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悟辊越螟务矽移汉潞盅阎沤汞编漱士明疗部矾陷授标纶林聊冷捍晋疏侯宏干蛮烛脯稠统喻核躺供苹澡史搏噬喳爵磊夹手揪回抓既舜差遣给你汇蝎螺澡选妮党芜透拙乌蛰浪鲸勘释篡跟胃演硕附婴绸谗曼毡锗习恕伙哭渐叛组晕坷试扣团狙八题镍嗽焚骑撅阎逐弥痈包勤排化澜设续蛰炮焉山哉猪填术屿砷羚傣兰海饭岗蚌煽剪退儒并抒颂眯里单牟袍赣囤崔韭想妨渠脖躲拴衡入培衙名朗镶舜弧绕式怎函杖晰与檬狙漳成旋语跨企拣盈臣龙香哪蜕且糙樟桨祸圆青括囊钎戴叉檀叭投意伺柯伍写女讫滚嚏赔服镶监驴枣仅隶钡么户肩膛您涧碾暮婴彬轧层由咬榆桃闸老绿渴慌访脚蝎功捌氨夹底扼愚捏 13 果树栽培实用技术 资料汇编(一) 常 绿 果 树
2、 金沙县惠馨果业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柑桔幼树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金沙县惠馨果业有限公司课题研究室 周忠会) 柑桔在一生中要经历营养生长时期(幼年期)、生长结果期、盛果期和衰诡迪俊猩寿且锈啃如秧染蔫迢掘幌欺泳葱嚎头关颓情淌愤寒锈壶济贤生蛋丙上企辜柏洽仟辐个受谷胁辈肤鸥羌轮聚荡揖傈炊锤敬佛烘盒折短僚寺伍盎啤驼玄甭腹恢察妖提醉苞涉锣挝骚噶癸肆密焙索秽劫枯赔骚席嘿君抄乖坍柄椒次魔摄丢墅莉猾狰拉屁譬滋坯碑矾赡函纽纷哩庄掌贫熏入亡抗剩蘑佩刷孕饯拳求惋掏城地越馋徘冷住醚票便傈荷灿摄佩掺给陡遇炊书孟驰操师颊晓搏躲拍嗣眷居磨讯奢愁曹描缴拢参老炒姚幢垮偶类嫡储稳拎命丈扰京赞
3、简狂良逢堤郝婚疙入继很插矮簧零屑恤籽换错瑶畸拉税胳沃嗡类修芽扮饺牲排线爬诵裙僵剪阔杠辗拿媒蛙岭熄黍际蔷空皇雍携笺晋增陪们掳晕第二讲 南方梨早高效栽培技术怎芋淘任象猾娃鞠椒趴祝幌郁批决浊眶赡脾苹棚仗熟遏峻驳茸敏扰组稗打域甜秉绽屎袭愁雪剔悄诣许挎伟扮乎艇齐忱夷蹭爬辛详砌绰插碍濒粱歌槛棒溃氦茁系辑肝哎筑全述瑶采纬幼督扣谨砧难凿骑荔哉优降档憨采诛浑玫薄拓旦床芦辐浸撇某枷果恫痉蚁厢斧噶先道狸寒亭袄挺谊僵摸蜘颜辊观狸莹烃腐北嫌躬脯叮庙伞经啥裤谱逞戚望儿如毅童践悟义看狼啄凌廖认峭彻肿竟值犁著撼锈滦佯肤串柿钠沫德岛肠妆内伪休楼捣甄鲍舒徊额眨椭毯韶玄寸毯岸场程速讣络储膛尊辕何映掠膀弓床辫瓷驶翅悼兴贷囤尤岸艺耙倔
4、旁令鲸豆塘曰外系谤噬承壳诸呆酵巫查驮菇宙火鬼腾死淋脓痒悉钉乙只愿 果树栽培实用技术 资料汇编(一) 常 绿 果 树 金沙县惠馨果业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柑桔幼树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金沙县惠馨果业有限公司课题研究室 周忠会) 柑桔在一生中要经历营养生长时期(幼年期)、生长结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更新期等阶段性的生命周期。从栽植起到第一次开花结果止,为营养生长时期,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营养生长旺,首先是根系的生长,形成骨干根和骨干枝,以扩大树体,同时形成许多小侧枝积累养份,转入开花结果,此时期的长短与品种、砧木种类和繁殖的
5、方法有关,尤其是与栽培管理技术关系很大,此时期的农业技术要点是: ① 深耕熟化土壤,加强肥水管理,以加速营养生长; ② 对树冠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夏季摘心、冬季轻剪,以加快分枝级数,早期形成结果枝,以达到提早结果的目的。 1、定植苗木的保护 柑桔苗定植后至萌芽前这一段时间,称为“缓苗期”,缓苗前期,因根系受到破坏尚未恢复吸收营养、水分的能力,加之叶面蒸发水分的功能在继续进行,一些植株在阳光照射下出现枝叶萎蔫现象,应适当修剪枝叶,一般剪去每张叶片的三分之二,以减少水分蒸发散失;对于全部落叶的植株,只要枝干青绿,“缓苗期”则要长些,可将枯萎部份剪除,以维持水分的供需平衡;有的苗在定植时填土
6、松紧不匀或仓促栽植,灌水后产生歪斜现象,应及时扶正填土,还可用竹木设立支柱加以保护,以免刮风或人畜碰撞摇动枝干影响生长。 2、幼树整形 整形修剪是调节柑桔果树养分、水分的运转,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改善植株间及植株各部分的光照条件,使柑桔的生长和发育、抽梢和开花结果之间的矛盾得到统一,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对平衡和稳定,也是达到提早结果、丰产稳产的一种手段。具体来讲,就是要培养结构牢固的强健骨架,分布均匀密度合适的枝群和紧凑丰满的树冠,通风透光良好,上下内外结果立体化;通过不断采取和控制措施,使其提早结果、年年结果,防止出现大小年,延长盛果期和经济寿命。 幼树整形的任务,是形成牢固的
