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Subject,subject,subject,subject,subject,第六章,电力系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S
2、ubject,subject,subject,subject,subject,第六章,电力系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6 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功率,6.1,概述,6.2,无功功率平衡,6.3,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页,6.1 概述,一、电压偏移影响,对生产、生活影响,影响用电设备运行性能,亦即技术经济指标:,影响照明和电热设备效率或寿命;,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即功率,/,出力,,与其,端电压平方成正比,;,影响电动机绝缘(发烧老化或烧毁);,影响电子设备稳定工作以及寿命。,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页,概述,对电力系统影响:,低压运行降低系统并列运行稳定性;,
3、负荷功率一定情况下,低压会使机组、变压器、线途经流,进而过热;,影响汽轮机、锅炉正常工作;,过高电压危害设备绝缘。,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页,概述,对额定电压为,U,N,各级电网,国家,允许,一定,电压偏移,,,即允许电压有一定波动。,正常情况下:,事故情况下:,可在上述基础上再加,5%,,但正最大偏移不能超出,10%,。,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页,综合无功负荷电压静态特征,-,用电设备实际取用无功功率随系统电压改变关系。,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无功负荷对电压,变动,更敏感,(,相对有功负荷而言,),。,系统所能提供无,功功率越少,负荷运,行电压水平将越低。,概述,二、无
4、功功率与系统电压关系,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页,概述,要维持负荷点一定电压水平,须向负荷提供其所需无功;,换言之,,无功平衡,决定系统,运行电压水平,;,若系统中,无功电源相对无功负荷不足,,负荷端电压会被迫降低(“,牺牲电压水平,”),以求到达新无功平衡,;,须具备,足够无功电源,,才能在允许电压偏移范围内保持无功平衡,,维持所要求电压水平,。,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6页,6.2 无功功率平衡,一、无功负荷,除白炽灯和电阻加热设备外其它用电设备,以异步电动机为主。,(,P,一定时,提升负荷功率因数,可降低无功负荷功率。,),二、无功损耗,主要为,线路,和,变压器,无功损
5、耗,;,小部分并联电抗器,无功损耗,用以吸收轻载线途经剩感性无功,对高压远距离输电有益,降低过电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7页,无功功率平衡,变压器无功损耗,,包含:,励磁损耗,-,近似等于,空载电流百分数,,约,12,(其对额定容量百分数)。,绕组漏抗损耗,-,详细与变压器所带负荷大小相关;当变压器满载时,近似等于,短路电压百分值,,约,10,。,若一台变压器,I,0,%,1.5,,,U,k,%,10.5,,则由上式可知:其额定满载运行时,无功损耗为,12,S,N,,,不很大;,但对,多级网络,,其总无功损耗可能,会超出,50%,,远大于有功损耗。,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
6、第8页,无功功率平衡,电力线路无功损耗,,包含:,串联电抗中,无功功率损耗,(感性),并联电纳中,充电功率,(容性,,看作无功损耗时应取负号,)。,jB/2,R+jX,P,2,+jQ,2,P,1,+jQ,1,jB/2,V,1,V,2,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9页,无功功率平衡,阻性,,线路无损,容性,,无功电源,感性,,无功负荷,jB/2,R+jX,P,2,+jQ,2,P,1,+jQ,1,jB/2,V,1,V,2,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0页,无功功率平衡,三、无功电源,主要包含:,同时发电机以及,过励运行,同时电动机,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赔偿器,110KV,及以上线路充电功
7、率,惟一有功电源,最基本无功电源。,无功赔偿装置,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1页,无功电源,1,、发电机:,可经过改变功率因数,“适当”调整发电机无功功率输出。,机组可发出无功范围是有限:,前提,有功备用充分、有功平衡满足,受,P-Q,运行极限限制,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2页,无功电源,功率因数改变受,额定视在功率、转子励磁电流和有功输出,限制,范围有限;,同时,发电机只有在,额定状态,运行,定、转子电流才能利用充分。,发电机发出无功可调;,但若机组非额定状态运行,其容量不能充分利用,-,尽可能少用发电机调发功;,若确实需要时,利用,靠近负荷中心,发电机多发无功,使得无功尽
8、快,就地平衡,提升电压水平,。,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3页,无功电源,2,、电力,/,静电电容器,优点:,损耗小,投资省,运行灵活,维护方便,适于集中或分散使用。,缺点:,调整性能差当电压下降时,其无功输出不能增加,反而降低,-,负调整效应,;,只能,成组投入或切除,运行,,不能平滑调压(,为,阶跃式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4页,无功电源,3,、,静止(无功)赔偿器,(,SVC),FACTS,一员,由,特种电抗器和电容器,组成,是一个并联联接动态无功赔偿装置。,基本工作原理:,电容器,发出,可调(,TSC,型)或固定无功功率(,TCR,型);,电抗器则依据负荷
9、改变调整其,吸收,无功功率;,二者配合响应负荷改变,对应改变无功输出,大小及方向,,从而稳定或调整系统电压。,特点:,可充当,无功电源和负荷,双重角色;,调整性能好、快速;,静止元件、工作可靠。,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5页,无功电源,4,、高压输电线路充电功率,高压及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可能,是一个,数量可观无功功率电源,。,线路在系统中运行时终究是充当,无功负载,还是,无功电源,,受三个原因影响:,运行电压等级、长度及传输功率大小,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6页,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四、无功功率平衡方程,平衡方程式:,无功备用容量,普通为最大无功负荷78%,以预防系统无功
