调研报告:
39、 四、设计研究方法: 五、具体工作计划(进度安排):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40、 年 月 日 七、开题审查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四、毕业设计期中检查表 (学生用表) 学生姓名: (学号: ) 课题名称: 1.毕业设计是否能按工作计划进行工作?能否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任务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要求?
41、 2.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有何意见和要求? 3.平均每周与指导教师见面次数(或几小时)? *请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期,按学院规定的时间填写。 五、毕业设计进度表 (本表每两周由学生填写一次,汇报两周内所做的主要工作,交教师签署审查意见) 第一、二周 学生主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三、四周 学生主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五、六周 学生主
42、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七、八周 学生主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九、十周 学生主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十一、十二周 学生主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十三、
43、十四周 学生主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十五、十六周 学生主要工作: 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六、毕业设计工作验收表 要求完成的任务内容及规定的指标:(学生填写)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验收结果:(验收负责人填写) □超额完成任务书
44、要求 □符合任务书要求 □基本符合任务书要求 □不符合任务书要求 验收小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 七、毕业设计答辩资格审查表 (指导教师填写) 毕业 设计 规范 检查 设计报告完成情况 □完成 □未完成 设计报告字数 开题报告 □有 □无 中期检查报告 □有 □无 外文资料翻译 □有 □无 字 数 中、英文摘要 □有 □无 毕业设计期间考勤情况 有无旷课 累计旷课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1、 总体评价
45、 2、 主要创新点(如无创新点,本项可不填) 3、 是否能够进行答辩 □ 是 □ 否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八、毕业设计评阅表 (评阅教师填写) 选 题 情 况 课题名称 难易程度 偏难 适中 偏易 过易 工作量 偏大 适中 偏少 过少 设 计 质 量 版面情况 优 良 中 差 模型质量 优 良 中 差 设计报告完成情况 优 良
46、 中 差 评阅意见 1、总体评价 2、主要创新点(如无创新点,本项可不填)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九、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意见表 1、总体评价 2、主要创新点(如无创新点,本项可不填) 3、是否经过答辩 □ 经过 □ 未经过 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47、 年 月 日 十、毕业设计成绩评分表 1、指导教师评分(40%) 序号 考核项目 满分 评分 1 工作态度与纪律 10 2 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外语水平 10 3 设计作品的展示效果 10 4 开题报告、设计报告的完成情况 10 指导教师签名: 2、评阅教师评分(20%) 序号 考核项目 满分 评分 5 设计报告的质量(条理性、规范性、完整性) 10 6 设计作品的效果(创新性、概念表示性) 10 评阅教师签名: 3、答辩小组教师评分(40%) 序号 考核项目 满分 评分 7 设计任务的工作量 10 8 设计作品的创意性 15 9 设计报告的表述性 15 10 回答问题的正确性 5 答辩负责人签名: 4、成绩总评 毕业设计总成绩 (百分制) 毕业设计按五级制评定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