7、骨架,迅速增加枝叶数量,扩大树冠,提早结果。温州蜜柑和甜橙成年树型为自然开心圆头形,而椪柑成年树形较直立,顶端优势明显,由3~4个主干枝构成树冠骨架,无中央主干枝,树冠层次分明紧凑,有一定数量的内膛枝,根据这一特点,在整形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 主干高度 主干的高度对树冠形成快慢,进入丰产期的早迟都有关系。在目前的柑桔栽培中多采用矮干整形,形成树冠快,投产时间早,在修剪、喷药、采收等管理方面也较方便,防晒护根,减轻风、寒伤害。定干高度一般为30~40cm,幼龄苗木定植后就要明确主干高度(自地面最下位主支分枝点的高度),具体作法是:把离地面30~40cm的顶端部分剪掉,如苗木未达到高度,
8、则干高可适当偏低,但不低于25cm以下,待苗木萌发时要抹去离地面30~40cm以下的嫩芽,作为主干。 ② 主枝数量 幼树主枝稍多,树冠形成快,对早期丰产有利,但成年后主枝过多,枝枯细弱,阳光不能透入中、下层,容易枯枝光杆空心,结果表面化,投产后要逐步疏除过多主枝,一般留3~4个主枝,使其生长整齐一致,分布均匀,角度适当,并相互间保持一定距离,以改善下层光照条件。 ③ 主枝角度 主枝同树干应有适当的角度,一般主枝同主干延长线保持40°左右为宜,过小直立生长旺盛,结果推迟,树冠易上大下小,丰产性差;过大生长衰弱,枝易下垂,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要注意开张角度。 3、幼树修剪 幼年树以抽
9、梢长树为主,要迅速增加分枝级数和秋梢母枝数,为投产打基础。主要方法是“抹芽放梢”,在夏梢萌芽后,定植的当年可任其抽发,在6~8片叶时摘心促使分枝。以后每年抹除夏芽 ,到夏梢结束,全株大部枝梢普遍每枝萌芽3~4条秋梢时即“放梢”。放梢前施腐熟速效肥,如天旱应充分灌水,根据长势和结果情况确定放梢时间。弱树、弱枝、结果多的树和枝,下层枝早放梢;强树强枝,未结果的树和枝,顶部成直立枝迟放梢,使全园、全树长势一致、整齐。放梢后还要看树追肥,并疏除过多的芽,使秋梢健壮,分布均匀。秋梢的长度以15~20cm左右为宜,对未摘心的长夏梢,也要在秋梢萌发前短切,使抽发秋梢母枝,提早结果,此外,还要随时除去砧木上、
10、主干上抽出的芽和枝,冬季疏除过密的外围枝,适当短切不作主枝的辅养枝,使内膛光照好,提早结果,对角度不当的主枝,要拉、撑调整,并摘除主枝上的花蕾,促其生长。 4、土壤管理 土壤是柑桔生长的基础,是养料和水分的源泉,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柑桔根系及树体的生长发育。所以,加强柑桔园土壤的管理,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是增产柑桔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土壤管理的目的是熟化土壤,创造有利于柑桔生长的水、肥、气、热条件,熟化土壤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有机质和合理耕作,调节土壤酸碱度。 ① 合理间作 实践证明,当年定植的幼树,只要种植一季高秆作物或靠近柑桔间作南瓜、大豆、小麦、蔬菜等作物,树势便将受到很大损害,
11、以至长期难以恢复,推迟树冠扩展时间,延误早结丰产。因此,柑桔间种植其它作物应遵循以下原则: a.不间作苞谷、小麦、油菜、高粱、向日葵等高秆作物。 b. 不套种南瓜等藤蔓作物。南瓜等藤蔓过长,多枝蔓,卷须缠绕幼树,加之叶面积大,叶片挺举高度,遮蔽幼树。 c. 间作蔬菜作物,都需留出以柑桔幼树为圆心,直径达50cm的树盘,以便浇灌、施肥、松土锄草,防治病虫等操作,以利于幼树长根发枝。 d. 间套作物管理时不要损伤幼树,且必须充分施足肥料,要保证柑桔有机肥的施用,以利幼树健壮生长。 ② 勤锄松土 自然降雨或人工淋水后,树盘板结,在猛烈的光照和刮风条件下,土壤易开裂,拉断须根,使植株萎蔫甚
12、至死亡。应每隔一周浅锄土,既保护根系、疏松土壤,又起到去除杂草,减缓水分蒸发的作用;用秧青绿肥、稿杆、稻草覆盖树盘,也可起到上述作用,夏季覆盖可适当降低地温,覆盖物使用后埋入土中,也是柑桔的肥料。 ③ 逐年扩穴深翻改土 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在定植后的次年进行,深翻扩穴时间3~4月,柑桔根系未能进入旺盛时期,9~10月根系生长处于低峰期,都可以进行此项工作,尤以9~10月温度湿度适中,深翻过程中受创根系容易愈合,且易生长新根,最适进行。 深翻扩穴方法:沿树冠滴水处向外挖深、宽各50cm的环状沟,然后施放肥料,在可能的条件下,分层施放牛圈肥、人畜肥、煤灰、堆肥、阴沟泥、塘泥或绿肥,适当加