10、负荷增大时,电压水平下降。,无功平衡,特指在一定节点电压下平衡。,而系统节点众多,无功平衡不只是全系统,还需要各地域就地平衡。,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7页,若,无功电源不充分,将造成节点电压下降,无功负荷及损耗需求对应下降而到达低电压下无功平衡,-,无功负荷电压静特征,故而,除了充分利用,发电机无功功率,外,系统常需要进行,无功赔偿,来维持无功平衡 维持符合要求电压水平。,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8页,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小结,总之,无功平衡是一个比有功平衡更复杂问题。,不但要考虑总无功功率平衡,还要考虑分地域无功平衡,还要计及超高压线路充电功率、网损、线
11、路改造、投运、新变压器投运及大用户各种对无功平衡影响。,系统普通需按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标准进行无功赔偿。,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19页,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小结,无功功率对电压有决定性影响,无功功率是引发电压损耗主要内容,无功功率远距离传输和就地平衡,节点电压有效值大小对无功功率分布起决定性作用,无功功率和电压关系,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0页,6.3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一、造成用户端电压偏移原因,-,电压损耗大小,影响,电压损耗大小改变,原因,:,负荷大小改变,-P,、,Q,。,个别,设备,因检修或故障,停运,,造成电网阻抗参数改变,进而造成电压损耗改变,-R,、,X,。,系
12、统接线方式改变,-,功率分布及阻抗改变。,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1页,电力系统电压调整,二、,中枢点电压管理,(电压),中枢点,系统中选定进行电压监视、控制和调整母线节点。,(代表性负荷点,主要电压支撑点),普通选择以下母线为电压中枢点:,区域性水、火电厂高压母线;,枢纽变电站二次母线;,有大量地方负荷机压母线。,普通:中枢点设置数量不少于,全网,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总数,7,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2页,逆调压模式,顺调压模式,恒调压模式,顺调压模式,电力系统电压调整,中枢点三种调压方式:,(1),顺调压,大负荷,时允许中枢点母线电压,略低,,,小负荷时,
13、允许中枢点母线电压,略高,。,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3页,中枢点三种调压方式:,逆调压模式,顺调压模式,恒调压模式,逆调压模式,电力系统电压调整,(,2),逆调压,大负荷时升高中枢点母线电压,小负荷时降低中枢点母线电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4页,逆调压模式,顺调压模式,恒调压模式,恒调压模式,电力系统电压调整,中枢点三种调压方式:,(,2),恒调压,任何负荷下,中枢点母线电压基本不变。,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5页,电力系统电压调整,三、电力系统调压办法,(一)系统调压基本办法,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6页,电力系统中电压管理,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
14、功功率概述,第27页,1、发电机调压,改变发电机转子电流,能够改变其端电压(,5,范围内),从而调整母线电压。,适合用于直接用发电机电压向用户供电小系统中、线路不长。,易于逆调压。,单电源发电机进行逆调压前后网络电压分布情况分析:,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8页,机组电压恒定,,最大、最小负荷时,机端母线至末端负荷点,电压损耗分别为,20%,和,8%,,,末端电压波动范围为,12%,;,若机组进行逆调压:,最,大负荷,时,机端电压,升高,5%U,N,,最,小负荷,时为,U,N,,,末端负荷电压将分别为,0.95,和,1.02,U,N,,,到达电压质量要求,。,发电机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
15、与无功功率概述,第29页,发电机调压,注意:,机端电压调整能力有限,不能超出,5%,,难以满足远方负荷要求:即普通单靠发电机调压,不适于较长线路、多电压级供电系统。,若电压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配合其它调压办法。,所以,发电机调压,能力有限,但经济方便,普通为辅助调压办法。,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0页,2、改变变压器变比(分接头)调压,改变变比调压,实质上就是依据调压要求适当,选择分接头电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1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1,)降压变压器分接头选择,即低压绕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2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
16、压,显然,当变压器,经过不一样负荷功率时,,其,高压侧电压、电压损耗及低压侧实际运行电压均会对应改变,。,然而,普通变压器须,停电才能换分接头,,即正常运行时,不论负荷怎样改变,只能使用,一个固定分接头,。,故选定分接头应,兼顾各种负荷水平,!,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3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即选最靠近!,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4页,小结:,降压变压器分接头选择,-,求解步骤,以下:,1,、依据最大和最小负荷运行情况,求出其一次侧电压 和 ,以及经过变压器负荷 ,,求取变压器电压损耗 。,2,、套用公式分别计算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分接头选择,改变变压器分接头(
