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 专科起点) 专业规则说明 一、 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规格: 汉语言文学本科( 专科起点) , 二年制, 三年业余学习, 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德、 智、 体全面发展的,能胜任文化、 宣传、 教学、 管理、 秘书等工作, 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 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 文学的基本原理, 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
2、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位目标: 文学学士学位。 二、 课程模块设置 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 分别是: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通识课、 专业拓展课、 实践课、 补修课。 三、 课程设置 本专业同时还设置有中文、 师范、 文秘方向。 ( 一) 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 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1学分。 1.统设必修课: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 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 、 英语Ⅱ(1)、 英语Ⅱ(2) 、
3、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2.选修课: 学位论文指南、 学位外语( 汉本) 。 ( 二) 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 中文、 师范方向) 为14学分, ( 文秘方向) 为19学分, 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6学分。 1.统设必修课( 中文、 师范方向) : 现代汉语专题、 古代汉语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 文秘方向) : 中国文化概观、 秘书理论与实务、 现代汉语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言语交际。 2.选修课( 中文、 师范方向) : 言语交际、 中国文化概观、 西方文化概观。 ( 文秘方向) :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外国文学专题。
4、 ( 三) 专业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 中文、 师范方向) 为22学分, ( 文秘方向) 为12学分, 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40学分。 1.统设必修课 ( 1) 中文方向: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外国文学专题、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文论专题、 艺术欣赏( 汉本) ( 省必修) 。 ( 2) 师范方向: 教育学、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外国文学专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心理学、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省必修) 。 ( 3) 文秘方向: 专题写作、 信息处理与档案管理、 人际沟通。 2.选修课 ( 1) 中文方向: 比较文学概论、 影视批评、 汉语修辞学、
5、 东方文学名著选讲、 民间文学、 语言学概论( 本) 。 ( 2) 师范方向: 东方文学名著选讲、 汉语修辞学、 比较文学概论、 影视批评、 文论专题、 现代教育原理、 语言学概论( 本) 。 ( 3) 文秘方向: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 文档设计 、 形体训练( 本) 、 职业生涯规划、 客户服务、 协同办公、 公共礼仪、 秘书交际技术、 市场调查、 市场营销学。 ( 四) 通识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 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 该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 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 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
6、的特色之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 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 若再次注册学习电大相关专业, 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 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 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 和申请办理课程免修免考, 此模块的最低毕业学分经过修读本模块的其它通识课程获得。 ( 五) 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 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9学分。 1.汉语言文学专业: 传播与广告、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精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 2.师范方向: 讲演与口才、 法学基础知识、 秘书资格证书专题。 3. 文秘方向: 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7、 应用写作( 汉语) 、 实用法律基础 ( 六) 实践课 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统设必修, 共8学分, 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 ( 七) 补修课 补修课是对于在注册试点本科( 专科起点) 专业学习中, 部分不具备相同专业专科学历的学生的必修课程, 由内蒙古电大组织考试, 并计入毕业总学分。 本专业及各方向需补修的课程是: 汉语基础、 中国文学基础、 外国文学基础, 共12学分。 ( 八) 统设必修课参加中央电大统一考试, 选修课参加中央电大或省级电大考试。 ( 九) 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 没有完成课
8、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 十) 相似课程不宜兼修, 如兼修, 只计其中一门课程的学分。 ( 十一) 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 后续关系确定的, 供学生选课时参考。中央电大据此提供各学期课程教学支持服务。 四、 毕业规则 本专业( 含方向) 各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依次是: 公共基础课: 13学分 专业基础课: 汉语言文学( 含师范方向) 18学分 专业课: 汉语言文学( 含师范方向) 25学分 通识课: 2学分 专业拓展课: 3学分 实践课: 8学分 补修课: 12学分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1学分, 各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
9、低学分之和为47学分。 五、 学位规则 本专业及各方向均有三门课程为学位课程。学位课程申请学位的学生必修。 汉语言文学( 含师范方向) 为”现代汉语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学位授予: 凡符合条件的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 专科起点) 汉语言文学( 含师范、 文秘方向) 专业毕业生, 即( 一) 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 完成各教学环节, 获得毕业资格; ( 二) 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分别达到70分以上( 含70分) , 其它各科成绩达到60分以上( 含60分) ; ( 三) 经过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 均由武汉大学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
10、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学位申请要求见本专业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五、 课程说明 ( 一) 公共基础课模块 1.开放教育学习指南 本课程1学分, 课内学时18, 必修课,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 课程) 学习之前, 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 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新的学习理念, 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 掌握基本地学习技能, 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 特点及其与其它教育形式的区别; 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
11、系统结构、 办学形式、 运行机制、 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 学习方法和技巧; 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 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 同学进行交流, 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 2.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开放教育、 远程教育的特点, 使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网络基础、 计算机操作技能打下一个基础, 为今后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作好前期准备。因此, 该课程是一门具有理