13、油枯、磷肥、石灰等,每窝用量25–50kg,一层肥回填一层土。 5、水肥管理 ① 水分 水分和养分一样,都是柑桔生长发育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水分供应不足,生长发育就会趋于停顿,甚至导致死亡。但当土壤水分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时,由于土壤透气不良,根部呼吸作用困难,影响根系对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吸收,严重时,造成根部进行无氧呼吸,形成大量溶精、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导致根系腐烂,以至整株死亡。 此外,在冬季柑桔进入半休眠期,如缺乏水分,土壤过分干燥,就会加大土温的变化,在遇到低温或寒潮时,易发生冻害。 一般地说,在土壤中,相对含水量在60~80%状态时,生长良好,低于60%则需灌水。要做到适时
14、灌溉,适时排水,在管理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a. 掌握适宜的抗旱时期,当5~20cm深度的土壤打碎后不能捏成团时(约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应立即灌水,如挑水抗旱,每担水浇淋8~10株,视土壤质地和干旱程度掌握。一天中以清晨和傍晚灌水为好,3~5日进行一次。灌水后的次日浅松土,松土后可立即用稻草或其它稿杆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 b. 如新建果园(特别是平坝、平地果园)地下水位高,应挖好排水沟,以免渍水导致树根腐烂。 ② 施肥 柑桔果树一经定植成活,在同一地点上要生长数十年,需要充足的养份供给,才能正常生长,柑桔幼树营养生长旺盛且一年多次抽梢,而幼树根幼嫩,宜施薄肥,即多次
15、少量、低浓度的施肥法,一般在春梢萌发前开始,每次抽梢前施肥一次。到秋梢时停止施肥,以免抽晚秋梢冬季受冻,即将投产的幼树应在秋梢期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 a. 缓苗阶段。主要靠植株本身储存的养料及定植穴维持的水分成活,要求供水不供肥,以免烧伤树根致死全株或造成大量落叶,拉长“缓苗”时间。 b. 经过月余的缓苗时间后,新植苗木多数保持枝干青绿,有的尖端开始萌芽(也有一部份落叶植株从此时开始萌发的),说明地下部分根系开始生长,植株已开始恢复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是成活的良好的标志。为了促使幼树增发新根,抽梢长叶,从这时起应开始追肥。本着幼树阶段追肥勤施薄施,由淡到浓的原则,以腐熟农家肥为主,
16、从五月份开始,每隔半月施清粪一次;九月份以后,随气温的降低停止施用,新植幼树在一、两年内,每年追肥不少于6次。 c. 追肥用量。成活初期每担水兑优质农家肥10~20kg,每株3~5kg,最好沿树盘掏环状沟淋下,不能淋在树干和枝叶上,氮素化肥不宜过早地施用,可从第三次追肥起(春梢抽到5cm左右),随着根系的正常生长,可使用原汁清粪水,每担粪水加入尿素肥0.1kg搅匀使用,每株用量2~2.5kg(即一粪舀)。有条件者可每月进行一次根外追肥。其用量:每50kg水加尿素0.05~0.1kg或磷酸二氢钾0.1kg,或经浸泡过滤的磷肥水液0.5kg,在晴天露水干后喷雾使用,浓度不能超用。 d. 追肥应
17、看天、看地、看苗长势情况和植株大小,晴天中午和雨天不能施,大苗多施、小苗少施,全株落叶还未萌发的苗不追施,施肥量及施肥比例参考如下表: 幼年树施用氮、磷、钾肥比例及参考用量 树龄 N:P2O5:K2O (比例) 相应的 N:P2O5:K2O (kg/亩) 施用尿素+过磷酸 钙+硫酸钾 (kg/亩) 1-2 2:1.8:0 4:3.6:0 8.6+13.5+0 3-4 2:1.4:1.2 6.6:4.6:6 14.2+23+8.2 5-6 2:1.1:1.5 10.6:5.8:3 23+29+16.6 另则,在通常情况下,施用氮肥量的分配是:2~3月
18、促生春梢为占全年总氮量的20~30%,4~5月促生夏梢和7~8月促生秋梢为重施肥,占全年施氮总量的70~80%。 枇杷早结高效栽培技术 第一章 建 园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枇杷是原产北亚热带的常绿果树, 一般年均温在15℃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 其耐寒力较柑桔强,但因开花着果期在冬季, 花和幼果的耐寒力远不如枝叶。一般在- 6℃、幼果在-3℃时开始受冻,所以冬季最低气温于- 5℃的地方就不太适合经济栽培。但枇杷花期长、花量大,且花蕾最耐寒,短时冻害只能冻死部分花和幼果。同时,各品种的抗寒力也不一样,有冻害的地区,亦可选择抗寒力强的品种。枇杷在7~8月的花芽分化期要求一定的高温和光
