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11.1杠杆 (第 1 课 时 共 3 课时) (总第1课时) 年级:初三 学科:物理 主备人:吉兆宏 审核:物理备课组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几个与杠杆有关的名词,会画力臂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力臂的概念;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力臂的画法;杠杆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 教学方法: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教 具:羊角锤、演示杠杆、钩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现象:
2、 教师用羊角锤将一铁钉敲入木板,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大个子男生用手拔,小个女生用羊角锤拔, 观察现象:那位同学容易拔出钉子? 原因是… 从而引入课题:板书:第一节杠杆 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初步认识杠杆(板书) 1.提出问题: ⑴展示木板上的图钉,想出办法怎样可以将其把出来? ⑵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省力? 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⑷指出用上述方法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2.得出杠杆的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
3、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3.关于杠杆的名词: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杠杆的结构及有关名词:对照杠杆撬石头投影片讲杠杆结构。 ⑴支点: ⑵动力: ⑶阻力: ⑷动力臂:
4、 ⑸阻力臂: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杠杆,并分析它的五要素。 例题分析: 教师以起子为例分析杠杆的五要素和力臂的画法: 注:画力臂方法: (1)确定杠杆支点和力作用线; (2)用直尺或三角板作支点到力作用线垂直距离; (3)标明力臂。 动力和阻力可以在支点两侧,也可在支点同侧, 当力与杠杆某部分重合时,力臂才恰好是杠杆本身一段长度。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小结一下
5、 (四)、巩固练习: 1、杠杆的定义是: ; 2、杠杆的五要素是: ; 3.画出下图所示杠杆力F1和F2的力臂。 4. 画出下图所示的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并标出动力和阻力臂。 (五)、达标检测: 1、判断正误: (1)杠杆不一定是直棒。 ( ) (2)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动力臂 ( ) (3)
6、利用直棒撬起重物时,用力的方向只能向下。 ( ) ⑷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 ( ) ⑸杠杆的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 ) 2、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3.先找出开瓶扳手的支点、动力、阻力,并画出动力F1、阻力F2的方向? 评价与反思 整洁: 成绩: 日期: 课题:11.1杠杆 (第 2 课 时
7、 共 3 课时) (总第2课时) 年级:初三 学科:物理 主备人:吉兆宏 审核:物理备课组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杠杆的有关概念; 2、会用实验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3、能按省力、费力对杠杆进行分类; 4、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有关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典型例题、练习巩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杠杆的定义是:
8、 2、杠杆的五要素是: ; 3、画下列杠杆的各力的力臂: (二)新课教学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介绍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杠杆。 2.讲清: ⑴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⑵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调 ⑶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 a.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b.使杠杆的自重落在支点 3.分三种情况探究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中: 测量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9、 1 2 3 4 5 ⑴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⑵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⑶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4.让学生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补充实验:让动力和阻力位居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和斜向上拉动杠杆,比较拉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5.指出:古希腊学者
10、阿基米德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这个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并发出了“给我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师:如果动力是阻力二倍,那么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 杠杆平衡条件的比例表达式: , 文字叙述: 三、杠杆的分类及应用: (1)省力杠杆: 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生活中事例是 (2)费力杠杆: 特点是:
11、 , 你能列举的生活中事例是 (3)等臂杠杆: 特点是: , 你能列举的事例是 , 指出课本图11—6中各属于什么杠杆。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小结一下 (四)、巩固练习: 1、在①钓鱼竿②天平 ③羊角锤 ④理发剪刀 ⑤缝纫机踏
12、板 ⑥铡刀 ⑦瓶盖扳子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 2.某人分别用图1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赶路,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 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图2是一件名为“龙虾网与鱼尾巴”的活动雕塑作品,O是它的支点。作者把他艺术天赋与物理学中的____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美感。你在生活中也会见到利用这一原理的例子,
13、请举一例。 图2 图1 4、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分别得到下面两组数据和结论。 他们在交流时,甲组发现了自己实验结论的错误和产生错误的原因。你认为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那些? 甲 组 乙 组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4 5 5 4 7 4 2 14 2 3 4 4 3 6 4 8 3 3 4 5 2 10 结论 动力+ 动力臂=阻力+阻