12、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教学, 向学习者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 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经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 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能独立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 文字处理软件Word、 电大表格设计、 网上浏览、 电子邮件、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 Point等。 ( 二) 专业基础课模块 1.现代汉语专题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和师范方向) 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具
13、备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理解,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拓宽专业知识面, 培养研究兴趣, 加深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 从而使学生的语文修养更上一层楼。 本课程教学内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解读、 语音、 语汇、 语法、 文字、 网络语言六个专题组成。与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课程和本科阶段的语言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古代汉语专题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和师范方向) 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经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
14、汉字形体学基本知识, 认识汉字的形体特点, 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和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辨析汉字形体的能力, 为今后学习汉字学以及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讲授汉字形体特点、 构造和演变的基础知识, 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本课程3学分, 课内学时54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和师范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在学生已有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础上, 经过研读有代表性的当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 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成果,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
15、作家特色与文学现象的能力, 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 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 2.王蒙与反思革命的文学; 3.”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 4.”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 5.池莉、 刘震云与新写实小说; 6.王安忆、 铁凝与女性写作; 7.莫言与新时期乡土小说; 8.余华与先锋小说; 9.当代散文的多样化; 10.金庸与武侠小说; 11.白先勇与台湾小说; 12.余光中与台湾诗歌。 4.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本课程3学分, 课内学时54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
16、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和师范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在学生已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上, 经过研读有代表性的现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 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成果,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作家特色与文学现象的能力, 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0个文学大师的重要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 1.五四小说; 2.五四新诗; 3.二三十年代的散文; 4.现代话剧; 5.三十年代小说的三大流派; 6.三四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7.现代女作家的小说; 8.通俗文学;
17、 9.三四十年代的诗歌; 10.解放区文学。 5.言语交际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文秘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根据文秘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 注重学生语言素养和言语交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词语的修辞技巧、 句子的运用艺术、 修辞格分析、 言语艺术、 语体风格探析, 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6.中国文化概观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文秘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经过对中国传统
18、文化各方面的介绍,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貌, 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她们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中国的历史地理、 典章制度、 天文历法、 宗教民俗、 思想文化、 科学艺术等。 7.西方文化概观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文秘方向) 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欧美主要国家的文化常识, 包括地理位置, 发展简史、 主要节日、 风俗习惯、 主要宗教、 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文学常识等。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8.秘书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5学分, 课内学时90学时,
19、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文秘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秘书发展历史概况、 秘书学基础理论、 办公事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 会议与会务管理的流程及其相关知识、 办公自动化( 软硬件) 的知识及技能。本课程还将按秘书资格证书的模块要求引导学生与本课程以外的其它模块衔接。 ( 三) 专业课模块 1.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本课程5学分, 课内学时90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和师范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 作品, 提高学生
20、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发她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即古代诗歌研究、 古代散文研究。 2.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本课程5学分, 课内学时90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和师范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和代表作家、 作品,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发她们对文学研究的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即古代小说研究、 古代戏曲研究。 3.外国文学专题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