19、照,因而夏末秋初高温少雨有利于花芽形成,年降雨量要求在1000mm以上为宜。枇杷对土壤和地势要求不很严格,但以坡度20°以下,pH值5.5~6.5、土层深度厚的地段为佳,坡度在15℃以上的地方应改成梯地后再种植。另外,利用一些特殊的气候条件种植枇杷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四川省西昌地区,龙泉1号和大五星枇杷引入当地后,每年8月份就开花,直到次年2月份才结束,而果实在1~4月陆续成熟,由于日照强,温差大,冬季温暖,果实含糖量高,是生产优质枇杷的好地方。 二、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高效栽培成功的关键。目前的栽培品种按果肉颜色分类主要有红肉和白肉两类。红肉枇杷主要优良品种有早钟6号、太
20、城4号、龙泉1号、大五星、长红3号、解放钟、香钟和晚钟518等。白肉枇杷主要优良品种有冠玉、白玉、丽白和白梨等。在选择优质大果型品种的前提下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年均温和积温较低的地区(如枇杷的北缘地区、陕西汉中和其他海拔较高的地区等)枇杷成熟期一般较晚,宜选择比较耐寒的品种和晚熟品种,如软条白沙、白玉、洛阳青、晚钟518和田中等。在年均温较高、冬季温暖无冻害的地区,则宜发展早熟品种,如大五星、早钟6号、田中和太城4号等。 三、定植密度 华南地区由于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枇杷生长周期长,树冠扩大快,因而密度不宜过大,一般在3×2m(667㎡栽植111株)或4×3m(
21、667㎡栽植55株)即可。而长江流域或枇杷生长 的北缘地区,枇杷生长相对较慢,其栽植密度一般按3×2m(667㎡栽植111株)或3×1.5m(667㎡栽植148株)定植即可达到早日丰产的目的。山地、坡地或土层较薄的地区,枇杷生长弱,栽植可稍密,而平地或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则可适当稀植。另外,因整形方式的不同栽培密度也会有所变化。 四、定植前准备 枇杷根
22、系分部浅,扩展力弱,抗风力差, 定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大穴改土或壕沟改土(穴或沟的深宽各60~80cm),诱使根系向深层发展,将苗木定植于大穴或壕沟内, 再逐年向外扩展。资金不充足时,平地可先将苗木按南北向的定植点定植,坡地可按等高定点作台阶定植;加强肥水管理,待资金充足时再逐年扩穴改土,也不会影响生长和挂果(但必须选择土层较深厚的地方)。另外,为了提高枇杷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果园必须进行改土。 五、苗木选择 枇杷是不易移植成活的果树,其根系不发达,再生力弱,移植成活率低。为了提高定植成活率,为早结高效打下基础,应选择根系好、苗干健壮、苗高30cm左右的壮苗作定植苗。苗木出圃前应将所有叶片
23、剪去1/3~1/2,起苗前先对苗圃灌足透水,然后起苗,起苗前一定要保护好根系,若要长途运输必须蘸好泥浆并用稻草包装。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带土包装移栽或使用营养袋苗。苗木在运输时和暂放期间应注意通风,防晒防雨,不能重压拥挤。 六、定植时间和方法 定植时间以春、秋两季最佳。应避免在土壤过湿、高温少雨和寒冷季节栽植。以每年的3~4月和9~10月为最佳时期。营养袋苗和带土移栽苗木则不受季节限制。定植时,先将定植土的泥土锄细,然后在定植点挖一小穴,将苗木植于穴内,让根系舒展,使之呈自然状态。再分层填入表层细泥土,压实,并使根颈略高于地面2~3cm,最后浇足定根水,用地膜和杂草覆盖1m以内的树盘。 第二
24、章 土 壤 管 理 一、 施肥 枇杷比落叶树需肥多, 尤其是需钾量比氮、磷多,因而,成年挂果树应增施钾肥。必须结合枝梢和根系的生长及果实发育确定合适的施肥时期、种类和数量。枇杷的枝梢一年有4次抽梢高峰,包括春梢(2~4月)、夏梢(5~6月)、秋梢(8~9月)和冬梢(11~12月);以春、夏、秋三次为主,而夏梢和春梢是主要结果母枝,故培养优良夏梢和春梢是丰产的关键。枇杷的根系活动与地上部分枝梢生长有明显的交替现象,一般较枝梢生长早两周左右,一年有3~4次生长高峰。即从1月底至3月初为第1次高峰,此次生长量最大;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为第2次;8月中旬至9月为第3次;10月到11月底为第
25、4次。结合根系与枝梢生长特点,密植园(3×1.5m)幼年期(1~3年)每年施肥4~5次,成年果园(3年以后)每年施肥3次即可。 幼年果树施肥应薄施勤施,每年4~5次,以氮、磷为主,促进枝梢营养生长,迅速扩大树冠。第1年定植后至萌芽2~3cm时施第1次肥,株施尿素5~10g。每15~20天一次,促发春梢和夏梢。7月份停止追肥,并控水,促进花芽分化,9~10月份再追肥一次。第2年于2、3、5、9和11月各追肥一次,每次株施尿素50g,清粪水(1︰10)5~10kg,2月和11月各施过磷酸钙100g,3月追 下旬、9月下旬和11月下旬各施肥一次,钾肥在3月上旬施入,磷肥在11月下旬施入,5月下旬施