14、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甲组产生错误的原因: 。 5、在一根长2米的杠杆的两端分别挂G1=30N和G2=50N的物体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支点应在距G1为多少米的位置。 (五)、达标检测: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状态或作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述),用公式表示为______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我们在做研究杠杆
15、的平衡条件中,是使杠杆在 平衡。 3、一杠杆正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那么该杠杆: A、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这一边 B、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该力加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C、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4、如图中,杠杆的一端A为支点,在它的另一端B用力F将挂在C点的物体抬起使杠杆处于水平状态.已知AC=15cm, CB=60cm,则动力F跟物重G之比是( ) A.1∶4 B.4∶1 C.1∶5 D.5∶1 5、你仔细观察如图16所示的漫画,小猴和
16、 小兔谁分得的萝卜重, 。 理由是 。 6、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7、 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臂是省力杠杆 B、前臂是费力杠杆 C、前臂不是杠杆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三个杠杆都是费
17、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拓展提高: 9、图6 所示是探究杆杠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 两端螺母的作用是什么? ; 图6 若杠杆在使用前发现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18、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需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 。 (2)他得到的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 0.2 1 0.1 2 1 0.08 2 0.04 这两组数据中,第 次实验的数据肯定有错误。经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数错了;测量值是 (选填“偏大”或“偏小”)。 10、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 A.变大 B
19、.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A
F
B
O
11、如图,杠杆OA可绕固定与点转动,B处挂重物,A处施一始终竖直力向上的力F,当杠杆如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为保持杠杆平衡,则有:( )
A、F的大小不变,但F>G B、F逐渐增大,F>G
C、F逐渐减小,但F 20、 日期:
课题:11.1杠杆
(第 3 课 时 共 3 课时) (总第3课时)
年级:初三 学科:物理 主备人:吉兆宏 审核:物理备课组
课型:习题课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杠杆的有关概念;
2、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有关问题。
3、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典型例题分析;练习巩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1、 ;
它也被称为
(二)新课教学:有关杠杆的计算
一、例题分析
例1.课本例题估算大象的质量。
解:
铁笼对杠杆的拉力F2与大象所受重力大小相等(铁笼重不计):
F2=mg
大象质量为:
例题2:如图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为支点,AO=0.2m,当在A点悬吊一重6N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3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2,力臂L2________m.
分析 如图,画出杠杆OAB示意图,找到支点O,BC为力的作用线,画出力臂l2.
根据杠杆的 22、平衡条件:G·OA=FL2
代入数值:6N×0.2m=3N×l2
L2=2×0.2 m=0.4 m
答案 力臂L2如图,L2为0.4m
例题3: 如左图是一个均匀直杠杆,O为支点,在A点挂一重10N的物体,则在B点用20N的力,可以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问:(1)若在C点仍用20N向下的力,杠杆能否平衡?(图中每个格距离相等)
(2)若在C点用20N的力,方向不限,讨论杠杆是否可能平衡?
分析: F的力臂大小直接关系到杠杆能否平衡.
解: (1)力F作用于B点时,杠杆平衡: G·AO=F·OB 当力F作用于C点时:
G·AO=10N×AO=10 23、N×2OB
F·OC=20 N×20B 因 F·OC>G·AO
∴ 杠杆不能平衡,C端下沉.
(2)根据上面的讨论,若C点用力为20N,但方向不限的话,我们可以采取减小力臂的方法,使杠杆重新平衡.如右图
当F斜着用力时,力臂减小为l2.
若此时F=20N,l2=OB大小,则杠杆可以再次平衡.
答案 不能平衡,可能平衡
二、巩固杠杆示意图的画法,学习画最省力的杠杆------画最小的力
例题4:如图所示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O(O为支点)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先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当 24、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要
想动力最小,一定是动力臂最大。
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力臂时,力臂最大。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同学们小结一下
(四)、巩固练习:
1、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利用这个变式,再次强调欲使力最小,必须力臂最大)
2、如图所示,用最小的力把重油桶推上台阶,推力的作用点在何处?方向如何?在图上分别画出支点、重力、推力及它们的力臂。
B
C
O
A
3、已知轻杠杆AOCB,支点为O,OA=CB= 25、40cm,OC=30cm,且OA⊥OC,OC⊥CB,如在A点悬挂一重49牛的重物,则在B点至少要加 牛的力才能使杠杆AO保持水平,这个力的方向应该 。
(五)、达标检测:
1、在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师傅在扳手柄上套一节铁管,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拧下螺母,这样做的物理原理是:( )
A、减小阻力 B、增大动力
C、增大动力臂以增大动力 D、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
2.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自重不计,AO=BO,在杠杆 26、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A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平衡,这时在B端需施加最小的力为F1;若使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需施加
最小的力为F2,则( )
A.Fl 27、
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
秤盘
调零
螺丝
支点
游码
槽码
秤杆
砝码盘
啊 A
甲 乙 丙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 格。
(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4)如图丙所示的案秤是个不等臂杠杆,请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 。
评价与反思
整洁: 成绩: 日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