2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和师范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20世纪欧美文学史和这一时期重点作家作品。内容包括现实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流派的特征、 代表作家作品介绍; 重点作家作品按专节讲授, 包括萧伯纳、 托马斯·曼、 布莱希特、 海明威、 肖洛霍夫、 帕斯捷尔纳克、 卡夫卡、 奥尼尔、 艾略特、 乔伊斯、 吴尔夫、 福克纳、 萨特、 加缪、 贝克特、 罗伯—格里叶、 海勒、 布尔加科夫、 加西亚·马尔克斯。 4.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22、 中文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中文学科论文。主要内容有: 上编·通论, 讲授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概况、 毕业论文选题、 资料的收集及整理、 行文。下编·分科指导, 讲授文学理论、 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 语言学、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等学科论文写作的选题、 应注意的问题、 文选及点评。 5.文论专题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中文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在学生已有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知识的基础上, 经过研读较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专题,
23、 了解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和西方文艺思想的简单发展脉络, 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理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讲解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庄子的”言不尽意”说、 刘勰的《通变》篇、 严羽的”妙悟”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 古希腊的”模仿”说、 康德的”天才”说、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说、 什克洛夫斯的”陌生化”理论、 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说等几个专题, 概括归纳中西文学理论的基本特点, 以此把握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理论成果。 6.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本课程5学分, 课内学时90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师范方向) 的必修课程。本课程
24、是以培养学生掌握新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理论课程。主要就语文教学的若干重点问题, 分专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 介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内容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与阅读教学、 作文与作文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知识教学、 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重视语文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研究性和实践性。 7.专题写作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限
25、选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是在学生学完基础写作后, 经过讲评与写作实践, 使写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范文解读; 习作讲评; 写作实践。 8.信息处理与档案管理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文秘方向) 的必修课程。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秘书工作涉及的信息种类、 信息处理技能要求以及经常要使用的信息载体。学会收集、 整理、 储存和传播信息的方法及流程以应对职业信息工作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主要内容有: 信息的分类、 信息收集方法、 信息筛选与储存; 信息载体的特点与选用原则
26、 档案管理的特点、 制度及其方式方法等。 9.人际沟通 本课程4学分, 课内学时72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文秘方向) 的必修课程。人际沟通是一门讲授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职场人际关系、 掌握沟通技巧的课程。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理论; 沟通能力的基本要素; 主要的沟通技巧, 包括非语言技巧、 语言技巧、 自我表示技巧、 倾听和反应技巧、 影响技巧、 营造气氛技巧; 冲突管理等。 10. 客户服务 本课程3学分, 课内学时54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文秘方向) 的选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
27、标旨在实现秘书在工作过程中对客户的良好服务。使学生正确定位客户需求的种类; 了解实现良好客户服务的要素; 学会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以及沟通程序, 以便更好的处理各种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客户的分类、 客户服务基本要素、 正确实现与客户的沟通、 客户服务的程序、 正确评估服务结果。 ( 四) 补修课模块 1.汉语基础# 本课程4学分,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课程特点: 按照古代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基础顺序开设, 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 在课时分配上大致平衡。本课程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 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等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知识点, 又考虑
28、到补修课程时间短、 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 因此突出常识性内容。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作为补修课程, 目的是让学生经过对汉语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的学习, 对于古今汉语的概貌有个基本的认识, 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部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 文字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类和短语、 现代汉语句子等四个内容; 古代汉语部分包括工具书与汉字、 古代汉语词汇、 古代汉语词类、 句子成分、 古文的标点和翻译等五个内容。 2.中国文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 开设两学期。 本课程的课程特点: 按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教学顺序分为三
29、个部分。各部分有相正确独立性, 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方面内容的平衡, 既有重点作家的介绍, 又有文学史常识的介绍。 本课程的课程性质: 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 既考虑到电大专科阶段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文学史知识点; 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 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 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经过对文学常识的学习, 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常识, 并对各段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 并建立起一种文学的整体观。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
30、包括先秦文学、 秦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元代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五四时期的文学、 左翼时期的文学、 战争时期的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包括新中国时期的文学、 文革时期的文学、 新时期的文学、 后新时期的文学。 3.外国文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课程性质: 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 既考虑到电大专科阶段外国文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文学史知识点, 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 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 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经过对欧美文学常识的学习, 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欧美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 掌握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欧美文学包括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和中世纪欧洲文学、 文艺复兴和17、 18世纪欧洲文学、 19世纪欧美文学、 20世纪欧美文学等。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