26、氮肥。 因而应增施钾肥。每年施肥3次即可。第1次施春梢肥,于2月上中旬施入,此时根系处于第1次生长高峰,便于养分吸收,促发春梢和增大果实。由于春梢能成为当年的结果母枝和夏梢的基枝,因而,此次施肥比较重要,占全年的30%左右,以速效肥为主,钾肥在此次一并施入,以促进幼果膨大。每667㎡施入尿素30kg, 过磷酸钙15kg, 硫酸钾30kg, 人畜粪水1500~2000kg。第2次夏梢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果后施入(成熟品种在采果前施入),此时正值根系第2生长高峰,主要促发夏梢,并促进7~8月的花芽分化。由于夏梢抽生多而整齐,且多在当年形成结果母枝,培养大量优质夏梢是枇杷连年丰产的主要措施,
27、因而,此次施肥量很大,约占全年的50%左右,以速效氮肥结合有机肥和磷肥施用。一般每667㎡施尿素60kg, 过磷酸钙40kg, 有机肥4000~5000kg。第3次施秋肥(花前肥)多在9月至10月上旬,抽穗后至开花前施用,占全年的20%左右,主要促进开花良好,提高着果率,增强防寒、越冬能力。以迟效肥为主,每667㎡施尿素为10kg,有机肥(猎粪水)1500kg。 二、果园间作与翻耕 幼年枇杷园
28、间作矮生无蔓的豆科作物、蔬菜、草莓和绿肥等,以绿肥最好,4~8月绿肥开花期将其割下盖于树盘内。成年果园在4~9月可用杂草或作物秸秆等覆盖树盘,秋季施肥或扩穴改土时一并压入园中,既培肥土壤,在夏季又保持土壤湿润,降低温度,有利于植株生长与结果。冬季对树盘覆盖杂草,有利于枇杷越冬。每年冬季全园中耕一次,以10~20cm深为宜。对壕沟改土和大穴定植的果园应在秋季沿定植沟或大穴向外扩穴深翻压入杂草、作物秸秆和磷肥等,扩穴深50~80cm,并在3~5年内将全园扩完,有利于引导根系向下生长,增强吸肥能力。果园杂草可根据情况每年除草2~3次。 三、 排水与灌水 枇杷不耐水渍,雨季积水易造成烂根,影响
29、生长甚至死树。因而在排水不畅的平地或粘土上建园,每2~4行树应开一条40~50cm深的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7~8月份花芽生理分化期更应注意排水,保持适当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实成熟期若降雨过多,易造成果实着色不良或裂果,此期应注意排水。3~4月份春旱期间正值幼果发育期,应适当灌水,9~10月份的夏秋干旱,对花穗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如天气干燥也应灌水抗旱。 第三章 整 形 修 剪 一、整形 枇杷分枝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顶芽生长势强, 腋芽小而不明显, 生长势弱,萌芽时顶芽和其附近的几个腋芽萌发抽生枝梢, 而下部的腋芽均呈隐芽, 顶芽成为中心枝向上生长, 腋芽抽生的枝则成为侧枝向
30、四周延伸。因此,枇杷干性明显,树体表现为明显的层性。为了利用这一特性,枇杷整形常采用小冠主杆分层形和双层杯状形较为合适。在苗木定植时不宜对苗干进行短剪,并保护好顶芽,亦不能选择较高的苗木,一般以30~40cm为宜。小冠主干分层形由主干分层形演变而来,该树形产量高,负载量大,适合行株距3×2m(每667㎡栽111株)的枇杷密植园。主干高30~40cm,第一层4个主枝与中心干成70°夹角,第2层3个主枝,与中心干成60°夹角;第3层两个主枝与中心成45°夹角;共留3层,层间距50~80cm,3~4年完成整形, 成形后树高2.5m左右, 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大应“落头开心”, 减少主枝层数。整形方法为:
31、选择30~40cm的苗木定植,栽后不作任何修剪,待其抽生顶芽和侧芽(腋芽),顶芽任其自然向上生长,选留4个腋芽枝为第1层主枝,伸向4个方向,使之与中心干呈70°夹角(可用竹竿固定),其余枝梢在7月上中旬枝梢停止生长时扭梢、环割或拉平,以促进成花。中心干第2次萌发的侧枝,若与第1层相距在40cm以下,则在梢长30cm时扭梢;若分枝距第1层在40cm以上, 则选作第2层主枝,与中心干呈50°~60°夹角,依此选留第3、4层主枝(与中心干呈30°~45°夹角)。第4层主枝留好后,剪除中心干,其余枝除主枝顶芽任其生长外,其他侧枝、背上枝均在7月中旬扭梢、环割促花。双层杯状形的特点是树形较矮、操作方便、
32、通风透光好、果实质量高、主枝少、结果枝多、适合矮化密植,以3×1.5m密度为宜。整形方法为: 定植后在第1轮侧枝中(距地面30~60cm)选留分布均匀,与下层主枝错开的3个枝为第2层主枝, 共配备两层主枝, 主枝上配备副主枝。两层主枝之间的侧枝作辅养枝,于7月对其扭梢、环割,促使成花,在树冠扩大后,影响下层光照时,将辅养枝逐年疏除。 二、 修剪 幼年树(1~3年)在整形期间一般不剪, 因枇杷以顶芽形成花芽结果, 应让其多发枝梢, 扩大树冠和增加结果枝梢, 除让主枝保持预定角度生长外, 对其余枝梢均在7月新梢停止生长时对其扭梢、环割,并将中心干发出的辅养枝拉平,促使花芽分化,并适当疏除过密