17、变比)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5页,4,、选择邻近接头作为所选择接头,3,、取其算数平均值,5,、套用低压则电压计算公式进行验算,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6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与降压变类似),(,2,)普通双绕组变压器:,升压变,如图所表示,此时功率方向从低压侧送往高压侧,故,前公式中,U,应反号,,即应将电压损耗和高压侧电压相加。,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7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此处,U,NL,普通为发电机额定电压。,实际应用公式计算时,要注意三点:,功率流动方向、已知功率处于哪一侧、是否考虑功率损
18、耗。,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8页,三绕组变压器分接头选择,(类似双绕变,算两次。),将高低绕组看作双绕组,确定高绕组接头,将高中绕组看作双绕组,确定中绕组分接头位置。,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39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0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1页,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2页,(,1,)采取固定分接头变压器调压,不能改变电压损耗数值,也不能改变负荷改变时次级电压改变幅度;,经过对变比适当选择,只能把这一电压改变幅度
19、对于次级额定电压相对位置进行适当调整。,(,2,)假如计及变压器电压损耗在内总损耗,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电压改变幅度超出了分接头可能调整范围,则此时要装设带负荷调压变压器或采取其它调压办法,。,有载调压变压器(加压调压变压器),1、,当前国内外广泛采取。这种变压器高压侧有可调整分接头调压绕组,能在带负荷时改变分接头,调压范围较大,普通在15%以上。,2,、价格较贵,普通只用于枢纽变电所。,改变变压器分接头(变比)调压,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3页,P,和,Q,传输都将造成电压损耗;,然而,系统根本目标就是最大程度传送,P,;,故,减小电压损耗,主要应从无功功率调,整入手,。,即使无功
20、功率产生基本上不消耗能源,但无功沿输电线传输却会引发有功及电压损耗。,3,、改变电网无功分布调压,由前述,电压损耗主要为:,合理在负荷端配置无功功率赔偿设备,以,就近赔偿,无功。,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4页,改变电网无功分布调压,注意:,利用无功赔偿调压效果与网络性质及负荷情况相关。,又由,只有对,高压电网、导线截面大,,RX,时,,无功功率引发电压损耗才为主,此时利用改变电网无功分布调压方法,效果才显著,。,不然,对于,截面不大架空导线和电缆线路,,该调压方法并,不适当,。,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5页,改变电网无功分布调压,(高压电网效果显著),未赔偿时,变电所低压侧
21、母线电压归算到高压侧值,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6页,改变电网无功分布调压,赔偿后低压侧实际保持运行电压,(,6-9,),进而,赔偿容量为:,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7页,改变电网无功分布调压,即按最小负荷时无赔偿考虑,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8页,改变电网无功分布调压,即在第一步已考虑变压器调压后,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49页,4、改变输电线路参数调压,低压电网中:,增大导线截面,降低线路电阻,进而减小电压损耗。,高压电网中:,最惯用利用,串联电容,提升线路末端电压,利用容抗赔偿线路感抗,使电压损耗中,QX/U,分量减小;在线路负荷功率因数较低、无功负
22、荷份额大时作用更显著。,赔偿前,赔偿后,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0页,改变输电线路参数调压,赔偿前,赔偿后,赔偿前,赔偿后,假定赔偿前后,U,i,一定,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1页,改变输电线路参数调压,实际串联电容器是由单个标准电容器串、并联而成;,依据其额定电流、电压需满足关系,确定电容器,串联个数,n,和并联串数,m,;,三相电容器实际容量:,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2页,改变输电线路参数调压,电容器串、并联赔偿比较,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3页,电力系统电压调整,(二)合理使用调压办法,-,综合考虑,合理配合,力争在电压安全条件下经济性能最好。,
23、1.,各种调压办法中,应首先考虑发电机调压。,无任何附加投资,优先利用,可减轻其它调压办法负担。,2.,对无功电源充裕系统,采取变压器调压灵活且方便。,利用普通变压器分接头调压,不需附加投资,但操作不便;,有载调压变压器造价高,但性能优越,应用日益增多。,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4页,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无功电源不足时,若采取变压器调压,无法从根本上改进电压质量,反而会使无功功率缺额更大,恶性循环,严重时可能造成“电压瓦解”。,故,必须额外投资,增设无功赔偿装置。,3.,对无功电源不足系统,首先应处理无功电源不足问题,故采取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赔偿设备为宜。,Ps:,无功赔偿时,应尽可能使无功功率分层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远距离传输。,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5页,电力系统电压调整,无功电源缺乏时,:,静电电容器、静止赔偿器,无功充裕时,:,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有载调压,发电机调压:幅度有限,但经济、直接。,首选,组合调压办法,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概述,第56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