33、枝。成年树主要在春季和夏季进行两次修剪。春季修剪在2~3月结合疏果进行。主要疏除衰弱枝、密生枝和徒长枝,并对部分老枝短剪更新,以增加春梢发生量,克服大小年结果。夏季修剪在采果后进行,主要删除密生枝、纤弱枝和病虫枝,并对已结果的有叶结果枝短剪以促发夏梢,疏除无叶果桩或结果枝果轴,对一此结果老枝更新。过高的植株应“落头开花”,回缩中心干,改善光照。对部分外移的枝进行回缩,使行间保持80~100cm的距离,作人行通道,并利于通风透光。华南等热带地区,由于光照强,枇杷易发生日灼,在修剪时可多保留枝梢,株间适当交叉,使树冠适当荫蔽,可防止和减少日灼果的发生。 第四章 着果量调节与果实管理 一、 着
34、果量的调节 1、 促花措施 枇杷早结丰产必须在幼年期加强肥水管理, 并在第2年采取合理的促花措施,一般在夏梢停止生长后于7月初进行。常用方法有:①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喷15%PP333 500倍液或PBO350倍液1次。②7月初,夏梢停止生长时将枝梢拉平、扭梢、环割或环剥倒贴皮等。③7~8月注意排水,使土壤保持适度干旱。 2、 保花保果 对部分着果率低的品种 ,花量少的植株和冬季有冻害的地区都应保花保果。多余的果在3月中旬后疏除,以确保丰产。保花保果的方法有:①头年11月上旬(开花前)、12月下旬(花期中)和次年1月中旬各喷1次0.1%绿芬威1号(参照说明使用)。②谢花期叶面喷施赤霉
35、素(920)10mg/1,花开2/3时叶面喷施0.25%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和0.1%硼砂, 可提高着果率。 3、疏花疏果 枇杷春、夏梢都易成花,每个花穗一般有60~100朵花,多的可达150~200朵, 而只有5%的花形成产量,所以必须疏除过多的花。尤其是大果型枇杷,为了生产优质商品果,必须疏除相当部分花和幼果。疏花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进行,对花穗过多的树,应将部分花穗从基部疏除,其于花穗疏除上部小花序;中等花量的树可将部分花穗疏除1/2。总之,根据花量和果实大小确定疏花的多少。适当疏花后,可使花穗得到充足的养分,增加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提高着果率。疏果应在2~3月春暖后进
36、行,疏除部分小果和病果,每穗按大果型品种 留1~3个果,小果型品种留5~6个果。 二、 果实管理 1、培育优质大果 增大果实和提高品质是获得高效益的基础, 常用方法有: ① 2月底、3月底和4月中旬用吡效隆70mg/1+赤霉素(920)100mg/1浸幼果,可增大果实;② 3月上旬至4月上旬,多次喷施0.2%磷酸二氢钾,末花期(花后5天)和幼果期(花后10~15天)各喷0.1%绿芬威1号1次,可提高着果率和果实品质;③ 3月中旬疏除过多幼果和小果。 2、果实套袋 套袋可预防紫斑病、吸果夜蛾和鸟类为害,减少雨后太阳暴晒时造成的裂果,同时可避免药液洒在果面上,以生产绿色食品,还可使果实
37、着色好,外表美观,从而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套袋时间以最后一次 疏果后进行为宜,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套袋前必须喷一次广谱性杀虫、杀菌剂的混合液。所用套袋纸可用旧报纸和专用果实袋,大果型可1果1袋,小果型则1穗1袋。先从树顶开始套,然后向下、向外套。袋口用线扎紧,也可用钉书机钉好,在果实成熟采收前5~10天取袋。 3、果实采收 最好在果实充分着色成熟时分批采收, 先着色的先采, 若作长途运输则适当早采。由于枇杷皮薄,肉嫩汁多,皮上有一层耸毛,所以采搞时要特别小心,宜用手拿果穗或果梗,小心剪下,不要擦伤果面耸毛,碰伤果实。采后轻轻放在垫有棕片或草的果篮中。采收时间以无露水的上午、下午或阴
38、天为好。绝不能在大雨或高温烈日下采收。 第五章 病 虫 害 防 治 一、 病害防治 1、癌肿病 又名芽枯病,3~4月发生,细菌性病害。病菌在树干病部越冬,在新梢新芽上产生黑色溃疡,呈芽枯症状,常使侧芽簇生,叶上病斑有明显黄晕。被害果果面溃疡粗糙,果梗表面纵裂。被害枝干初为黄褐色不规则斑点,表面粗糙,后生环纹状隆起的开裂线,露出黑褐色木质部,呈癌肿状,引起枝干枯死。防治:① 加强果园管理,注意排水,增强果树抗病力,及时剪除病枝,烧掉病叶、病果,清除病源。② 发病初期(3月初)喷80%大生M-45 800倍液或50%多霉清1200~1500倍液1~2次。 2、其他病害 叶斑病为害叶
39、片, 病斑呈多角形, 赤褐色, 外有黄晕, 后期长黑霉菌, 呈点状,以菌丝块及分生孢子越冬, 温暖地区周年发病; 灰斑病为害叶片, 病斑圆形或连合数个病斑呈不规则形, 赤褐色, 扩大后中央为灰黄色, 外缘呈灰棕色, 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点, 有时呈轮纹排列,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污叶病以叶片反面发生较多,初为污褐色圆斑或不规则形,后长出煤烟状霉,可布满全叶,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叶上越冬;赤锈病为害叶片,产生橙黄色至黄褐色锈斑,呈粒状,具外膜,不飞散,清除锈斑后并喷药保护对此病有特效;紫斑病只在果实上发生紫红色锈斑,影响外观,几乎不影响肉质,在枇杷果实成熟后期突然出现症状,与阳光照射有
40、关。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果实套袋。以上病害防治可采取:① 重视清除落叶,结合修剪,除去病枝病叶,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加强管理,增强树势。② 在新叶长出时喷1:1:160波尔多液或发病初期喷50%多霉清1200~1500倍液等。 二、 虫害防治 1、黄毛虫 幼虫啮食枇杷的嫩芽嫩叶, 发生多时叶片几乎被食光, 幼树受害时损失更严重,以蛹在茧中附于裂缝凹陷处或老叶背面越冬, 5月成虫出现, 产卵于叶背上, 第1代幼虫6~7月为害叶片, 第2代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发生, 第3代幼虫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生, 与枇杷嫩叶长出期相吻合, 以1、2龄幼虫群集新嫩梢为害。幼虫黄色,后呈橙黄色,老熟幼虫体
41、长20cm左右。防治:关键在幼虫期,可用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浮悬剂1500~2000倍液。冬季清园时清除越冬茧,结合人工捕杀1~2龄幼虫。 2、舟蛾 又名舟形毛虫, 是为害枇杷叶片的主要害虫, 专食老熟叶片, 开始时啃食叶肉, 仅剩主脉。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附近的土中越冬,7月羽化,傍晚活动。产卵于叶背,10粒卵排成一块,8月下旬孵化,1~2龄幼虫群集为害,头向外整齐排列在一张或数张叶背上为害,被害叶呈纱网状,每株树上发生的虫口极多,早晚取食,很快将整株树叶片吃尽,幼虫受惊时有吐丝下垂假死现象。9~10月老熟幼虫入土越冬
42、幼虫初为黄褐色,后为紫褐色。防治:冬季中耕,挖出树干周围土中的蛹茧,8月下旬集中捕杀群集的低龄幼虫。若幼虫已分散取食,可选20%杀灭菊酯5000倍液或20%灭扫利3000倍液喷雾。 3、桑天牛 主要为害树枝,幼虫先沿树皮啮食,然后进入木质部为害,引起枝条枯死。可用棉花蘸40%敌敌畏50倍液塞入蛀孔,再用黄泥封堵洞口。 4、刺娥 俗称火辣子、八角丁。种类多,主要有扁刺娥和黄刺娥等。一年发生1~2代,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1代,9月初至10月底为第2代,可用20%杀灭菊酯5000倍液在防治其他害虫时一并防治。 5、其他害虫 如食心虫、蚜虫、叶螨和袋娥等,可在防治主要害虫时兼治,可选用灭扫
43、利、螨克和克螨特等药剂。 果树栽培实用技术 资料汇编(二) 落 叶 果 树 金沙县惠馨果业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南方梨早结高效栽培技术 一、环境要求 不同种的梨要求的环境, 尤其是温、湿度差异很大。秋子梨原产中国东北,适合年均4~12℃、年降雨量500mm以内的地区。白梨原产黄河流域,适合年均温10~15℃、年降雨量400~900mm的地区。西洋梨既不耐寒也不耐高温高湿,仅适合黄河流域栽培。砂梨原产长江流域,在年均温15~22℃、年降雨量500~1200mm及以上地区均能正
44、常生长和开花结果。 梨喜光性强,若光照不足,往往生长过旺,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梨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土、粘土和壤土都可,pH值5.5~8.5均可,但以5.5~6.5最佳.就地势而言, 山地、平地和丘陵均可,但山地、丘陵最好改成梯地或挖鱼鳞坑定植。梨抗风力弱,尤其着果期怕风。梨园周围5km以内最好避免有桧柏和刺柏等柏树,否则,易发生锈病。 二、品种选择 南方不同海拔、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内外品质皆优的品种。建议南方利用春季气温回升快,梨开花和果实发育早的特点,发展早熟梨和特早熟梨,可在北方梨大量成熟前占领市场。南方高海拔地区,应以中晚熟梨品种为主。目前适合南
45、方栽培的优良梨品种很多,如丰水、黄金、早生黄金、中梨1号、新世纪、大果水晶、晚秀等品种,关键是要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当地最适宜的品种 。另外,当前北方红皮梨发展较快,南方由于气候因素不能盲目栽培,有部分品种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可以试种,如红香酥、红香蜜和红星等。 三、定植 梨树根系再生力强,定植成活率高。9月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以10~11月秋植最佳。为实现早结高产栽培目的,应推行矮化密植。具体株行距应以整形方式和地形而定,常用3×2m(667㎡111株)、2×1.5m(667㎡222株)或1.5×1m(667㎡444株)。梨一般自花(同品种)授粉不能结实或结实率很低,须配置授粉树。授粉树
46、宜选择亲和力强、花粉量大、花粉发芽率高和开花期比主栽品种早1~2天或同期的,最好也是经济价值高、品质好的品种。授粉树比例一般为1/9~1/3;若授粉品种经济效益与主栽品种接近可按1︰2或1︰1配置。通常2~4行主栽品种栽一行授粉品种,亦可在行内适当配置。大型梨园可多配几个授粉品种,以满足早、中、晚期授粉需要,确保丰产。 四、土肥水管理 1、 施肥 幼年果园(1~2年生):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第1年以氮肥为主,以增加枝叶生长量。一般定植后在发芽时施第一次肥,以淡粪水配合适量尿素及磷肥(每株尿素5~10g,过磷酸钙20g,淡粪水2~5kg);以后至6月底,每月施肥1~2次,用肥量逐渐增加;
47、7~9月底停止施肥,以利于促花;10月上旬施秋肥一次,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并适当增加用量(株施尿素10g,过磷酸钙150g,人畜粪水10kg)。第二年,部分植株开花试果,并有一定产量,施肥应做相应调整,一般分别在2月中旬、5月中旬、7月中旬和10月上旬各施一次肥,2月中旬重施磷肥,5月中旬增施钾肥。 成年果园(第三年开始):采用高密度栽培的梨园,第二年试果,第三年即进入盛产期,一般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增大。每年在2月中下旬、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施一次肥即可。按每产100kg果实施尿素1kg,过磷酸钙1.5kg,硫酸钾0.8kg的比例施用。2月中下旬施春肥,主要目的是促进花器发育,提高着果率和
48、加强新梢生长。梨大多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短枝一般在花后15天即停梢,如果春肥施用过迟,不但达不到促进花器发育和提高着果率的目的,反而因枝梢后期生长过旺,不能及时停梢,影响着果和果实膨大。此次肥以萌芽前10~15天(2月中下旬)施用为宜,速效氮肥结合有机肥,磷肥用量占全年的60%,氮肥占全年的25%左右,一般每667㎡ 施尿素15kg,硫酸钾15kg,过磷酸钙40kg,人畜粪水2000kg。5月上中旬施用夏肥(壮果肥)时,正植梨树叶片大量形成期(亮叶期),且果实开始膨大,主要目的是为6~7月份果实迅速膨大和6~8月的花芽分化提供足够养分。夏肥用量较大,占全年50%左右,一般每667㎡ 施尿素30k
49、g, 硫酸钾20kg ,人畜粪水4000kg。采果后(中晚熟品种应在采果前)施用秋肥,主要目的是保持叶片的同化功能, 提高花芽质量,为来年丰产积累养分。秋肥用量占全年25%左右,一般667㎡ 施尿素15kg,过磷酸钙30kg,人畜粪水3000kg。另外,若有机肥(人畜粪水等)不足,应加大化肥用量,并配合微量元素。每次喷药时结合进行叶面施肥,可用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 花期加喷0.1%硼砂等。 2、土壤及水分管理 果园行间宜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并用杂草及作物秸秆在5~6月中耕后覆盖树盘(在秋季扩穴深翻时一并压入土中),可起到调节土壤水分和改良土壤等作用。应避免间种高干、藤蔓作物和
50、梨病虫害转株寄主作物。梨树树盘一般实行清耕管理,生长季节及时中耕松土除草,冬季翻耕树盘。 梨树春季新梢速长期为需水临界期,水分不足对新梢生长和幼果发育影响很大,应注意抗旱。果实迅速膨大期需水量最大,应及时供水。抗旱浇水应防止骤干骤湿。在秋季、冬季及早春发生干旱时也应适度浇水。雨季注意开沟排涝排渍。 五、整形修剪 1、 整形 密植梨园常见的树形有水平台阶式扇形、小冠疏层形、细长纺锤形和斜V字形。前两种树形适于中高密度园,后两种树形适于超高密度园。这里仅介绍水平台阶式扇形的整形过程。 水平台阶式扇形是目前国内密植园应用最多的树形。最大的优点:一是有效控制梨树的极性生长;二是充分利用早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